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93)
- 2023(10593)
- 2022(8776)
- 2021(8016)
- 2020(6840)
- 2019(15162)
- 2018(15037)
- 2017(29244)
- 2016(15607)
- 2015(17219)
- 2014(17187)
- 2013(16992)
- 2012(15457)
- 2011(13555)
- 2010(14090)
- 2009(13798)
- 2008(14178)
- 2007(13281)
- 2006(12039)
- 2005(11506)
- 学科
- 业(84663)
- 企(79732)
- 企业(79732)
- 管理(72495)
- 济(66716)
- 经济(66585)
- 财(28615)
- 业经(28518)
- 方法(24592)
- 农(24228)
- 制(21726)
- 务(21273)
- 财务(21243)
- 财务管理(21215)
- 企业财务(20093)
- 技术(20067)
- 中国(17338)
- 农业(17307)
- 数学(16359)
- 数学方法(16169)
- 体(15843)
- 策(15072)
- 划(14956)
- 理论(14066)
- 体制(13966)
- 技术管理(13781)
- 和(13305)
- 企业经济(12685)
- 银(12570)
- 银行(12565)
- 机构
- 学院(229109)
- 大学(222703)
- 济(99672)
- 经济(97723)
- 管理(96076)
- 理学(80882)
- 理学院(80204)
- 管理学(79397)
- 管理学院(78952)
- 研究(68573)
- 中国(59237)
- 财(53097)
- 京(46184)
- 财经(40023)
- 江(37928)
- 科学(36467)
- 经(35949)
- 农(33368)
- 所(33226)
- 中心(32478)
- 州(29586)
- 北京(29311)
- 经济学(29163)
- 财经大学(29097)
- 研究所(28615)
- 业大(28366)
- 商学(27901)
- 商学院(27662)
- 经济学院(26086)
- 农业(25464)
- 基金
- 项目(137500)
- 科学(111642)
- 研究(107764)
- 基金(100674)
- 家(84109)
- 国家(83263)
- 科学基金(74809)
- 社会(70952)
- 社会科(67269)
- 社会科学(67254)
- 省(55710)
- 基金项目(53109)
- 教育(48335)
- 自然(45837)
- 自然科(44825)
- 自然科学(44816)
- 划(44132)
- 自然科学基金(44127)
- 编号(43230)
- 资助(39575)
- 创(35655)
- 成果(35462)
- 制(33858)
- 业(33825)
- 创新(32172)
- 部(30806)
- 重点(30114)
- 课题(29963)
- 发(29512)
- 国家社会(28915)
- 期刊
- 济(124649)
- 经济(124649)
- 研究(73589)
- 中国(50433)
- 财(47427)
- 管理(44770)
- 农(33718)
- 科学(27027)
- 融(26726)
- 金融(26726)
- 学报(24322)
- 业经(23010)
- 教育(22923)
- 技术(22834)
- 农业(22451)
- 财经(21182)
- 大学(20721)
- 学学(19541)
- 经(18323)
- 经济研究(18104)
- 问题(15940)
- 技术经济(14374)
- 财会(14095)
- 业(13892)
- 现代(12597)
- 会计(12566)
- 贸(12238)
- 科技(11689)
- 世界(11490)
- 商业(11406)
共检索到3675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宋凤
第一,建立和健全有效的企业内部管理体制,以求在职权、责任、权利和义务等基础上形成企业内部自我约束机制。为此,可以考虑建立企业董事会和经理部双重管理机构,理顺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关系。 第二,改变政府对微观经济的管理方式,理顺政企关系。今后政府对企业的管理应主要通过企业董事会进行。企业作为完全的经济人享有独立自主权的同时承担经营风险,从而把企业彻底推向市场,形成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机制。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蒋青云 施林
本报告将以我们对上海市大中型企业“七五”期间新产品开发与技术改造状况的调查与分析为背景,重点研究我国大中型企业技术创新行为及其动力机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贺镐圣 钟贤宾
文章认为,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制度创新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目前,我国的国有大中型企业活力差,国有资产存量沉淀、流失严重,国有企业内部缺乏内在的投资扩张和追求利润的强大动力,究其原因,主要是国有企业的制度不合理。为此,作者提出了从产权制度入手对国有经济进行重组的思路,即以资产为纽带,以金融为中介,以收购、兼并、联合为基本方式,以扩大国内外市场占有率为目标,将现有国有大中型企业改组成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集科工商贸为一体的大型和特大型的连锁企业、企业集团、综合商社和跨国公司。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夏添
社会王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使我国改革开放步入新的发展阶段。作为国家经济支柱的国有大中型企业,正从传统的管理体制中解放出来,以崭新的姿态融入国内经济大潮,迎接国际挑战。但大中型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李玲娥
经过20年的改革,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内外部条件发生了较大变化,企业活力有所增强,并涌现出一批搞得比较好,在国内外市场上有竞争力的企业。但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在整体上还没有搞好搞活,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如何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使企业焕发生机,这...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汤烫
作者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确立与运用,把国有经济的主体——国有大中型企业,推到了市场经济的风口浪尖上.作为大中企业“血液循环”心脏的金融业,便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然而,从现实的情况看,由于金融改革迟缓,给正处于转换机制高潮中的大中型企业带来了一些障碍。而且欲充分发挥金融的功能作用也存在着大量的难点。为此,金融必须主动出击,加快改革步伐。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王子林
作者认为,进一步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固然由国家适当输血注氧不无裨益,但面临财政赤字高攀和紧缩乏力的实际,对此期望过高难免落空。若不动真格地增强国有大中型企业内部造血机能,将会在历史性挑战中败下阵来。现在看来,企业的造血机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产权机制,从“向内使劲”的意义上说,健全和创新产权机制是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根本。作者在本文还提出了他的健全产权机制具体设想。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盛毅
国有大中型企业缺乏活力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不存在规模经济,无论是企业规模的形成机制还是运行机制,都不具备必然使企业朝着合理经济规模演进的内在动力,相反,非经济的目标取向促使企业只注重追求规模,忽视规模效益,导致企业规模严重偏离规模经济状态。目前对不合理的大中型企业规模进行调整,必须按照规模经济的原则进行,该扩大就扩大,该缩小就缩小,运用经济和行政的手段首先创造改善不合理规模的外部环境,在此基本上逐步形成企业自我调整规模的机制。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职工激励机制研究工商管理系课题组转换我国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核心,是把企业推向市场,增强其活力,提高其素质。这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乃至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企业活力的源泉,在于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的积极性、智慧和创造力”。 ̄①企...
[期刊] 改革
[作者]
国家体改委课题组
一、已经达成的共识和有待研究的问题经过前一阶段关于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研究和实践,在许多重要问题上已经达成了共识: (1)国有企业活力不足是个普遍性的问题。虽然有少数国有企业具有比较旺盛的活力,但从总体上看,国有企业的发展状态和效益状态不如乡镇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因此,如何增强国有企业的活力,迫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刘春林 林俊荣
国有大中型企业公司制改组的步骤与方法刘春林,林俊荣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国有大中型企业公司制改组,是一项系统工程。考虑到企业自身工作和配套改革的复杂性,企业的公司制改组必须在试点基础上。分类推进,逐步实施。根据公司制一般原则和我国具体实际,主要应做好...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汪升扬
制约国有大中型企业公司化改造的两个问题安阳市体改委主任:汪升扬安阳市的股份制改革,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1993年经市体改委论证批准的有37家企业,基本都是新组建的。真正从原来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造过来的只有3家,这3家中,国有工业企业只有安阳锻压设备厂一...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大洲,关士续
本文基于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 ,结合相关的理论进展 ,从九个不同方面分析了我国国有企业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现状 ,旨在揭示国有企业下一步改革的可能方向 ,为国有企业的下一步改革提供事实依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许质武
推进技术进步与深化体制改革,是振兴我国经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大事。也是党的十三大提出的两项重大任务。赵紫阳同志在十三大报告中强调:“要把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放在首要位置,使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由此可见,这两大任务的重要战略地位和作用。大中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骨干力量。据统计,目前全国有8000多个大中企业,尽管它们在数量上只占全国工业企业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黄江涛
一、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目前,国内有关大中型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专门研究较少。为对该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本文运用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即原COSO报告),结合《内部会计控制规范》相关内容对湖北省10家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了评估和调查。调查表明,企业在执行《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货币资金控制、销售业务控制、人力资源管理、对职工健康安全的控制以及合同管理等方面做得比较好。但是在内部控制方面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共性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