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3(3156)
- 2022(2682)
- 2021(2698)
- 2020(2207)
- 2019(5459)
- 2018(5960)
- 2017(10293)
- 2016(6028)
- 2015(6694)
- 2014(7139)
- 2013(6536)
- 2012(5902)
- 2011(5284)
- 2010(5598)
- 2009(5253)
- 2008(5541)
- 2007(4959)
- 2006(4665)
- 2005(4471)
- 2004(4066)
- 学科
- 济(19917)
- 经济(19866)
- 管理(16808)
- 企(15214)
- 企业(15214)
- 业(14450)
- 制(9611)
- 财(7952)
- 业经(7593)
- 体(6860)
- 中国(6246)
- 体制(5980)
- 农(5779)
- 理论(5437)
- 方法(5089)
- 银(5085)
- 银行(5082)
- 教学(5023)
- 教育(5020)
- 行(4848)
- 企业经济(4807)
- 务(4622)
- 财务(4608)
- 财务管理(4583)
- 企业财务(4328)
- 税(4290)
- 融(4195)
- 金融(4194)
- 税收(4125)
- 收(4088)
- 机构
- 学院(77093)
- 大学(75583)
- 济(28013)
- 经济(27131)
- 管理(26374)
- 研究(26201)
- 中国(22618)
- 理学(20413)
- 理学院(20157)
- 管理学(19804)
- 管理学院(19623)
- 财(18396)
- 京(17325)
- 江(15094)
- 科学(14673)
- 所(13696)
- 财经(12436)
- 中心(12115)
- 州(11868)
- 北京(11759)
- 范(11711)
- 师范(11616)
- 研究所(11559)
- 经(11031)
- 省(10737)
- 农(10723)
- 技术(10036)
- 职业(9768)
- 院(9571)
- 师范大学(9024)
共检索到1421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于江龙 刘俊昌
国有公益林场是根据国有林场地理位置和国家生态建设的需要,经营范围内公益林面积占60%以上的国有林场。目前,全国4507处国有林场中,有93%左右为国有公益性林场。随着我国林业分类经营、国有林场发展定位的变化以及国有林场改革的不断深入,国有公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李建平
文章分析了集体公益林经营管理的困惑,指出集体公益林托管是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激发内生动力、释放改革红利的重要举措。以事例列举说明了国有林场具备集体公益林托管得天独厚的条件,提出了推进集体公益林托管的一些探索方法与实践路径。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苗国新 曾小莉
国有林场既是提供公益服务的主体,也是政府公共服务任务的主要承担者。在介绍政府购买公益服务背景的前提下,重点探讨了我国国有林场购买公益服务的机制构建及对策建议。要解决我国国有林场公益服务主体缺乏差异性的问题,借鉴国外经验,进一步理顺国有林场管理体制,明确管理、监督主体与经营主体;并在此基础上分别构建了政府购买不同类型国有林场公益服务的机制,包括决策、购买及支撑机制。
关键词:
政府购买 国有林场 公益服务 机制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董静曦 冷华 谢晖 李伟平 张伏全
国有林场改革是我国推行的重大改革举措,凝聚了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智慧结晶。国有林场改革具有科学完整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态学理论体系基础,改革的核心价值是森林资源的生态公益效益,关健是国家、政府财政事业供养林场购买社会生态公共产品。改革的任务板块、方法路线、目标效能均是围绕充分发挥林场森林资源的生态社会效益而进行,形成以林养人、以人养生态的国有林场发展模式,让国有林场有限的森林资源为国家、社会提供最大限度的生态公共产品。针对当前国有林场改革工作存在认识不到位、技术支撑不力的诸多障碍,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国有林场 改革 理论 实践 研究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董静曦 冷华 谢晖 李伟平 张伏全
国有林场改革是我国推行的重大改革举措,凝聚了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智慧结晶。国有林场改革具有科学完整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态学理论体系基础,改革的核心价值是森林资源的生态公益效益,关健是国家、政府财政事业供养林场购买社会生态公共产品。改革的任务板块、方法路线、目标效能均是围绕充分发挥林场森林资源的生态社会效益而进行,形成以林养人、以人养生态的国有林场发展模式,让国有林场有限的森林资源为国家、社会提供最大限度的生态公共产品。针对当前国有林场改革工作存在认识不到位、技术支撑不力的诸多障碍,
关键词:
国有林场 改革 理论 实践 研究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张全林
国有林场改革是当前林业改革的重要内容。通过分析山西省国有林场改革路径,明确了国有林场改革的基本思路,提出国有林场改革的方法措施和保障机制。文章提出要实行"三增、三减、四创、两破",实现国有林场改革的全面深化,逐步建立富有山西特色的国有林场管理体系。
关键词:
国有林场 改革 研究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温根
文章通过对山西省国有林场改革的实践探索,从实施因地制宜、精准定性,紧扣方案、狠抓落实,完善制度、规范运作,依法依规、强化管理,适度整合、优化结构五大举措,针对改革后国有林场在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制度政策、金融债务化解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研判当前林业发展形势,紧密结合山西实际,提出了改革后国有林场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
国有林场改革 探索 发展思路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谢肖昀 李际平 曹小玉 袁晓红 赵春燕
以湖南省福寿国有林场13年生杉木生态公益林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专家咨询,运用层次分析法,选取水土保持与水源涵养、物种多样性、固碳功能、生产力4个方面功能共16个指标,建立杉木生态公益林多功能指标体系,并对其多功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杉木生态公益林多功能经营评价的4个准则层指标权重由大到小分别为:水土保持与水源涵养(0.547 8)、物种多样性(0.199 7)、固碳功能(0.183 2)、生产力(0.069 3)。杉木生态公益林多功能等级为差的样地比重占83.3%;中等等级的样地只占16.7%;无优、良等级的样地。杉木生态公益林整体多功能水平偏低。影响其多功能充分发挥的主要原因为树种结构单一,林...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甘敬 马履一 蔡宝军 杜鹏志 王希群
中幼龄林抚育关系到林分的质量和生态功能的发挥,北京市政府从2002年起将中幼龄林抚育工程列为全市重点工程。为确保此项工程目标的顺利完成,市林业局采取从组织领导、规划设计、技术规程以及技术培训、检查验收等综合管理措施。通过3年的实践共完30万hm2的抚育任务的工程建设目标,达到了调整林分密度,优化林分结构,改善林木生长环境,加速森林资源培育的目的。
关键词:
生态公益林 中幼林 抚育 工程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马浩然
【目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单位的转变是促进公益林质量提升和激励森林生态服务功能提升的需要。通过合理设置多元化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单位,促进补偿资金的科学分配,实现对公益林生态服务价值的差异化合理评价。【方法】基于森林生态系统存量和增量的视角和特点,探索多元化的补偿单位,提出了以蓄积为单位实施存量补偿以促进森林生态效益“按质补偿”、以蓄积增量为单位实施“激励性”的增量补偿以促进森林碳汇能力提升的补偿思路。以浙江省淳安县临岐镇公益林为案例,基于现有森林区划的最小单位——小班分析评价了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以蓄积和蓄积增量作为补偿单位的可行性。【结果】按照蓄积补偿比按照面积补偿更能凸显森林水源涵养功能和森林质量的“差异化”补偿效果;以蓄积增量为单位能够促进对碳汇功能的兼顾改善,满足森林生态服务多功能经营目标需求。【结论】以蓄积和蓄积增量为补偿单位组合实施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能够有效维护现有森林生态系统存量,同时激励森林生态系统增量的扩张,弥补面积单位在当前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中价值体现激励性、动态性不足的问题,为有效促进森林生态服务功能指明提升方向。图4表4参28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蒋海
《林业经济》1995年第5期登载了张健民同志《关于生态公益林可持续发展的思考》一文(下文简称《思考》),提出了实现生态公益林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和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依据,为我国生态公益林的持续发展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但是,《思考》中的部分内容,观点失之偏颇,概念模糊,本文谨提出自己的意见与张健民同志商榷。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邓超 李际平 曹小玉 费皓柏
对湖南省福寿国营林场不同龄组杉木生态公益林碳储量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杉木生态公益林幼龄林总碳储量为97.084 3 t/hm2,中龄林总碳储量为124.998 5 t/hm2,近熟林总碳储量为116.192 1 t/hm2,中龄林总碳储量最高。土壤层碳储量所占比重最大,在幼龄林、中龄林和近熟林中分别占到了97.89%、87.47%和73.36%,所占比例依次减少,其中土壤的表层土碳储量含量最高。林下植被的灌木层、草本层和枯枝落叶层碳储量中所占比例较小,在幼龄林中占2.17%,在中龄林中占1.62%,在近熟林中占1.25%,且所占比例随林龄的增加而逐渐减少。
关键词:
碳储量 杉木生态公益林 龄组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蒋凡 曾辉 卓秋丽 王芳 林小花 王劲松
在国有林场改革发展中,从主要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分析在改革推进过程中所遇到的动力和阻力因素,从而完善动力机制构建;同时也利用博弈理论的研究方法,分析国有林场改革主要利益相关者之间利益的博弈关系,并根据Nash均衡策略的最优解,给出了国有林场改革的建议。
关键词:
博弈 利益相关 Nash均衡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敏 姚顺波
以公共政策评估理论为基础,从解决职工工资危困的视角,利用协整检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模型,依据陕西省汉中市21个生态公益型国有林场样本数据,对生态公益型国有林场事业化改革的长期和短期经济效果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短期内事业化改革可暂时解决林场职工工资危困,但地方政府、林场职工、国有林场三个利益层长期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同时,论证了目前公益性林场事业化改革自身可能缺乏持续的动力机制;基于公共物品供给理论而提出政府利用市场间接提供生态产品的企业化运营改革模式。
关键词:
国有林场 改革 地方政府 林场职工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杨丕文
一、国有林场和省直属林业局的概况山西省共有219个国有林场,其中省直属9个林业局,辖102个,地(市)、县(区)辖116个,另有省林校实验林场1个。全省219个国有林场有林地总面积95万 hm~2,占全省60%以上;活立木蓄积总量4530万 m~3,占全省70%以上。有职工15765人,其中省直属9个林业局11063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