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90)
- 2023(13614)
- 2022(11016)
- 2021(10076)
- 2020(8436)
- 2019(18569)
- 2018(18489)
- 2017(35711)
- 2016(19193)
- 2015(21220)
- 2014(20987)
- 2013(20040)
- 2012(18149)
- 2011(16204)
- 2010(16231)
- 2009(15445)
- 2008(15670)
- 2007(14425)
- 2006(12771)
- 2005(12050)
- 学科
- 济(71674)
- 经济(71568)
- 管理(65700)
- 业(62314)
- 企(56675)
- 企业(56675)
- 方法(27598)
- 制(27143)
- 财(24131)
- 银(23501)
- 银行(23355)
- 数学(22594)
- 数学方法(22340)
- 中国(22181)
- 行(21944)
- 业经(21526)
- 技术(18314)
- 农(18114)
- 融(16914)
- 金融(16912)
- 务(16108)
- 财务(16068)
- 财务管理(16034)
- 体(15801)
- 企业财务(15420)
- 学(14171)
- 度(13938)
- 制度(13930)
- 体制(13386)
- 理论(13370)
- 机构
- 大学(265878)
- 学院(263659)
- 济(107621)
- 经济(105304)
- 管理(102541)
- 研究(87775)
- 理学(86446)
- 理学院(85563)
- 管理学(84235)
- 管理学院(83714)
- 中国(74307)
- 财(57112)
- 京(56042)
- 科学(51123)
- 财经(43945)
- 所(43508)
- 江(42398)
- 农(42240)
- 中心(42014)
- 经(39841)
- 研究所(38811)
- 业大(36221)
- 北京(34923)
- 州(34157)
- 经济学(33944)
- 农业(32980)
- 财经大学(32826)
- 范(31921)
- 院(31612)
- 师范(31557)
- 基金
- 项目(172664)
- 科学(137892)
- 基金(127108)
- 研究(127064)
- 家(110467)
- 国家(109574)
- 科学基金(95389)
- 社会(83164)
- 社会科(78956)
- 社会科学(78939)
- 省(67807)
- 基金项目(66614)
- 自然(60425)
- 自然科(59137)
- 自然科学(59122)
- 教育(58476)
- 自然科学基金(58171)
- 划(56421)
- 资助(50392)
- 编号(50186)
- 成果(42561)
- 创(41251)
- 重点(38968)
- 部(38216)
- 创新(37710)
- 制(37109)
- 发(35765)
- 国家社会(35405)
- 课题(35042)
- 性(33724)
- 期刊
- 济(121598)
- 经济(121598)
- 研究(83302)
- 中国(60788)
- 财(47998)
- 管理(42794)
- 学报(41562)
- 融(40609)
- 金融(40609)
- 农(39145)
- 科学(37484)
- 大学(31788)
- 学学(29625)
- 教育(28880)
- 农业(24491)
- 财经(23171)
- 技术(22197)
- 经(19842)
- 经济研究(19774)
- 业经(19429)
- 问题(15391)
- 图书(14911)
- 理论(14038)
- 业(13731)
- 科技(13656)
- 技术经济(12751)
- 实践(12560)
- 践(12560)
- 版(12512)
- 财会(12503)
共检索到4187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严明燕 张同健
文章信息技术创新是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提高信息系统运作效率的有效途径,其重要的影响结果之一是促进了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能力的增长。然而,信息技术创新对内部控制的激励路径是一个高度复杂的过程,对其微观激励效应的分析可以深刻地揭示传导机制的成效与不足,为我国商业银行进一步提高信息化运作效率、加强内部控制活动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借鉴。
关键词:
信息技术创新 内部控制 商业银行 全模型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苏虹 张同健
我国商业银行的信息化建设已走过二十年的道路,取得了巨大的成绩。由于"信息化悖论"的影响,信息化创新将逐渐成为我国商业银行信息化建设最重要的动力源。信息化创新必然对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能力存在着天然的促进作用。借助于全模型的检验方法,通过对我国商业银行信息化创新活动和风险控制活动的数据收集,可以对信息化创新与风险控制能力提升之间的微观传导机制进行经验性的分析,从而为我国商业银行增强信息化创新的功能、进一步提高风险控制能力提供了现实性的理论借鉴。研究结果表明:在国有商业银行风险控制能力形成过程中,信息化应用创新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爱民 张同健 张成虎
金融信息化是现代商业银行的基本特征,信息化建设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商业银行的经营方式与经营环境。新巴塞尔资本协议认为,商业银行的本质活动在于风险控制,而内部控制机制建设在风险控制过程中具有枢纽性的主导作用。由于银行电子化的"双刃剑"效应,国有商业银行的信息化战略在内部控制过程中呈现出明显的时段效应和地域效应。根据国有商业银行经营活动的前沿性数据,实证研究的结果可以有效地揭示出国有商业银行信息化战略在内部控制绩效提升过程中的微观路径机理,从而为国有商业银行提高风险规避能力和核心竞争能力提供现实性的理论借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吕宝林 张同健
我国商业银行的核心能力可以分解为风险控制能力、综合服务能力、内部管理能力和市场开发能力四个要素。文章通过对信息化创新活动在核心能力形成路径上的微观激励机理的经验性分析,揭示了信息化创新对核心能力形成的微观传导效应机制,为我国商业银行大幅度地提高信息化创新效率、加强核心能力的培育提供了可靠的理论借鉴。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同建 吕宝林
借助于结构方程模型,信息化创新、内部控制和操作风险控制相关性的经验性分析可以有效地揭示国有商业银行信息化创新对内部控制和操作风险控制的微观激励性机理,为国有商业银行进一步提高信息化效率、加强内部控制和操作风险控制提供现实性的理论借鉴。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陆媛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信息化建设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已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全方位地提升了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和核心能力。但是,由于"信息化悖论"的影响,信息化创新活动已成为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进一步提高信息化建设效率的有效手段。信息化创新体系的设计可以为我国商业银行大力推行信息化创新战略提供前提性的理论平台。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可以为理论模型提供可靠性检验,从而揭示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信息化创新过程中存在的现实性问题。
关键词:
国有银行 信息化 创新 因子分析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黄溶冰 王跃堂
商业银行的信息化建设在提高经营效率的同时也加大了经营风险。本文从典型案例出发,结合传统和现代审计风险模型,对IT环境下的审计风险因素进行了分析和辨识。基于COBIT框架,借鉴其控制目标与审计指南的相关内容,探讨了商业银行信息化进程中的审计风险防范措施。
关键词:
审计风险 风险控制 IT审计 COBIT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杜海东 张同健
新巴塞尔资本协议认为,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的本质功能,而良好的内控机制是有效地实施风险管理的基础平台。内部控制绩效测度体系的设计是商业银行实施内部控制行为的前提条件,在我国银行管理理论研究中尚属空白领域。因子分析可以为绩效测度体系提供可靠性和有效性检验,从而揭示了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过程中的若干现实性问题。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艳虹 贺赣华
国内早期关于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研究集中于讨论商业银行治理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目前则对前者与风险控制的关系较为侧重。本文从公司治理的主要方面,包括内部制衡关系、股权结构、管理层激励以及信息披露等角度,对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与风险控制的传导机制进行了阐述,然后利用各上市商业银行的年报数据进行数据分析,佐证了本文的有关论点,即较小的董事会规模、适度的监事会监管、不平衡的股权结构(集中或者十分分散)以及较强的管理层激励对于提高银行的风险控制能力有积极的效果。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公司治理 风险控制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赵宇
随着信息技术在经济方面的日益普及,会计逐步从核算型过渡到管理型,这不仅提升了工作效率,而且推动会计步入信息化阶段,越来越多的银行运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金融信息网络系统,这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内部会计控制要素与传统会计理论,银行业尤其是银行会计业务信息化正在不断提高,对银行业内部会计控制造成了巨大影响,必须在信息化环境下,加强银行业内部会计控制。因此,研究信息化环境下内部会计控制问题显得十分必要。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锐 廖晓莉 张同健
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在我国金融体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操作风险控制是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主要任务之一,而内部控制是操作风险控制的根本性策略。内部控制对操作风险控制的微观路径解析揭示了基于内部控制视角的操作风险控制机理,从而为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深化内部控制的实施策略,进而改进操作风险控制绩效提供了现实性的理论借鉴。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文君 罗毅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是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核心内容。而在优化公司治理结构的进程中,国有商业银行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是由“所有者缺位”而引发的“内部人控制”现象。本文重点分析了国有商业银行“内部人控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公司治理 内部人控制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唐国储
本文探讨了风险管理、内部控制与国有商业银行海外上市的关系。共分四个部分:一、关于银行风险的几个基本问题;二、关于银行风险的监管要求;三、关于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的监管要求;四、关于国有商业银行完善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制度的几点建议。第一部分是本文的分析框架;第二、第三部分是从该分析框架的角度对上市监管要求进行的阐述;第四部分是结合分析框架和监管要求,对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改革提出的建议。本文的基本论点是,满足海外上市监管要求是国有商业银行海外上市需达到的最低要求;制定并实施与自身业务战略相适应的风险战略,将直接影响国有商业银行的股票投资价值。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邓可斌
我国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目前在信贷风险控制上仍以定性分析为主 ,在量化分析上尚刚刚起步 ,本文在全面分析了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信贷资产风险控制现状的基础上 ,试图结合具体情况 ,引入西方先进风险控制模型 ,进行修正和补充 ,为我国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信贷资产风险控制技术的创新提供一个可行的思路。
关键词:
国有商业银行 风险控制 VAR 技术创新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露洋 廖琪
本文基于我国上市商业银行2006~2012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资本金机制与贷款损失准备金机制对信贷风险的控制效应。研究发现,资本金机制具有良好的平滑信贷增长、降低商业银行风险偏好和减少信贷风险累积的逆周期效应;贷款损失准备金机制能较好地抑制商业银行信贷过度增长,其对信贷风险也具有跨周期的"以丰补歉"效应,但其对信贷风险的抵补具有一定的时滞。两大机制的结合对商业银行信贷起到了内置稳定器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弱化商业银行的顺周期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