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351)
- 2023(17350)
- 2022(14938)
- 2021(13694)
- 2020(11819)
- 2019(26994)
- 2018(26664)
- 2017(51817)
- 2016(28317)
- 2015(31426)
- 2014(31182)
- 2013(31137)
- 2012(28439)
- 2011(25370)
- 2010(25456)
- 2009(23867)
- 2008(24198)
- 2007(21693)
- 2006(19179)
- 2005(17523)
- 学科
- 济(116805)
- 经济(116632)
- 业(108980)
- 管理(101026)
- 企(98695)
- 企业(98695)
- 方法(55157)
- 数学(44991)
- 数学方法(44575)
- 财(41741)
- 业经(34601)
- 农(34028)
- 务(30382)
- 财务(30312)
- 财务管理(30264)
- 制(29670)
- 企业财务(28906)
- 中国(27620)
- 农业(23759)
- 技术(21798)
- 体(21510)
- 学(20992)
- 理论(20828)
- 银(20297)
- 银行(20251)
- 和(20172)
- 地方(19823)
- 划(19549)
- 贸(19435)
- 贸易(19424)
- 机构
- 学院(406515)
- 大学(405854)
- 济(165678)
- 管理(165559)
- 经济(162270)
- 理学(142364)
- 理学院(140913)
- 管理学(138865)
- 管理学院(138110)
- 研究(128500)
- 中国(101533)
- 京(85645)
- 财(84123)
- 科学(76783)
- 财经(66399)
- 农(65428)
- 所(64014)
- 江(61040)
- 经(60417)
- 业大(58777)
- 中心(58731)
- 研究所(57355)
- 北京(53851)
- 农业(51259)
- 经济学(50069)
- 财经大学(49413)
- 州(48871)
- 范(48408)
- 师范(47941)
- 院(46483)
- 基金
- 项目(267795)
- 科学(212361)
- 基金(197101)
- 研究(196655)
- 家(170157)
- 国家(168720)
- 科学基金(147170)
- 社会(125576)
- 社会科(119156)
- 社会科学(119128)
- 基金项目(104372)
- 省(103785)
- 自然(95977)
- 自然科(93774)
- 自然科学(93753)
- 自然科学基金(92152)
- 教育(89800)
- 划(86465)
- 资助(81574)
- 编号(79173)
- 成果(64275)
- 部(60000)
- 重点(58801)
- 创(57388)
- 发(55149)
- 课题(53691)
- 创新(53012)
- 制(52519)
- 教育部(52102)
- 国家社会(51725)
- 期刊
- 济(185055)
- 经济(185055)
- 研究(121306)
- 中国(76153)
- 财(70518)
- 管理(65604)
- 学报(60892)
- 农(60298)
- 科学(56629)
- 大学(47133)
- 学学(44836)
- 融(41846)
- 金融(41846)
- 农业(41114)
- 教育(38783)
- 技术(34948)
- 财经(34126)
- 业经(31153)
- 经(29076)
- 经济研究(28575)
- 问题(24012)
- 业(23636)
- 技术经济(21163)
- 财会(20595)
- 理论(19882)
- 现代(19628)
- 版(18630)
- 会计(18403)
- 科技(18272)
- 商业(18208)
共检索到6044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黄晓红 张昉
国有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薪酬管制的有效性一直是人们热议的话题,本文以2009年A股市场上市公司为样本,分别按照其性质(国有或非国有)以及所处行业的产业结构(竞争市场或寡占市场)进行分类,实证分析了中国国有企业薪酬管制的有效性。本文的研究表明,国企高管薪酬管制对企业绩效存在正向作用,而其效果几乎不受产业结构的影响,这跟我国国有企业受到政府的保护导致行政垄断有关。最后,本文针对我国国企薪酬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短期内维持薪酬管制,而将长期目标设定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完善激励制度,最大限度保证国有企业健康稳定成长。
关键词:
薪酬管制 产业结构 国有企业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银国 张劲松 朱龙
本文首先分析了高管薪酬管制的原因,然后通过沪市上市国有企业的数据实证检验我国高管薪酬管制的有效性,实证结果显示由于薪酬管制的存在,导致在职消费和腐败现象的滋生,企业代理成本的增加最终影响到企业的绩效。
关键词:
薪酬管制 有效性 在职消费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余琼 张河川
以2009—2017年沪深A股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混合所有制国有企业和非混合所有制国有企业在高管薪酬与业绩关系方面的差异。实证研究发现:与非混合所有制国有企业相比,混合所有制国有企业的高管薪酬对业绩的敏感度更高。进一步地,将混合所有制公司样本按照市场化程度高低划分为两组,分样本组检验发现,在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混合所有制国有企业的高管薪酬对业绩的敏感度更高。研究结论表明,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助于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降低委托代理成本,同时,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效果受市场化程度的影响。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强 孙剑平
采用2000-2010年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基于完全竞争企业的对比考察垄断企业薪酬制度的有效性。实证结果发现:垄断企业高管人员薪酬激励与公司当期短期业绩显著正相关的证据,与完全竞争行业企业相比较,垄断企业高管人员薪酬激励与公司当期短期业绩相关系数更高;由于垄断企业股权激励受政府严格管制,股权激励的"金手铐"未起作用,垄断企业高管人员股权激励与公司业绩不相关,完全竞争行业的股权激励的薪酬激励相对于垄断行业更有效。
关键词:
垄断企业 高管薪酬 业绩敏感度 股权激励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徐玉龙 杨伟国
文章通过实证分析方法,检验了内部控制有效性对高管薪酬契约的影响,结果显示:内部控制越有效,高管薪酬契约越有效。这一结论为政府监管机构及上市公司股东提高高管薪酬契约有效性提供了经验证据。
关键词:
内部控制 高管权力 高管薪酬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谢获宝 王竞葭
本文以中国上市公司2004—2007年高管薪酬的相关数据,对高管薪酬激励与企业绩效的关系探讨高管的机会主义行为。研究表明:非国有控股企业高管薪酬与公司账面盈利、账面现金流和股东市场价值均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高管薪酬在国有控股企业中却只表现出了与代表账面盈利的净资产收益率指标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与代表现金绩效的资产收现率及代表股东财富的股票收益率没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对比国有控股企业,非国有控股企业的高管薪酬水平显著提高,而且其企业的高管所掌握的控制权越大,高管自身的薪酬越高。高薪管理层薪酬水平与管理费用率显著正相关,而低薪管理层则与管理费用率没有显著相关关系,说明高薪不仅不能降低代理成本,反...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顾海峰 朱慧萍
文章选取2008-2018年中国上市公司年度数据,采用面板回归模型对高管薪酬差距对企业创新投资的影响及其中介与调节作用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高管薪酬差距的增大会提升企业创新投资水平。相对于高管信心不足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低地区企业与国有企业,高管薪酬差距对高管过度自信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水平高地区企业与非国有企业创新投资的促进力度更大。董事联结与融资约束程度的提高均会加剧高管薪酬差距对企业创新投资的促进作用。两权分离度、风险承担及非效率投资在高管薪酬差距与企业创新投资关系中承担着部分中介作用。本研究成果将为提升企业创新投资动能及创新质量,以此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目标,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与决策参考。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毛洪涛 周达勇 王新
本文考察了薪酬委员会在高管薪酬考核与评价中对高管薪酬与会计业绩关系的调整。研究发现,当盈余波动性较大时,薪酬委员会会减弱高管薪酬与会计业绩之间的相关性。与应计利润相比,薪酬委员会会增强经营活动现金流对高管薪酬的影响。本文还发现了薪酬委员会降低薪酬粘性给公司薪酬激励造成的不利影响。我们的研究表明,薪酬委员会对高管薪酬与会计业绩之间关系的调整是积极、有效的,设立薪酬委员会的公司对高管薪酬的考核与评价也更加客观、合理。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袁根根 田昆儒
本文选取2007~201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管理者才能、管理者和股东对公司的控制力与高管薪酬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管理者对公司的控制力虽然降低了薪酬业绩敏感度,但管理者才能却能提高薪酬业绩敏感度,而股东对公司的控制力与薪酬业绩敏感度之间则呈现倒U型关系;进一步分析发现,非国有上市公司中的大股东监督对薪酬业绩敏感度的替代作用比国有上市公司更强。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李青原 张璐琦
本文以20032015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监督型基金持有对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水平的影响。按照上市公司在基金投资者投资组合中的重要程度来区分基金投资者的监督水平,本文认为只有监督型基金会从监督中获得超过成本的收益,更积极地对公司实行监督,对高管薪酬产生更大影响,帮助公司减轻代理问题。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监督型基金持股增加能显著提高高管薪酬水平,同时,通过分组样本回归结果,当公司为国有企业、市场化程度低、存在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现象时,监督型基金持有与高管薪酬水平的正相关关系更为显著。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李青原 张璐琦
本文以2003~2015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监督型基金持有对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水平的影响。按照上市公司在基金投资者投资组合中的重要程度来区分基金投资者的监督水平,本文认为只有监督型基金会从监督中获得超过成本的收益,更积极地对公司实行监督,对高管薪酬产生更大影响,帮助公司减轻代理问题。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监督型基金持股增加能显著提高高管薪酬水平,同时,通过分组样本回归结果,当公司为国有企业、市场化程度低、存在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现象时,监督型基金持有与高管薪酬水平的正相关关系更为显著。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争光
文章选取了2005年~2012年沪深两市的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采用OLS多元回归分析法,实证检验了高管薪酬与公司业绩之间的关系。经验证据表明:高管薪酬与企业绩效正相关,即公司高管薪酬越高,企业绩效越好,表明了薪酬激励在我国发挥了应有的治理作用。文章的也提出了如何提高薪酬,促进企业绩效提升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高管薪酬 企业绩效 激励机制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韩静 周倩
以2008—2015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代理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在实证检验高管薪酬对成本粘性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董事会治理对成本粘性的约束影响以及在不同薪酬结构下这种约束影响的差异。研究发现短期货币性薪酬的比例与成本粘性负相关;在短期货币性薪酬比例较低时,适度扩大董事会规模和两职分离对成本粘性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文章不仅丰富了成本粘性机会主义成因观的研究,而且揭示了董事会治理的抑制作用在成本粘性水平接近最优范围时会逐渐变弱,为理性看待成本粘性现象提供了一定的经验证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韩静 周倩
以2008—2015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代理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在实证检验高管薪酬对成本粘性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董事会治理对成本粘性的约束影响以及在不同薪酬结构下这种约束影响的差异。研究发现短期货币性薪酬的比例与成本粘性负相关;在短期货币性薪酬比例较低时,适度扩大董事会规模和两职分离对成本粘性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文章不仅丰富了成本粘性机会主义成因观的研究,而且揭示了董事会治理的抑制作用在成本粘性水平接近最优范围时会逐渐变弱,为理性看待成本粘性现象提供了一定的经验证据。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肖建华 王若凡
科研组织衍生企业(academic spin-offs)是科研组织将学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而创办的企业。近年来,我国的科研组织衍生企业与日俱增,但经营业绩并不理想。其中,公司治理机制特别是高管激励的有效性一直被认为是影响企业绩效的重要因素。本文以我国境内上市的94家科研组织衍生企业为样本,从不同实际控制人的视角,探讨薪酬激励、股权激励和晋升激励三种高管激励模式对企业综合绩效的影响。结果发现,实际控制人为母体科研组织的衍生企业,其高管激励模式与实际控制人为非母体科研组织的衍生企业显著不同;薪酬激励与晋升激励对科研组织衍生企业综合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而股权激励的作用不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高新技术企业的治理机制、高管薪酬与绩效实证——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检验
高管人员薪酬与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相关性分析——来自沪、深A股市场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公司战略与高管薪酬差距——来自国有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激励目标异质性与高管薪酬契约——来自国有企业分类的经验证据
高管薪酬与公司业绩敏感性的影响因素——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高管薪酬、团队特征与公司业绩敏感性——来自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政治关联、产权性质与高管薪酬粘性——来自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高管-员工薪酬差距、研发投入强度与企业绩效——来自沪深A股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高管薪酬利益驱动下的企业并购——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高管薪酬外部公平性与企业绩效关联性研究——来自中国A股上市房地产公司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