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799)
2023(2565)
2022(2112)
2021(2060)
2020(1610)
2019(3720)
2018(3404)
2017(7210)
2016(3696)
2015(4050)
2014(3964)
2013(3698)
2012(3460)
2011(2985)
2010(3040)
2009(2923)
2008(3380)
2007(3139)
2006(2904)
2005(2912)
作者
(10048)
(8176)
(7960)
(7941)
(5225)
(3843)
(3801)
(3318)
(3081)
(3014)
(2860)
(2815)
(2796)
(2789)
(2560)
(2551)
(2500)
(2445)
(2430)
(2127)
(2087)
(2047)
(1986)
(1912)
(1908)
(1891)
(1859)
(1765)
(1656)
(1654)
学科
(14833)
银行(14688)
(13978)
经济(13965)
(13528)
企业(13528)
(13442)
(13250)
管理(12121)
(11618)
业务(8972)
(8178)
制度(8176)
银行制(7787)
(7222)
金融(7222)
业经(6129)
方法(5715)
(5447)
(5373)
体制(4914)
数学(4768)
数学方法(4758)
(4519)
财务(4518)
财务管理(4508)
企业财务(4391)
企业经济(4097)
国有(3382)
中国(3350)
机构
大学(48658)
学院(47818)
中国(21405)
(21018)
经济(20533)
管理(19784)
(17404)
银行(16674)
理学(15558)
(15494)
理学院(15440)
管理学(15345)
研究(15331)
管理学院(15250)
(13858)
(10527)
财经(10411)
(9445)
(9442)
金融(9237)
中心(8611)
(8151)
财经大学(8077)
(7792)
人民(7552)
(7177)
(7140)
经济学(6981)
科学(6945)
北京(6928)
基金
项目(27395)
科学(21648)
基金(20870)
研究(20635)
(17758)
国家(17598)
科学基金(15390)
社会(14108)
社会科(13427)
社会科学(13419)
基金项目(10526)
(9494)
自然(9322)
教育(9043)
自然科(9007)
自然科学(9007)
自然科学基金(8871)
资助(8654)
(8204)
编号(7830)
成果(6711)
(6500)
重点(6292)
国家社会(6219)
(6055)
(6003)
教育部(5931)
(5724)
人文(5720)
创新(5423)
期刊
(24264)
经济(24264)
(23635)
金融(23635)
研究(19718)
(12557)
中国(10408)
管理(8246)
(6878)
科学(6361)
学报(6255)
财经(6067)
大学(5220)
学学(5100)
(5061)
农村(3804)
(3804)
理论(3742)
经济研究(3722)
业经(3712)
财会(3513)
实践(3366)
(3366)
农村金融(3200)
会计(3036)
问题(2849)
国际(2786)
中国金融(2730)
农业(2558)
技术(2542)
共检索到884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霁友  
不良资产率是反映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当前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偏高与宏观经济形势有关,在一定程度,是国有金融企业承担转型期改革社会成本的必然结果。从发展趋势看,以国家为主体的多元产权制度是降低不良资产率的制度前提。但在既有的产权制度下,我们仍然可以通过改进各项政策和措施,降低新增不良资产,控制其再生势头。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洪江  
本文首先对不良资产的内涵进行了界定 ,然后从多个角度分析了当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中不良资产的现状 ,并分析了不良资产的变化趋势以及制度成因。国有商业银行中不良资产的数量要大大高于官方公布的数字 ,资产质量被高估 ,且不良资产仍不断恶化。原因是我国财务会计制度不合理 ,银行内部管理不规范 ,造成银行分支机构不能如实地反应信贷资产质量。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国栋  章仁俊  
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问题已成为阻碍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模式与国际接轨的主要原因 ,已制约了我国金融改革和经济发展。本文揭示出不良资产形成的根源是体制问题 ,提出化解不良资产之关键是对金融制度和产权体制进行创新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胡良  
银行不良贷款问题,已构成目前困扰我国经济、金融的最大难题。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了剥离银行不良资产等重大举措,近几年来,国有商业银行都在各出新招,处置不良资产,降低不良贷款,提高资产质量,迎接加入WTO的挑战。本文就工商银行江西省分行(以下简称我行)实行不良贷款集中经营的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仁松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产生是由于信贷资金财政化,政府的行政干预,国有企业不合理的法人治理结构,银行的经营管理体制不健全,金融监管效率的制约。在借鉴马来西亚国家成功处理不良资产的基础上,提出化解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措施:实行银行重组,调整国有商业银行的产权结构,建立健全有利于处置不良资产的自动调节机制;以市场为导向,建立合适处理巨额不良资产的资产管理公司;深化国企改革,健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硬化银行与企业的债权债务关系;有关各方面通力协作.构建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中国工商银行湖北省分行资产风险管理处课题组  
近年来 ,通过调整信贷结构 ,加大信贷营销力度 ,清收、转化、核销、剥离不良资产等多种手段 ,各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质量有了很大的改善。但由于历史的积淀和惯性作用 ,不良资产并没有降到理想的水平。因此 ,加快处置和转化、降低不良资产 ,就成了各商业银行的重大课题。本文从建立加快不良资产处置的运作机制、研制出台加快不良资产处置的经营战略、明确不良资产处置的原则、制定并完善不良资产处置的措施办法、加强从业人员的培训、力避处置风险等方面对加快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进行了探讨。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项昌群  
以物抵债是商业银行处置不良资产的首要方式,但目前这一不良资产运作模式在我国并没有得到很好的重视和运用。正是基于这一考虑,本文对当前国有商业银行回归本原,广泛开展以物抵债处置不良资产进行了一些探讨。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宫永媛  罗丹  佟庆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钟京华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问题是我国银行市场化、商业化和国际化的一大障碍,其形成有其历史原因,也有国有商业银行内部管理不完善的原因。本文在分析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形成原因及现状的基础上,提出若干处置不良资产的对策。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陈湛匀  
国有银行上市面临许多难题,如解决过高的不良贷款比率,提高薄弱的 盈利能力等,本文就这两个问题进行剖析,并由此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温湛滨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比率较高,绝对额居世界之首;银行不良资产形成主要是由银行内部的败德行为和外部企业的恶意逃废债行为造成的。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是一个系统工程,受文化背景、制度模式、市场化程度、法律体系、不良资产严重程度和可利用资源大小等因素的影响,处置措施一般有销售、重组、证券化、债转股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