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71)
- 2023(5436)
- 2022(4518)
- 2021(4201)
- 2020(3521)
- 2019(8055)
- 2018(7863)
- 2017(15541)
- 2016(8309)
- 2015(9431)
- 2014(9557)
- 2013(9287)
- 2012(8500)
- 2011(7710)
- 2010(7852)
- 2009(7750)
- 2008(7956)
- 2007(7431)
- 2006(6699)
- 2005(6585)
- 学科
- 管理(31882)
- 济(31025)
- 经济(30949)
- 业(27524)
- 企(27135)
- 企业(27135)
- 制(20943)
- 银(17781)
- 银行(17636)
- 行(16356)
- 财(12975)
- 度(11756)
- 制度(11753)
- 方法(11226)
- 体(10463)
- 业经(10447)
- 融(10389)
- 金融(10387)
- 业务(9655)
- 体制(9447)
- 数学(9330)
- 数学方法(9253)
- 中国(8505)
- 银行制(8420)
- 务(8102)
- 财务(8084)
- 财务管理(8064)
- 企业财务(7685)
- 农(6685)
- 税(5838)
- 机构
- 大学(120142)
- 学院(118165)
- 济(51896)
- 经济(50756)
- 管理(45719)
- 中国(38833)
- 研究(38771)
- 理学(37655)
- 理学院(37289)
- 管理学(36923)
- 管理学院(36682)
- 财(31241)
- 京(25321)
- 财经(23135)
- 银(21209)
- 经(20855)
- 银行(20350)
- 江(20028)
- 科学(19955)
- 中心(19082)
- 所(19027)
- 行(18971)
- 农(17967)
- 财经大学(17349)
- 经济学(16843)
- 研究所(16494)
- 北京(16029)
- 州(15761)
- 经济学院(15054)
- 业大(14510)
- 基金
- 项目(71558)
- 科学(57238)
- 基金(53823)
- 研究(53705)
- 家(45597)
- 国家(45229)
- 科学基金(39702)
- 社会(35948)
- 社会科(34167)
- 社会科学(34160)
- 基金项目(27930)
- 省(26899)
- 教育(24715)
- 自然(24509)
- 自然科(23940)
- 自然科学(23936)
- 自然科学基金(23543)
- 划(22514)
- 资助(21983)
- 编号(20821)
- 制(20407)
- 成果(18084)
- 部(16987)
- 重点(16098)
- 创(15476)
- 国家社会(15309)
- 教育部(15185)
- 性(15035)
- 课题(14726)
- 创新(14631)
共检索到2017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娟
国有商业银行应从分配体制、用人机制、培训制度、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着手 ,建立一套科学、严密的激励机制 ,以吸引人才 ,留住人才并使其发挥最大潜能。
关键词:
国有商业银行 激励机制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傅利珍
在商业银行管理机制建设中,激励机制是非常重要和关键的。本文通过引用关于激励机制的理论,探索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从而推动国有商业银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闫森 郭瑜桥
商业银行高管与股东之间存在着委托-代理关系。激励机制能够减少高管的投机行为,而声誉激励则是高管激励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基于不确定的市场预期业绩,根据委托代理理论,构建了银行高管的声誉激励模型。利用不确定规划理论对模型进行了简化求解,并依据模型结果,对影响声誉激励的因素以及如何强化高管的声誉激励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商业银行高管市场和激励机制的对策。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声誉激励 高管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晓星
国有商业银行的所有者(国家)与银行经营者本质上体现为一种委托———代理关系,应用信息经济学的委托———代理理论,对非对称信息条件下国有商业银行的激励机制进行分析,表明国有商业银行的激励合约设计中应包括以激励合同为特征的内部利益激励和以竞争性市场为特征的外部激励两个方面。应采取相应措施,将银行的整体发展与银行经营者(代理人)的自身利益联系起来,使得银行经营者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实现银行所有者的盈利目标。
关键词:
国有商业银行 委托——代理 激励机制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立军
国有商业银行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及经营机制和分配机制中存在着一定的缺陷。由于绩效与收入和分配并未紧密挂钩 ,经营者不可能对银行经营做出全身心的投入。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必须改变产权制度 ,但国有商业银行实现产权制度改革还有一段路程 ,因此应该在现有体制下对国有商业银行的人力资源和分配制度进行改革和创新。
关键词:
激励约束机制 目标责任制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李锦望
一、建立和完善商业银行经营者的激励约束机制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1.有利于吸引和留住优秀的经营管理人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商业银行在吸引人才方面的传统优势——住房、医疗、养老以及其他福利等渐渐消失,加之国家人才政策的调整,人才市场的建立,人才择业观念的转变,使商业银行的经营人才开始流失,而作为金融企业的商业银行却未按照市场规律和法则,建立起有效的人力资本管理机制。商业银行优秀的经营管理人才是稀缺资源。由于他们具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芦峰
运用博弈论对洗钱者、商业银行、监管者在洗钱与反洗钱中的策略与行动选择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发现,造成反洗钱低效的原因主要是银行业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导致洗钱者的成本低而收益高,而反洗钱的收益低却成本高。因此,应增加洗钱者的洗钱成本,加大对洗钱者与违规银行的惩罚力度,对反洗钱积极合作的商业银行给予激励。
关键词:
反洗钱 信息不对称 激励机制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陈鹏远 伍瑞凡 章欣
本文通过建立非对称信息博弈模型,讨论了在国有商业银行政策性负担引起的预算软约束下,作为固定报酬和剩余索取权两种激励方案对作为银行代理人的基层行长的作用。研究发现固定报酬方案并不能对预算软约束下基层行长的经营行为产生激励作用,而剩余索取权方案科学与否的关键是确定考虑政策性负担在内的剩余收益分配比例。
关键词:
激励机制 预算软约束 剩余索取权 博弈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刘华芳 党兴华
我国传统的银行管理人激励方法是根据银行最终实现的收益决定对管理人的奖励,一般是线性的。本文通过对这种线性激励契约的剖析,发现由于银行管理人的有限责任以及企业软约束的存在,银行的预期收益与风险水平呈倒U字的二次关系,因此线性激励契约只会使管理人过度冒险,而无益于银行的预期收益。因此,本文构建了修正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的非线性激励契约:对管理人的奖励计划不再是连续的,而是提供一个有限的奖励范围以避免银行管理人的过度冒险;只有当银行管理人选择的风险水平不超过最优风险水平时,他才可以拿到与其努力水平相等的奖金。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何建明
人事改革从根本上讲是用人机制和激励机制的创新 ,商业银行都在进行机制创新的探索 ,而其中分配激励机制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和机制创新的瓶颈。提高银行效益、治理内部环境、重塑银行信用和形象 ,加强企业文化道德建设是分配激励机制创新的根本 ,同时分配激励机制又是追求效益最大化的重要保障之一
关键词:
分配激励 激励考核 机制创新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谈伟宪 董红蕾
本文分析了国内新兴商业银行激励约束机制的主要模式和存在的问题,并针时现行绩效考核制度中存在的激励有余而约束不足这一突出现象,提出了现阶段改进与完善我国新兴商业银行激励约束机制的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
新兴商业银行 激励约束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