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539)
2023(3736)
2022(2895)
2021(2624)
2020(2207)
2019(4820)
2018(4330)
2017(8672)
2016(4213)
2015(4742)
2014(4446)
2013(4369)
2012(4025)
2011(3462)
2010(3804)
2009(4073)
2008(3014)
2007(2769)
2006(2580)
2005(2671)
作者
(11195)
(9191)
(8884)
(8667)
(5650)
(4366)
(4169)
(3674)
(3375)
(3266)
(3042)
(3024)
(3008)
(2947)
(2844)
(2790)
(2785)
(2592)
(2501)
(2337)
(2275)
(2271)
(2153)
(2120)
(2075)
(2059)
(2037)
(1923)
(1824)
(1824)
学科
(24416)
金融(24416)
(21505)
银行(21505)
(20983)
(18086)
经济(18070)
(15858)
企业(15858)
(15267)
中国(13018)
管理(12475)
中国金融(10860)
(8720)
(8242)
业经(7748)
(6659)
财务(6645)
财务管理(6638)
企业财务(6457)
地方(5745)
方法(5589)
(5163)
数学(5116)
数学方法(5088)
体制(4783)
事业(4294)
(4175)
业务(3947)
制度(3774)
机构
学院(54920)
大学(53833)
(27416)
经济(26853)
中国(23650)
管理(20035)
研究(18208)
理学(16352)
理学院(16229)
管理学(16034)
管理学院(15941)
(15658)
(15261)
银行(14803)
(13888)
(13874)
金融(13625)
财经(11854)
中心(11366)
人民(11055)
(10714)
(10620)
国人(10061)
中国人(10014)
中国人民(9933)
经济学(9741)
财经大学(9088)
经济学院(8879)
(8346)
科学(8217)
基金
项目(33188)
科学(26288)
研究(25825)
基金(24696)
(20614)
国家(20413)
科学基金(17979)
社会(17436)
社会科(16817)
社会科学(16813)
(12956)
基金项目(12564)
教育(10919)
资助(10418)
(10293)
自然(10208)
编号(10093)
(10015)
自然科(10005)
自然科学(10001)
自然科学基金(9847)
成果(8417)
重点(7770)
(7760)
(7704)
国家社会(7660)
(7620)
(7256)
创新(7254)
(7244)
期刊
(29359)
经济(29359)
(26288)
金融(26288)
研究(19874)
(13152)
中国(12207)
管理(8373)
(6771)
财经(6667)
学报(6348)
科学(5788)
(5671)
大学(5415)
学学(5329)
经济研究(5044)
中国金融(4710)
理论(4420)
业经(4219)
实践(3940)
(3940)
技术(3817)
国际(3677)
问题(3489)
农业(3350)
财会(3314)
(3196)
农村(2941)
(2941)
上海(2860)
共检索到977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李扬  
2024年1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释了金融强国建设的丰富内涵,指出强大的金融机构是金融强国应当具备的六大关键核心金融要素之一。强大的金融机构是金融强国建设的重要微观基础,既要以所在经济体强大的经济基础和综合国力作为保障和支持,还应具备韧性强、进化快、布局广、影响力大等关键特征。为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强国的重要论述,深刻把握建设金融强国的精髓要义和实践要求,中国工商银行组织召开“建设强大金融机构”专家学者座谈会,与会专家从理论与实践、国内与国际、历史与现实等多个维度进行了讨论交流,现将有关观点刊登如下,以飨读者。
关键词: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周业樑  
中共浙江省委提出建设“平安浙江”重大决策,是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切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重要举措,是围绕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按照“八八”战略的总体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斯坦利·费希尔  何乐  厉鹏  
金融危机的爆发与房地产问题之间存在密切关联是不争的事实,与住房市场泡沫破灭相关的经济衰退,其严重程度是其他类型经济衰退的23倍住房市场与政府包括市场经济国家在内,各国政府普遍介入住房领域且进行干预。其原因在于,住房是一个基本的人类需求,而这让政府介入具有了道义和政治上的重要性。用经济术语来讲,住房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斯坦利·费希尔  何乐  厉鹏  
金融危机的爆发与房地产问题之间存在密切关联是不争的事实,与住房市场泡沫破灭相关的经济衰退,其严重程度是其他类型经济衰退的2~3倍住房市场与政府包括市场经济国家在内,各国政府普遍介入住房领域且进行干预。其原因在于,住房是一个基本的人类需求,而这让政府介入具有了道义和政治上的重要性。用经济术语来讲,住房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平祥仁  
金融稳定是《中国人民银行法》赋予的一项全新职能,本文分析了金融稳定与货币政策、金融监管、经济稳定的关系,提出人民银行从支付体系、应急机制、协调机制、职责分解等四个方面加强金融稳定的措施。
[期刊] 改革  [作者] 杨咸月  何光辉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国有银行出现了民营化的国际趋势。国际经验表明:银行改革在强调效率的同时还要顾及金融稳定,而且建立和完善银行业相关制度比单纯解决所有权问题更为重要;此外,战略引资要防止金融主权失控风险。中国国有银行改革应借鉴国际经验,提高效率和竞争力,维护金融稳定。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石亚兰  郭建伟  
首先梳理出已有的几种金融稳定定义,然后给出金融稳定的规范定义,最后分析这一规范定义对于中央银行金融稳定管理的影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何佳  
套利机会和定价体系的极度扭曲导致金融创新偏向跨界和跨境的套利,导致投资者风险自负的原则失效,导致政府过度干预,也导致定价体系进一步扭曲金融稳定是人们长期关注的问题,金融稳定政策和货币政策一样成为了各国央行的主要政策。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及危机后全球经济的大幅波动极大地影响了人们对很多问题的看法,各国对金融稳定的重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基于金融稳定的重要性、金融和货币政策冲击渠道的多元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何佳  
套利机会和定价体系的极度扭曲导致金融创新偏向跨界和跨境的套利,导致投资者风险自负的原则失效,导致政府过度干预,也导致定价体系进一步扭曲金融稳定是人们长期关注的问题,金融稳定政策和货币政策一样成为了各国央行的主要政策。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及危机后全球经济的大幅波动极大地影响了人们对很多问题的看法,各国对金融稳定的重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基于金融稳定的重要性、金融和货币政策冲击渠道的多元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熊海芳  赵亚汝  
通过货币稳定维护价格稳定和金融稳定是货币政策的重要目标,两个目标是同时实现还是相互冲突呢?货币稳定是否影响价格稳定与金融稳定的关系?本文采用DCC-MGARCH模型对我国价格稳定与金融稳定之间的动态条件相关性进行实证分析,并用门限向量自回归模型(TVAR)检验货币等因素的作用。结果发现:金融稳定与CPI之间的关系随着CPI变动发生变化,2008年以来两者以负相关为主,金融危机后金融稳定与价格稳定的关系受到市场利率的影响,M2的作用在下降。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自力  
金融稳定与货币稳定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本文首先介绍了国外学者对二者关系的研究,然后从金融危机的预防和对危机机构的救助出发,分析了双方在短期的矛盾和冲突;接着通过建立投资—通胀模型,揭示了长期货币稳定对金融稳定的促进作用。文章认为,把握好货币稳定和金融稳定的这种短期冲突性与长期一致性,对于同时肩负实现货币稳定和维护金融稳定两大职能的中央银行来说,不无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敬伟  
历史上,香港也曾出现过多次金融风波,但总体来说,香港的金融体系是稳定的。香港的金融稳定主要得益于银行业自身发展的稳健、积极推行“风险为本”的监管理念、货币发行局制度、金融监管当局之间的协调和信息共享机制及高效率的金融基础设施等因素。相比之下,中国内地在维护金融体系稳定方面仍存在许多问题,因此,我们要积极学习和借鉴香港在维护金融稳定方面所积累的宝贵经验。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云峰  崔静雯  白湘阳  
中央银行的金融稳定沟通已成为维护金融市场稳定的一种重要手段。本文采用2005—2012年中国《金融稳定报告》,利用事件研究法分析了金融稳定沟通在金融市场中的效应。研究发现:金融稳定沟通在短期内能够创造信息,引导股市收益朝中央银行合意的方向变化,随着时间推移,该影响会逐步减弱;但无论何种期限内,沟通都不能降低股市噪音,反而会加大市场波动。进一步,实证分析了沟通如何影响股票市场。结论表明:在短期内沟通能通过信号渠道引导公众预期,而沟通的协调渠道在任何时期内都不能发挥作用。在此基础上,对提高我国金融稳定沟通在金融市场中的效力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宇峰  王奇波  
本文主要研究会计国际化视野下的国有银行改制上市与金融稳定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我们认为,在转型期的国有银行改制上市过程中,采用国际会计准则,尤其是公允价值计量,将会带来损益的剧烈波动。在中国特殊的银行信用制度下,银行系统会将很小的经济波动或者银行支付危机放大,最终极有可能酿成金融的剧烈震荡。因此,在国有银行改制上市过程中,应充分研究公允价值计量的影响,慎重地做出相关决策,将负面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之内。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雪莲  张运鹏  
本文首先对监管独立和金融稳定的关系加以分析,然后从理论上分析实现监管独立的四个基础条件,并以英国金融服务监管局的FSA为例,分析这四个基础条件在实践中的体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