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811)
2023(16483)
2022(13446)
2021(12463)
2020(10528)
2019(23540)
2018(23063)
2017(44775)
2016(23738)
2015(26249)
2014(25687)
2013(25222)
2012(22546)
2011(19916)
2010(19720)
2009(18418)
2008(18024)
2007(16115)
2006(13973)
2005(12728)
作者
(65589)
(54949)
(54841)
(51879)
(35000)
(26001)
(24740)
(21279)
(20857)
(19468)
(18704)
(18619)
(17346)
(17228)
(17132)
(16718)
(16466)
(16149)
(15914)
(15806)
(13439)
(13426)
(13305)
(12738)
(12266)
(12247)
(12194)
(12182)
(10889)
(10768)
学科
(98079)
经济(97933)
(96651)
(87914)
企业(87914)
管理(87109)
方法(44483)
数学(35564)
数学方法(35140)
(34748)
业经(32507)
(31678)
(25100)
(24482)
财务(24430)
财务管理(24389)
中国(23357)
企业财务(23140)
农业(22262)
技术(19865)
(18899)
(17491)
理论(17436)
(17262)
(17056)
贸易(17046)
(16684)
(16611)
体制(16196)
地方(15426)
机构
学院(334878)
大学(329631)
(139679)
经济(137095)
管理(136327)
理学(117579)
理学院(116492)
管理学(114787)
管理学院(114157)
研究(103055)
中国(81563)
(68774)
(67310)
科学(60343)
(55259)
财经(54168)
(51014)
(49715)
(49299)
中心(49001)
业大(48440)
研究所(44543)
农业(43474)
经济学(42522)
北京(41125)
财经大学(40245)
(39638)
经济学院(38414)
(38157)
(38026)
基金
项目(225543)
科学(180633)
基金(166502)
研究(166475)
(144053)
国家(142792)
科学基金(125439)
社会(108387)
社会科(102857)
社会科学(102833)
(88980)
基金项目(87719)
自然(80884)
自然科(79088)
自然科学(79063)
自然科学基金(77701)
教育(76645)
(73712)
资助(66977)
编号(66648)
成果(52336)
(50459)
(50450)
重点(50367)
(48135)
(47038)
创新(46469)
(45455)
国家社会(45347)
课题(45320)
期刊
(156630)
经济(156630)
研究(95134)
中国(63363)
(58126)
管理(56246)
(51946)
学报(47575)
科学(46171)
大学(38048)
学学(36257)
农业(35505)
技术(31527)
(31221)
金融(31221)
教育(30254)
业经(28573)
财经(27406)
经济研究(24575)
(23615)
(20550)
问题(20317)
技术经济(17699)
财会(17143)
现代(16315)
商业(15838)
(15663)
(15595)
世界(14975)
科技(14899)
共检索到4934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任广乾  李俊超  赵梦洁  
国有僵尸企业的长期存在是引发结构性矛盾的重要因素,在分类处置的政策指导下,以并购重组方式处置具有重组价值的国有僵尸企业已成为市场机制的重要途径。基于协同理论,本文以2006~2020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利用实证研究方法从政府激励和市场引导两个角度探讨国有企业同质重组与民营企业跨所有制并购对国有僵尸企业产生的治愈效果。实证结果表明:国有企业同质重组对国有僵尸企业产生的治愈效果不明显,民营企业跨所有制并购能够有效治愈国有僵尸企业,并且这种治愈效果在非关联交易以及现金支付的并购样本中更为明显。进一步的机制检验发现,民营企业跨所有制并购通过完善国有僵尸企业的内部治理结构,进而实现治愈国有僵尸企业的效果。研究结论为有效出清僵尸企业、提高国有企业竞争力以及国有企业的深化改革提供了理论经验和参考。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孙迎辰  王晓腾  
当前,混合所有制改革是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举措和重要突破口,并购重组是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要手段,有利于实现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战略性调整。文章在分析并购重组作用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基础上,结合当前实施效果和存在问题,提出在明确政府在国有企业并购重组中的定位、健全并购重组法律法规、完善资本市场及提高金融中介服务能力等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吉玖男   张俊瑞  
近年来一系列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政策不断出台颁布,通过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不断推动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优化,实现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文章使用2014—2020年间我国资本市场A股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实际数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检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实施对国有控股企业投资效率产生的预期后果,并且进一步通过中介效应检验混合所有制改革对投资效率产生影响的作用路径。结果表明,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后的国有控股企业投资效率水平明显得到提升,且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减缓委托代理问题、改善公司治理水平而非强化融资约束导致的。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吴先明  张玉梅  
国有企业海外并购是否创造了价值?现有文献对这一问题还缺乏明晰的答案。文章基于资源基础观与制度基础观整合的视角,利用Wind数据库2007~2015年国有企业财务数据与海外并购数据库Zephyr、SDC Platinum相匹配,借助倾向得分匹配(PSM)与双重差分(DID)方法实证检验了国有企业海外并购对企业价值(综合价值、融资能力、盈利能力和增长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海外并购与国有企业价值之间存在关系,海外并购提升了企业综合价值,但存在至少5年的滞后期。在5年存续期中,海外并购对企业融资能力影响甚微;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呈现出显著的积极发展态势;对企业增长能力的影响则由显著的负向影响逐渐减弱为没有影响。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丁一兵  刘紫薇  
利用2009—2016年中国制造业企业微观层面数据,采用PSM-DID方法分析企业跨国并购行为对生产率和财务绩效的影响。结果发现,跨国并购对制造业企业生产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对财务绩效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这两种作用有逐年减弱的趋势。进一步地,从企业异质性和东道国特征两个方面细分考察异质性跨国并购微观绩效的差异,发现跨国并购显著促进了大中型制造业企业、非国有企业和国有制造业企业的生产率,但仅改善了国有企业的财务绩效;当东道国经济发展水平更高、对FDI态度更加友善、制度水平高于母国时,跨国并购对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更大。最后特别关注了跨国并购的内生性问题,并使用动态系统GMM方法再次验证跨国并购对生产率的促进作用,为客观评价制造业企业跨国并购绩效提供了微观层面的经验研究。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常青青  
自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和"走出去"战略以来,大量中国企业积极寻求海外合作,而通过跨国并购能够迅速帮助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在国际市场角逐中占据一席之地。文章基于2011—2018年中国上市公司微观层面的数据,采用倾向匹配得分和双重差分(PSM-DID)方法研究企业跨国并购行为对研发能力的影响,并使用动态模型进行进一步检验。结果表明:跨国并购显著提升了企业的研发能力,但提升效应在企业并购之后的年度中存在一定波动性,并最终呈现减弱的趋势。进一步地,从企业异质性的角度考察了企业性质和地区分布对于企业跨国并购的研发能力提升的影响:相较于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的跨国并购对研发能力的提升效应更强;相较于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企业的跨国并购对研发能力的提升效应较弱。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常青青  
自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和"走出去"战略以来,大量中国企业积极寻求海外合作,而通过跨国并购能够迅速帮助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在国际市场角逐中占据一席之地。文章基于2011—2018年中国上市公司微观层面的数据,采用倾向匹配得分和双重差分(PSM-DID)方法研究企业跨国并购行为对研发能力的影响,并使用动态模型进行进一步检验。结果表明:跨国并购显著提升了企业的研发能力,但提升效应在企业并购之后的年度中存在一定波动性,并最终呈现减弱的趋势。进一步地,从企业异质性的角度考察了企业性质和地区分布对于企业跨国并购的研发能力提升的影响:相较于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的跨国并购对研发能力的提升效应更强;相较于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企业的跨国并购对研发能力的提升效应较弱。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韩沚清  许多  
混合所有制改革影响国企绩效的综合路径主要包括三大路径:通过国有股减持和各大股东间的相互制衡影响国企绩效,通过实施高管薪酬与股权激励影响国企绩效,通过创造公平竞争的外部市场环境影响国企绩效。本文以2012-2016年沪深A股上市混合所有制企业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国有持股占比度对企业绩效影响具有两面性,即呈U型相关;而通过提高股权牵制制衡度和股权聚集集中度可以直接提高企业绩效;通过优化激励机制可以提高企业绩效;通过政策性负担的降低可以提升企业绩效,通过市场竞争、资本市场成熟度的调节作用而影响企业绩效。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俞萍萍  赵永亮  
本文基于汤姆森全球并购数据库、《境外投资企业(机构)名录》《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构建全新的企业数据库,从微观层面考察了影响我国制造业企业海外并购的因素。研究发现:生产率与跨国并购显著负相关,且二者还具有非线性的正U型关系,国有、外商投资的所有权性质会提高企业跨国并购的倾向,规模越大、资本密度越高、负债率越低的企业进行海外并购的概率越高。在不同发展水平的东道国、不同要素密集度、不同研究期间的情形下,只有国有的所有权属性对跨国并购均有显著且为正的影响。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卫婧婧  
文章利用中国上市公司2008-2014年财务数据,采用基于倾向得分匹配的倍差法,实证考察国有企业并购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国有企业并购有利于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可作为供给侧改革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方式;相对于并购国企,国有企业并购民营、外资企业对企业效率的提升作用更大,但同时长期绩效稳定性也较差;控制权的转移对国有企业并购具有负向调节作用,保证目标企业控制权或管理权稳定很重要。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卫婧婧  
本文利用中国上市公司2008-2014年财务数据,采用基于倾向得分匹配的倍差法,实证考察了国有企业并购对产业升级的影响,并从资源匹配、并购协同、股权制衡等角度解析了目标企业所有制差异对并购效应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国企并购有利于促进产业升级。而相对于并购国企,国有企业并购民营、外资企业更有助于实现供给侧改革目标;面对不同所有制的目标企业,控制权的转移呈现出不同的调节作用,但负向影响是主要作用。因此,保持目标企业控制权和管理层稳定十分重要。国企并购在产业价值链升级方面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企业应尽快缩短双方资源磨合的调整期。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卫婧婧  
文章利用中国上市公司2008-2014年财务数据,采用基于倾向得分匹配的倍差法,实证考察国有企业并购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国有企业并购有利于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可作为供给侧改革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方式;相对于并购国企,国有企业并购民营、外资企业对企业效率的提升作用更大,但同时长期绩效稳定性也较差;控制权的转移对国有企业并购具有负向调节作用,保证目标企业控制权或管理权稳定很重要。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卫婧婧  
本文利用中国上市公司2008-2014年财务数据,采用基于倾向得分匹配的倍差法,实证考察了国有企业并购对产业升级的影响,并从资源匹配、并购协同、股权制衡等角度解析了目标企业所有制差异对并购效应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国企并购有利于促进产业升级。而相对于并购国企,国有企业并购民营、外资企业更有助于实现供给侧改革目标;面对不同所有制的目标企业,控制权的转移呈现出不同的调节作用,但负向影响是主要作用。因此,保持目标企业控制权和管理层稳定十分重要。国企并购在产业价值链升级方面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企业应尽快缩短双方资源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汪海粟  韩刚  
本文从两个典型案例出发,对导致民营企业跨所有制并购失败的地方政府行为异化现象进行了描述和解析,揭示了多元产权结构下企业并购过程中的政府行为选择并非出于意识形态偏好,而是与其经济和政治利益密切相关。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志平  凌士显  吕风光  
随着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持续深入,异质性大股东治理效应成为亟需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以2008—2017年发生并购交易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并购价值的视角,实证检验异质性大股东的治理效应及作用路径。研究发现,异质性大股东具有积极的治理效应,能显著提高企业并购价值;机制检验发现,异质性大股东通过监督控股股东、激励管理层、为非国有企业提供异质股权"扶持效应"三种路径来提升并购价值;进一步研究发现,当异质性大股东的数量越多、累计持股比例越高、控股股东股权越集中时,异质性大股东对并购价值的治理效应越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