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34)
- 2023(7085)
- 2022(6034)
- 2021(5481)
- 2020(4660)
- 2019(10786)
- 2018(10365)
- 2017(20889)
- 2016(10978)
- 2015(12476)
- 2014(12138)
- 2013(12062)
- 2012(11422)
- 2011(10370)
- 2010(10400)
- 2009(9557)
- 2008(9906)
- 2007(8784)
- 2006(7758)
- 2005(7080)
- 学科
- 济(54341)
- 经济(54268)
- 管理(32566)
- 业(32467)
- 方法(30877)
- 企(29275)
- 企业(29275)
- 数学(28251)
- 数学方法(28068)
- 银(18188)
- 银行(18042)
- 行(16789)
- 制(16612)
- 财(14057)
- 业经(12253)
- 融(11966)
- 金融(11965)
- 中国(11056)
- 农(10718)
- 度(9900)
- 制度(9890)
- 学(9762)
- 业务(9678)
- 务(9449)
- 财务(9442)
- 财务管理(9426)
- 企业财务(9137)
- 贸(8700)
- 贸易(8691)
- 银行制(8348)
- 机构
- 大学(168866)
- 学院(163907)
- 济(72728)
- 经济(71521)
- 管理(67074)
- 理学(58372)
- 理学院(57762)
- 管理学(56844)
- 管理学院(56555)
- 研究(53131)
- 中国(47825)
- 财(36113)
- 京(34199)
- 科学(31130)
- 财经(29737)
- 农(28659)
- 经(27316)
- 中心(26136)
- 所(26075)
- 江(24768)
- 经济学(24307)
- 研究所(23926)
- 业大(23663)
- 农业(22980)
- 财经大学(22803)
- 经济学院(22272)
- 银(21803)
- 北京(20945)
- 银行(20869)
- 范(19777)
- 基金
- 项目(113225)
- 科学(92026)
- 基金(88489)
- 研究(78106)
- 家(77518)
- 国家(77008)
- 科学基金(67386)
- 社会(53959)
- 社会科(51541)
- 社会科学(51527)
- 基金项目(47200)
- 自然(44599)
- 自然科(43692)
- 自然科学(43683)
- 自然科学基金(42998)
- 省(41373)
- 资助(36857)
- 教育(36450)
- 划(35814)
- 编号(28291)
- 部(27007)
- 重点(25727)
- 国家社会(23783)
- 教育部(23737)
- 创(23520)
- 人文(22732)
- 发(22690)
- 成果(22661)
- 科研(22625)
- 创新(22126)
共检索到2410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方春阳 孙巍 王铮 王海蓉
加入WTO以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机遇。能否抓住机遇、能否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其效率水平起着关键作用。本文使用非参数生产前沿面分析方法以及计量回归分析方法从投入产出角度对1996~2001年的国有商业银行综合效率水平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整个经济转轨时期的商业银行改革过程中,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效率有了明显提高,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之间综合效率的差异水平明显缩小。但是,我国商业银行,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的效率目前仍然处于较低的水平。同时,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明显低于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水平,存贷款业务依然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核心业务,利息收入一直是收...
关键词:
非参数生产前沿面 计量模型 商业银行效率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肖北溟
信贷评级是信贷风险管理的前提,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都采用这一方式管理信贷风险。本文在对国有商业银行当前信用评级方法存在问题和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国有商业银行内部信用评级模型,提高信贷风险管理水平的建议。作者利用贷款历史数据,通过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构建内部信用评级模型:通过因子分析方法构建的模型使评级指标体系更加科学、合理,避免了反映风险信息的冗余与遗漏;聚类分析使评级模型直接与违约概率挂钩,度量风险的准确性进一步提高。论文最后对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使其有效性得到了检验。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刘传哲 熊美懿
通过界定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基本含义,从流动性来源及疏导渠道两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成因,并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受外部流动性输入与体制因素的影响,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是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需要多管齐下,从平衡国际收支、完善人民币汇率制度、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发展资本市场等多个角度解决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问题。
关键词:
商业银行 流动性过剩 外汇占款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琴 裴平
以2008—2019年中国15家上市商业银行为样本,在采用DEA模型测算商业银行的成本效率和收入效率以及利用网络爬虫技术、文本挖掘技术、主成分分析法和min-max标准化方法测算银行系金融科技发展指数的基础上,分析了银行系金融科技发展对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银行系金融科技发展有利于提高商业银行的成本效率和收入效率,进而有利于提高商业银行经营效率;银行系金融科技发展并未通过减少员工支出的渠道提高商业银行经营效率,其主要是通过减少资金成本、固定资产投入以及增加利息收入和中间业务收入的渠道提高商业银行经营效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杜海东 张同健
新巴塞尔资本协议认为,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的本质功能,而良好的内控机制是有效地实施风险管理的基础平台。内部控制绩效测度体系的设计是商业银行实施内部控制行为的前提条件,在我国银行管理理论研究中尚属空白领域。因子分析可以为绩效测度体系提供可靠性和有效性检验,从而揭示了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过程中的若干现实性问题。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石晓军 喻珊
为了检验我国商业银行效率估计的一致性,提出了一种类Hosmer-Lemeshow-致性检验方法(得到基于Kappa的U检验的验证),对5篇主流期刊文献进行检验,认为它们的效率估计相对排序基本不一致。不一致的主要原因是样本选择和投入产出结构的不同,而估计方法的影响有限。收集了1998~2004年14家主要银行的数据,采用同样的随机前沿方法估计出4种不同投入产出结构下银行的效率,结果表明效率估计对模型结构十分敏感。指出了这种现象的本质,并给出若干建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郭妍
本文首先运用DEA方法测算了我国15家有代表性商业银行1993-2002年的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技术效率值,然后采用Panel Data模型检验了银行效率的"产权决定论"和"超产权论",结果表明:产权形式是我国商业银行效率决定性的因素,"超产权论"不适用于我国银行业。对两类银行分别作的进一步研究表明,对国有银行效率影响较大的因素依次是:资本充足率、市场份额、资源配置能力;而对股份制银行效率影响较大的因素依次是:市场份额、资源配置能力、资本充足率;费用率、员工增长率、网点增长率对两类银行及银行业总体的效率影响均不显著。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胡建辉
本文基于2008~2017年我国30家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从资金运用方的视角探究了影子银行业务发展对银行经营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考察期内商业银行的成本效率始终高于利润效率,商业银行为成本控制所做的工作比利润创造更加有效;从全样本回归结果看,银行发展影子银行业务对成本效率和利润效率的提高都有促进作用,凭借对杠杆的灵活运用,同业资产等影子银行业务的扩张促使商业银行以较低成本创造了较高收益;从分类型回归结果看,影子银行业务的发展显著促进了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成本效率的提高,但对城市商业银行成本效率几乎无显著影响。影子银行业务的发展对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利润效率的改进均产生了显著促进作用。对比影子银行业务对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经营效率影响的差异,发现影子银行业务参与度更高的大型商业银行,其影子银行业务的发展对成本效率和利润效率的正向作用也更为明显。
关键词:
影子银行业务 银行经营效率 资金运用方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程昶志 鲁志勇
本文在回顾国内外对银行业效率测度研究的基础上,使用DEA(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中国国有商业银行1997-2003年的效率变化趋势做出了经验分析,并运用制度演化和产业组织的观点,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国有银行 DEA 效率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李伟杰 宋焱
商业银行一般可以通过代表处、办事处、分支行、代理行及附属行等不同的组织模式实现跨国经营,概括起来可分为分支行和附属行两大类。而在实际中,由于经济责任、竞争环境、东道国风险及监管等方面的限制,商业银行跨国经营模式选择需要有多方面的考虑。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可能对商业银行跨国经营模式产生影响的四类因素,并应用全球最大的100家商业银行在东欧和拉美地区的业务数据,建立离散因变量模型,研究各类因素对商业银行跨国经营模式选择的影响。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的结果对中国商业银行跨国经营的模式选择有参考意义。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谢赤 贝籽
中央银行的外汇干预行为特征一直是学术界和业界关注的热点。2012年4月中央银行再次启动汇改进程,扩大单日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但自2012年9月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频繁涨停,出现"有价无市"现象,导致外汇市场陷入僵局。在一度授意商业银行购汇之后,央行终于从幕后走到台前,恢复入市干预。将央行外汇干预行为的研究进一步推向高潮。为了准确描述外汇干预行为的非对称性和异方差性特征,本文结合m-机制TR模型和GARCH模型构建起一个m-机制TR-GARCH模型,并对中央银行1996年1月至2013年5月的外汇干预行为特征进行实证考察。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m-机制TR模型而言,m-机制TR-GARCH模型能够...
关键词:
中央银行 外汇干预 TR-GARCH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曹建华
自次贷危机以来,全球银行业进一步加强了资本监管。但资本监管与银行风险的关系一直是理论与监管实务所关注的焦点。文章以1994年以来全经济周期的数据为考察对象,实证分析了资本监管以及商业银行上市后现代企业制度对银行风险行为的影响。实证结论是监管当局对资本充足率要求的提高能够有效降低银行风险,特别是2004年《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的出台对于降低银行风险发挥了非常积极显著的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忠璐
文章主要考察新资本监管改革给予个人贷款风险权重系数优惠的政策效果。结果表明:(1)实施个人贷款风险权重系数优惠的政策,显著促进了银行发放个人贷款,特别是对大银行来说,政策效果更好;(2)在优惠政策实施之前,资本水平较高的银行会紧缩个人贷款,而且这种惜贷行为在大银行中尤为突出;(3)在优惠政策实施之后,资本水平越高的银行对个人贷款的偏好反而越强,且这一促进作用的力度在大银行中更为显著。
关键词:
银行资本 个人贷款 双重差分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