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074)
2023(2873)
2022(2189)
2021(2325)
2019(4343)
2018(4367)
2017(8160)
2016(4297)
2015(4603)
2014(4795)
2013(4358)
2012(3858)
2011(3470)
2010(3606)
2009(3593)
2008(3880)
2007(3315)
2006(3367)
2005(3373)
2004(3138)
作者
(10920)
(9043)
(8952)
(8923)
(5754)
(4246)
(4237)
(3701)
(3305)
(3253)
(3173)
(3132)
(3085)
(3073)
(3014)
(2866)
(2746)
(2601)
(2597)
(2434)
(2322)
(2236)
(2190)
(2147)
(2112)
(2102)
(2084)
(1992)
(1812)
(1802)
学科
(15873)
(15573)
银行(15428)
(15333)
经济(15307)
(14255)
(10204)
企业(10204)
(9517)
制度(9516)
管理(9206)
业务(8946)
(8415)
(7971)
金融(7971)
银行制(7806)
(7296)
体制(6791)
业经(6535)
中国(5317)
(4841)
企业经济(4246)
方法(4236)
国有(3711)
国有企业(3646)
数学(3476)
数学方法(3447)
(3065)
(2985)
税收(2983)
机构
大学(53402)
学院(51899)
中国(24411)
(23535)
经济(22985)
研究(20334)
管理(18759)
(17985)
银行(17254)
(16028)
(15841)
理学(14242)
理学院(14093)
管理学(13987)
管理学院(13860)
(12080)
财经(10892)
中心(10059)
(9963)
(9925)
(9746)
科学(9530)
(9482)
金融(9343)
人民(8853)
研究所(8645)
(8561)
北京(8346)
财经大学(8318)
(8053)
基金
项目(27400)
研究(22752)
科学(21474)
基金(19686)
(16432)
国家(16255)
社会(14541)
科学基金(13956)
社会科(13754)
社会科学(13749)
教育(10968)
(9641)
基金项目(9432)
编号(9366)
成果(8731)
(8341)
资助(8019)
自然(7395)
自然科(7192)
自然科学(7191)
自然科学基金(7081)
课题(6935)
(6863)
(6613)
(6519)
国家社会(6414)
重点(6396)
教育部(6015)
项目编号(5946)
(5918)
期刊
(30643)
经济(30643)
研究(26124)
(24349)
金融(24349)
中国(16065)
(13038)
教育(9605)
管理(8731)
(7701)
财经(6439)
科学(6063)
学报(5918)
(5449)
大学(5159)
经济研究(4866)
学学(4620)
农村(4578)
(4578)
业经(4511)
技术(4108)
理论(4106)
改革(3706)
(3706)
实践(3663)
(3663)
问题(3609)
国际(3422)
农村金融(3415)
(2994)
共检索到1066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晓辉  张璟  
基于国家所有的独特的产权制度安排是我国银行业“强垄断”结构与“弱竞争”行为的根本原因。产权的国家所有不仅导致了国有商业银行在银行业体系中的“强垄断”地位,也抑制了体制外因素对其形成的竞争压力的释放,从而使我国银行业有效竞争的机制难以形成,最终保护了国有商业银行低效率的市场行为,导致了国家保护下的制度性垄断无效率或低效率。因而破除“父爱主义”的产权制度,以使体制外竞争机制得以形成也就成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逻辑前提与关键所在。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陆磊  李世宏  
本文在回顾国有银行改革文献的基础上 ,通过多元博弈模型和分析 2 0 0 3年以来中国国有银行在中央—地方—公众—银行博弈中的现实表现 ,得出以下基本结论 :第一 ,鉴于中国产业、地区差别的客观存在 ,政策性信贷需求不可能消亡 ,在缺乏其他转移支付机制的前提下 ,国有银行具有存在的合理性 ;第二 ,中国的国有银行具备五个基本性质 :一是四家银行分化为“政策性”和“商业性”两类 ,由此形成始终被忽视的初始条件 ;二是国有银行是政府和央行的政策传导渠道 ,行政干预成为必然 ;三是低效率是国有银行的天然属性 ;四是国有银行政策性损失与经营性损失具有不可辨别性 ;五是剥离不可能具备一次性特征 ;第三 ...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勇  李琪琦  
传统的经济伦理观念和计划经济传承下来的经济伦理观念成为国家在进行经济改革时所面临的价值取向 ,其对于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起着至关重要的导向作用 ,国家在平衡“经济效率”与“经济公平”关系的基础上 ,基于推动国有企业“经济效率”提高和确保转轨的稳定性的经济改革指导思想 ,而使得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出现诸多“非效率”甚至“损失”的行为 ,完全是一种理性的选择。将国家经济伦理引入到对商业银行股改上市行为的逻辑分析上 ,可了解其背后真实的政治经济学含义。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罗朝晖  
由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面临着制度阻碍和市场阻碍,在短期内还不具备上市的条件。国有商业银行上市的基础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顺利推进,上市的逻辑次序为先将国际业务、信用卡业务分拆上市,然后才是将存贷款业务上市。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类承曜  
本文通过一个政治经济学视角分析了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逻辑,重点分析了国有银行改革的三个关键领域:股份制改革、市场化和财务重组,分析各个领域改革背后的逻辑以及存在的问题。结论是尽管改革的方向是正确的,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由于政府更多地考虑了自身的成本和收益,改革主要停留在技术层面而回避了深层次的本质问题,而且政府追求短期化目标的结果是短期内银行财务状况的改善是以长期内风险累积为代价。最后得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尹振涛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为了适应当前我国的经济形态,缓解面临的各方面矛盾而提出的发展新思路。我国商业银行在经济新常态的形势下,也出现了增长缓慢、利润率下降以及风险上升等状况。因此,新形势下商业银行如何适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环境,实现自身的转型与升级,是关系到商业银行生存发展的大事。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陆磊  
在国有银行改革中,两个基本价值判断始终存在。第一,中国的经济运行是否需要国有银行?第二,如果需要,那么,我们应建立怎样的国有银行体系?以上两个基本价值判断必然涉及改革的逻辑。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张羽  李黎  
本文旨在从多角度探寻中国国有银行改革的内在逻辑,以寻找更切实可行的改革策略。文章主要观点有三:第一,制度变迁具有内在渐进性的逻辑,国有银行改革作为一种制度变迁也必然遵循这一基本逻辑;第二,转轨经济下国有银行并非完全缺乏效率,这使得国有银行改革事实上并非像一些人所想像的那么急迫;第三,国有银行改革的关键是提高自生能力,而这恰恰需要时间。本文的结论是中国国有银行改革有其内在的渐进逻辑,期望通过一次“震荡性”疗法来完成商业化改革注定会无功而返。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丁俊峰  
在国有商业银行垄断金融制度下,由于存在国家政府的隐含担保,而使国民对商业银行产生充分的信任,居民存款可以对国有商业银行资本金产生替代效用,因此国家政府无须投入真实资本金.但在外生变量的作用下,国家政府只能选择注入真实资本,遵循非协同博弈的决策逻辑。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方卫星  
《孙子兵法》讲"上兵伐谋",现代管理学讲"战略决定成败",这些经常被人们引用的热门"金句",本质上都是在提醒或强调,战略对于正确做事、达成目标的重要性。商业银行作为一类市场主体和企业形态,在战略问题上,自然也不例外。特别是,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面对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同业及跨界竞争加剧、信息科技和数字化技术日新月异,商业银行结合行业规律和自身实际,对战略问题做些"冷思考",梳理并遵循战略管理的基本逻辑,定会有助于实现可持续、高质量的发展。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国务院日前决定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实施股份制改造试点,并运用450亿美元外汇储备等为两家试点银行补充资本金,消息一经公布,引得国内外各方面的高度关注。这个决定事实上发出了一个强烈的信号,那就是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将全面提速。下一个阶段的改革将出台若干“重头戏”,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将加大内部改革力度,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瑞  
国有银行产权改革是一个颇为复杂的问题 ,本文从五个方面进行了简要阐述 :1 .市场经济对产权概念的阐述 ;2 .国有商业银行的产权现状 ;3.制约国有商业银行产权改革的问题 ;4.对国有商业银行产权改革的建议 ;5 .商业银行产权完全市场化后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焱  
中国加入WTO后,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已经最为迫切。改革的实质是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寻求公司价值的最大化。本文国有商业银行在治理结构方面存在的缺陷,并对如何建立与规范银行法人治理结构进行了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