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65)
2023(6609)
2022(5280)
2021(4694)
2020(4206)
2019(9281)
2018(9129)
2017(18180)
2016(9469)
2015(10274)
2014(10077)
2013(10153)
2012(9163)
2011(7600)
2010(7994)
2009(7834)
2008(8289)
2007(7687)
2006(6853)
2005(6582)
作者
(26023)
(21801)
(21794)
(20395)
(14107)
(10270)
(9843)
(8185)
(8053)
(7942)
(7387)
(7301)
(7284)
(6764)
(6762)
(6527)
(6466)
(6391)
(6126)
(6032)
(5407)
(5356)
(5145)
(5059)
(4898)
(4887)
(4854)
(4698)
(4400)
(4162)
学科
(71462)
(69486)
企业(69486)
管理(50908)
(49371)
经济(49315)
业经(23999)
(22309)
方法(21746)
(19552)
财务(19548)
财务管理(19538)
企业财务(18598)
(17090)
数学(14640)
数学方法(14602)
技术(14416)
农业(13483)
(13284)
企业经济(12069)
(12000)
(11417)
(11070)
经营(10974)
体制(10420)
技术管理(10016)
(9895)
理论(9380)
决策(8764)
中国(8374)
机构
学院(143546)
大学(136369)
(67144)
经济(66189)
管理(65151)
理学(55441)
理学院(55082)
管理学(54712)
管理学院(54454)
研究(38124)
中国(35265)
(34313)
(27076)
财经(26902)
(24396)
(22734)
(21366)
商学(20717)
商学院(20569)
财经大学(19724)
经济学(19476)
科学(19017)
(18199)
经济管理(17872)
中心(17815)
业大(17809)
经济学院(17707)
(17517)
北京(16791)
农业(16728)
基金
项目(86114)
科学(71010)
研究(65667)
基金(65385)
(54339)
国家(53770)
科学基金(49796)
社会(44699)
社会科(42619)
社会科学(42607)
基金项目(34905)
(34449)
自然(31687)
自然科(31076)
自然科学(31070)
自然科学基金(30618)
教育(28711)
(27563)
(26587)
资助(26120)
编号(25605)
(22023)
(19579)
创新(19448)
(19354)
成果(18871)
国家社会(18490)
重点(18280)
人文(18128)
(18101)
期刊
(80205)
经济(80205)
研究(42107)
(32496)
管理(30890)
中国(23743)
(20784)
(17421)
金融(17421)
科学(16039)
业经(15502)
技术(14752)
财经(14426)
农业(14383)
学报(13437)
(12474)
经济研究(12134)
大学(11687)
学学(11604)
财会(11273)
技术经济(10894)
(10498)
问题(10244)
现代(9012)
会计(8693)
世界(8425)
(8410)
商业(8227)
经济管理(8071)
国际(7775)
共检索到2189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董红晔  李小荣  
公司治理和政府干预的相关理论是解释国有企业过度投资的重要理论,但是,新时代背景下,难以解释公司治理机制相同的企业过度投资程度却迥然不同,以及政府干预逐步降低而国有企业过度投资依然严重的现象。本文尝试采用高管权力这一新的视角,引入社会心理学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高管权力理论,解释国有企业过度投资严重的问题。本文的实证研究表明,高管权力的增大是国有企业过度投资严重的重要影响因素,特别是当政府干预低时,高管权力能很好地解释国有企业的过度投资问题。进一步研究还发现,高管权力与过度投资的显著正相关关系只在法律环境差和未在香港上市的样本中存在,说明良好的法律环境能对高管产生约束力。同时,建立完善的资本市场体...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周军  
本文以20072014年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国企最终控制人性质与高管投资寻租动机两个视角,重新审视和考察了国企高管权力与企业过度投资行为之间的关系。本文依据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终极控股人性质,将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分为中央国企与地方国企两类上市公司,同时通过测度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在职消费程度,将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分为高在职消费和低在职消费两类上市公司。研究发现,地方国企高管权力越大,企业越倾向于过度投资,而中央国企高管权力与企业过度投资之间的关系不显著;另外,低在职消费的国企高管权力越大,企业越倾向于过度投资,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周军  
本文以2007~2014年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国企最终控制人性质与高管投资寻租动机两个视角,重新审视和考察了国企高管权力与企业过度投资行为之间的关系。本文依据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终极控股人性质,将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分为中央国企与地方国企两类上市公司,同时通过测度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在职消费程度,将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分为高在职消费和低在职消费两类上市公司。研究发现,地方国企高管权力越大,企业越倾向于过度投资,而中央国企高管权力与企业过度投资之间的关系不显著;另外,低在职消费的国企高管权力越大,企业越倾向于过度投资,而高在职消费的国企高管权力与过度投资之间的关系不显著。上述关系在地方国企中尤为明显,而在中央国企中并不显著。这些结论表明,地方国企中高管权力的约束比中央国企小,其高管更容易利用手中权力谋取私利引发过度投资;由于国企在职消费的刚性,较低的在职消费会增强国企高管利用手中权力进行投资寻租的动机。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于文超  李任玉  何勤英  
本文以2004-2009年间A股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了高管参政议政对公司过度投资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高管参政议政能够显著降低自由现金流的过度投资,而在制度环境越差的地区,高管参政议政与自由现金流过度投资之间的负向关系越强。上述结论说明,国有企业高管参政议政体现了政治激励的作用。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与已有文献多关注薪酬激励不同,本文以高管参政议政这一普遍现象为切入点,考察了政治激励对国有上市公司治理机制的作用;与此同时,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一直备受关注,本文的结论表明,高管政治激励能够有效地改善国有上市公司的治理机制,这一发现为提高国有企业投资效率、规范国有企业投资体制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参...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呼建光  肖萌  姜思宇  
本文以2013年到2014年国家相继推出国有企业高管薪酬管制政策作为对于金融市场国有上市公司的冲击事件,分别检验各单一事件和混合事件的市场反应。研究发现,此次国有企业改革背景下对于国有企业管理者薪酬的限制并不是对企业活动的过度干预,而是有效的管制;并且,无论使用绝对薪酬水平还是超额薪酬水平都发现国有上市公司的管理者薪酬水平越高,其市场反应越大。在获得市场肯定的同时,国有企业管理者薪酬制度改革有待于进一步深化。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呼建光  肖萌  姜思宇  
本文以2013年到2014年国家相继推出国有企业高管薪酬管制政策作为对于金融市场国有上市公司的冲击事件,分别检验各单一事件和混合事件的市场反应。研究发现,此次国有企业改革背景下对于国有企业管理者薪酬的限制并不是对企业活动的过度干预,而是有效的管制;并且,无论使用绝对薪酬水平还是超额薪酬水平都发现国有上市公司的管理者薪酬水平越高,其市场反应越大。在获得市场肯定的同时,国有企业管理者薪酬制度改革有待于进一步深化。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伊力奇  李涛  张婷  李昂  
以2014—2017年沪深交易所上市的国有企业为样本,研究了高管权力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以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质量为标准进行分组检验,考察内部控制对高管权力影响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国企高管权力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具有反向作用,而内部控制对高管权力起到了有效的抑制效应,这为我国国企改革中加强公司内部治理以提高社会责任承担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王雄元  何捷  彭旋  王鹏  
管理层权力假说从个人私利角度解释管理层权力与高管、职工薪酬的正相关关系,但国内文献并未关注管理层权力如何影响职工薪酬。本文以2007~2010年间A股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我国国有企业管理层权力对职工薪酬的影响及其成因。结果显示:(1)权力大的国有企业CEO更倾向于支付较低的职工薪酬。(2)CEO权力大的国有企业更可能超额雇员,超额雇员是国有企业CEO权力与职工薪酬负相关的一种可能解释。(3)进一步分析表明,职工力量、职工监事、管理层持股等内外部制约因素并未有效制约管理层权力,反而增强了CEO权力对职工薪酬的负向影响。本文从超额雇员角度解释了我国国有企业管理层权力与职工薪酬的负相关关系,有...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刘剑民  张莉莉  杨晓璇  
本文以国有上市公司2010-2016年数据为样本,通过中介效应模型和分行业的机制检验方法验证政府补助引致管理层权力扩张,进而增加高管超额薪酬的机理。研究结果显示政府补助与高管超额薪酬呈正相关关系,管理层权力对政府补助之于高管超额薪酬具有中介效应,相较于管制行业,政府补助非管制行业所带来的管理层权力扩张效应更加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政府补助与央企管理层权力的关系不显著,政府补助引致地方国有企业管理层获得更多的超额薪酬,东部地区地方国有企业高管获得超额薪酬低于中西部地区,大规模地方国有企业高管获得超额薪酬低于中小规模企业。最后对政府补助下管理层权力的治理提出相应的建议。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陈丹  
我国国有企业高管薪酬激励不足或过度不是简单的"是"与"非"问题,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效解决国有企业高管薪酬激励不足或激励过度难题:一是完善职业经理人制度,促使国有企业高管身份完全职业化;二是参照非垄断性行业高管薪酬标准制定垄断性行业高管薪酬标准;三是合理确定国有企业高管薪酬结构。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范合君  吕雨露  
目前,国内对于国有企业高管的财务腐败行为较少进行详细研究。本文利用2011—2015年《法人》杂志的企业犯罪案例追踪统计213个案例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发现地域、职位、财务腐败的方式对国企高管财务腐败具有重要影响,同时针对得出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提出了国企高管进行财务腐败的机制,得出资源、权力、制度盲点与国企高管财务腐败的系统论。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唐建新  罗祎  
已有研究表明,地方国有企业的投融资行为具有过度投资严重、投资效率低下、资本结构呈现负债率过高的特征。对此,本文以2003~2011年间沪深两市所有地方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地方国有企业负债比率偏高的现象是否与其过度投资产生的高融资需求有关,以及财政分权这一制度因素是否会影响投资需求对负债比率的传导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地方国有企业的负债比率与其过度投资程度显著正相关;财政分权程度高的地区,地方国有企业的过度投资对负债比率的影响明显更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东皇  唐炳南  樊士德  
国有企业过度投资行为是经济新常态下产能过剩产生的重要内部原因。文章基于Richardson(2006)[1]的过度投资测算方法,从所属行业、归属地区、行政分类和公司规模四大维度对国有企业的过度投资行为进行测算,概括国有企业过度投资的相应特征。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祝遵宏  方毅峰  
过度投资作为一种非效率投资,严重削弱了国有经济的竞争力,需要切实有效的方法抑制国有企业过度投资。基于央企审计结果公告,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政府审计对国有企业过度投资的作用效果。研究发现,政府审计能够有效缓解国有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问题,该结果在经过平行趋势检验、倾向得分匹配、替换因变量、更换计量模型、考虑个体固定效应等敏感性测试后依旧保持稳健。进一步分析表明,政府审计主要抑制了由于委托代理而导致的过度投资问题;经济后果检验发现,政府审计对国有企业过度投资的抑制作用能进一步降低企业财务风险、提高企业价值;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在信息透明度越低和公司资源越丰富的国有企业,政府审计的过度投资抑制作用发挥越有效。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孙晓华  李明珊  
企业过度投资是产能过剩的直接原因,由此带来的效率损失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以国有企业过度投资形成的制度背景为依据,测算和比较了2003—2014年中国31个省份国有工业企业过度投资水平,构建联立方程模型检验政府干预下国有企业过度投资、地区经济增长和生产效率损失三者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而选择差分内差分方法评价了政府为应对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实施的"一揽子计划"的政策效果。结果表明:国有企业过度投资的现象普遍存在,尤其在2008年之后更为严重;地方政府干预动机越强,国有企业的过度投资问题越突出,尽管国有企业过度投资对地区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效应,但也造成了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