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87)
- 2023(13518)
- 2022(11478)
- 2021(10819)
- 2020(9198)
- 2019(21214)
- 2018(20919)
- 2017(41380)
- 2016(22081)
- 2015(24721)
- 2014(24519)
- 2013(24422)
- 2012(22226)
- 2011(19628)
- 2010(19554)
- 2009(18391)
- 2008(18391)
- 2007(16352)
- 2006(14508)
- 2005(13196)
- 学科
- 济(92665)
- 经济(92556)
- 业(91960)
- 企(84633)
- 企业(84633)
- 管理(79237)
- 方法(43188)
- 数学(33820)
- 数学方法(33512)
- 业经(31338)
- 财(29261)
- 农(28313)
- 制(24386)
- 务(22751)
- 财务(22692)
- 财务管理(22670)
- 银(21605)
- 企业财务(21491)
- 银行(21458)
- 中国(20812)
- 农业(20394)
- 行(20079)
- 技术(19319)
- 理论(17670)
- 和(17399)
- 划(16245)
- 地方(15871)
- 策(15717)
- 贸(15614)
- 贸易(15601)
- 机构
- 学院(315319)
- 大学(312093)
- 管理(135241)
- 济(128536)
- 经济(125902)
- 理学(116239)
- 理学院(115144)
- 管理学(113600)
- 管理学院(113044)
- 研究(95900)
- 中国(82395)
- 京(66355)
- 财(60729)
- 科学(57537)
- 农(51717)
- 财经(48801)
- 江(47292)
- 所(46894)
- 业大(45909)
- 中心(45452)
- 经(44373)
- 研究所(42369)
- 北京(41694)
- 农业(40480)
- 州(38772)
- 经济学(37384)
- 商学(36932)
- 范(36811)
- 商学院(36574)
- 师范(36513)
- 基金
- 项目(210137)
- 科学(167048)
- 研究(156160)
- 基金(154280)
- 家(132149)
- 国家(130941)
- 科学基金(115402)
- 社会(98881)
- 社会科(93772)
- 社会科学(93746)
- 基金项目(82765)
- 省(82263)
- 自然(75487)
- 自然科(73781)
- 自然科学(73766)
- 自然科学基金(72509)
- 教育(70104)
- 划(67579)
- 编号(64254)
- 资助(63228)
- 成果(50177)
- 创(46204)
- 部(46183)
- 重点(45543)
- 发(43988)
- 创新(42312)
- 课题(42143)
- 业(42073)
- 项目编号(40412)
- 人文(40176)
- 期刊
- 济(143793)
- 经济(143793)
- 研究(94792)
- 中国(56071)
- 管理(53473)
- 财(49320)
- 农(47428)
- 学报(43412)
- 科学(42734)
- 融(42405)
- 金融(42405)
- 大学(33725)
- 学学(32063)
- 农业(31667)
- 教育(28579)
- 技术(28281)
- 业经(26308)
- 财经(24450)
- 经济研究(21511)
- 经(20735)
- 业(18431)
- 问题(18397)
- 技术经济(17766)
- 理论(17002)
- 现代(16327)
- 实践(15525)
- 践(15525)
- 商业(15479)
- 财会(15138)
- 科技(14949)
共检索到4685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杨天宇
国有商业银行之所以对民营企业实行信贷配给 ,原因在于由信息不对称引致的信贷市场上民营企业的逆向选择行为 ,以及由此而引起的民营企业间接融资风险。为了规避这种间接融资风险 ,国有商业银行必须依据利益最大化原则对民营企业进行信贷配给 ,造成民营企业融资困难。本文认为 ,只有对民营经济放松金融业的进入限制 ,才能消除针对民营企业的信贷配给现象。
关键词:
逆向选择 间接融资风险 信贷配给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杨再斌 匡霞
信贷配给是信贷市场上一种典型现象,国家虽然多次要求国有商业银行增加对中小企业的贷款,但效果很不理想,国有商业银行存在着严重的针对中小企业的信贷配给行为。本文试图证明正是由于中国金融制度自身的缺陷,即使在外部政策变量的诱导下,国有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贷配给也无法避免。这种配给现象,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商业银行自身的理性行为,更多体现了商业银行的企业化经营结果。
关键词:
信贷配给 信息不对称 道德风险 信用担保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郭艳
主要分析了技术创新企业利用向商业银行贷款这种传统融资渠道时所遇到的限制和困难,并对商业银行的信贷配给行为进行了探讨,指出由于技术创新企业存在比较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无法提供有效担保等情形,商业银行在支持技术创新方面的效率并不高。
关键词:
技术创新 信贷配给 信息不对称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王喜
商业银行对企业的信贷支持近年来虽有很大提高,但信贷配给问题依然存在。本文从理论上探讨了企业投资收益水平和收益波动幅度等特征对商业银行信贷配给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理论假说,并利用经验研究进行了验证。实证结果显示,银行的信贷支持会随着企业收益水平的提高而增加,随着利润波动幅度的增加而下降,企业固定资产占总资产比例的提升有利于增加银行信贷支持,上市的中小企业并没有受到信贷歧视。
关键词:
信息不对称 企业特征 信贷配给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曲吉光 徐东风 姜春
当前关于企业融资问题研究尤其是对民营企业贷款难问题的研究,国内学者主要集中在对问题双方的责难与劝告上,如银行过度收缩基层信贷权限、对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认识不充分;民营企业的经营绩效太差、贷款中资产抵押或信用担保不足等等,习惯于将银行和企业对立起来,突出资金供需双方的表象矛盾,而未将二者作为市场经济下的一对合作交易的主体来看待,作者关注银行与企业各自作为交易主体的一个经济学视角——行为博弈下的纳什均衡,推论出国有商业银行不选择民营企业的行为是理性的,体现了委托人的经济行为和代理人的行政行为。结论是民营企业成长近期不能寄托于银行信贷资金的巨量堆集,需依赖积累和自筹资金的较为缓慢的过程;同样不可避免...
关键词:
民营企业 国有银行 纳什均衡 行为博弈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赵蔚
影子银行作为市场选择的结果,丰富了金融体系,但由于其缺乏监管,行业运行混乱,影响了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干扰了作为货币政策传导工具的信贷配给发挥其原有的作用。从影子银行的产生背景、界定范围出发,从正、反两方面分析了影子银行对商业银行信贷配给的影响,并结合国际组织、发达国家的监管探索,提出我国影子银行监管的思路。
关键词:
影子银行 商业银行信贷配给 监管体系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胡振飞
本文首先将价格看作一种传递产品质量信息的信号装置,认为信贷市场上的供求双方的价格条件(利率)揭示了各自关于产品质量 (项目风险 )的信息。然后以Stigliz Weiss信贷配给模型为分析框架,对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行为进行了分析。在信贷配给模型框架内,可以在微观层面上解释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的信贷市场的特殊现象。
关键词:
国有商业银行 信息传递 信贷配给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马孝先
针对金融去杠杆的背景下,商业银行在小微企业信贷配给中所面临的信息不对称与信用评估薄弱问题,本文采用大数据理论与方法、空间计量与向量自回归模型等,构建小微企业信贷配给理论分析框架,该框架可把利率市场化、信息不对称、信用评估、经济发展过程等纳入统一平台。从而,对可贷数量与可贷价格区间的影响因素进行评估与设计,并考虑区域参数、行业参数、宏观经济变量参数,建立在不同区域、不同行业、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可贷区间影响因素的评估机制。这对于商业银行减少对小微企业的信贷错配程度,降低商业银行的风险暴露具有现实价值。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小微企业 信贷配给可贷框架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顾海峰
信息不对称引发了金融体系的两大基本问题,那就是金融市场中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金融市场中的信贷配给问题,接着对金融市场中信息不对称导致信贷配给形成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进一步讨论了信息不对称下信贷配给的均衡问题。
关键词:
金融市场 信息不对称 商业银行 信贷配给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顾卫东
随着中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民营企业面临“融资难”的困境。本文在分析民营企业融资难的成因基础上,提出了商业银行为民营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民营企业 商业银行 融资服务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邓超 周峰 唐莹
信贷关系蕴藏风险和不确定性,尤其是在信息不对称更为严重的小微企业中。银行信任有助于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和交易行为的不确定性,帮助银行全面评估小微企业的可信度。本文以向商业银行信贷人员发放调查问卷为基础,实证研究银行信任与小微企业贷款可获得性、贷款利率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银行信任与小微企业贷款可获得性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贷款利率呈负相关关系,即高水平的信任有助于增加信贷可获得性,降低信贷成本,且信任的两个子主成分对贷款可获得性和贷款利率的影响呈明显的差异性,善意-诚实信任增加贷款可获得性,而能力信任降低信贷成本。本文结论对缓解我国小微企业信贷约束具有一定启示。
关键词:
信任 关系型贷款 小微企业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邓超 周峰 唐莹
信贷关系蕴藏风险和不确定性,尤其是在信息不对称更为严重的小微企业中。银行信任有助于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和交易行为的不确定性,帮助银行全面评估小微企业的可信度。本文以向商业银行信贷人员发放调查问卷为基础,实证研究银行信任与小微企业贷款可获得性、贷款利率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银行信任与小微企业贷款可获得性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贷款利率呈负相关关系,即高水平的信任有助于增加信贷可获得性,降低信贷成本,且信任的两个子主成分对贷款可获得性和贷款利率的影响呈明显的差异性,善意-诚实信任增加贷款可获得性,而能力信任降低信贷
关键词:
信任 关系型贷款 小微企业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马时雍
本书主要就推进商业银行小微企业信贷进行研究和探索。作者在介绍中国小微企业现状的基础上,剖析小微企业信贷的难点和成因,就小微企业信贷的商业模式、市场营销、信贷流程设计、风险控制、专业队伍建设以及保障体系建设等方面进行阐述,并就小微企业信贷的发展趋势和融资多元化进行探讨。针对商业银行小微企业
关键词:
风险控制 发展趋势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杨大楷 韩其成
一、商业银行信贷配给与 民营企业融资困境 我国的金融抑制首先表现为信贷市场上的抑制,信贷市场受抑制主要源于金融结构与经济结构的矛盾,传统的金融结构与现代的经济结构不对称。在产业经济领域普遍将市场作为配置资源的手段,在逐步建立完善的市场机制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刘涛
本文比较了1996—2002年国有商业银行与其他商业银行的信贷行为,发现国有商业银行在贷款增长、替代、约束等方面都有不同于其他商业银行的特点。通过对贷款量的相关因素进行协整分析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可知:我国商业银行贷款量与预期利率和经济增长存在长期的正向均衡关系;现阶段存款不再是国有商业银行贷款的约束,而其他商业银行在信贷的扩张中则更依赖于存款的增长;近几年利率下调,预期利率的降低是影响国有商业银行贷款量下降的原因之一;利率市场化将有利于改善商业银行的信贷行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