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71)
2023(7647)
2022(6481)
2021(6203)
2020(5215)
2019(11639)
2018(11429)
2017(21999)
2016(12119)
2015(13910)
2014(14145)
2013(13842)
2012(12881)
2011(11154)
2010(11444)
2009(11243)
2008(12123)
2007(11173)
2006(9935)
2005(9404)
作者
(34187)
(28510)
(28376)
(27509)
(18331)
(13664)
(13065)
(10943)
(10781)
(10582)
(9746)
(9730)
(9392)
(9378)
(9192)
(8610)
(8510)
(8254)
(8250)
(8217)
(7315)
(6972)
(6877)
(6595)
(6571)
(6504)
(6477)
(6443)
(5751)
(5585)
学科
管理(48459)
(44309)
经济(44222)
(41190)
(39705)
企业(39705)
(30925)
(24814)
(19565)
银行(19420)
(17982)
方法(17288)
(16657)
财务(16631)
财务管理(16581)
企业财务(15567)
数学(14295)
(14099)
制度(14092)
数学方法(14091)
(13651)
财政(13448)
中国(13404)
业经(12653)
(12201)
金融(12199)
体制(12162)
(10819)
业务(10456)
(10276)
机构
大学(171234)
学院(169205)
(70241)
经济(68601)
管理(63009)
研究(55449)
中国(52699)
理学(52045)
理学院(51529)
管理学(50738)
管理学院(50422)
(48688)
(36623)
财经(33208)
科学(30632)
(29821)
(28637)
(28165)
中心(26994)
(25477)
财经大学(24397)
研究所(24198)
(23959)
北京(23439)
银行(22983)
经济学(22486)
(22346)
(21441)
业大(20876)
经济学院(20106)
基金
项目(99743)
科学(78301)
研究(74428)
基金(73441)
(62436)
国家(61896)
科学基金(53764)
社会(48160)
社会科(45649)
社会科学(45638)
基金项目(37893)
(37799)
教育(34743)
自然(33604)
自然科(32840)
自然科学(32833)
自然科学基金(32262)
(31368)
资助(30887)
编号(29612)
成果(26428)
(24999)
(23268)
重点(22495)
(21146)
课题(20831)
(20619)
教育部(20603)
国家社会(20171)
大学(19589)
期刊
(85435)
经济(85435)
研究(60810)
(47104)
中国(41656)
(33548)
金融(33548)
管理(26933)
学报(25068)
(23524)
科学(22078)
大学(20161)
学学(19100)
财经(18918)
教育(16697)
(16013)
农业(13460)
技术(13426)
经济研究(13262)
会计(12293)
财会(12221)
业经(11722)
问题(10472)
理论(9482)
(9005)
(8958)
(8901)
财政(8901)
(8788)
实践(8339)
共检索到2900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友元  
银行体系是政府最严重的或有隐性负债的来源。我国的国有商业银行历来是作为政府体系的一部分,因此,政府不可避免地要承担其全部的风险和重组的义务。但是由于道德风险的存在,使得财政在处理国有商业银行财务危机中发生的成本一再扩大。为了控制国有商业银行重组中的财政成本,必须要创造出一种有利于加强各方监督的激励机制,包括进行国有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改革、建立透明的“风险分享”机制、完善金融机构重组和注资的法律规范、强化公众和法律对金融监管当局的监管。此外,还要规范财政注资的措施,使其显性化和透明化。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文君  罗毅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是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核心内容。而在优化公司治理结构的进程中,国有商业银行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是由“所有者缺位”而引发的“内部人控制”现象。本文重点分析了国有商业银行“内部人控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爱民  张同健  张成虎  
文章运用结构方程模型,依据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信息化建设与操作风险控制活动的直接调查数据,对基于信息化建设角度的操作风险控制实施了经验解析,从而为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信息化建设效率并加强操作风险控制提供可靠的理论借鉴与实践指导。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唐国储  
本文探讨了风险管理、内部控制与国有商业银行海外上市的关系。共分四个部分:一、关于银行风险的几个基本问题;二、关于银行风险的监管要求;三、关于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的监管要求;四、关于国有商业银行完善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制度的几点建议。第一部分是本文的分析框架;第二、第三部分是从该分析框架的角度对上市监管要求进行的阐述;第四部分是结合分析框架和监管要求,对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改革提出的建议。本文的基本论点是,满足海外上市监管要求是国有商业银行海外上市需达到的最低要求;制定并实施与自身业务战略相适应的风险战略,将直接影响国有商业银行的股票投资价值。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房巧玲  崔宏  张华  
本文基于中国商业银行2007~2010年的经验数据,对商业银行的成本控制与经营绩效进行考察。本文认为:商业银行的成本水平并不仅仅取决于银行自身的管理效率,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先天资源禀赋差异及其为弥补这种差异而付出的经营努力。因此,不同类型商业银行的成本水平存在系统性差异,并不必然导致银行经营绩效的相应差异。对于成本控制,商业银行应采取的科学态度是:对由于自身管理效率低下导致的成本高企,应尽量将成本控制到可接受的低水平;对于银行为扩大边际贡献、实现可持续发展而增加的经营成本,则应遵循经济学原理做出科学决策。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泽荣  黄砚章  
商业银行成本是在从事业务经营活动过程中发生的与业务经营有关的各种支出。在一定条件下,实现利润的多少取决于成本的高低,成本的高低使得相同企业的利润水平呈现较大差异。在激烈的金融市场竞争中,加强成本控制、挖掘内部潜力已成为商业银行的当务之急。一、商业银行...
[期刊] 改革  [作者] 胡海峰  刁硕  
在以政府为主导的中国国有商业银行重组模式中,财政和央行共同承担的公共成本是整个银行重组主要的直接成本。在重组过程中,政府倾向于付出更多的公共成本。银行重组的条件、重组过程中政府策略和时机的选择都会对公共成本的影响,中国国有银行重组的历史背景和政府的目标函数决定了重组的公共成本规模较大,中国国有商业银行重组成本偏高。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胡海峰  
本文在界定不同的成本范畴和统计口径基础上,分析了以政府为主导的中国国有商业银行重组模式,指出财政和央行共同承担的公共成本是整个银行重组主要的直接成本。尽管公共资源的稀缺要求政府应以银行重组公共成本的最小化为目标函数,但政府同时要考虑政治成本和社会成本,因而在重组过程中,政府往往倾向于付出更多的公共成本而避免过大的政治成本和社会成本。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马俊胜  张龙清  
本文通过梳理目前银行理财业务中出现的各种"乱象",即"资金池"管理模式、不当销售、关联交易无防火墙、理财产品投资不真实、信息披露不充分,进而剖析产生上述问题的根源。从本质上看,以上问题是对理财业务的信托法律关系认识不清和理解不透造成的。商业银行控制理财业务风险应确保理财资产独立、实行资金托管、严密监督关联交易、防止不当销售以及提高信息披露透明度。由此,文章提出发展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相关政策建议:抓紧着手银行理财业务立法、建立统一协调的监管体制、密切监督理财产品营销行为、督促银行建立理财风险管理体系。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沈玉华  
对于现代商业银行来说,科学的财务控制不但能够提升业务的安全性,还能保证银行持久的发展能力。商业银行如果能够高效配置自身拥有的资源,并灵活应对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就能够增强自身的竞争力,从而获得更大的发展。本文以PF银行为研究对象,分析该银行当前财务控制存在的不足,并针对这些不足探讨应该如何构建更加有效的集中型财务控制体系,以期为其他商业银行提供参考。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曹晓燕  
个人理财业务在我国蓬勃发展,已经成为商业银行新的重要的利润增长点。但不容忽视的是在商业银行开展个人理财业务时面临着诸多风险,其中法律风险是制约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主要瓶颈。因此,必须认清个人理财业务的法律风险并且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朱正元  
加入WTO在即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如何应对外资银行的冲击 ,已成为政府和金融部门近期普遍关注的首要问题。理论界和政府当局提出了诸多应对之策 ,其中提得较多的是依靠政府权力中心的推动来扩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规模 ,进而提高竞争能力来应对外资银行的强大冲击。笔者以为 ,外资银行对我国金融业致命冲击不在规模竞争 ,而在体制内部的资本结构和治理结构的竞争。靠规模的联合可以抵御外资银行进入时的初始冲击 ,但抗拒不了外资银行的体制优势带来的长期的持续冲击力。因此 ,分步推进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上市重组 ,按市场规则塑造资本结构和治理结构是应对外资银行冲击的现实选择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杨英  曹建勇  
对经营管理内控系统进行有效和全面地检查和评价,已逐步成为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主基调和核心所在,其评审质量也直接关系到内审部门在银行的地位和发展。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内审部门均组织开展了大规模的内控评审项目,且付出很大成本,但受制于所采取的传统检查评估方法,评审结果还不很准确。本文拟介绍一种在西方先进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审中广为使用的一种方法——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法(Control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黄溶冰  王跃堂  
商业银行的信息化建设在提高经营效率的同时也加大了经营风险。本文从典型案例出发,结合传统和现代审计风险模型,对IT环境下的审计风险因素进行了分析和辨识。基于COBIT框架,借鉴其控制目标与审计指南的相关内容,探讨了商业银行信息化进程中的审计风险防范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