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92)
2023(7074)
2022(5660)
2021(4889)
2020(4305)
2019(9547)
2018(9342)
2017(18519)
2016(9789)
2015(10720)
2014(10476)
2013(10635)
2012(9550)
2011(8067)
2010(8241)
2009(8027)
2008(8421)
2007(7628)
2006(6810)
2005(6540)
作者
(27353)
(22883)
(22641)
(21232)
(14565)
(10690)
(10296)
(8785)
(8472)
(8217)
(7781)
(7638)
(7478)
(7115)
(6988)
(6825)
(6797)
(6669)
(6533)
(6411)
(5705)
(5590)
(5569)
(5277)
(5144)
(5143)
(4965)
(4957)
(4456)
(4395)
学科
(70066)
(67870)
企业(67870)
(52022)
经济(51961)
管理(50702)
业经(24796)
方法(24113)
(20892)
(17979)
财务(17975)
财务管理(17966)
(17867)
企业财务(17004)
数学(16930)
数学方法(16876)
技术(14936)
农业(13844)
(12209)
(12075)
企业经济(12037)
(11917)
经营(10780)
(10343)
技术管理(10225)
(9792)
理论(9575)
中国(9553)
体制(9060)
决策(8520)
机构
学院(148732)
大学(141041)
(70702)
经济(69753)
管理(67187)
理学(57516)
理学院(57137)
管理学(56725)
管理学院(56454)
研究(39854)
中国(35904)
(33281)
(28197)
财经(26537)
(24114)
(23664)
(23462)
经济学(21023)
科学(20892)
商学(20784)
商学院(20622)
业大(19867)
财经大学(19419)
经济学院(19173)
经济管理(19145)
(18975)
中心(18797)
农业(18691)
(17961)
北京(17229)
基金
项目(92712)
科学(76352)
基金(69996)
研究(69895)
(58542)
国家(57967)
科学基金(53453)
社会(48412)
社会科(46229)
社会科学(46217)
(37902)
基金项目(37435)
自然(33433)
自然科(32761)
自然科学(32756)
自然科学基金(32290)
教育(30446)
(29048)
(28685)
资助(27781)
编号(26958)
(23551)
创新(20936)
(20817)
国家社会(20402)
(20270)
(20178)
重点(19831)
成果(19230)
人文(19172)
期刊
(81480)
经济(81480)
研究(41999)
管理(31164)
(30762)
中国(25820)
(22691)
科学(17427)
业经(16712)
技术(16039)
农业(15858)
(15299)
金融(15299)
学报(15058)
财经(14203)
大学(12697)
经济研究(12599)
学学(12420)
(12377)
技术经济(11543)
(11178)
问题(10342)
财会(10330)
现代(8972)
会计(8907)
商业(8764)
世界(8272)
经济管理(8147)
(7962)
统计(7649)
共检索到2228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郝书辰  田金方  陶虎  
本文利用熵权评价方法,运用2003—2010年间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我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在37个工业行业中的效率变动情况,并与私营企业、外商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国有工业企业的效率在36个行业中是逐年增长的;与其他所有制企业相比,国有工业企业效率发展水平在7个行业中不逊于私营企业,在23个行业中显著地优于外资企业,国有工业企业效率增长速度在21个行业中超过私营企业,在34个行业中超过外资企业。分析所涉及的行业既有竞争性行业又有垄断性行业,企业效率与所有制、行业的竞争或垄断与否没有必然的联系,因此,"国有企业退出论"在我国现阶段是没有现实依据的,国有企业应依据企业效率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淮阳婷  张倩肖  
文章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对2015年度我国31个省份的工业企业产能过剩指标(总资产周转率)展开方差来源分析。结果显示,工业企业资产周转率变量的方差主要来自于产权结构因素的效应,产权结构因素对我国工业企业的经济效率具有显著的影响。国有控股工业企业的经济效率最低,外商及港澳台投资工业企业经济效率居中,私营工业企业的经济效率最高。国有控股工业企业的资产运营能力最弱,存在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万宗  宗大伟  
基于国家统计局工业企业微观数据(1998-2007),运用修正的OP方法估计了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并以企业实收资本所反映的混合所有制结构为视角,深入考察不同混合所有制形式的企业效率差异问题。研究发现:第一,仅仅包含公有资本或者仅仅包含非公有资本的企业效率是相对较低的,而公有资本和其他非公有资本混合的企业是效率更高的群体,其中所有制越多元化效率优势愈加明显,说明公有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的交叉混合能够形成一种取长补短、相互促进的效应,从而提高企业效率;第二,对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公有资本和港澳台资本的混合能够发挥出港澳台资本在这类产业内的相对优势,而对于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来说,外商资本的加入,更好地提...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何田  胡笑寒  
技术创新不仅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核心力量,也是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长足动力,对推动经济发展、加快产业结构升级、保证企业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立足我国30个省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创新实践,通过构建技术创新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DEA分析法得出我国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开展力度不够,技术创新效率区域性差异明显、投入资源被浪费现象严重、科研成果转化率偏低的结论。由此提出,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健全科研成果转化考核机制等政策性意见,以有效推动我国技术创新效率水平的提高。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古耀杰  董晓霞  任艳珍  
通过构建修正的Cobb-Douglas生产函数分析了工业企业新产品研发中技术进步、资本投入和研发人员要素的作用机理,并运用静态面板数据模型、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和面板门限模型实证检验了新产品技术进步、新产品生产经费和新产品研发人员对工业企业新产品研发的贡献度。研究结果显示:生产经费投入量是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研发活动的主要驱动力量,研发人员劳动量和研发经费投入量对新产品研发的拉动作用较小,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对新产品研发推动作用明显。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刚  张亚京  王基凡  迟国泰  
债信评级的本质是衡量一笔贷款违约的概率大小,违约概率越大,债信等级越低。由于小型工业企业财务信息不健全等自身特点的限制,国内外金融机构对此缺乏相应研究,导致现有研究中小型工业企业债信评级模型极不完善。而本文通过Wilcoxon检验构建了小型工业企业债信评级模型。本文的特色与创新:一是通过Wilcoxon检验进行指标筛选建立评级指标体系,保证了指标体系可以有效判别企业的违约状态;二是通过游程检验方法检验指标体系的合理性,解决了对债信评级模型的检验问题;三是通过指标对违约状态判别能力越大权重越大的思路确定指标权重,弥补了现有研究中指标赋权过程权重与违约状态甄别能力不匹配的不足。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卓越  王玉喜  
僵尸企业的存在扭曲资源配置机制,降低要素生产效率,侵蚀经济高质量发展根基。清理处置僵尸企业,要对其进行精准识别,关键是在对现有标准进行适用性检验的基础上,构建有效的中国僵尸企业识别标准。进行适用性检验,一要根据僵尸企业内涵提炼其本质特征;二要从识别标准中提取其识别条件;三要运用中国微观企业数据对二者进行匹配。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的实证检验发现,现有识别标准对中国僵尸企业的识别都存在一定的偏误。借鉴现有标准识别逻辑,通过CHK标准、修正的盈利能力标准、贷款展期标准和连续两年标准等四次认定,不仅能"去伪存真"、剔除外部援助及短期因素影响,更能有效解决CHK标准中会计处理问题、FN标准中"盈利能力标准"和"常青贷款标准"设置失当问题以及实际利润法中"营业外收入"与"补贴收入"混淆问题。在时间、所有制、行业和区域层面比较分析发现,本文标准的识别结果不仅符合学界对于中国僵尸企业形势变动的判断,更能较好地解决识别过程中"取伪""弃真"错误。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邱立成  刘奎宁  
基于中国工业企业2004—2007年数据,运用Probit模型实证分析融资能力异质性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倾向的影响。研究表明,内部融资能力、外部融资能力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倾向呈同向变动关系;内部融资能力、商业信用融资能力与私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倾向呈同向变动关系,而对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影响不显著;商业信用融资能力与非出口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倾向呈同向变动关系,对出口企业影响不显著。这都表明,私营企业和非出口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面临的融资约束问题较为严重。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刘小玄  曲玥  
本文运用2004年全国经济普查的工业企业数据,对于全部规模以上的企业工资差异分别用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进行了度量和分解。结果发现,在不同行业、地区与所有制对劳动市场进行分割的影响下,将会产生大约20%—30%的劳动力流动障碍引致的工资差异。对工资决定的函数进行回归结果表明,个人人力资本特征对工资的影响程度并不太大,而外部市场和制度特征以及企业特征对工资具有较强的影响。对高工资地区的工资差异采用泰尔指数的分解结果显示,存在两种高工资的类型。一种是工资越高,收入差距也越大,尤其是显示流动壁垒的组间差异越高;另一种是较高的工资伴随着较低的收入差距,表现为最低的组间差异。两种类型表明了两种决定工资的机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葛金梅  
出口企业生产过程中的价值创造能力既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也体现了其出口的内在质量。文章基于国民经济核算原理,测算全出口型工业企业的增加值率水平,并通过分行业、分地区、以及分登记注册类型的拆解检验分析增加值率水平背后的差异和结构性原因。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媛媛  王利晓  
将2003~2011年中国持续经营的全出口型企业作为加工贸易企业的替代样本考察融资约束对加工贸易增加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融资约束是抑制我国加工贸易增加值率的重要因素。进一步研究发现,相对于民营加工贸易企业,外部融资约束对外资加工贸易企业的贸易增加值率的抑制作用更加显著。同时,随着加工贸易企业对外源性融资依赖程度的加深,其贸易增加值率受到外部融资约束的抑制作用也更为明显。此外,政府补贴能够通过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来促进加工贸易增加值率的增长。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媛媛  王利晓  
将20032011年中国持续经营的全出口型企业作为加工贸易企业的替代样本考察融资约束对加工贸易增加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融资约束是抑制我国加工贸易增加值率的重要因素。进一步研究发现,相对于民营加工贸易企业,外部融资约束对外资加工贸易企业的贸易增加值率的抑制作用更加显著。同时,随着加工贸易企业对外源性融资依赖程度的加深,其贸易增加值率受到外部融资约束的抑制作用也更为明显。此外,政府补贴能够通过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来促进加工贸易增加值率的增长。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陈林  朱卫平  
本文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企业层面数据,整理出中国524个四位数代码产业的2005—2006年产业层面数据。我们假设政府对国有经济比重较大的产业设置了较强的行政进入壁垒,并以国有经济比重大小为标准对样本进行分组回归。结果表明,国有经济比重大的行政进入壁垒产业的创新与市场结构呈显著"U形"曲线关系,熊彼特假说成立;国有经济比重小的自由市场产业的创新与市场结构呈显著"倒U形"曲线关系,熊彼特假说不成立。本文认为,忽略行政垄断和自由市场的制度因素,把国有经济比重大小不一的样本混合起来进行回归估计,可能是以往国内外实证研究出现结果不显著、不稳健,甚至互相矛盾的主要原因。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冯志坚  刘长庚  
笔者基于2003年~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实证检验了中国内资企业垂直专业化与FDI对内资企业的技术溢出效应。结果发现:内资企业在垂直专业化中的低端锁定地位制约了生产率的提高,外资水平关联和后向关联阻碍了内资企业生产率的提高,前向关联促进了内资企业技术进步。外商直接投资的综合效应表现为水平关联且显著地提高了内资企业生产率,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显著地降低了内资企业生产率。内资小企业、出口企业和民营企业更易获得员工流动的益处。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媛媛  王利晓  
将2003~2011年中国持续经营的全出口型企业作为加工贸易企业的替代样本考察融资约束对加工贸易增加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融资约束是抑制我国加工贸易增加值率的重要因素。进一步研究发现,相对于民营加工贸易企业,外部融资约束对外资加工贸易企业的贸易增加值率的抑制作用更加显著。同时,随着加工贸易企业对外源性融资依赖程度的加深,其贸易增加值率受到外部融资约束的抑制作用也更为明显。此外,政府补贴能够通过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来促进加工贸易增加值率的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