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85)
- 2023(8861)
- 2022(7624)
- 2021(7275)
- 2020(6086)
- 2019(14017)
- 2018(13857)
- 2017(28870)
- 2016(15503)
- 2015(17544)
- 2014(17851)
- 2013(17613)
- 2012(16606)
- 2011(15128)
- 2010(15429)
- 2009(15177)
- 2008(15211)
- 2007(13975)
- 2006(12802)
- 2005(12238)
- 学科
- 济(61019)
- 经济(60923)
- 管理(50515)
- 业(46995)
- 企(40540)
- 企业(40540)
- 制(26021)
- 方法(24750)
- 银(22411)
- 银行(22266)
- 数学(22051)
- 数学方法(21840)
- 财(21733)
- 行(20878)
- 中国(19051)
- 农(17347)
- 业经(15742)
- 融(15688)
- 金融(15686)
- 贸(14705)
- 贸易(14691)
- 度(14465)
- 制度(14463)
- 易(14302)
- 体(13891)
- 务(12403)
- 财务(12374)
- 财务管理(12338)
- 体制(11966)
- 策(11936)
- 机构
- 大学(222430)
- 学院(222263)
- 济(102030)
- 经济(99792)
- 管理(86236)
- 研究(74036)
- 理学(71435)
- 理学院(70786)
- 管理学(69985)
- 管理学院(69554)
- 中国(69469)
- 财(56981)
- 京(46646)
- 财经(42533)
- 经(38404)
- 科学(37171)
- 所(36434)
- 江(36047)
- 中心(35956)
- 银(32767)
- 经济学(32350)
- 财经大学(31596)
- 研究所(31587)
- 银行(31545)
- 农(31006)
- 北京(30453)
- 行(29491)
- 经济学院(29122)
- 州(28901)
- 院(26193)
- 基金
- 项目(128742)
- 科学(102420)
- 研究(100731)
- 基金(94759)
- 家(78983)
- 国家(78310)
- 科学基金(67894)
- 社会(65555)
- 社会科(62327)
- 社会科学(62315)
- 基金项目(48421)
- 省(48150)
- 教育(46504)
- 编号(41710)
- 划(40632)
- 自然(40565)
- 资助(40513)
- 自然科(39569)
- 自然科学(39559)
- 自然科学基金(38887)
- 成果(36423)
- 制(31086)
- 部(30897)
- 课题(29068)
- 重点(28474)
- 性(27843)
- 教育部(27494)
- 发(27192)
- 国家社会(26905)
- 创(26873)
- 期刊
- 济(119710)
- 经济(119710)
- 研究(81407)
- 融(48537)
- 金融(48537)
- 中国(47342)
- 财(44941)
- 管理(34907)
- 农(28857)
- 科学(24775)
- 学报(24347)
- 财经(22470)
- 教育(21913)
- 大学(20369)
- 经济研究(19456)
- 业经(19278)
- 经(19133)
- 学学(19108)
- 技术(18086)
- 农业(16754)
- 问题(15979)
- 贸(14978)
- 理论(13967)
- 国际(13916)
- 实践(12445)
- 践(12445)
- 现代(11004)
- 商业(10802)
- 技术经济(10695)
- 农村(10169)
共检索到3707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潘敏 夏频
本文通过建立一个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金供求行为模型 ,运用静态比较分析的方法 ,分析了中央银行降低存贷款利率后 ,国有商业银行新增贷款意愿降低、存款需求增加、存贷款差额扩大 ,从而导致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畅的内在形成机制 ;考察了形成这一机制的信贷风险硬约束、存款成本软约束及货币市场非充分竞争等方面的原因 ,并提出了相应的完善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政策建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吴继
选取2006~2012年全国32家城市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分区域对银行信贷决策、风险控制与货币政策之间的传导机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资产水平、盈利水平、资产流动性和风险控制能力对信贷水平调整具有重要作用,但这些影响也都存在区域异质性;各区域城市商业银行资产规模对货币政策调整的适应性都不强,但三大区域城市商业银行风险资产调整对货币政策调整却都有一定的适应性。
关键词:
城市商业银行 信贷 风险 货币政策 传导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赵涛
2007年以来,针对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央行不断加大了金融宏观调控的力度,增强调控的灵活性,货币政策先后经历了稳健、从紧到适度宽松的转变。在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的持续推动下,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物价显著回落。然而,货币政策在发挥了重要作用的同时,但也暴露出一定的局限性。笔者认为,信贷渠道仍是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主渠道,如何调控商业银行信贷行为,放大货币政策传导效应已成为当前央行面对的重大课题。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人民银行成都分行6市联合调查课题组 张晓燕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谢顺红 邵德标 蒋先进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西征 刘志远
本文通过实证检验不同所有制性质和不同信用级别公司信贷规模受货币政策调整的冲击,来推断货币政策调整对中国商业银行信贷资金分配的影响。研究发现:不同货币政策对不同所有制性质、不同信用级别的公司存在较复杂的非对称性冲击,表明中国商业银行在分配信贷资金时存在双重标准,既要考虑公司的信贷能力,又要考虑公司的性质。这说明中国商业银行开始商业化自主经营,同时也受政府干预的影响。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信贷资金 商业银行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骆振心 冯科
影子银行迅速发展改变了我国传统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大大削弱了我国货币政策效果。本文从影子银行信用创造的角度,分析了影子银行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
影子银行 货币政策 传导机制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刘恩慧 许月丽
本文通过对货币政策银行信贷渠道存在性、影响货币政策银行信贷渠道的因素和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银行业产生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货币政策银行信贷渠道在我国货币政策传导中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影响货币政策传导的主要因素有银行集中度、银行业结构、银行业竞争度和银行规模,随着我国加深金融自由化和银行业对外开放,外资银行的进入促使我国银行业提高资本利用率,学习先进的经营管理技术和对新产品的开发力度,从而疏通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率。
关键词:
外资银行 货币政策 银行信贷渠道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陈雄兵 邓伟
表外业务的兴起与壮大是近年来我国银行业发展的显著特点之一。本文研究表外业务如何影响货币政策传导的银行信贷渠道,并且考察这种关系是否随着银行特征的不同而变化。使用2002-2014年中国24家商业银行的数据和双向固定面板数据模型,我们发现,货币政策对银行信贷的影响具有非对称性,扩张性货币政策的影响更大。另外,表外业务通过银行信贷渠道强化了货币政策的传导效果,而且这种关系在小规模、低资本和低流动性的银行中表现得更为明显。本文对于理解我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机制的影响因素提供了一个新的重要视角,对于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健全金融宏观调控体系也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表外业务 货币政策传导 银行信贷渠道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胤 张宗益
构建动态面板模型,利用System-GMM方法,对2004-2010年28家主要城市商业银行的异质性、信贷决策与货币政策传导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盈利能力、资本水平和存款规模对城商行信贷增速起到了明显的支撑作用,但其信贷发放表现出强烈的惯性扩张,风险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流动性管理能力明显不足。在盈利能力、存款规模和风险控制上有优势的城商行,能更好地调整信贷发放,降低货币政策的负面冲击。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邵汉华 杨俊 廖尝君
根据银行信贷渠道理论,银行资产负债特征会影响货币政策传导的效果。基于同业业务视角,利用1999~2013年中国89家商业银行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同业业务在货币政策银行信贷渠道传导中的作用。研究发现,随着同业资产(负债)在总资产(总负债)比重的提高,银行信贷对货币政策敏感性降低,银行同业业务扩张显著地弱化了银行信贷渠道的传导。相对于股份制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国有银行同业业务扩张对银行信贷渠道的弱化效应不显著。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钱燕 万解秋
本文利用2003-2011年我国商业银行年度面板数据考察不同产权性质的商业银行面对货币政策调控时的信贷行为。研究发现:第一,国内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的信贷行为在货币政策调整时表现出明显的异质性。货币政策调控对我国国内商业银行的影响较强,而外资银行的信贷增量与我国的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呈显著的负相关性。第二,对我国国内商业银行来说,货币政策调整对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影响大于对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影响。在不区分货币政策松紧状态和区分货币政策松紧状态的情况下,货币供应量增长率的回归系数对于国有控股商业银行来说都大于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本文的研究支持了我国货币政策的信贷传导机制,对货币政策调控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金叶 谷宇
本文对中国人民银行实施货币政策间接调控以来我国融资结构、贷款结构及增速特征的变动趋势进行了分析;构建了影响商业银行贷款决策的三个主要特征指标;通过将上述特征指标引入CC-LM模型,建立了商业银行信贷对货币政策反应的Panel Data模型。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商业银行的货币政策信贷反应方向与货币政策调控方向一致,股份制银行的货币政策信贷反应程度高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程度明显地影响其货币政策的信贷反应强度,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规模和流动性明显地影响其货币政策的信贷反应强度。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贺庆久 郑会琴 李忠勇
农村商业银行信贷资金营运机制的构建贺庆久,郑会琴,李忠勇现行农业银行信贷资金营动机制是以指标考核为轴心,以规模控制为手段,通过至上而下的各种指令来驱动信贷资金运转的,其主要功能是为国家农村经济政策的贯彻实施提供资金保障。这种资金营运机制的弊端是规模钳...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冯科 何理
近些年来,我国商业银行频繁的上市融资行为充实了资本金、降低了经营风险,但也带来了信贷的过度扩张,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产生了不利影响,进而削弱了货币政策效果。本文回顾了相关研究文献,并构建银行信贷传导渠道的理论模型进行分析,然后通过对Gunjia&Yuan(2010)的模型进行修正,用商业银行微观数据进行了经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资本充足率和信贷规模呈现显著正相关,上市融资对信贷扩张有显著影响,银行信贷渠道对货币政策的传导作用有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