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255)
- 2023(16160)
- 2022(14052)
- 2021(13074)
- 2020(11075)
- 2019(25530)
- 2018(25043)
- 2017(48793)
- 2016(26548)
- 2015(29638)
- 2014(29428)
- 2013(28991)
- 2012(26561)
- 2011(23674)
- 2010(23242)
- 2009(20893)
- 2008(20378)
- 2007(17560)
- 2006(14913)
- 2005(12838)
- 学科
- 济(105631)
- 经济(105515)
- 管理(74884)
- 业(72935)
- 企(62024)
- 企业(62024)
- 方法(52547)
- 数学(46359)
- 数学方法(45730)
- 财(29460)
- 农(27438)
- 中国(25409)
- 业经(24916)
- 学(24142)
- 制(19496)
- 地方(19483)
- 农业(18629)
- 务(18098)
- 财务(18026)
- 财务管理(17990)
- 贸(17804)
- 贸易(17796)
- 易(17296)
- 理论(17247)
- 企业财务(17130)
- 技术(16421)
- 银(16083)
- 银行(16015)
- 环境(15774)
- 和(15753)
- 机构
- 大学(375463)
- 学院(372992)
- 管理(148492)
- 济(147889)
- 经济(144894)
- 理学(130413)
- 理学院(128959)
- 管理学(126445)
- 管理学院(125778)
- 研究(123437)
- 中国(89316)
- 科学(79601)
- 京(78651)
- 财(66529)
- 农(65301)
- 所(62031)
- 业大(60832)
- 研究所(57308)
- 中心(55734)
- 财经(54644)
- 江(52460)
- 农业(51700)
- 经(50008)
- 北京(48750)
- 范(47979)
- 师范(47378)
- 经济学(45298)
- 院(45038)
- 州(42160)
- 财经大学(41252)
- 基金
- 项目(268245)
- 科学(210766)
- 基金(196163)
- 研究(189441)
- 家(173438)
- 国家(172071)
- 科学基金(147498)
- 社会(119600)
- 社会科(113501)
- 社会科学(113469)
- 省(104615)
- 基金项目(104422)
- 自然(98823)
- 自然科(96629)
- 自然科学(96602)
- 自然科学基金(94863)
- 划(88793)
- 教育(87649)
- 资助(81419)
- 编号(75121)
- 重点(60389)
- 成果(59547)
- 部(59002)
- 发(56272)
- 创(55647)
- 科研(52457)
- 创新(52041)
- 课题(51579)
- 教育部(50278)
- 计划(50271)
- 期刊
- 济(149929)
- 经济(149929)
- 研究(103353)
- 学报(65970)
- 中国(63797)
- 科学(58591)
- 农(57314)
- 管理(52879)
- 财(50611)
- 大学(49438)
- 学学(47005)
- 农业(39623)
- 教育(37410)
- 技术(32087)
- 融(28119)
- 金融(28119)
- 财经(26563)
- 业经(24795)
- 经济研究(24579)
- 经(22782)
- 业(20557)
- 问题(19856)
- 科技(18563)
- 版(18372)
- 技术经济(17919)
- 图书(17394)
- 业大(17273)
- 理论(17266)
- 统计(17124)
- 资源(15807)
共检索到5182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杨兰品 陈锡金 唐留昌
本文按照国有经济比重和垄断程度对工业部门内主要行业进行排序,并分为国有垄断行业、国有竞争性行业和非国有竞争性行业三种类型;运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模型,分离各行业劳动要素和资本要素的贡献,并通过不同类型行业各自主要生产要素回报与其贡献偏离状况和程度的比较,揭示中国国有垄断行业分配制度中存在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国有垄断行业在要素收入分配中存在严重的结构性偏差;与另两类行业相比,国有垄断行业主要要素的回报与其贡献严重偏离,甚至完全背离;主要原因是这些行业的垄断和国有化程度高。因此,降低进入壁垒,提高市场化程度,调整国有垄断行业要素收入分配结构,对于实现公平分配、缩小收入差距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国有垄断行业 要素收入分配 结构性偏差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王云中 庄雷 杨扬
根据我国目前的市场结构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有垄断行业收入分配关系实际,制定出适合我国情况的国有垄断行业收入分配规制模型。其具体做法为:以劳动者劳动要素的贡献为依据,并兼顾与处于不同市场结构中一般竞争性行业职工的收入分配公平,确定国有垄断行业的按劳分配报酬水平;以资本要素贡献并兼顾社会平均利润率确定国有资本收益率水平,构建国有垄断企业职工工资、企业利润和销售价格的收入分配联合规制模型。这样,既能解决国有垄断行业的过高收入问题,又能实现与其他行业相比较的收入分配公平问题。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于良春 张俊双
近年来,中国垄断性行业的高收入问题受到广泛关注,即使同为工业企业,同"工"不同酬的现象也普遍存在,为研究行业垄断对居民收入的分配效应,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影响职工平均工资的各种因素进行估计,从而得出行政垄断对职工平均工资差距的相对贡献度;为研究行政垄断对居民收入分配的合理性,又采用Oaxaca-Blinder分解法对考虑职工受教育程度和不考虑职工受教育程度两种情况进行了相关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影响平均工资的众多因素中,行政垄断程度对平均工资的影响程度最大,而受教育程度对垄断性行业与竞争性行业间的收入差距并没有太大的解释力,垄断性行业与竞争性行业间的收入差距是不合理的。
关键词:
垄断性行业 竞争性行业 收入分配效应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朱琪 陈乐优
在垄断行业中,员工的工资一般高于其他行业,表现出收入分配的不平等。引起垄断行业工资问题的原因很多,垄断行业工资问题也对社会经济各方面产生着重要影响,导致公共福利受损,减少了劳动者的流动及其对人力资本的投入,加剧了社会收入的不公平。对于垄断行业工资所引发的种种问题已经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各国政府已开始采取措施解决这些问题,把竞争机制等改革引入垄断行业。
关键词:
垄断工资 工会 收入分配 福利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杨兰品 郑飞
中国垄断行业的改革已取得巨大进展,但垄断行业分配制度的改革依然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目前我国国有垄断行业向国家上缴利润的比例过低,致使所有者权益损失严重,分配制度显失公平。本文以我国电力行业为例,尝试计算电力行业应向国家上缴利润的合理比例。通过研究并借鉴其他国家国有垄断行业的利润上缴比例,我国电力行业利润上缴比例的合理区间为35%—55%。
关键词:
垄断 垄断利润 电力行业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段进明 姚蕾
通过对自然垄断行业与其他行业间,以及自然垄断行业内部群体间的个人收入差异比较分析,在个人收入分配中存在行业间差距过大和行业内部平均主义严重以及职工收入与其经济效益脱钩等分配不公问题。为了消除这种不合理现象,关键是对政府管理制度的改革,以完善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为保证,辅之以严格的执法监督力度,使自然垄断行业更好的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马强 孙剑平
我国垄断行业都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均具特殊地位。文章回顾了国内外在垄断行业收入及其分配体制方面的研究,从收入分配的基础、收入分配与垄断、经济增长的关系、行业收入差距等方面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通过对有关进展的具体评述,提出了可以进一步推进的研究领域。
关键词:
垄断行业 收入分配 分配差异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姚毓春 袁礼 王林辉
探寻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原因对于解决中国要素收入分配结构失衡问题尤为关键,本文先从行业结构视角剖析工业部门要素收入份额变化,再利用CES生产函数下的三方程标准化系统法,估计1985—2011年工业部门要素替代弹性,测算技术进步偏向性及其对要素收入份额的影响。结果显示:中国工业部门要素收入份额的变化路径由技术进步偏向性所主导,行业结构的作用有限;整体而言,工业部门技术进步朝偏向于资本的方向发展,引致资本收入份额的上升和劳动收入份额的下降,且表现出阶段性特征,其中1985—1996年工业和制造业的技术进步明显偏向于劳动,带动劳动收入份额分别提升0.0504和0.0570,1997—2011年工业和制...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林木西 曹艳秋
一、对自然垄断的最新阐释 自然垄断是经济学中的一个传统概念。早期的自然垄断概念与资源的集中条件有关,主要是指由于资源条件的分布集中而无法竞争或不适宜竞争所形成的垄断。现代观点则认为,传统观点对自然垄断的认识不够全面,对自然垄断的恰当定义必须建立在成本弱增性(subadditivity)而不仅仅是规模经济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即使规模经济不存在,或即使平均成本上升,但只要单一企业供应整个市场的成本小于多个企业分别生产的成本之和,由单个企业垄断市场的社会成本最小,该行业就仍然是自然垄断行业。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曾小春 王金龙
本文利用1992~2009年的时间序列数据,以技术变迁的内生偏向性为理论基础,考察了技术进步对垄断行业与非垄断行业收入差距的影响。分析显示,在垄断行业与非垄断行业内部,技术进步对行业收入增加都有显著作用。进一步分析表明垄断行业与非垄断行业的技术差异对垄断行业与非垄断行业收入的差距有显著作用。
关键词:
垄断行业 非垄断行业 技术进步 收入差距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彭树宏
本文采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从均值收入和分布收入角度考察垄断行业和非垄断行业收入决定机制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垄断行业并不具有特征优势,垄断行业与非垄断行业间的收入差距主要由特征回报差异所决定;市场机制在非垄断行业发挥了更大的作用,而垄断行业的收入决定机制则更具"共享式"的特征;性别和地区差异对垄断行业的收入起到抑制作用,垄断行业过度的"论资排辈"拉高了工资分布高端的工资溢价;对垄断行业的收入规制,对象应是工资分布高端人群,措施应是减少论资排辈而实施更具激励性的工资决定机制。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傅娟
中国垄断行业的高收入问题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但这方面的经验研究并不多,而且相关文献讨论的都是平均收入,但均值只是描述变量分布的一个指标,并不能完全反映分布的实际情况。本文感兴趣的问题是:垄断行业的相对高收入是只存在于平均水平,还是分散于整个收入分布?造成行业收入差距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分位数回归的结果表明,垄断行业与其他行业的收入差距显著地存在于不同收入阶层,而且差距随着收入层的提高而逐渐扩大。然而,教育水平和企业盈利状况因素却只能解释一小部分收入差距。通过运用DiNardo和Lemieux(1996)的分解技术作类似Oaxaca的歧视分解,我们发现这些大量不可解释的差距正是歧视造成的。
关键词:
垄断行业 收入分布差异 歧视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范巧
行业要素密集性质判断对研究一国要素禀赋与贸易发展相关问题十分重要。然而,现有计算要素密集度和判定行业要素密集性质的方法存在诸多缺陷,包括行业要素投入量数据欠缺、行业要素密集性质判定标准设定过于主观以及无法获得统一评价等。文章从雷布钦斯基定理出发,结合中国工业部门36个子行业的历史数据和面板数据计量经济学方法,详细考察了资本/劳动两要素投入假设、资本/劳动/技术三要素投入假设、资本/劳动/技术多要素投入假设下中国工业部门及其主要行业的要素密集性质。结论显示,采用三要素投入假设下行业要素密集性质相对更为合理;中国工业部门总体上呈现出资本密集型特征;中国工业部门的36个子行业要素密集性质将主要可以分...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冯莉 迈扎尼
通过会计盈余、应计项目、未来现金流的分析,本文试图揭示垄断企业对损失和利得的不对称确认,从会计稳健性角度说明垄断企业的盈余质量。实证结果表明,整体非垄断上市公司的会计稳健性较好,可以做到对损失的及时确认,其会计盈余的正向和负向变化中均包含了未来现金流量中的相关信息;垄断企业的稳健性较差,在三个模型中均显示出对损失的不及时确认,从而导致盈余质量较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