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489)
2023(3758)
2022(3163)
2021(3075)
2020(2591)
2019(6126)
2018(5718)
2017(12223)
2016(6629)
2015(7708)
2014(7612)
2013(7405)
2012(6987)
2011(6093)
2010(6235)
2009(6037)
2008(6405)
2007(5811)
2006(5372)
2005(5231)
作者
(17761)
(14432)
(14379)
(13789)
(9609)
(6998)
(6891)
(5626)
(5488)
(5333)
(5026)
(4896)
(4848)
(4753)
(4631)
(4484)
(4414)
(4381)
(4333)
(3995)
(3761)
(3656)
(3551)
(3439)
(3339)
(3327)
(3235)
(3208)
(2933)
(2892)
学科
(26495)
经济(26451)
(26119)
企业(26119)
(24849)
管理(23555)
(15947)
银行(15802)
(15451)
(14506)
(13213)
方法(12959)
(10943)
财务(10942)
财务管理(10924)
数学(10669)
数学方法(10612)
企业财务(10594)
(9903)
金融(9903)
业务(9394)
(8598)
制度(8597)
业经(8207)
银行制(7930)
(7378)
体制(6766)
(6010)
贸易(6001)
(5708)
机构
大学(93677)
学院(90941)
(40778)
经济(40007)
管理(37347)
中国(32114)
理学(30995)
理学院(30743)
管理学(30553)
管理学院(30370)
研究(28963)
(24199)
(19718)
(19495)
财经(18676)
银行(18658)
(17362)
(17022)
中心(14433)
财经大学(14376)
(14008)
(13684)
(13509)
金融(13249)
科学(13205)
北京(12939)
经济学(12923)
研究所(12159)
商学(11830)
(11798)
基金
项目(51828)
科学(41150)
基金(39330)
研究(39309)
(33024)
国家(32772)
科学基金(28651)
社会(26209)
社会科(24989)
社会科学(24980)
基金项目(20386)
教育(18160)
自然(17674)
(17662)
自然科(17261)
自然科学(17259)
资助(17024)
自然科学基金(16971)
(15543)
编号(15204)
成果(13685)
(13034)
教育部(11829)
重点(11626)
(11598)
人文(11376)
国家社会(11005)
(10772)
(10696)
大学(10475)
期刊
(45170)
经济(45170)
研究(33911)
(27981)
金融(27981)
(21702)
中国(16602)
管理(15076)
学报(10788)
科学(10338)
财经(10268)
(9745)
国际(9336)
大学(9020)
学学(8571)
(8536)
(7456)
经济研究(7269)
财会(6801)
会计(6365)
教育(6336)
业经(6038)
问题(6018)
世界(5666)
理论(5643)
技术(5201)
实践(4993)
(4993)
农业(4786)
通讯(4566)
共检索到1552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士谦  
本文在简要介绍当前西方发达国家公司治理的两大主要派系及其发展趋势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存在的问题以及与国际成熟的公司治理水平尤其是巴塞尔银行监管协议关于银行公司治理框架的要求之间的差距,并提出完善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水平的相应措施。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杨晓丽  
商业银行由于其相对薄弱的治理体系而面对更大的治理风险,商业银行治理风险具有集聚性、放大性和外部性特点。股权结构不合理、总分行制管理链条过长、高负债经营而偏好高风险决策以及内控机制不完善是导致国有商业银行治理风险的主要成因。因此,可以通过合理配置股权结构、优化商业银行委托代理链、形成合理的资本结构以及强化内外部监管来控制治理风险。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蒋海曦  
目前,人民币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贸易融资货币及第四大支付货币,而商业银行国际化水平直接影响人民币的国际化。通过修正企业国际化水平公式,可以测量出商业银行国际化水平。通过对中国五大国有商业银行及外国典型商业银行国际化水平进行测算,可发现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国际化的现有水平与国际商业银行国际化水平有较大差距,且发展很不平衡。要提高中国国有银行的国际化水平,必须运用新途径、新手段以实现跨越发展,必须对原有的"企业走出去,形成人民币国际化,从而使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国际化"的战略进行反思及调整。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傅强  
我国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改革进行了多年,但更多是停留在技术层面上。本文根据我国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内部治理结构的现状、面临的挑战,以及自身改革发展的要求,在考察国外商业银行及公司法人治理经验、方法及实际操作程序的基础上,通过多个个案的比较选择,提出我国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总体思路、指导思想和步骤。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杨有振  
国有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制度应从“行政式管理”向“公司式治理”过渡。而“公司式治理”制度的构建,最值得关注的问题是如何使经营者(代理人)在合理的并由法律规范保障的约束条件下享有与现代市场经济和市场竞争相适应的充分的经营自主权,尽职尽责地履行对出资者(委托人)的义务,为出资者谋取利益。为此,必须解决好以下问题:所有者缺位问题;委托代理链条过长的问题;控制权的配制问题;对经营者(代理人)的激励与约束问题;对经营者(代理人)的评价问题;内部人控制问题等。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李军  
良好的公司治理是企业稳定运行和健康发展的基础,公司治理评价则是企业所有者衡量和检验公司治理水平的准则。诸多研究成果已经表明,良好的公司治理可以提高企业的经营业绩,投资者也愿意为良好的公司治理支付相对高的溢价。因此,公司治理水平的高低既是衡量资本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徐放鸣  
本文结合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实际,分析了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探索性地提出了建立依据《公司法》成立的商业性国有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来完善国有商业公司治理结构的建议,并讨论了商业性国有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职能定位及其与财政部的关系。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蒋松云  
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改革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重点。本文通过分析资本金管理与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改革的内在联系,阐述和揭示了资本金管理在改革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并对现代商业银行资本金管理体系所包含的内容进行了深入阐述,针对我国商业银行资本金管理的现状,提出完善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向前  
公司治理模式是与一定的经济和金融体制、法律制度、文化背景以及发展历史相适应的产物,并且需要根据经济环境和法律以及文化背景的变化不断地进行调整。因此,构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模式时,不能照搬其他国家现有的治理模式,而应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的特殊经济功能以及国有股一股独大的局面短期内无法改变的现实。因此,现阶段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模式应选择以内部治理为主、外部治理为辅的混合模式。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李婧  
国有商业银行在经历重组、改制、上市的改革步骤后,公司治理的框架初步搭建,如何在"形似"的框架上达到"神似"的效果,解决好内部监督与制衡机制不健全、缺乏市场化的激励约束机制等问题,仍然是一个严峻的课题。这需要国有银行在立足自身的基础上,借鉴、吸收国外银行经验,构建其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杨有振  
国有控股商业银行,按照"三会分设、三权分开、有效制约、协调发展"的原则,初步建立了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然而,现行治理结构仍然存在着缺陷:投资者与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不能得到真正的保护,董事会、监事会、管理层之间的关系还没有真正理顺,缺乏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为此,必须优化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即必须引入"金股",构建多元化股权,激发投资者与其他利益相关者对公司经营的关注与监督;必须理顺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管理层等各方关系,确保分权制衡的有效性;必须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实现效率和制衡的平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