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86)
- 2023(9226)
- 2022(7546)
- 2021(6817)
- 2020(5880)
- 2019(12930)
- 2018(12875)
- 2017(24903)
- 2016(13416)
- 2015(14746)
- 2014(14744)
- 2013(14536)
- 2012(13136)
- 2011(11474)
- 2010(11859)
- 2009(11592)
- 2008(11860)
- 2007(10990)
- 2006(9819)
- 2005(9441)
- 学科
- 业(79238)
- 企(75517)
- 企业(75517)
- 管理(65613)
- 济(58970)
- 经济(58852)
- 财(27235)
- 业经(26703)
- 方法(23433)
- 农(21537)
- 制(21162)
- 务(21134)
- 财务(21115)
- 财务管理(21093)
- 企业财务(20032)
- 体(16053)
- 农业(15818)
- 数学(15797)
- 技术(15790)
- 数学方法(15702)
- 体制(14596)
- 划(14039)
- 策(13957)
- 中国(12860)
- 企业经济(12419)
- 经营(11997)
- 和(11944)
- 银(11902)
- 银行(11895)
- 理论(11643)
- 机构
- 学院(198106)
- 大学(192042)
- 济(87314)
- 经济(85725)
- 管理(83917)
- 理学(71071)
- 理学院(70489)
- 管理学(69865)
- 管理学院(69487)
- 研究(57628)
- 中国(50719)
- 财(47472)
- 京(39272)
- 财经(36294)
- 经(32834)
- 江(32146)
- 农(30417)
- 科学(30097)
- 所(27675)
- 中心(27156)
- 财经大学(26669)
- 经济学(26119)
- 业大(25327)
- 商学(25159)
- 商学院(24940)
- 州(24601)
- 北京(24438)
- 研究所(23978)
- 农业(23583)
- 经济学院(23553)
- 基金
- 项目(121028)
- 科学(98369)
- 研究(92910)
- 基金(90460)
- 家(75881)
- 国家(75146)
- 科学基金(67811)
- 社会(62063)
- 社会科(58916)
- 社会科学(58903)
- 基金项目(47807)
- 省(47800)
- 自然(42334)
- 教育(41746)
- 自然科(41399)
- 自然科学(41390)
- 自然科学基金(40760)
- 划(38075)
- 编号(36858)
- 资助(35979)
- 业(31557)
- 制(30734)
- 成果(29534)
- 创(29159)
- 部(27724)
- 重点(26391)
- 创新(26266)
- 国家社会(25784)
- 发(25172)
- 性(25143)
- 期刊
- 济(106061)
- 经济(106061)
- 研究(60537)
- 财(43238)
- 中国(40480)
- 管理(38385)
- 农(30318)
- 融(24035)
- 金融(24035)
- 科学(23815)
- 学报(22147)
- 农业(20371)
- 业经(19637)
- 财经(19421)
- 大学(18784)
- 技术(18754)
- 学学(18157)
- 经(16667)
- 经济研究(15639)
- 教育(15059)
- 问题(13431)
- 财会(13383)
- 业(13048)
- 技术经济(12029)
- 会计(11276)
- 现代(11231)
- 世界(10360)
- 贸(10029)
- 商业(9883)
- 经济管理(9813)
共检索到3088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呼建光 肖萌 姜思宇
本文以2013年到2014年国家相继推出国有企业高管薪酬管制政策作为对于金融市场国有上市公司的冲击事件,分别检验各单一事件和混合事件的市场反应。研究发现,此次国有企业改革背景下对于国有企业管理者薪酬的限制并不是对企业活动的过度干预,而是有效的管制;并且,无论使用绝对薪酬水平还是超额薪酬水平都发现国有上市公司的管理者薪酬水平越高,其市场反应越大。在获得市场肯定的同时,国有企业管理者薪酬制度改革有待于进一步深化。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呼建光 肖萌 姜思宇
本文以2013年到2014年国家相继推出国有企业高管薪酬管制政策作为对于金融市场国有上市公司的冲击事件,分别检验各单一事件和混合事件的市场反应。研究发现,此次国有企业改革背景下对于国有企业管理者薪酬的限制并不是对企业活动的过度干预,而是有效的管制;并且,无论使用绝对薪酬水平还是超额薪酬水平都发现国有上市公司的管理者薪酬水平越高,其市场反应越大。在获得市场肯定的同时,国有企业管理者薪酬制度改革有待于进一步深化。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银国 张劲松 朱龙
本文首先分析了高管薪酬管制的原因,然后通过沪市上市国有企业的数据实证检验我国高管薪酬管制的有效性,实证结果显示由于薪酬管制的存在,导致在职消费和腐败现象的滋生,企业代理成本的增加最终影响到企业的绩效。
关键词:
薪酬管制 有效性 在职消费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常风林 周慧 岳希明
本文以2009年《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央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的指导意见》为基准研究对象,考察政府限制性薪酬政策对国有企业高管薪酬的影响。基于不同股权性质的双重差分实证结果表明,无论是企业整体层面还是总经理个人层面"限薪令2009"在统计上都是无效的,年度差分效应也显示该政策无效,稳健性检验同样表明"限薪令2009"未能限制央企负责人薪酬过快增长。最后,采用类似研究方法分析认为"八项规定"和"限薪令2015"政策有效抑制了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的过快增长,限薪效果集中于地方国有企业,薪酬下降幅度约为3%~6%。在加快国有企业高管薪酬市场化改革同时,仍需充分发挥政府限制性薪酬政策的作用。
关键词:
政府限薪令 国有企业 高管薪酬 双重差分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常风林 周慧 岳希明
本文以2009年《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央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的指导意见》为基准研究对象,考察政府限制性薪酬政策对国有企业高管薪酬的影响。基于不同股权性质的双重差分实证结果表明,无论是企业整体层面还是总经理个人层面"限薪令2009"在统计上都是无效的,年度差分效应也显示该政策无效,稳健性检验同样表明"限薪令2009"未能限制央企负责人薪酬过快增长。最后,采用类似研究方法分析认为"八项规定"和"限薪令2015"政策有效抑制了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的过快增长,限薪效果集中于地方国有企业,薪酬下降幅度约为3%6%。在加快国
关键词:
政府限薪令 国有企业 高管薪酬 双重差分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楠 卢洪友
国有企业高管薪酬管制已是我国政府在收入分配领域的制度安排之一,但政策效果缺乏明确与统一的结论。本文基于不完全契约理论构建了一个政府与高管薪酬谈判的动态博弈模型,探讨了薪酬管制下实现高管有效激励的契约选择。在此基础上,借助2009年"限薪令"的实施作为薪酬管制的准自然实验,运用PSM-DID方法实证检验了限薪政策的干预效果。本研究发现,"限薪令"没有降低国有企业高管货币薪酬,但是有效减缓了货币薪酬的增长幅度,职工工资没有受到"限薪令"的影响;"限薪令"出台后地方国有企业在职消费显著增加,中央企业在职消费增加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楠 卢洪友
国有企业高管薪酬管制已是我国政府在收入分配领域的制度安排之一,但政策效果缺乏明确与统一的结论。本文基于不完全契约理论构建了一个政府与高管薪酬谈判的动态博弈模型,探讨了薪酬管制下实现高管有效激励的契约选择。在此基础上,借助2009年"限薪令"的实施作为薪酬管制的准自然实验,运用PSM-DID方法实证检验了限薪政策的干预效果。本研究发现,"限薪令"没有降低国有企业高管货币薪酬,但是有效减缓了货币薪酬的增长幅度,职工工资没有受到"限薪令"的影响;"限薪令"出台后地方国有企业在职消费显著增加,中央企业在职消费增加不明显。进一步探究限薪对高管与职工努力的影响,发现薪酬管制减少了企业过度投资、提高了全要素生产率,对高管和职工分别起到正向的规范效应和激励效应。本文的结论表明:薪酬管制约束了高管货币薪酬激励机制,在职消费可能成为地方国有企业高管获得隐性薪酬的替代性选择。因此,进行国有企业分类化管理、拓宽高管激励方式是国有企业高管薪酬治理的长效机制。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代秀丽 张璇 赵惠芳
我国处于经济转型时期,国有企业受到来自政府的各种干预。由于政府干预的刚性和滞后性,可能会对国有企业的薪酬契约产生外溢的效果,即隐形契约的形成。文章对国有中央企业和地方企业政府干预影响高管薪酬激励的作用机制及对高管薪酬激励有效性产生的影响进行理论分析,通过实证研究得出:在地方国有企业,政府干预影响了货币薪酬激励和股权激励的有效性,强化了在职消费、政治晋升等隐形激励对货币薪酬激励的替代,过度的在职消费对企业绩效产生了负面影响。
关键词:
政府干预 高管薪酬 有效性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黄晓红 张昉
国有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薪酬管制的有效性一直是人们热议的话题,本文以2009年A股市场上市公司为样本,分别按照其性质(国有或非国有)以及所处行业的产业结构(竞争市场或寡占市场)进行分类,实证分析了中国国有企业薪酬管制的有效性。本文的研究表明,国企高管薪酬管制对企业绩效存在正向作用,而其效果几乎不受产业结构的影响,这跟我国国有企业受到政府的保护导致行政垄断有关。最后,本文针对我国国企薪酬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短期内维持薪酬管制,而将长期目标设定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完善激励制度,最大限度保证国有企业健康稳定成长。
关键词:
薪酬管制 产业结构 国有企业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廖以 徐诗意
2015年1月我国正式实施《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以规范国有企业高管薪酬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实证分析了这项法规实施对国有企业高管薪酬和运气之间关系。发现我国国有企业存在运气付薪,并且运气薪酬具有不对称性的特点。政府《限薪令》实施后,并没有降低国有企业高管薪酬水平。甚至政府《限薪令》的实施,提升了国有企业的高管运气付薪。因此从实证看,国有企业高管薪酬制度的改革方案,并没有完全解决国有企业高管的薪酬管理问题。从国外看,针对高管薪酬的管理,往往激励和约束并重。因此,本文认为对国有企业高管薪酬的管理,应该在政府监管的前提下,注重市场调节作用,完善公司的内部治理,方能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薪酬管理制度。
关键词:
国有企业 高管薪酬限薪令 业绩与运气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彦玲
本文以2002—2017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国有企业为研究对象,对混合所有制改革、高管限薪与国有企业绩效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经研究发现:高管限薪与国有企业绩效显著正相关;混合所有制改革与国有企业绩效正相关;混合所有制改革能够显著增强高管限薪与国有企业绩效之间的相关性。
关键词:
混合所有制改革 高管限薪 国有企业绩效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鄢伟波 邓晓兰
理论上,国有企业高管薪酬管制会对高管努力程度、创新活动、在职消费和运气薪酬四类行为产生影响,但现有文献尚未进行全面讨论。本文以2010—2016年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薪酬管制下国有企业高管的这四类反应。研究发现:薪酬管制导致国有企业高管努力程度下降了,创新活动和在职消费并未分别减少和增加,但薪酬管制使国有企业高管不合理的运气薪酬现象得到了缓解。高管薪酬管制的反生产激励降低了效率,但通过对运气薪酬的遏制提升了公平,高管薪酬管制具有合理性和必要性。薪酬管制未降低国有企业创新活动,一定程度上映射出国有企业高管创新激励机制的缺失。本文综合评价了薪酬管制的净效应并为国有企业高管薪酬制度下一步改革提供了有意义的参考。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董红晔 李小荣
公司治理和政府干预的相关理论是解释国有企业过度投资的重要理论,但是,新时代背景下,难以解释公司治理机制相同的企业过度投资程度却迥然不同,以及政府干预逐步降低而国有企业过度投资依然严重的现象。本文尝试采用高管权力这一新的视角,引入社会心理学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高管权力理论,解释国有企业过度投资严重的问题。本文的实证研究表明,高管权力的增大是国有企业过度投资严重的重要影响因素,特别是当政府干预低时,高管权力能很好地解释国有企业的过度投资问题。进一步研究还发现,高管权力与过度投资的显著正相关关系只在法律环境差和未在香港上市的样本中存在,说明良好的法律环境能对高管产生约束力。同时,建立完善的资本市场体...
关键词:
国有企业 高管权力 过度投资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沈艺峰 李培功
2009年9月16日,国务院六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央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的指导意见》,以规范国有企业高管薪酬中存在的问题。本文试图从实证上检验该政府法规对国有企业高管薪酬、业绩和运气之间关系的影响。实证检验得到的结论可以归纳为三点:一是我国上市企业中存在显著的高管运气薪酬现象;二是较非国有企业而言,国有企业高管运气薪酬的现象更为严重;三是政府法规发布后,国有企业高管的薪酬水平不仅没有降低,反而得到显著提高,国有企业高管运气薪酬的现象依然存在,说明《政府限薪令》并未取得预期的效果。解决国有企业高管运气薪酬的问题,不能完全依赖外部的行政力量,还应该根据我国近年来国有企业改革的实践经验,借...
关键词:
国有企业 高管薪酬 限薪令 业绩与运气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贾卓强
本文基于2007—2021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检验了2015年“限薪令”对国企投资偏好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2015年“限薪令”总体提升了国企实业投资水平,抑制了金融投资倾向,且这种趋势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增强;从具体投资类型看,实业投资的扩大主要以创新投资带动,对金融投资的抑制主要来自短期金融投资减少;影响机制分析得出,2015年“限薪令”通过激发高管长期动机,增强高管努力程度来影响国企投资偏好,而股权激励会对薪酬管制下的国企“脱虚向实”起到正向调节作用;异质性分析得出,2015年“限薪令”对竞争型国企的投资偏好影响显著,而对垄断型国企没有影响;三次薪酬管制对比分析得出,2009年“限薪令”对国企投资偏好没有影响,2012年“八项规定”和2015年“限薪令”对国企投资偏好存在同方向影响,但影响效果前者只有后者的一半。本文的研究为当前国企薪酬制度改革和国企“脱虚向实”发展提供了有益启示。
关键词:
薪酬管制 投资偏好 实业投资 金融投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