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70)
- 2023(10601)
- 2022(8458)
- 2021(7671)
- 2020(6332)
- 2019(13956)
- 2018(13695)
- 2017(26761)
- 2016(14271)
- 2015(15745)
- 2014(15731)
- 2013(15373)
- 2012(13608)
- 2011(11943)
- 2010(12248)
- 2009(12146)
- 2008(12416)
- 2007(11544)
- 2006(10344)
- 2005(9880)
- 学科
- 业(79702)
- 企(75255)
- 企业(75255)
- 管理(65600)
- 济(62706)
- 经济(62592)
- 业经(28322)
- 财(26622)
- 方法(23939)
- 农(23841)
- 制(22595)
- 务(20582)
- 财务(20563)
- 财务管理(20542)
- 企业财务(19475)
- 农业(17397)
- 技术(16177)
- 数学(16032)
- 数学方法(15927)
- 体(15386)
- 划(14351)
- 策(14169)
- 中国(14063)
- 银(13897)
- 银行(13891)
- 体制(13682)
- 行(12968)
- 和(12611)
- 企业经济(12537)
- 理论(12399)
- 机构
- 学院(210611)
- 大学(202207)
- 济(91511)
- 经济(89811)
- 管理(87752)
- 理学(74179)
- 理学院(73591)
- 管理学(72943)
- 管理学院(72543)
- 研究(61119)
- 中国(54354)
- 财(48604)
- 京(41348)
- 财经(37209)
- 江(34381)
- 经(33553)
- 农(32990)
- 科学(32253)
- 所(29159)
- 中心(28760)
- 经济学(27193)
- 财经大学(27191)
- 业大(27101)
- 州(26751)
- 商学(25859)
- 北京(25729)
- 商学院(25634)
- 农业(25411)
- 研究所(25345)
- 经济学院(24502)
- 基金
- 项目(128884)
- 科学(104347)
- 研究(100674)
- 基金(94804)
- 家(79243)
- 国家(78429)
- 科学基金(70454)
- 社会(66611)
- 社会科(63165)
- 社会科学(63149)
- 省(52111)
- 基金项目(49973)
- 教育(45104)
- 自然(43026)
- 自然科(42016)
- 自然科学(42007)
- 自然科学基金(41341)
- 划(41173)
- 编号(41059)
- 资助(37203)
- 成果(32529)
- 制(32480)
- 业(32455)
- 创(31155)
- 部(28879)
- 重点(28264)
- 创新(28131)
- 发(27851)
- 课题(27842)
- 国家社会(27401)
- 期刊
- 济(113110)
- 经济(113110)
- 研究(64780)
- 财(43448)
- 中国(42420)
- 管理(39582)
- 农(33511)
- 融(27612)
- 金融(27612)
- 科学(25411)
- 学报(23277)
- 业经(22242)
- 农业(22079)
- 技术(20205)
- 大学(19856)
- 财经(19579)
- 学学(19166)
- 教育(17597)
- 经(16806)
- 经济研究(16602)
- 问题(14381)
- 财会(13392)
- 业(13287)
- 技术经济(12550)
- 现代(11969)
- 商业(11339)
- 会计(11138)
- 贸(10702)
- 世界(10463)
- 经济管理(9987)
共检索到3286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庞古洲
国有商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途径庞古洲转换商业企业经营机制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客观要求,是深化流通体制改革的重要一环,也是搞活国有商业企业的重要课题之一。苏州国有商业企业抓住了改革开放的大好时机,结合自身的实际在深化企业内部改革,转换企业经营...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梁浩德
国有商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若干问题研究梁浩德自1992年贯彻执行中央发布的《全民所有制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以来,广州市商业加快了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步伐。然而,目前国有商业企业改革正处于攻坚阶段,遇到不少问题和难点。最近笔者通过问卷...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涛
国有商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面临的困难与对策黄涛一、国有商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面临的主要困难1.国有商业企业产权不清晰,企业无法真正做到自负盈亏。要转换国有商业企业经营机制,使其适应我国市场,就必须使国有商业企业自负盈亏。“负盈”指占有资产收益,“负亏”指...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时裕福 赵平 庞古洲
转换商业企业经营机制是深化流通体制改革的关键,也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就目前我们调查的情况来看,转换经营机制的主要难点在企业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具体表现为六个“不”字,即思想观念不适应、组织结构不合理、经营策略不科学、激励机制不健全、约束机制不完善、政企改革不同步。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或者延误了商业企业机制转换。本文拟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如下相应的对策。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刘勇
在改革开放大潮的冲击下,国有商业的改革经历了痛苦、无奈、彷徨的繁杂过程。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经营的多元化,国有商业企业一直在困境中苦苦挣扎。如何尽快摆脱这种局面,重振国有商业雄风,深化股份制,使产权分散化、多元持股,从而形成产权调控机制,进一步推进经营机制的转换,不失为国有商业改革的一条上策。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郑永权
一、企业经营机制转换的实质是在全民经济中建立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 企业经营机制有两个层次的内涵。第一个层次是指利益协调机制;第二层次是指效率机制。前者是基本的,后者是由前者源生出来的。不论是什么样的利益协调机制,都会产生与之相对应的追求效率的机制。 追求高效率可以说是一切经济主体或利益主体的本能行为。或者说,没有不追求效率的利益主体。通常认为,在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中,多利益主体往往是不讲经济效率的。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崇业
公司制是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一条途径李崇业我公司的前身是茂名市化工一厂。1991年8月,我们开始企业内部股份制改革,将属下的生活服务公司改组为茂名市华集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显示出强劲的活力和生机。1992年下半年,将整个化工一厂改组为股份制企业。通过4个...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操平权
(一)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目的是增强活力、提高效益。影响企业经营机制转换的因素很多,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企业的自身的因素,即企业内部改革;另一类是企业外部的因素,即客观调控体系整体功能的发挥。从金融部门来看,运用信贷杠杆,促进工商联营也是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有效途径之一。早在1982年,我行在发展横向经济联合,工商联营方面,已作了有益的尝试。为促成全肥百货站与合肥搪瓷厂的联营。1986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周泽信
搞活国营商业企业,使其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改造、自我发展的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始终是我国国营商业改革的目标。目前,全国各地正在推广重庆国营商业企业“四放开”的经验,形势喜人。但是,国营商业从整体上来说,还远远没有摆脱市场规模缩小、经济效益下滑、亏损面很大的困境。据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组织的“完善日用工业品批发体制的对策研究”课题组调查:1990年末,40158户国营商业企业亏损面为26%,亏损金额为51.4亿元。这种严峻局面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关注。分折其原因是复杂的,但问题主要出在商业企业虽然经过多年改革,却没有进入实质性的即机制转换方面的改革。而转换经营机制又非仅仅是企业的自身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史万选,葛启德
对国有商业企业扶持途径的探讨史万选,葛启德"九五"期间商业流通工作进入关键时期,机遇和挑战并存,为适应商业体制改革,重塑国有商业形象,理顺发展思路,摆脱经营困境。政府部门应根据当前财税体制,结合经济发展实际,给予积极的帮助和扶持。1.加大对商业工作领...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周锦泽
国营商业企业“四放开”改革试点工作已全面推开。“四放开”改革的重点是经营放开,只有大胆开拓经营,把生意做大、做足,才能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才能壮大国营商业实力,才能使国家、企业、个人都增加收入。当前,深化改革、发展经济的势头很好,对发展壮大国营商业是一次历史性的机遇。企业的经营者,要善于抓住有利时机,进一步解放思想,开阔视野,主动出击,大胆创新,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积极扩大经营范围,拓宽经营服务领域,探索新的经营方式,使国营商业在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林克
党的十四大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架构中,企业是市场的主体,首先要促使原来按传统计划经济建立起来的国有企业,根据市场经济的开放性、竞争性的规律转换经营机制,走向市场。转换经营机制的前提条件,是企业享有真正的经营自主权,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经过政企分开的不断强调和改革实践,国有商业企业自主经营的权力比过去增大了,经营机制也随之比过去灵活很多。但是,由于从传统计划经济模式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转变的跨度很大,落实企业自主权又涉及到行政部门与企业利益的再分配问题,因而新旧体制转换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徐国祥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和特殊性产权(Property rights)、竞争(Competition)和自身利益(Selfinterest)是构成市场经济的三大要素。现代市场经济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国家市场经济形式,它的发展不仅总结了资本主义国家自身的发展规律,同时也引进了社会主义国家计划调节机制的一些成功经验,并加以调整、改造而形成的成熟的高级形式。邓小平同志的南巡讲话,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束缚,阐明了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玉章 李明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如何突破乡镇企业经营机制转换中的局限,切实解决政企不分,两权相联,资金紧缺,运转失灵的矛盾,以更灵活的运行机制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是把企业推向市场的关键。赣榆县沙河镇结合自身实际,在全镇12个企业中,率先推行公有私营形式,为实现两权分离,政企分开,促进乡镇企业持续稳定发展,探索了一条新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