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844)
- 2023(4189)
- 2022(3252)
- 2021(3330)
- 2020(2870)
- 2019(7018)
- 2018(7092)
- 2017(14742)
- 2016(7632)
- 2015(8883)
- 2014(8994)
- 2013(8586)
- 2012(7590)
- 2011(6770)
- 2010(7047)
- 2009(6772)
- 2008(6644)
- 2007(5973)
- 2006(5346)
- 2005(5071)
- 学科
- 济(33626)
- 经济(33605)
- 企(19757)
- 企业(19757)
- 业(19616)
- 管理(19597)
- 方法(18934)
- 数学(17508)
- 数学方法(17036)
- 银(15981)
- 银行(15836)
- 行(14590)
- 制(13743)
- 业务(9379)
- 融(8913)
- 金融(8912)
- 度(8883)
- 制度(8873)
- 业经(8825)
- 银行制(8015)
- 中国(7094)
- 理论(6200)
- 财(6030)
- 农(5896)
- 贸(5457)
- 贸易(5447)
- 体(5349)
- 易(5160)
- 企业经济(4728)
- 体制(4675)
- 机构
- 学院(104033)
- 大学(103923)
- 管理(43411)
- 济(43254)
- 经济(42267)
- 理学(36677)
- 理学院(36362)
- 管理学(35451)
- 管理学院(35281)
- 中国(34011)
- 研究(30063)
- 京(22088)
- 银(21735)
- 财(21291)
- 银行(20863)
- 行(19466)
- 科学(17091)
- 财经(16801)
- 中心(16637)
- 江(16420)
- 农(16338)
- 经(15264)
- 所(14426)
- 北京(14144)
- 业大(13959)
- 州(13948)
- 经济学(13563)
- 融(13262)
- 金融(13023)
- 研究所(13001)
- 基金
- 项目(66401)
- 科学(52571)
- 基金(49023)
- 研究(47500)
- 家(41920)
- 国家(41640)
- 科学基金(36899)
- 社会(29896)
- 社会科(28567)
- 社会科学(28556)
- 省(25789)
- 基金项目(24977)
- 自然(24770)
- 自然科(24298)
- 自然科学(24296)
- 自然科学基金(23856)
- 教育(23205)
- 资助(22340)
- 划(21550)
- 编号(19483)
- 成果(15145)
- 重点(14774)
- 部(14629)
- 创(14010)
- 课题(13151)
- 创新(13105)
- 教育部(12978)
- 发(12963)
- 大学(12902)
- 科研(12872)
共检索到1654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胡振飞
本文首先将价格看作一种传递产品质量信息的信号装置,认为信贷市场上的供求双方的价格条件(利率)揭示了各自关于产品质量 (项目风险 )的信息。然后以Stigliz Weiss信贷配给模型为分析框架,对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行为进行了分析。在信贷配给模型框架内,可以在微观层面上解释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的信贷市场的特殊现象。
关键词:
国有商业银行 信息传递 信贷配给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杨天宇
国有商业银行之所以对民营企业实行信贷配给 ,原因在于由信息不对称引致的信贷市场上民营企业的逆向选择行为 ,以及由此而引起的民营企业间接融资风险。为了规避这种间接融资风险 ,国有商业银行必须依据利益最大化原则对民营企业进行信贷配给 ,造成民营企业融资困难。本文认为 ,只有对民营经济放松金融业的进入限制 ,才能消除针对民营企业的信贷配给现象。
关键词:
逆向选择 间接融资风险 信贷配给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赵蔚
影子银行作为市场选择的结果,丰富了金融体系,但由于其缺乏监管,行业运行混乱,影响了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干扰了作为货币政策传导工具的信贷配给发挥其原有的作用。从影子银行的产生背景、界定范围出发,从正、反两方面分析了影子银行对商业银行信贷配给的影响,并结合国际组织、发达国家的监管探索,提出我国影子银行监管的思路。
关键词:
影子银行 商业银行信贷配给 监管体系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聂广礼 纪啸天
论文分析了互联网信贷的模式及其发展状况,总结了互联网信贷的优势及当前互联网信贷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的互联网信贷模式及适用客户群,并针对商业银行在大数据环境下发展互联网信贷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顾海峰
信息不对称引发了金融体系的两大基本问题,那就是金融市场中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金融市场中的信贷配给问题,接着对金融市场中信息不对称导致信贷配给形成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进一步讨论了信息不对称下信贷配给的均衡问题。
关键词:
金融市场 信息不对称 商业银行 信贷配给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敬德
随着我国信贷规模限制的弱化,我国的信贷配给途径在整体上从以政府控制为特性的非均衡信贷配给,向以信贷市场信息不对称为特征的均衡信贷配给转化。在现实中,只要贷款的偿还是不确定,并且银行不能有效地区别顾客,给不同顾客以不同的贷款利率,那么在长期均衡状态下,贷款利率能够处于最优水平,信贷配给是会发生的,并且将一直延续下去。
关键词:
信贷配给 逆选择 道德风险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杨再斌 匡霞
信贷配给是信贷市场上一种典型现象,国家虽然多次要求国有商业银行增加对中小企业的贷款,但效果很不理想,国有商业银行存在着严重的针对中小企业的信贷配给行为。本文试图证明正是由于中国金融制度自身的缺陷,即使在外部政策变量的诱导下,国有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贷配给也无法避免。这种配给现象,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商业银行自身的理性行为,更多体现了商业银行的企业化经营结果。
关键词:
信贷配给 信息不对称 道德风险 信用担保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何问陶 王松华
国有银行机构撤并导致的银企距离增大影响城镇及农村地区银行贷款规模,通过建立模型,提出了两个假设。对国有银行乡镇企业的贷款额(衡量贷款区域集中度)和国有银行不良贷款率二者的关系进行检验,发现二者成强正相关,假设得到证明,即:由银行机构撤并导致的银企间地理距离的增大使得信息不对称加重;银行对企业实施地缘信贷配给。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娄飞鹏
随着连锁经营企业的快速发展,其信贷服务需求也随之增加,为商业银行发展信贷业务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从商业银行信贷支持连锁经营企业的业务模式看,主要包括总部担保、加盟商自行担保以及综合利用总部和加盟商信用担保的授信模式。为做好对连锁经营企业的信贷支持,商业银行需在信贷产品选择及要素设计、客户营销与准入、调查及审查审批、风险管理等方面做出努力。
关键词:
商业银行 连锁经营企业 信贷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黄绍辉 李楠
本文在"信息不对称"与"交易成本"的分析框架下,探索信贷业务创新的内在逻辑,分析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对于传统信贷业务的影响、网络信贷未来业务模式与发展路径的演变以及商业银行的应对措施。互联网技术通过共享企业历史信息和信用记录等方式,在均衡状态下使商业银行承担的坏账损失减少,同时绩差企业将逐步放弃作假骗贷行为,使得信贷市场整体效率得到提升。商业银行在发展网络信贷业务中,要正确评估自己与互联网金融公司间的差异,善于运用互联网思维来推进信贷业务模式创新,及时对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做出适应性调整等。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叶耀明 唐钱川 李奕滨
小微企业融资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制造业发展的顽疾,对此不少商业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都进行了探索。其中哈尔滨银行在小额信贷转型之后,逐渐形成较强的核心竞争力,值得我国其他商业银行借鉴。本文通过对哈尔滨银行贷款质量和贷款收益的比较分析,总结了哈尔滨银行的成功经验及借鉴之处,为其他商业银行小额信贷的开展给出了思路和建议。
关键词:
哈尔滨银行 小额信贷 模式比较 小微企业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姜浩
新时代下,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显著变化,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因此,中国共产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地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发展普惠金融,为小微企业、农民、低收入人群等群体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对全
关键词:
普惠金融 信贷服务 模式创新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张梦婉 梁力军 张肖琳
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重大风险之一,当前商业银行信贷审批存在着数据安全性与真实性隐患、审批流程及环节冗余梗阻风险以及审批科学性前瞻性风险,给商业银行信贷审批工作带来较大挑战。优化信贷审批模式是商业银行提升信贷审批效率和增强信用风险应对能力的重要途径。首先,分析当下商业银行信贷审批现状,基于文献对区块链技术及在其银行信贷审批中的应用进行综述;其次,提出可将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防篡改、可追溯、智能合约等特性应用于信贷审批模式中,并探讨如何解决信贷审批中数据管理、环节设计、审批科学性等问题;最后,构建商业银行信贷审批的区块链模型,并在审批各节点的身份验证、权限控制、智能合约配置等方面进行了创新,提出区块链技术优化信贷审批模式的具体措施。研究对于商业银行如何降低信贷风险、提高审批质量与效率、构建区块链信贷审批系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
区块链技术 信用风险 数据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娄飞鹏
商业银行在对小微企业提供信贷支持的过程中,开展异业合作已成为一大发展趋势。异业合作的目的是降低商业银行信贷支持小微企业的营销成本,提高综合收益。其动因主要是降低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分散信贷支持小微企业的风险,以综合服务提高客户的忠诚度。围绕这些动因,商业银行与异业形成了信息共享合作模式,风险共担合作模式,综合服务合作模式。为做好异业合作,商业银行需要谨慎选择合作对象,寻求合理的合作切入点,不断提高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以及严格控制合作中的风险。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小微企业 信贷 异业合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