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25)
2023(12240)
2022(9988)
2021(9140)
2020(7807)
2019(18020)
2018(18058)
2017(35142)
2016(18789)
2015(21189)
2014(21622)
2013(21170)
2012(19486)
2011(17534)
2010(17605)
2009(16773)
2008(16781)
2007(15721)
2006(13816)
2005(12788)
作者
(56031)
(46869)
(46548)
(44589)
(29509)
(22254)
(21450)
(18070)
(17642)
(16759)
(15694)
(15675)
(14952)
(14920)
(14712)
(14503)
(14093)
(13966)
(13537)
(13492)
(11846)
(11407)
(11406)
(10667)
(10613)
(10553)
(10549)
(10469)
(9345)
(9326)
学科
(79894)
经济(79830)
(60184)
管理(59538)
(52918)
企业(52918)
方法(34990)
数学(30000)
数学方法(29745)
(23023)
中国(22972)
(22145)
银行(21999)
(21679)
(21341)
业经(21269)
(20630)
技术(18401)
(16349)
(15855)
金融(15853)
地方(15592)
(14531)
财务(14491)
财务管理(14461)
农业(14137)
企业财务(13833)
(13328)
理论(13312)
贸易(13312)
机构
大学(275393)
学院(273154)
(112797)
经济(110397)
管理(107922)
理学(91620)
理学院(90662)
研究(90147)
管理学(89204)
管理学院(88670)
中国(75566)
(58590)
科学(55018)
(53721)
(46875)
(45492)
中心(43788)
(43482)
财经(42437)
研究所(41254)
业大(40127)
(38370)
农业(37028)
北京(36936)
(35050)
经济学(34932)
(34458)
师范(34044)
(31981)
经济学院(31599)
基金
项目(178166)
科学(140758)
研究(130202)
基金(129172)
(112271)
国家(111375)
科学基金(95991)
社会(82703)
社会科(78474)
社会科学(78451)
(70793)
基金项目(68737)
自然(61721)
自然科(60341)
自然科学(60327)
教育(59994)
自然科学基金(59314)
(59076)
编号(53184)
资助(51827)
成果(43873)
(41748)
重点(40430)
(39140)
(38514)
创新(38224)
课题(36194)
国家社会(34315)
科研(34025)
教育部(33653)
期刊
(123913)
经济(123913)
研究(81765)
中国(55811)
(43476)
学报(42614)
(41721)
管理(41017)
科学(39045)
(37886)
金融(37886)
大学(31796)
学学(29588)
教育(27974)
农业(26333)
技术(25342)
财经(21750)
业经(20790)
经济研究(19905)
(18645)
图书(17019)
问题(16681)
技术经济(15302)
(15114)
理论(14883)
科技(14169)
实践(13478)
(13478)
商业(13177)
(12590)
共检索到4179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陆媛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信息化建设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已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全方位地提升了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和核心能力。但是,由于"信息化悖论"的影响,信息化创新活动已成为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进一步提高信息化建设效率的有效手段。信息化创新体系的设计可以为我国商业银行大力推行信息化创新战略提供前提性的理论平台。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可以为理论模型提供可靠性检验,从而揭示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信息化创新过程中存在的现实性问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吕宝林  张同健  
我国商业银行的核心能力可以分解为风险控制能力、综合服务能力、内部管理能力和市场开发能力四个要素。文章通过对信息化创新活动在核心能力形成路径上的微观激励机理的经验性分析,揭示了信息化创新对核心能力形成的微观传导效应机制,为我国商业银行大幅度地提高信息化创新效率、加强核心能力的培育提供了可靠的理论借鉴。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纪亮  
商业银行日常经营决策、创新都需要竞争情报信息,因此构想出了商业银行竞争情报与创新系统。该系统主要分:竞争情报信息及需求管理模块,创意、建议、未能满足的客户需求管理模块,产品库及"傻瓜式"操作手册模块,创新支持及系统管理模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严明燕  张同健  
文章信息技术创新是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提高信息系统运作效率的有效途径,其重要的影响结果之一是促进了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能力的增长。然而,信息技术创新对内部控制的激励路径是一个高度复杂的过程,对其微观激励效应的分析可以深刻地揭示传导机制的成效与不足,为我国商业银行进一步提高信息化运作效率、加强内部控制活动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借鉴。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付玲  安锋  张晓锋  
随着云时代的来临,大数据(Big data)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商业银行信息化建设及电子银行的发展过程中,数据量的增长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速度。商业银行在建设"大数据"平台提升信息化能力上倍感到巨大的压力,如何在大数据时代提高信息化建设能力,已成为商业银行信息技术部门的主要讨论话题。为此,围绕大数据背景下的商业银行信息化建设展开讨论,以求抛砖引玉,破解难题。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少华  
商业银行是市场中的企业,因此可以理解为一个(或一组)要素所有者缔结的市场合约。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非合约性决定了其在治理结构上必然先天存在缺陷。要进行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结构创新,关键就是要使其成为各种要素所有者进行要素使用权交易形成的市场合约。同时,还要加强对商业银行的信息披露,从而形成市场约束,完善商业银行的外部治理;建立有效的激励合约,以酬金、晋升等方式为高级管理人员、员工提供有效的激励机制;发挥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在商业银行外部治理中的作用。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邓念国  
本文分析了国有商业银行的缺陷及成因 ,提出了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结构创新的原则和途径 ,进而提出了建立新型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的构想。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王建春  
在银行核心竞争力理论中,支撑核心竞争力的是组织结构及其内在运作。在我国金融业进入全面竞争时代,国有商业银行城市分行在中心城市的地位和份额已决定着国有商业银行的主导地位和整体实力的发挥,而提高国有商业银行城市分行的竞争力必须从组织结构创新入手。本文借鉴国外商业银行组织结构的发展现状,提出在法人治理结构下,确立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目标、以价值最大化为根本,在中心城市全新打造出“两个支点,三个平台”的国有商业银行组织结构;通过减少管理层次,优化资源配置,使组织结构更加适应市场和贴近客户,前后台职责清晰,信息传递通畅,组织机制高效运行。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严明燕  张同健  
业务流程再造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一项重要管理战略,是提高商业银行核心能力的一项重要动因,业务流程再造的兴起在很大程度上源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国有商业银行流程再造战略结构模型的构建可以为商业银行进一步实施业务流程再造战略提供有效的理论指导。因子分析可以为理论模型提供较好的信度检验和效度检验,从而揭示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业务流程再造过程中的成效与不足。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何宇欣  
一、国有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动因分析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我国对外资银行的全面开放,国有商业银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对产品、市场和品牌的认识也不断深化,逐步认识到金融企业只有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和自身业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爱民  张同健  张成虎  
文章运用结构方程模型,依据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信息化建设与操作风险控制活动的直接调查数据,对基于信息化建设角度的操作风险控制实施了经验解析,从而为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信息化建设效率并加强操作风险控制提供可靠的理论借鉴与实践指导。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福海  
通过股份制改革,中行、建行已成为股份有限公司,治理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四家国有商业银行业务增长各有不同,经营效益整体改善,资本充足率得到提高,不良资产率不断下降,盈利能力逐步增强。四家国有商业银行正朝着资本充足、内控严密、运营安全、服务和效益良好,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现代金融企业大步前进。
[期刊] 改革  [作者] 任哲  邵荣平  
以我国78家商业银行2005~2010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运用两种不同的研究手段从非利息收入结构的视角考察银行收入结构的变化对其经营风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非上市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占比的增加有助于降低银行风险,而上市银行非利息收入占比的上升对降低银行风险不显著。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在于两个子样本存在非利息收入的结构差异;上市银行的非利息收入主要来源于手续费及佣金收入,而非上市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则主要来源于投资收益。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苏虹  张同健  
我国商业银行的信息化建设已走过二十年的道路,取得了巨大的成绩。由于"信息化悖论"的影响,信息化创新将逐渐成为我国商业银行信息化建设最重要的动力源。信息化创新必然对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能力存在着天然的促进作用。借助于全模型的检验方法,通过对我国商业银行信息化创新活动和风险控制活动的数据收集,可以对信息化创新与风险控制能力提升之间的微观传导机制进行经验性的分析,从而为我国商业银行增强信息化创新的功能、进一步提高风险控制能力提供了现实性的理论借鉴。研究结果表明:在国有商业银行风险控制能力形成过程中,信息化应用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