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536)
- 2023(3598)
- 2022(2962)
- 2021(2751)
- 2020(2193)
- 2019(5237)
- 2018(5051)
- 2017(10113)
- 2016(5186)
- 2015(5905)
- 2014(5860)
- 2013(5596)
- 2012(5103)
- 2011(4613)
- 2010(4627)
- 2009(4368)
- 2008(4685)
- 2007(4461)
- 2006(4085)
- 2005(4070)
- 学科
- 济(23270)
- 经济(23256)
- 企(19012)
- 企业(19012)
- 业(17782)
- 管理(16472)
- 银(14997)
- 银行(14852)
- 行(13671)
- 制(13031)
- 业务(9024)
- 业经(8464)
- 度(8358)
- 制度(8357)
- 银行制(7855)
- 融(7510)
- 金融(7510)
- 方法(7492)
- 数学(6053)
- 数学方法(5991)
- 中国(5940)
- 地方(5800)
- 体(4906)
- 贸(4633)
- 贸易(4623)
- 企业经济(4556)
- 体制(4507)
- 财(4476)
- 策(4455)
- 易(4314)
- 机构
- 学院(71362)
- 大学(70577)
- 济(31381)
- 经济(30656)
- 管理(30092)
- 中国(25789)
- 理学(24677)
- 理学院(24444)
- 管理学(24219)
- 管理学院(24055)
- 研究(22741)
- 银(17553)
- 银行(16832)
- 财(15990)
- 行(15639)
- 京(14991)
- 财经(12367)
- 江(11999)
- 中心(11361)
- 科学(11257)
- 经(11133)
- 所(10638)
- 州(10397)
- 北京(9699)
- 融(9535)
- 金融(9372)
- 研究所(9357)
- 财经大学(9330)
- 经济学(9229)
- 农(9104)
- 基金
- 项目(41981)
- 科学(33773)
- 研究(32286)
- 基金(31037)
- 家(25657)
- 国家(25465)
- 科学基金(22783)
- 社会(21138)
- 社会科(20213)
- 社会科学(20205)
- 省(16172)
- 基金项目(15877)
- 教育(14850)
- 自然(14072)
- 自然科(13770)
- 自然科学(13770)
- 自然科学基金(13553)
- 划(13546)
- 编号(13103)
- 资助(12925)
- 成果(10677)
- 发(9415)
- 课题(9402)
- 重点(9376)
- 创(9336)
- 部(9325)
- 创新(8716)
- 人文(8553)
- 项目编号(8535)
- 教育部(8456)
共检索到1254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立人 孙东川
国有商业银行之间无序的、恶性的竞争 ,不仅使各银行自身的运作陷入困境 ,而且会带来金融系统的一片混乱 ,严重地阻碍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国有商业银行之间应该协同合作 ,做到资源和信息的共享 ,降低经营成本 ,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 ,充分发挥金融系统的整体效应 ,推动国民经济健康、有序地向前发展。
关键词:
国有商业银行 竞争 协同 系统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笑萍
商业银行对企业重组的协同效应刘笑萍1995年底,国务院“优化资本结构”试点城市已由18个扩大到50个。这表明,以企业联合、兼并、破产为主要手段的企业重组将在更加广泛的范围内展开,以实现转换机制、明晰产权、解决企业债务的目标。作为国民经济运行中的信贷、...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徐为山 邵健
综合经营是商业银行战略转型的主要途径,协同效应是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的理论基石和竞争优势。在分析国际活跃银行综合经营实践基础上,本文分析了七家国际活跃银行综合经营的实践,提出创造协同效应的关键因素为:大投行优势、事业部制主导的组织结构、交叉销售、金融创新、品牌管理、信息技术、地域扩张。最后,建议商业银行应该在国家稳步推进金融业综合经营试点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投资银行业务体系和功能,加快构建事业部制主导的组织结构,切实共享资源,大力提高集成创新能力,精心做好品牌开发管理工作。
关键词:
商业银行 综合经营 协同效应 战略转型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成光 孙林岩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随着我国经济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客户对商业银行离岸业务和在岸业务有效协同的一体化金融服务的需求日益强烈。本文分析了离在岸协同的内涵和本质,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离在岸知识(经验)协同、营销协同、管理协同和风险控制协同四个路径,分析了离在岸协同效应,期望能够为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竞争力的提升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商业银行 离岸金融 协同 协同效应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毓萍
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是其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由于不同商业银行拥有的资源情况、能力水平和所处的环境不同所表现出来的特质也不同,因此,商业银行结合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来确定在某一时期内不断发现、识别自身所特有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将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看作一个系统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管理协同理论分别对核心竞争力不同的表现形式进行协同效应分析,帮助商业银行进行合理定位以获得竞争优势,丰富了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研究方法,对培育和提升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 管理协同 协同效应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刘吕科
风险管理能力与业务发展能力建设是银行可持续发展的两大支柱。重视业务发展能力建设,轻视风险管理能力建设,是商业银行在业务快速扩张,"跑马圈地"过程中极易踏上的一条"华容道"。无论国际或国内,历次银行危机都警示风险管理能力建设才是守住银行生命线的"普利茅茨之盾"。在当前利率市场化、互联网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华增凤 王品正
本文主要从新巴塞尔协议对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要求出发,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信息披露与国际标准的差距,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信息披露与国际标准协同的策略。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信息披露 国际标准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周毓萍
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是一个复杂适应系统,其由能力要素、资源要素和环境要素等子系统构成。本书运用协同管理理论探讨商业银行能力要素系统、资源要素系统的协同,以及各子系统之间的协同;并在分析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系统协同管理适用性的基础上,探讨商业银行核心竞争系统协同管理过程,分析其成本和收益,而后构建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系统的协同模型,并对中国股份制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指出中国股份制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系统协同管理存在的问题,据此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以提升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郑华峰 何海燕 张桐赫 孙磊华
IT审计作为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的第三道防线,对其安全发展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本文通过梳理相关理论,以A银行IT审计风险控制中存在的问题为例,剖析商业银行IT审计风险控制问题成因,从多方审计主体协同治理的角度推进风险防控体系建设。文章具体建议国家审计部门、社会审计机构、商业银行根据各自职责在商业银行IT审计风险控制法规建立、外审风控机制健全、内审风控制度优化、机构团队建设、审计方法创新等方面完善IT审计风险控制体系建设,以期为提升银行业IT审计风控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
商业银行 IT审计 风险控制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周毓萍 康利珍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正在稳步提升,主要表现在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提高,但也存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者未能从全局把握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导致了功能配置错位的问题。因此,本文以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系统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的基础上,运用管理协同理论分析该系统符合管理协同的充要条件,确定了能力要素作为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序参量,并构建协同体系模型,探讨了模型的形成过程。
关键词:
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 管理协同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朱纯福
21世纪初,中国大型国有商业银行进行了以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为核心,实施管理扁平化、综合化、区域化、国际化和信息化为内容的全新银行组织革命,其战略意义在于实现金融功能新突破,由融资中介转变为注重价值创造的现代全能型金融服务供应商。为此,我国大型国有商业银行需加快经营转型,服务和促进经济发展方式根本转变;加强自律和风险管理,发挥经济社会稳定器的保障作用;加快融入全球金融,提高在国际金融舞台上的话语权;改进和加强金融服务,把服务创造价值和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贯穿到业务流程的每个环节;加强员工队伍建设,培养造就一大批各个层次的优秀金融人才。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文忠
随着中国加入WTO,外资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给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带来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但同时,国有商业银行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其中之一便是与外资金融机构更加广泛地开展银行战略联盟。
关键词:
国有商业银行 战略联盟 代理业务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钦春
战略性问题是关于企业形势、环境趋势、发展方向的重要判断以及如何实现未来目标的重大问题。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主体,国有商业银行却长期存在战略缺失现象。这不仅是由于金融长期被视为经济环境要素,在改革次序安排上滞后于国有工商企业,也是由于金融问题的复杂性、国有商业银行目标方向认识的模糊性以及对处理国有商业银行问题的审慎性所致。
关键词:
国有商业银行 战略 金融体系 股份制改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