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09)
- 2023(13143)
- 2022(10780)
- 2021(9964)
- 2020(8612)
- 2019(19478)
- 2018(19054)
- 2017(37129)
- 2016(19409)
- 2015(21383)
- 2014(20772)
- 2013(20365)
- 2012(18237)
- 2011(15781)
- 2010(15600)
- 2009(14262)
- 2008(13916)
- 2007(12099)
- 2006(10256)
- 2005(9124)
- 学科
- 业(87889)
- 济(82662)
- 经济(82567)
- 企(81305)
- 企业(81305)
- 管理(73994)
- 方法(39963)
- 数学(31760)
- 数学方法(31391)
- 业经(29238)
- 财(28887)
- 农(26337)
- 务(22249)
- 财务(22216)
- 财务管理(22187)
- 企业财务(21061)
- 农业(19201)
- 制(18357)
- 技术(18235)
- 中国(18093)
- 划(15513)
- 策(15300)
- 和(15014)
- 理论(14712)
- 体(14426)
- 贸(13678)
- 贸易(13670)
- 易(13319)
- 经营(12915)
- 银(12734)
- 机构
- 学院(270620)
- 大学(265039)
- 济(115026)
- 管理(114736)
- 经济(113114)
- 理学(99454)
- 理学院(98598)
- 管理学(97213)
- 管理学院(96724)
- 研究(80686)
- 中国(65726)
- 财(54033)
- 京(53830)
- 科学(47988)
- 农(46175)
- 财经(43492)
- 业大(40505)
- 江(40334)
- 经(39824)
- 中心(38938)
- 所(38526)
- 农业(36616)
- 经济学(34877)
- 研究所(34834)
- 财经大学(32500)
- 北京(32499)
- 商学(32278)
- 商学院(31992)
- 经济学院(31691)
- 州(31276)
- 基金
- 项目(186576)
- 科学(150256)
- 基金(139540)
- 研究(135408)
- 家(121289)
- 国家(120235)
- 科学基金(106423)
- 社会(88948)
- 社会科(84564)
- 社会科学(84542)
- 基金项目(74155)
- 省(73457)
- 自然(70109)
- 自然科(68629)
- 自然科学(68608)
- 自然科学基金(67448)
- 教育(61732)
- 划(60716)
- 资助(55951)
- 编号(52883)
- 创(42683)
- 部(41789)
- 重点(41580)
- 业(41085)
- 成果(40062)
- 发(39847)
- 创新(39135)
- 国家社会(37536)
- 科研(36432)
- 教育部(36413)
- 期刊
- 济(123762)
- 经济(123762)
- 研究(73376)
- 管理(47969)
- 中国(46786)
- 财(46485)
- 农(42167)
- 学报(38334)
- 科学(37990)
- 大学(30542)
- 学学(29518)
- 农业(29202)
- 技术(26278)
- 融(25038)
- 金融(25038)
- 业经(23017)
- 财经(22014)
- 教育(19920)
- 经济研究(19424)
- 经(19038)
- 业(18319)
- 问题(16101)
- 技术经济(15632)
- 财会(14823)
- 现代(13685)
- 商业(12990)
- 科技(12386)
- 世界(12326)
- 版(12319)
- 会计(12230)
共检索到3882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刘青松 肖星
基于国企高管的"政商"双重身份的视角,研究其在晋升和薪酬激励下的行为差异,指出晋升和薪酬的激励目标是不同的。研究发现:国企高管的晋升与业绩不相关,而与非经济指标相关;不同的晋升途径导致高管的行为不同,政治晋升与公司承担的社会责任和非效率投资正相关,非政治晋升与关联方占用正相关;在高管晋升前的任职期间即晋升激励较强时,薪酬与业绩正相关,而与非经济指标不相关;晋升激励非经济目标,而薪酬只激励业绩。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郝项超
国有控股银行的高管面临双重激励,他们不仅可以获得可观的薪酬,还有机会在政治上获得晋升。文章构建了衡量银行高管政治晋升激励的方法,并利用82家国有控股商业银行高管的个人数据,分析了高管双重激励与银行风险的关系以及两类激励之间的替代关系。实证结果表明,不管高管是董事长还是行长,薪酬的增加都会激励其更好地管理银行,降低银行的破产风险,但政治晋升激励对银行风险的负面影响仅对董事长成立。此外,薪酬激励与政治晋升激励之间存在替代关系,而且当前银行高管薪酬的平均水平非常接近实证分析得到的门槛值。因此,维持当前银行高管的薪酬水平而改进其薪酬结构是未来更为可行的方向,这为近期央企高管薪酬改革方案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高管 薪酬 政治晋升激励 银行风险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文锋 谷方杰 刘磊
本文基于影响企业绩效各种要素的结构特征,以2014—2016年A股上市的391家国有控股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多元回归分析模型,研究国有企业高管薪酬激励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着重探究显性激励与隐性激励的交互效应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政府下辖国有企业显性激励不显著,只有隐性激励显著,交互作用结果比较复杂,隐性激励与年薪激励相互增强,隐性激励与股权激励相互抑制。自然垄断国有企业隐性激励的效果要明显优于显性激励,交互作用结果表明,显性激励与隐性激励相互增强。自由竞争的国有企业交互作用结果表明,两种激励方式相互增强,其中,年薪差距和股权差距的激励效果更为明显。基于此,笔者建议,应针对不同产权类型的国有企业实行差异化的高管激励方式。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张栋 杨兴全 郑红媛
本文以2005-2013年国有上市银行为样本,检验了高管货币薪酬、晋升激励与银行绩效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货币薪酬能激励高管提高银行绩效,是有效的激励方式;高管职位晋升对银行绩效没有产生显著的正向激励效应;根据产权控制层级,将银行分组为中管银行和国有相对控股银行,发现前一类机构高管的职位晋升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励高管提高绩效,而后一类机构高管的薪酬市场化程度较高,职位晋升没有产生激励效果;高管货币薪酬激励的有效性显著强于职位晋升,表明我国银行薪酬机制的渐进式市场化改革为高管放弃职位晋升提供了货币补偿渠道,货币薪酬对职位晋升具有替代效应。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对国有银行高管薪酬实行"一刀切"的行政管制并...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陈宇新 孙长江
文章以2008年至2011年274家国有上市公司为观测样本,研究高管薪酬激励水平对费用粘性的影响。以高管货币薪酬在高管货币性薪酬与权益性薪酬两者中的比重作为薪酬激励水平,进而探讨两者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国有上市公司存在费用粘性,而且高管薪酬激励水平对费用粘性产生负向影响。
关键词:
国有上市公司 高管薪酬激励水平 费用粘性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李婷 王蓉
本文选取2015年-2019年沪深两市A股国有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用薪酬绩效敏感度来体现分成薪酬激励,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及分组回归检验,实证考察国有企业不同类型高管的分成薪酬激励情况,比较分析不同功能类别和不同层级控制的国有企业在分成薪酬激励的异质性。研究发现:第一,国有上市公司不同类型高管的分成薪酬激励均显著为正,但董事长、总经理的分成薪酬激励不存在显著差异;第二,不同功能类别和不同层级控制的国有企业在分成薪酬激励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竞争性国有企业高管的分成薪酬激励程度显著高于非竞争性国有企业,地方国有企业高管的分成薪酬激励程度显著高于中央国有企业。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崔建新 王先鹿 杜祥彩
国有企业高管薪酬激励问题一直是学术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如何激励国有企业高管努力工作、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在国有企业高管的薪酬激励过程中存在哪些干扰因素?针对这些问题,按照"公司治理—高管薪酬行为—高管薪酬激励效果—高管薪酬改革"的研究路径,对我国20092016年间有关国有企业高管薪酬的118篇文献进行归纳,分析高管薪酬激励的影响因素并总结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以期为高管薪酬改革及其深入研究提供借鉴。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陈丹
我国国有企业高管薪酬激励不足或过度不是简单的"是"与"非"问题,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效解决国有企业高管薪酬激励不足或激励过度难题:一是完善职业经理人制度,促使国有企业高管身份完全职业化;二是参照非垄断性行业高管薪酬标准制定垄断性行业高管薪酬标准;三是合理确定国有企业高管薪酬结构。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俞鸿琳 张书宇
本文从高管晋升激励和考核机制的角度为国有企业研发投入水平低下提供一种新的理论解释。本文认为,在货币激励受限以及我国社会崇尚权力的情况下,晋升激励是对国有企业高管更为有效的激励方式。并且,晋升的考核机制是决定高管行为选择的方向。在同样的晋升激励下,不同的考核机制会导致高管产生不同的行为选择。当考核短期化并以利润等规模指标为主,晋升激励促使高管为提高短期业绩,增加个人晋升机会而降低研发投入水平的低下。而当EVA考核指标降低研发支出对当期利润的不利影响,有利于高管业绩评价时,高管则增加企业的研发投入。以2007年—2015年间上市国有企业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支持本文的研究假设。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赵立彬 赵妍
本文以A股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政治晋升角度考察了企业高管年龄与并购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结果显示47岁(57岁)以下群体的高管年龄与并购行为之间显著负相关;进一步研究发现,市场化程度对年龄与并购之间这种负相关系具有弱化作用。我们的实证结果与职业生涯关注影响高管投资决策的假说是一致的。本文将政治晋升话题的研究对象与范畴从政府官员拓展到企业层面,深化了官本位思维对经济微观层面影响的理论认知。
关键词:
职业生涯 政治晋升激励 CEO年龄 并购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肖建华 王若凡
科研组织衍生企业(academic spin-offs)是科研组织将学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而创办的企业。近年来,我国的科研组织衍生企业与日俱增,但经营业绩并不理想。其中,公司治理机制特别是高管激励的有效性一直被认为是影响企业绩效的重要因素。本文以我国境内上市的94家科研组织衍生企业为样本,从不同实际控制人的视角,探讨薪酬激励、股权激励和晋升激励三种高管激励模式对企业综合绩效的影响。结果发现,实际控制人为母体科研组织的衍生企业,其高管激励模式与实际控制人为非母体科研组织的衍生企业显著不同;薪酬激励与晋升激励对科研组织衍生企业综合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而股权激励的作用不显著。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曲亮 马帅 张书元
国有企业分类治理是现阶段国企改革的关键举措之一。文章以“国有企业分类治理冶为研究视角,基于2010—2014年244家国有上市公司相关数据,检验了国有企业中高管薪酬激励的有效性,进而提出国有企业高管薪酬激励机制的设计思路。研究结果显示:总体而言,高管薪酬与国有企业绩效显著正相关,但该结果在公益类国企样本中得不到支持,而在商业类国企中结果显著。除此之外,在不同类型国企中,国有股比例、独立董事比例等因素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也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国有企业分类治理存在现实合理性,研究结论为我国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改革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决策依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郑景丽 程支中
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增值目标往往优于资本增值目标,因而需要从一个新的视角去关注和审视垄断型企业高管的薪酬激励问题。基于企业战略框架下构建的企业高管薪酬激励机制,有助于支撑垄断型企业战略的实现,当前垄断型企业高管薪酬激励存在的最大也是最关键的问题是其薪酬激励与企业战略的不匹配。文章以企业战略视角为研究基点,分析垄断型企业高管薪酬激励战略框架的构建和变革趋势。
关键词:
垄断型企业 企业战略 薪酬激励 变革趋势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章琳一 张洪辉 Hedy Huang
利用2008-2013年中国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采用混合样本、配对样本,研究了高管晋升激励对财务重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管晋升激励能够产生应有的激励效应,减少财务重述的发生;区分财务重述类型后,高管晋升激励对核心重述、非核心重述均能产生抑制作用;从CEO变更来看,发生CEO变更当年晋升激励对财务重述的抑制作用明显要比没有发生CEO变更的年份弱;从继任CEO的来源来看,继任CEO来自公司内部的高管晋升激励对财务重述的抑制作用明显要比继任CEO来自外部的公司强。
关键词:
高管晋升 晋升激励 财务重述 CEO变更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林钟高 李帽帽
本文以2010-2016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晋升压力这一隐性激励机制对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以及内部控制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高管晋升压力的加大削弱激励机制的效果,企业风险承担能力与意愿下降,而内部控制质量的提高能够有效减弱由于晋升压力过大导致的风险承担不足的行为,促进企业风险承担。研究表明,高管晋升压力过大不利于激励管理层的风险承担,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可以调节激励效应中的失灵现象。因此,企业既要重视隐性激励机制的适度性,更要重视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设和内部控制质量的提高,确保适度的风险承担对企业价值增值和可持续发展的积极贡献。
关键词:
风险承担 隐性激励 晋升激励 内部控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