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31)
2023(10944)
2022(8980)
2021(8288)
2020(6898)
2019(15376)
2018(14891)
2017(28597)
2016(15432)
2015(17143)
2014(16672)
2013(16406)
2012(14983)
2011(13531)
2010(14088)
2009(13757)
2008(12728)
2007(11842)
2006(10770)
2005(9929)
作者
(42249)
(36112)
(35223)
(33612)
(22027)
(17052)
(15874)
(13726)
(13583)
(12573)
(12206)
(11892)
(11281)
(11205)
(11187)
(10804)
(10350)
(10253)
(10233)
(10173)
(8971)
(8785)
(8622)
(8310)
(8125)
(8024)
(7991)
(7862)
(7289)
(7000)
学科
(61321)
经济(61223)
(56315)
(46794)
管理(44465)
(36907)
企业(36907)
农业(31428)
(26698)
金融(26695)
(25002)
银行(24993)
(24230)
中国(23179)
业经(22388)
(22030)
(20234)
方法(18795)
数学(16328)
数学方法(16155)
(14988)
地方(14072)
(12621)
财务(12591)
财务管理(12564)
企业财务(12036)
体制(11763)
(11260)
贸易(11248)
中国金融(11077)
机构
学院(214798)
大学(207714)
(93369)
经济(91439)
管理(81239)
研究(72064)
理学(68986)
理学院(68330)
管理学(67356)
管理学院(66988)
中国(64665)
(53208)
(46167)
(42525)
科学(40616)
农业(40291)
中心(36629)
业大(35985)
(35727)
财经(35100)
(34072)
研究所(31759)
(31746)
经济学(28416)
(27177)
北京(26159)
财经大学(25639)
(25636)
经济学院(25629)
师范(25413)
基金
项目(139434)
科学(110318)
研究(107842)
基金(100842)
(86545)
国家(85666)
科学基金(73830)
社会(70268)
社会科(66317)
社会科学(66303)
(56376)
基金项目(53475)
教育(47659)
编号(45630)
(45295)
自然(44130)
自然科(43024)
自然科学(43017)
自然科学基金(42264)
资助(39413)
成果(37001)
(33348)
重点(31402)
(31391)
(31363)
课题(30963)
(30567)
(29824)
国家社会(29508)
(29039)
期刊
(112140)
经济(112140)
研究(64265)
(58002)
中国(51054)
(39758)
金融(39758)
农业(38311)
(36595)
学报(30754)
科学(29863)
管理(27159)
大学(25118)
学学(24272)
业经(24133)
教育(19917)
(18055)
财经(17687)
技术(17434)
问题(15599)
农村(15215)
(15215)
(15083)
经济研究(15068)
农业经济(14102)
世界(12223)
(12082)
经济问题(11226)
理论(10218)
现代(10054)
共检索到3410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日  王选庆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国有农场作为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排头兵,除了体制、管理、改革不到位等因素之外,融资难以及农场土地流转难也是制约农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究其原因,我国现行农地金融制度建设存在明显滞后或缺位,由此导致了生产和发展缺乏足够的资金来源,限制了金融资本对农场资源利用与开发的有力支撑。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史卫民  
我国农地金融制度存在着缺乏完备的法律政策保护、完善的流转服务市场、健全的风险防范机制等制约因素。本文通过对美国、德国、日本农地金融制度的比较考察,为我国在政府支持、政策优惠、组织机构、法律制度等方面促进农地金融制度的创建提供借鉴。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我国应从完善农地金融的相关立法,加大农地金融的政策扶持,构建农地金融的组织体系,规范农地金融的风险防范等方面进行创新的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林雪梅  
本文从交易费用视角,分析了农业经济组织的演进规律,并审视了我国家庭农场经营的组织优势和困境。提出要改革土地管理、农村金融、财政支持、农业保险、社会化服务等制度,进一步降低家庭农场经营的不确定性,增强家庭农场发展的激励。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蒲祖河  
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存在着明显的信息不对称、信贷抵押能力低、正规金融效率差、政策支持有限和相关法规缺失等问题,正规金融不愿意向经营规模小、缺乏信息透明度、抵押品不足的三农提供信贷服务,农村民间金融由于对当地市场的了解,可以缓解信息不对称的程度,接受特殊的抵押品,一旦产生风险也能以独特的方式减少风险,但民间金融又存在贷款周期短、信贷金额小、利率高、可获得性不强等缺陷。为了缓解农村存在的信贷配给现象,应建立一种民间金融与正规金融合作的制度,解决农村中存在的市场和政府双重失灵的问题,将农村金融的制度安排由原来的政策导向转变为问题导向,拓宽农村融资渠道,提高农户信贷的可得性。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许兆春  
通过对河南省农业大市——周口市新型农村经营主体的调查,发现目前发展家庭农场受土地流转规模、资产抵押困难、保险力度有限、联结机制缺位以及对期货市场知识缺乏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并据此提出金融支持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亦明  王粹月  冯利民  
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经营主体,家庭农场融资面临着获得门槛高、融资成本高及缺乏足够担保物等因素的制约。而众筹融资作为一种新兴的融资方式,具有低门槛、低成本、信息相对透明等特点。论文以传统金融的视角观察家庭农场融资存在的困境,引出农业众筹对于破解家庭农场融资困境方面的优势,并对农业众筹融资模式及流程进行分析。最后,针对如何有效确保农业众筹健康发展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善民  
家庭农场作为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其发展和壮大离不开金融支持。与传统农户的金融需求相比,家庭农场在贷款额度、贷款期限、贷款用途上突破了传统农户信贷小额、短期、用途单一的局限,对支付结算、分散农业风险等方面的金融服务也有更高要求。但我国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权能受限、农村产权交易市场缺失、农村征信体系建设滞后、金融服务供给路径依赖明显、家庭农场认定标准以及扶持政策缺位,使家庭农场在享受现代金融服务方面受到制约。因此,放开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限制,构建包括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在内的农村金融服务支撑体系,成为解决家庭农场金融服务困境的优化路径。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李善民  
家庭农场在贷款额度、贷款期限、贷款用途上突破了传统农户信贷小额、短期、用途单一的局限,对支付结算、农业风险分散等方面的金融服务也有更高要求,但我国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权能受限、农村产权交易市场缺失、农村征信体系建设滞后、金融服务供给路径依赖明显、家庭农场认定标准以及扶持政策缺位,使家庭农场在享受现代金融服务方面受到制约。由此,放开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限制,构建包括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在内的农村金融服务支撑体系,成为解决家庭农场金融需求困境的优化路径。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许爱萍  沈英莉  
发展家庭农场离不开金融支持,但家庭农场融资过程中面临着实物低值不足、信息不对称、经营高风险导致信用评级较低、金融需求多元化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家庭农场的发展。为此,本文在分析家庭农场金融支持体系功能定位的基础上,提出通过完善信用担保体系、健全融资机构组织体系、扩大农村金融产品体系、加强风险管控体系建设,以及积极吸纳互联网金融等方式对家庭农场提供金融支持,以助力家庭农场的发展。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贺苏园  桂华  
土地兼具财产价值和生产功能的双重属性。税费改革以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逐步财产化,造成大量的土地无效占有行为,降低土地利用效率并引发社会矛盾。国有农场实施"两田制",通过收取土地承包费将土地的财产价值从私人手中剥离,恢复土地的生产资料属性,适应了城乡流动背景下的资源配置要求。两类制度实践表明,土地使用权去财产化是破解土地资源配置困境的关键。当前推进农地制度改革,除了要做好具体政策设计之外,还要在基本思路层面保持清醒。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冰强  卢怡莹  
我国农地用途管制法律法规数量众多,管制措施也较为具体明确,但管制效果却差强人意。其原因在于管制主体重眼前局部利益、轻长远整体利益,管制目标上重数量、轻质量,管制手段上重计划控制、轻市场激励,管制依据上重长官意志、轻规划效力。解决农地用途管制的出路是,建立可持续的财政增长机制,规范农地用途管制权的运行;平衡农地用途管制目标,实现耕地保护在数量与质量上的统一;改革农地用途管制模式,发挥市场机制在农地用途管制中的功能;完善农地利用规划和法律,强化其在农地用途管制中的主导作用。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乔俊峰  
文章采用激励理论、合约理论的分析方法,探讨了中国农村土地流转发展缓慢的原因:农户土地转让激励不足、关系型合约限制了农地转让的发展。只有通过完善农户转让的激励机制,实现由关系型合约向规则型合约的转变,才能真正使农地流转起来。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停  
开展农地金融创新,能够唤醒农村沉睡资本,有效缓解农业融资担保难题。虽然农地金融创新的实践探索从未停止,但对其理论基础研究比较薄弱。论文从产权经济学、现代金融学和法学三方面阐述我国农地金融创新的理论困境,以及对应的破解方式。农地的生产价值攀升和农业补贴保证了以独立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市场价值,奠定了农地金融创新的产权经济学和金融学基础。农地抵押权的实现并不会导致农民失地,可以通过强制管理的方式,以农地出租或转包收益清偿债务,农地流转后独立的经营权也因此有担保权能。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停  
开展农地金融创新,能够唤醒农村沉睡资本,有效缓解农业融资担保难题。虽然农地金融创新的实践探索从未停止,但对其理论基础研究比较薄弱。论文从产权经济学、现代金融学和法学三方面阐述我国农地金融创新的理论困境,以及对应的破解方式。农地的生产价值攀升和农业补贴保证了以独立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市场价值,奠定了农地金融创新的产权经济学和金融学基础。农地抵押权的实现并不会导致农民失地,可以通过强制管理的方式,以农地出租或转包收益清偿债务,农地流转后独立的经营权也因此有担保权能。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姜新旺  
农业的弱质性决定了农业生产的高风险性,随着农地金融制度的推行,农业保险的滞后、农村社会保障的缺失以及土地对中国农户的特殊性使得农业风险很容易转化为经济风险,进而转化为社会风险与伦理道德风险。因此,农地金融制度在目前的中国缺乏可行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