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3161)
2022(2716)
2021(2888)
2020(2410)
2019(5886)
2018(6112)
2017(11647)
2016(6435)
2015(7195)
2014(7543)
2013(7239)
2012(6615)
2011(5854)
2010(6189)
2009(6172)
2008(6656)
2007(5917)
2006(5883)
2005(5933)
2004(5464)
作者
(17282)
(14114)
(14018)
(13899)
(9121)
(6722)
(6596)
(5610)
(5418)
(5157)
(4943)
(4904)
(4755)
(4682)
(4631)
(4437)
(4225)
(4149)
(4116)
(3827)
(3727)
(3527)
(3415)
(3373)
(3308)
(3297)
(3192)
(3173)
(2905)
(2885)
学科
(22522)
经济(22472)
(18390)
(16987)
银行(16842)
管理(16561)
(16072)
企业(16072)
(15858)
(15567)
(10823)
制度(10822)
业务(9709)
(9359)
金融(9359)
(8868)
(8706)
银行制(8420)
中国(8278)
体制(8020)
业经(7887)
方法(6352)
(6027)
(5518)
税收(5169)
(5113)
数学(5060)
数学方法(4919)
(4727)
财务(4710)
机构
大学(83621)
学院(82387)
(35459)
经济(34521)
中国(34083)
研究(30677)
管理(29536)
(23843)
理学(22424)
理学院(22160)
管理学(21879)
管理学院(21696)
(21346)
银行(20495)
(19295)
(19116)
财经(16275)
(16103)
(15695)
科学(15309)
中心(15187)
(14601)
北京(13656)
研究所(13595)
(13017)
人民(12937)
(12817)
财经大学(12022)
(11646)
金融(11448)
基金
项目(39725)
研究(32791)
科学(30604)
基金(27659)
(22728)
国家(22478)
社会(19803)
科学基金(19075)
社会科(18634)
社会科学(18626)
教育(15749)
(14749)
编号(14047)
成果(13772)
基金项目(13628)
(12529)
资助(12404)
自然(10925)
自然科(10639)
自然科学(10637)
课题(10478)
自然科学基金(10442)
(9953)
(9319)
重点(9050)
(8834)
(8822)
项目编号(8709)
教育部(8455)
(8239)
期刊
(49235)
经济(49235)
研究(38647)
(29340)
金融(29340)
中国(24766)
(20286)
教育(14381)
管理(13657)
(12403)
财经(9423)
学报(9165)
科学(8998)
(8018)
大学(7710)
业经(7647)
经济研究(7039)
技术(6804)
学学(6774)
问题(6357)
理论(6090)
农村(6089)
(6089)
农业(5768)
国际(5406)
实践(5361)
(5361)
(5341)
(5322)
会计(5145)
共检索到1671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林郁松  
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与委托人──代理人问题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林郁松当一个人(代理人)为另一个人或机构的利益而工作,但后者支付给前者的报酬无法完全地取决于前省付出的劳动数量和质量时,就产生了委托人一代理人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委托人设计一种报酬与劳动相...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姜纬  
当一个人(代理人)为另一个人或机构(委托人)工作,但后者支付给前者的报酬无法完全精确地取决于前者付出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因为信息是稀缺资源),而后者又无法使用非经济手段使前者努力工作时,就会产生委托人—代理人问题。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祝春晖  
1经纪与信息经纪伴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在我国已绝迹几十年的经纪活动,而今又慢慢地活跃起来。经纪活动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必然结果。所谓经纪,指的是市场上为供求双方或产销双方牵线搭桥、促成交易、提供服务的行为和活动。从事这种活动的团体或个人就称为经纪人...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赵远波  
本文针对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不合理的现象 ,从分析传统公有经济制度下国有资产的最终委托人入手 ,结合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 ,试图揭示我国国有企业资产的最终委托人的变化。文章提出了“公有经济人民”和“国有经济人民”的概念 ,指出“公有经济人民”和普通指代意义上的“人民”是不同的。在传统公有经济制度下 ,“公有经济人民”和“人民”指代的范围是对等的 ,而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 ,“公有经济人民”的范围在逐渐缩小 ,国有资产的最终委托人在不断发生分化 ,拨改贷以后到现在 ,形成了一个存量的国有经济人民 ,而增量的国有经济人民逐渐减少直至为零。由此 ,文章得出结论 :目前的...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江春  熊征东  
国家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化存在的一最根本难点是:由于国家是国有商业银行的唯一所有者,国有商业银行没有产权完全属于自己的独立的自有资本金,这样,国有商业银行无法自负盈亏。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或损失最终只能由国家来承担。国有商业银行如果不能自负盈亏,就很难形成内在的自我约束和自我激励机制,从而难以成为真正的商业银行。为解决一这难题,本文试图运用现代产权经济学中的委托-代理人理论来探讨如何建立国有商业银行的约束-激励机制。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杭州商学院课题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希宋   夏志勇  
本文在阐明失业及失业保险的基本理论基础之上 ,从失业保险市场保险供给者与保险需求者之间博弈关系的角度 ,构建了其委托人———代理人博弈模型 ,科学地分析了失业保险市场的内在经济规律 ,为保险企业准确地厘定保险费率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党兴华  魏华  
投资管理公司的参与各方,由于所掌握信息不对称而产生了委托代理问题,但与一般企业比较又具有其特殊性。本文通过运用分布函数的参数化方法和构造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对投资管理公司中投资者和公司经理人之间的激励模型进行研究,分析在信息不对称状态下的最优激励模型。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谢康  
根据社会契约论,社会经济中任何有组织或需要进行组织的行动都是依据某种契约协调组织内部人与人之间的行为,当这些契约在经济活动中存在并发挥效用时,它们就成为经济制度的基本内容之一。然而,这些契约是如何形成的,它们的效率如何,以及人们如何改进和限制这些契约的经济作用,等等。这些问题都是西方委托人—代理人理论关心和探讨的论题。本文就该理论的最新进展作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钦兰  
委托人-代理人理论在旅游业经营中大量运用。从非对称信息的委托人-代理人角度分析旅游供应者、旅游经营者、旅游者和旅游业务合作者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委托人-代理人理论在旅游业中运用的模型类型和运用情况进行研究。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江海潮  邹新月  
委托人代理人竞争力是委托代理合约设计与报酬分配的重要决定因素,沿着委托人代理人产权控制权占有与合约报酬分配、治理机制对委托人代理人竞争力约束与合约分配、信息不对称及委托人代理人竞争力与合约分配、委托人代理人个人特征与合约报酬均衡等线索,梳理、评价有关委托人代理人竞争力与合约报酬相关课题的研究进展,并指出该领域未来研究的发展趋向。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询  
大多数激励机制文献假设激励机制是具有合法权益的委托人设计制订的。但现实中的激励机制往往是代理链中委托人兼代理人设计制订的。委托人兼代理人身兼双重身份,目标既不同于最终委托人,也不同于最终代理人。他们的一个重要激励目标是下属的忠诚与报效。而公共部门官员有更大选择空间将个人目标掺入激励机制,也更加偏重个人忠诚。对个人忠诚的激励与对绩效的激励方式不同,需要偏私、不完全透明也不绝对守信,并利用一些技巧有差别地分配资源。偏私性激励对制度演化有两个重要影响:一是形成依赖—庇护网络;二是促进集权化,官僚机器在收放循环中锯齿形扩张。偏私性激励对组织绩效负面影响大于正面作用。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邓永平  吴文涛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维迎  吴有昌   马捷  
本文的目的是分析公有制经济中的委托人—代理人关系及其监督和激励机制。我们首先将公有经济描述为初始委托人(共同所有者)与最终代理人(企业内部人员)之间的双重等级结构,然后分析“正宗”公有经济中公有化程度(初始委托人的数量)和公有经济规模(公有企业的数量)对初始委托人的监督积极性和最终代理人的工作努力水平的效应。我们的分析得到的一个基本命题是,初始委托人的监督积极性和最终代理人的工作努力水平随公有化程度的提高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埃里克·奥茨   戴彪  
本文旨在从法律的角度重新审视公司的相关经济理论。作者创造了委托人滥用(Sharking)一词,相对应代理人偷懒Shirking,以此提出了一种关于厂商的法律理论的新概念,作者认为法律理论在对公司进行精确的描述和定义时是很有必要的。本文特别指出了许多企业相关经济理论的不足,它们都未能充分认识到企业中代理授权、权力及等级关系的重要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