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93)
- 2023(7343)
- 2022(5832)
- 2021(5329)
- 2020(4668)
- 2019(10438)
- 2018(10587)
- 2017(19790)
- 2016(10944)
- 2015(12013)
- 2014(11982)
- 2013(11815)
- 2012(10551)
- 2011(9099)
- 2010(9771)
- 2009(9658)
- 2008(10086)
- 2007(9130)
- 2006(8577)
- 2005(8363)
- 学科
- 业(70106)
- 企(67653)
- 企业(67653)
- 管理(52476)
- 济(49946)
- 经济(49856)
- 业经(24670)
- 财(22599)
- 农(19481)
- 方法(18625)
- 务(17608)
- 财务(17597)
- 财务管理(17581)
- 企业财务(16616)
- 制(16427)
- 技术(14658)
- 农业(14535)
- 体(13128)
- 策(12917)
- 企业经济(12104)
- 体制(11890)
- 中国(11628)
- 划(11551)
- 理论(11381)
- 数学(11316)
- 数学方法(11218)
- 经营(10949)
- 和(10888)
- 技术管理(9856)
- 决策(8704)
- 机构
- 学院(157409)
- 大学(150780)
- 济(69973)
- 经济(68745)
- 管理(66889)
- 理学(55754)
- 理学院(55324)
- 管理学(54886)
- 管理学院(54564)
- 研究(47136)
- 中国(41908)
- 财(37905)
- 京(31703)
- 江(28098)
- 财经(27985)
- 经(25171)
- 农(24638)
- 科学(24245)
- 所(23066)
- 中心(22237)
- 州(21495)
- 北京(20271)
- 财经大学(20095)
- 商学(19970)
- 经济学(19951)
- 商学院(19804)
- 研究所(19775)
- 业大(19193)
- 农业(18815)
- 经济管理(18253)
- 基金
- 项目(89903)
- 科学(73125)
- 研究(71791)
- 基金(65469)
- 家(54153)
- 国家(53504)
- 科学基金(48822)
- 社会(47046)
- 社会科(44579)
- 社会科学(44568)
- 省(36947)
- 基金项目(34142)
- 教育(32591)
- 自然(29585)
- 编号(29514)
- 自然科(28947)
- 自然科学(28940)
- 自然科学基金(28521)
- 划(28492)
- 业(27188)
- 资助(25934)
- 成果(23893)
- 创(22724)
- 制(20638)
- 课题(20204)
- 创新(20132)
- 部(20089)
- 发(19682)
- 重点(19573)
- 性(19530)
共检索到2621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吴敏一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黄小惠 阎长乐 娄雪松
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思路黄小惠,阎长乐,娄雪松本世纪末到二十一世纪初,是我国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性阶段,国有大中型企业肩负着十分重要的任务。我们认为,在这个阶段,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思路是: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在外部环境逐步改善...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仁培
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概括地说,可以分为:放权、让利和转变经营机制两大阶段。十多年来,我国企业改革相对于旧体制下的状况来说,有了历史性、规模性的启动,企业有了自己的财力,企业也有了一些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寿思华
先抓管理 而后政制──对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的一些思考广西社会科学院寿思华《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这就是要改变国有企业原有的企业制度,建立起具有某些明显性的现代企业制度的我...
[期刊] 改革
[作者]
刘世锦 江小涓
改革中的"瓶颈":若干难点问题目前国有大中型企业面临的问题头绪很多,但构成改革实质发生障碍的主要是若干体制问题。这些难点问题是企业体制转换中的"瓶颈"。 1、企业经济剩余分配:合理与认可。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收入分配始终是企业改革的中心问题。从利润留成、两步利改税到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国刚
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如何认识股份制,引起了广泛的讨论。有人认为,股份制并不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形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着力点应放在企业经营管理的方法方面。对此,笔者难以认同。 认识股份制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的地位,首先要认识国有制。国有制名义上是国家所有制,国家所有制中的“国家”并不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而是指“政府”,因此,“国家所有”实质是政府所有,国有企业实质为政府所有的企业。政府所有,不免造成几个相互关联的基本问题发生: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于吉
“九五”大中型企业改革的主要任务国家体改委政策法规司于吉《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在本世纪末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围绕着这一目标,国有大中型企业要在五个方面加大改革力度。...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鞠国华
日本国有企业改革与中国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之比较鞠国华[关键词]日本国有企业,中国国有大中型企业,企业改革,比较研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有企业逐步地焕发出勃勃生机。回顾企业改革的历程,展望未来,企业改革应向何处去?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革,是我们建立...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搞好搞活国有制大中型企业,是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一个“热点”。复旦大学经济系的部分教师和有关工厂的领导同志结合对1991年9月中央工作会议精神的学习进行了座谈讨论,现将他们的发言摘要整理如下,以期引起进一步的讨论。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陈兴炎
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是国家财力的主要来源,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因为我们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前提,是要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自然是题中应有之义。正因为如此,早至1984年《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就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活力。然而,令人忧心和遗憾的是:国有企业至今效益不佳,“三个三分之一”——三分之一盈利、三分之一明亏、三分之一潜亏,已是尽人皆知的事实。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似乎并未完全达到,增强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英
完善国有大中型企业“源头”改革是关键王英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正在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许多卓有成效的改革措施,促进了经济发展,增强了企业活力。但是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如何走向市场,没有现成的模式,需要在不...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于吉
一、国有企业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和中心环节 1984年中共中央做出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增强企业活力,特别是增强大中型国有企业活力是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 中国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共一万多个,占全国工业企业总数的2.5%,而这些国有大中型企业创造的工业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45.6%,上交国家利税占60%以上。这些国有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林毅夫 沈明高
我国国营大中型企业改革的实践表明,搞活国营大中型企业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过去围绕着“放权让利”为主的改革的不彻底性在市场疲软的宏观环境中日益暴露出来,面对大量产品积压、巨额三角债,国营大中型企业步履维艰,缺乏灵活应变的能力。首先,由于价格控制、产业壁垒和地区封锁等行政对企业经营的直接干预,市场竞争很不充分,对企业经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罗良忠
上海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一直走在全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前列,通过资产重组和发展高新技术等战略改革,上海部分大中型国有企业已具备相当实力,改革成果显著。在改革的过程中,剥离性资产重组战略的应用发挥了重要作用。剥离性资产重组在不动摇国有经济国民经济主导性地位的前提下,将大中型国有企业中专用性不高的资产进行剥离,消除了企业内部的负协同效应,使企业回归核心业务,改善了企业的资本结构,提高了国有企业的竞争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