- 年份
- 2024(9043)
- 2023(12000)
- 2022(9910)
- 2021(9025)
- 2020(7653)
- 2019(16649)
- 2018(16552)
- 2017(31607)
- 2016(16794)
- 2015(18554)
- 2014(17704)
- 2013(17292)
- 2012(15756)
- 2011(13822)
- 2010(14260)
- 2009(13814)
- 2008(14175)
- 2007(13030)
- 2006(11676)
- 2005(11028)
- 学科
- 业(86817)
- 企(82089)
- 企业(82089)
- 管理(75582)
- 济(70420)
- 经济(70291)
- 财(29787)
- 业经(28873)
- 方法(26649)
- 农(23852)
- 务(22603)
- 财务(22583)
- 财务管理(22560)
- 制(21775)
- 企业财务(21452)
- 技术(19991)
- 数学(18436)
- 数学方法(18287)
- 中国(17805)
- 农业(17179)
- 体(16322)
- 划(15613)
- 策(15069)
- 体制(14429)
- 理论(14163)
- 技术管理(13787)
- 和(13701)
- 银(12779)
- 银行(12766)
- 企业经济(12736)
- 机构
- 学院(238923)
- 大学(232858)
- 济(104368)
- 经济(102466)
- 管理(100107)
- 理学(85018)
- 理学院(84309)
- 管理学(83425)
- 管理学院(82968)
- 研究(72450)
- 中国(61382)
- 财(54583)
- 京(47909)
- 财经(41596)
- 科学(38916)
- 江(38610)
- 经(37629)
- 农(36687)
- 所(34551)
- 中心(33890)
- 业大(31337)
- 经济学(30945)
- 财经大学(30506)
- 研究所(30067)
- 北京(29971)
- 州(29708)
- 商学(29490)
- 商学院(29225)
- 农业(28294)
- 经济学院(27704)
- 基金
- 项目(149363)
- 科学(121268)
- 研究(114264)
- 基金(110593)
- 家(93573)
- 国家(92696)
- 科学基金(83264)
- 社会(76191)
- 社会科(72372)
- 社会科学(72355)
- 省(60140)
- 基金项目(58501)
- 自然(51740)
- 教育(50943)
- 自然科(50622)
- 自然科学(50610)
- 自然科学基金(49838)
- 划(47867)
- 编号(44599)
- 资助(43256)
- 创(38387)
- 制(36095)
- 业(36054)
- 成果(35485)
- 创新(34774)
- 部(33331)
- 重点(32865)
- 发(31874)
- 国家社会(31837)
- 课题(30596)
- 期刊
- 济(126212)
- 经济(126212)
- 研究(74258)
- 中国(52451)
- 财(49069)
- 管理(46003)
- 农(36228)
- 科学(30048)
- 学报(28883)
- 融(26971)
- 金融(26971)
- 农业(24210)
- 大学(24082)
- 技术(23031)
- 学学(22919)
- 业经(22870)
- 财经(22085)
- 教育(21600)
- 经(19093)
- 经济研究(18838)
- 问题(15548)
- 业(15473)
- 技术经济(14641)
- 财会(14597)
- 会计(13550)
- 现代(12951)
- 科技(12473)
- 贸(11862)
- 商业(11687)
- 世界(11681)
共检索到3766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万立全 魏宁 陈峻博
当前,绿色创新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文章基于国企改革背景,以2010—2021年沪深A股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国有控制权转让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发现:国有控制权转让显著抑制了企业绿色创新,且这种抑制作用主要影响企业实质性绿色创新;国有控制权转让后,非国有控股股东通过金融资产投资和降低社会责任水平抑制企业绿色创新。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股权制衡度和媒体关注度越高,国有控制权转让对企业绿色创新的抑制作用越弱。研究丰富了非国有股东经济后果和企业绿色创新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为推进我国国企改革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持和参考依据。
关键词:
国有控制权转让 绿色创新 控制权私利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狄灵瑜 步丹璐
官员交流制度作为中国政治体制的一项重要安排是否有助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推行,以实现国有企业的有效治理呢?以2004—2016年控制权发生变化的478例国有企业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了官员交流制度对低效率国企控制权转让概率的影响及经济后果。研究表明:官员交流会显著增加低效率国企控制权的转让概率,这一结论在区分不同交流官员类型后仍然成立;官员交流期间实现控制权转让的低效率国企,其经营业绩在转让后得到显著提升,从而达到有效治理目标;机制分析表明,如果低效率国企控制权发生变更前,企业所在省份的省委书记任期越长,那么交流官员任职后,其控制权被转让的概率越大。由此表明,官员交流有助于打破政企合谋"关系网",有利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推行。
关键词:
官员交流 控制权转让 国有企业 产能过剩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杨记军 逯东 杨丹
本文以2003—2007年国有企业的股权转让数据为样本,考察了政府转让控制权的决策及控制权转让后的短期市场反应和中长期业绩表现。研究发现:(1)近几年来政府转让国有企业控制权的政治动机明显,而追求企业经营业绩的经济动机减弱,转让中倾向于保留规模大的和有战略意义的企业;(2)市场对国有股权转让事件总体上给出了积极评价,但因投资者能理性预期到政府转让控制权的政治顾虑,民营化带来的短期累积超额回报并不明显高于其他转让方式;(3)民营化确实提高了企业经营业绩,但终极控制权仍保留在政府内部的"换汤不换药"的控制权转让方式并没有显著改善企业业绩。尽管民营化带来了国企事后的业绩改善,但政府事前却因为政治顾虑...
关键词:
国有企业 政府控制权 动机 民营化 业绩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李绍哲 李含笑 林丽琼
本文以2017年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政策为制度背景,基于2012—2021年沪深A股420家重污染行业上市企业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绿色金融试点政策对重污染企业碳排放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绿色金融试点政策显著降低了重污染企业碳排放,上述结论在非国有重污染企业、外部融资依赖程度高的重污染企业和产业结构扭曲程度高的省份更为显著。机制分析表明,绿色金融试点政策在通过促进环境治理抑制重污染企业碳排放的同时,亦通过增加重污染企业金融投资、降低存货投资方式,短期内实现了碳减排。本文的研究为认识和评价绿色金融试点政策的碳减排效应提供了一个新的证据,同时也为推动绿色金融试点政策的优化升级提供了经验支持。
关键词:
绿色金融 影响效应 作用机制 重污染企业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李勇
本文在一个逻辑自洽的理论框架下同时探讨了国有企业的创新效率和中国本土企业的自主创新困局。通过构建内生技术水平理论模型的研究发现:国有企业的自主创新活动具有门槛特征。当企业从事自主创新活动的利润较低时,信贷所有制偏好和软预算约束对自主创新产生的补偿效应大于挤出效应,国有企业比重增加将提高总体的自主创新水平;反之,补偿效应小于挤出效应,国有企业比重增加将降低总体的自主创新水平。进一步,本文利用1997~2013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证实了以上结论。这说明在利润率较低的外部性领域,国有企业对总体的自主创新具有补偿效应。如果在国有企业资金使用效率尚未改善的前提下盲目推行金融市场化改革,将无助于缓解现阶段的自主创新困局。
关键词:
国有企业 自主创新 补偿效应 挤出效应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谢佩君 黄珺 肖文辉
以2010—2020年中国A股上市家族企业为样本,探究二代参与管理对家族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二代参与管理抑制了家族企业绿色创新行为,具体表现为二代参与管理家族企业通过降低风险承担水平,进而抑制绿色创新;开放的市场化程度和较强的产品市场竞争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起着正向调节作用。研究结论在变更变量测度、Heckman两阶段检验以及工具变量检验后依旧稳健。研究不仅揭示了二代参与管理对家族企业绿色创新的阻碍作用,而且为代际传承家族企业进一步优化其战略提供更为具体的建议。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陈隆轩 杨杰
绿色技术创新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在要素。基于2008—2020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探讨企业金融资产配置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并从企业绩效和企业风险承担两个渠道检验了企业金融资产配置对绿色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企业金融资产配置主要表现为“挤出”效应,显著抑制绿色技术创新。(2)异质性分析表明,在国有企业和高融资约束企业中,金融资产配置的抑制作用更强。(3)作用机制检验表明,金融资产配置主要通过降低企业绩效和提高企业风险承担进而影响绿色技术创新。本文为我国实现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基于企业层面的理论支持和经验证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任广乾 罗新新 刘莉 郑敏娜
以2015—2018年我国A股上市的国有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国有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以及所有权特征和控制权配置在其中的作用。实证结果表明: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国有企业的创新投入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东部地区样本公司的混合所有制深度、混合所有制制衡度以及非国有资本控制权对企业创新投入的促进作用均最大,且东部地区样本公司混合所有制制衡度的临界值为0.4636,也大于全样本和非东部地区子样本。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万赫 钟熙 彭秋萍
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是中国资本市场中的一种普遍现象,虽然学者们围绕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已经展开了诸多探讨,但鲜有研究关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企业创新方向之间的逻辑关系。以中国2003-2017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突破式创新和渐进式创新视角,探究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企业创新方向之间的逻辑关系,并进一步考察企业股权制衡和企业可视性在其间的调节作用。实证结果显示: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会抑制企业突破式创新,但不会对企业渐进式创新产生显著影响;随着股权制衡不断增加,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突破式创新的抑制作用先增强、后削弱,即股权制衡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企业突破式创新之间起着U型调节作用;企业可视性会削弱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突破式创新的抑制作用。结论有助于更加辩证地认识股权质押的创新后果,对促进企业创新和完善公司治理机制亦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赵鑫 杨棉之 曹迅
基于外部性理论与制度理论,以2013-2019年A股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利用面板Tobit模型考察非国有股权参与对国有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发现,非国有股权参与显著促进国有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股权融合程度越高,绿色技术创新水平越高,外资股东参与有利于国有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但机构投资者未表现出明显作用;分层分类检验结果表明,非国有股权参与更有利于中央国有企业、公益类国有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外部治理环境调节效应检验结果表明,环保补贴可以增强非国有股权环境研发激励,分析师关注有利于抑制私有股权短视化自利行为,二者均正向调节非国有股权参与对国有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该结论为促进国有企业绿色创新发展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于连超 张卫国 毕茜
征收环境税,内在化环境成本,会倒逼企业绿色创新以实现涵盖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内的综合效益吗?基于波特假说的理论基础,以2007—2015年中国沪深A股工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环境税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环境税显著地促进企业绿色创新,并呈现滞后性特征,即当期环境税显著地提高企业下期和下下期的绿色创新水平。拓展性检验与分析后发现,环境税对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国有企业、大规模企业、低融资约束企业中。研究结论在理论上丰富了环境税经济后果研究和企业绿色创新影响因素研究的文献,在实践上为完善中国环境税制和提高企业绿色创新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翠芝
本文以2009—2016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Excel 13.0、Stata 14.0软件和系统回归方法,从资产专用性视角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资产专用性抑制了创新投入水平。通过进一步探究资产专用性抑制企业创新投入的调节作用与中介作用发现,代理成本缓解了资产专用性对企业创新投入的抑制作用,而融资约束则增进了资产专用性对企业创新投入的抑制作用。本文的研究有助于厘清资产专用性在抑制企业创新投入中所扮演的角色,为探究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因素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向。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永贵 李霞
以制度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为基础,本文基于2010—2017年中国A股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数据,探究了政府研发补助对策略性绿色创新绩效和实质性绿色创新绩效的影响,并分析了环境规制和管理者环境关注度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政府研发补助对策略性绿色创新绩效有正向影响,但政府研发补助和实质性绿色创新绩效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环境规制和管理者环境关注度均对政府研发补助与策略性绿色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有负向调节作用,而对政府研发补助和实质性绿色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有正向调节作用。本文通过探究政府研发补助对两种不同类型绿色创新绩效的影响,解释了现有研究中关于政府研发补助和企业绿色创新绩效之间关系的认识存在的不一致,同时通过对企业内外部治理因素的调节效应的探究,丰富了有关政府研发补助实施效果的情境因素的研究。本文的研究发现为政府制定相关环境政策以及推动企业绿色创新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启示。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国兰 周裕欣 陈静
利用2012~2021年A股上市企业数据,从绿色生产和绿色治理两方面综合量化企业绿色转型,实证检验了双向FDI对企业绿色转型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双向FDI抑制企业绿色转型,并呈现出“OFDI推动,IFDI阻滞”的竞争对抗表征;双向FDI的抑制作用在东部地区、小规模企业中显著存在;双向FDI对重污染企业绿色治理、绿色生产的抑制程度呈现异质性;管理者短视和资源挤占是双向FDI抑制企业绿色转型的中介路径。该结论深化了有关双向FDI与企业绿色转型间复杂关系的认识和理解,为协调“引进来”与“走出去”有序发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经验数据与政策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