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248)
- 2023(5685)
- 2022(4600)
- 2021(4051)
- 2020(3573)
- 2019(7947)
- 2018(7580)
- 2017(14339)
- 2016(7933)
- 2015(8968)
- 2014(9060)
- 2013(9034)
- 2012(8060)
- 2011(6623)
- 2010(7516)
- 2009(7679)
- 2008(7878)
- 2007(7296)
- 2006(6671)
- 2005(6508)
- 学科
- 企(68932)
- 企业(68932)
- 业(60926)
- 管理(50510)
- 济(35400)
- 经济(35326)
- 财(21966)
- 务(18764)
- 财务(18752)
- 财务管理(18684)
- 业经(17824)
- 企业财务(17800)
- 方法(17599)
- 技术(13373)
- 审计(12155)
- 企业经济(12059)
- 制(11665)
- 划(10710)
- 经营(10671)
- 策(10344)
- 技术管理(9912)
- 和(9786)
- 数学(9769)
- 数学方法(9691)
- 理论(9356)
- 决策(8954)
- 体(8760)
- 计划(8322)
- 体制(8121)
- 经济理论(7318)
- 机构
- 学院(118591)
- 大学(115269)
- 管理(55182)
- 济(49726)
- 经济(48717)
- 理学(46490)
- 理学院(46177)
- 管理学(45916)
- 管理学院(45673)
- 财(30393)
- 研究(28533)
- 中国(27919)
- 京(24507)
- 财经(23170)
- 江(21745)
- 经(20685)
- 商学(17705)
- 商学院(17573)
- 财经大学(16892)
- 州(16562)
- 中心(15090)
- 北京(14737)
- 经济学(13855)
- 经济管理(13671)
- 科学(13650)
- 所(13223)
- 工商(13217)
- 公司(12783)
- 会计(12635)
- 经济学院(12403)
- 基金
- 项目(67354)
- 科学(55766)
- 研究(51684)
- 基金(51312)
- 家(42254)
- 国家(41747)
- 科学基金(39343)
- 社会(35074)
- 社会科(33377)
- 社会科学(33364)
- 省(26925)
- 基金项目(26888)
- 自然(25456)
- 自然科(24931)
- 自然科学(24925)
- 自然科学基金(24576)
- 教育(23964)
- 资助(20743)
- 划(20740)
- 编号(20666)
- 业(17560)
- 成果(16913)
- 创(16329)
- 企(15780)
- 部(15346)
- 创新(15042)
- 项目编号(14895)
- 企业(14874)
- 制(14809)
- 人文(14517)
共检索到1943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李荣梅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目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使社会生产力有一个大的发展,更好地发挥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这就给企业审计提出了新的要求,审计机关要从绩效审计角度着手,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陈兴炎
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是国家财力的主要来源,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因为我们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前提,是要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自然是题中应有之义。正因为如此,早至1984年《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就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活力。然而,令人忧心和遗憾的是:国有企业至今效益不佳,“三个三分之一”——三分之一盈利、三分之一明亏、三分之一潜亏,已是尽人皆知的事实。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似乎并未完全达到,增强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吴敏一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搞好搞活国有制大中型企业,是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一个“热点”。复旦大学经济系的部分教师和有关工厂的领导同志结合对1991年9月中央工作会议精神的学习进行了座谈讨论,现将他们的发言摘要整理如下,以期引起进一步的讨论。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郭爱华
关于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几个问题的思考郭爱华邓小平打破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是姓社还是姓资的教条迷信,指引全党作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战略抉择。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是市场的竞争主体。邓小平明确指出:“企业改革,主要是解...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边恭甫
(一) 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而国有大中型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又是企业改革的关键。目前正处于这一场攻坚战的重要时刻。作为企业内部约束机制中重要组成部分的内部审计,在这一关键时刻何去何从,是考验内部审计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课题。 笔者认为,国有大中型企业内部审计必须抓住机遇,明确职责,在搞好财务审计、评审企业承担财务责任履行情况的同时,逐渐向经济效益审计转移,评审企业承担效益责任的履行情况。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路宝锐 张希儒 高景良
(一)目前,国营大中型企业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其表现是:企业经济效益继续下滑,亏损增加;销售不畅,产品积压;固定资产老化现象严重;企业资金占用增加,负担加重;企业留利降低,发展后劲不足,新产品开发能力较差.这些困难和问题,既有宏观调控政策失当、外部环境不利等因素的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邹鹤龄 杨仪厚
国营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长远需要,关系列整个改革的成败。而增强国营大中型企业的活力,必须从深化企业内部改革和改善外部条件入手。从哲学观点上讲,就是加强内因与外因的共同作用。要搞好国营人中型企业,外部环境和条件是不可缺少的,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条件,企业要搞好是非常困难的。金融部门是企业生产经营资金的供给者,是企业发展的重要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白卫星 汪建敏
一、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必须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翻开报刊杂志,打开收音机电视机,报道最多的莫过于国营大中型企业;查阅“红头”文件,提得最多的内容之一是如何搞好大中型企业。究其原因,大中型企业以自己的贡献和实力作出了回答:目前,全国共有大中型企业12000户,1990年,大中型企业创造的工业总产值达10203亿元,净产值2962亿元,利税总额达1340亿元,分别占全国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创造的工业总产值、净产值和上交利税的52.8%、56.3%、68.8%,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同时,国营大中型企业在关系国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宋立明
从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到中央工作会议,党和国家把进一步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的问题提到相当的高度加以认识和实践。这不仅有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而且也有道德意义。“进一步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这个命题本身就蕴涵着丰富的道德内涵。一从全局看,经济效益差是我国经济一直未能很好解决的问题。这些年来,虽然我们一直讲经济工作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实际上这个目标并未完全达到,经济发展大体上是粗放的产值速度型。自觉或不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吴江 周兴维
围绕搞活企业特别是搞活大中型企业这个中心环节,存在着三大难题:一是企业管理主体难以明确并人格化,二是管理水平低下,经济效益差,三是普遍缺乏更新机制和积累意识。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的(第二轮)承包能否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仍是未定之数。为了长远的发展目标。也为了避免付出过多的代价和徒劳的努力,人们有充分理由把目光投向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苏炜
一九八四年,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特别是国营大中型企业的活力。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企业实行了一系列新的政策和措施,但这一问题至今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大中型企业是国家财政收入的支柱,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可是,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在这些企业中,亏损面已超过三分之一,大中型企业缺乏生机和活力的问题,已成为当前困扰整个国民经济的一大难题。能否搞活大中型企业,关系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能否得到巩固和发展,关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林火库
搞好大中型企业活力与效益,是振兴中华经济的大课题。要使大中型企业充满着活力和较佳的效益,必须深化改革。为此,本文就大中型企业改革问题谈点粗浅看法。一、大中型企业的现状 1991年,全国共有全民所有制大中型工业企业10707个,其数量虽然只占全国工业企业总数的2.5%,但产值却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45.6%,上纳利税占66.3%。统计表明,1990年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黄荣滋
近几年来,我国扩大大中型企业自主权的工作是取得一定成效的。据国家有关部门公布的典型调查材料表明,目前大中型企业扩权比较落实、真正活了起来的企业大约有20%。还有80%的大中型企业,由于种种原因,扩权工作进展缓慢,情况一般或较差而缺乏活力,甚至基本上还没有活起来。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指导和国家经济政策的实行同企业的经营实践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一些企业的领导人不无感慨地说:“经济改革的讨论离企业的实际太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