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89)
- 2023(9203)
- 2022(7373)
- 2021(6740)
- 2020(5879)
- 2019(12909)
- 2018(12788)
- 2017(24538)
- 2016(13237)
- 2015(15000)
- 2014(14824)
- 2013(14709)
- 2012(13173)
- 2011(11005)
- 2010(11875)
- 2009(11599)
- 2008(11998)
- 2007(11274)
- 2006(10016)
- 2005(9468)
- 学科
- 业(80732)
- 企(76593)
- 企业(76593)
- 管理(66427)
- 济(54771)
- 经济(54694)
- 财(26450)
- 业经(25753)
- 方法(25049)
- 务(21914)
- 财务(21888)
- 财务管理(21807)
- 企业财务(20656)
- 农(19356)
- 制(16903)
- 数学(16217)
- 数学方法(16116)
- 技术(15971)
- 农业(14381)
- 策(14353)
- 中国(14329)
- 划(13621)
- 理论(13102)
- 企业经济(12859)
- 经营(12844)
- 审计(12245)
- 和(12208)
- 体(11619)
- 银(11452)
- 银行(11452)
- 机构
- 学院(189460)
- 大学(181380)
- 管理(84731)
- 济(79372)
- 经济(77717)
- 理学(69929)
- 理学院(69401)
- 管理学(68833)
- 管理学院(68449)
- 中国(49949)
- 研究(49487)
- 财(45967)
- 京(38584)
- 财经(34595)
- 江(32181)
- 经(31285)
- 农(27126)
- 科学(26131)
- 中心(25484)
- 财经大学(25409)
- 州(25355)
- 商学(25037)
- 商学院(24814)
- 所(23922)
- 北京(23597)
- 业大(22905)
- 经济学(22356)
- 经济管理(21858)
- 农业(20988)
- 公司(20610)
- 基金
- 项目(111977)
- 科学(90180)
- 研究(86762)
- 基金(82028)
- 家(68108)
- 国家(67385)
- 科学基金(61619)
- 社会(56430)
- 社会科(53464)
- 社会科学(53443)
- 省(45592)
- 基金项目(43274)
- 自然(38979)
- 教育(38804)
- 自然科(38060)
- 自然科学(38054)
- 自然科学基金(37464)
- 编号(35833)
- 划(35383)
- 资助(33366)
- 业(30186)
- 成果(28112)
- 创(27057)
- 部(24674)
- 制(24341)
- 创新(24285)
- 重点(23982)
- 课题(23756)
- 项目编号(23307)
- 性(23299)
共检索到3064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王晓霞
本文以调查数据为依据,运用演绎、比较等方法,对企业全面风险管理内审责任现状、存在问题、产生原因、相关影响、解决途径等方面进行研究与分析。主要从两方面进行尝试性研究:一是明确国企全面风险管理责任方、责任内容与责任水平;二是为内审部门设计全面风险管理审计内容框架。研究的结论是:当前国企全面风险管理工作中审计部门责任过高;国企全面风险管理有效开展要厘清各方责任;内审部门需要明确工作目标和重点。
关键词:
全面风险管理 责任水平 审计目标框架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李皓
企业应根据不同业务特点统一确定愿意承担的风险类型、风险的最低限度和不能超过的最高限度,并据此确定风险的预警线及相应采取的对策。一、健全组织体系,明确权责体系1.实行股权多元化和投资主体多元化。合理的股权结构是监督约束董事、监事和高级经理人员的有效保障。对于目前国企中"一股独大"现象,应实行股权多元化,广泛吸收非国有资本入股,进而各个股东形成相互制约。
关键词:
国有企业 风险管理 权责体系 监督体系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卫建国
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风险除了一般审计风险的特征外,还具有风险因素更为复杂、风险程度更高、风险危害及其风险控制难度更大的特征。从审计机构和人员不能控制的外部因素、审计机构和人员自身的因素以及审计技术方法因素等三个方面看,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成因均有其明显的特殊性。从根本上防范与控制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的风险,应该做好几个方面的工作:完善经济责任审计法规与准则;优化企业经营环境,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充实审计队伍;提高审计人员综合素质和风险意识;加强经济责任审计技术与方法的研究;对审计风险进行科学评估;做好审计工作的组织与管理工作;充分利用各种审计资源,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
关键词:
国有企业 领导人员 经济责任 审计风险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黄速建 余菁
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是社会对国有企业行为的客观期望,它由国有企业的性质所决定,具体体现为国有企业的非经济目标和经济目标。本文分析了当前一些国有企业因为追逐经济目标而舍弃非经济目标的案例。我们认为,重申国有企业的性质和目标,强调宏观层面的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有助于进一步推动国有企业的制度建设,以克服当前我国市场化进程中不断滋长的国有企业逐利冲动对国有企业的发展和社会经济进步带来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
国有企业 社会责任 非经济目标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王克玉
境外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应纳入政府审计监督的视野,对其法律风险防控机制进行审计,是现代政府审计目标综合性的基本要求。境外国有企业法律风险管理的审计具有其特殊性,尤其在资产权属界定、内部治理、财务管理、日常经营活动以及外部交易和投资等领域,审计对象受制于我国和当地国双重法律环境的影响,法律风险因素赖以产生和应对措施所依据的法律不尽相同。对境外国有企业法律风险管理进行审计,应当顾及中外法律冲突这一现实,有针对性地选择适用法律和规则为其审计和评判依据。境外国有企业审计还应顾及审计机关跨境实施审计监督权的属地性,需要相应创设并推进跨境的联络与合作机制。对此,我国应完善现有的审计制度和规则,以应对境外国有...
关键词:
国有企业 法律风险 境外审计 跨国合作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陆小虎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各国知名大型集团的破产案例为所有企业敲响了完善财务风险管理的警钟,我国企业集团自然也不例外。本文选取YD集团为研究对象,基于该集团的战略目标为其构建财务风险管理框架,希望能够为其它同类型国有大型企业集团提供完善财务风险管理工作的参考。
关键词:
企业集团 财务风险 风险管理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学惠 韩德静
本文在分析国有企业领导人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建立国有企业领导人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依据及基本原则,确定了国有企业领导人应承担的主要经济责任,并依此构建能客观反映国有企业领导人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王晓冬 陈馨远
近年来国有企业高价收购非国有企业股权的案例屡见不鲜,由于当前不完善的法律法规环境、缺少监管的评估过程和不规范决策隐含的利益输送风险,收购过程中往往以不评估或不实评估为手段进行高价收购,收购效益并未得到明显体现,反而引发国有资产流失等问题。而在国企收购海外资产的过程中,高价收购导致境外资产流失的风险更是日益显现。一些经济专家因此建议禁止国有企业收购非国有资产。笔者认为,从推进国企改革和国有企业健康发展的角度,国企收购非国有资产不应被禁止,但是控制并购风险必须通过完善对收购行为的法律制度约束、严格评估机制、加强全过程监管等手段阻隔利益输送空间,防范和控制国有资产流失风险。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韩超 陈方正
并购是国有企业规模扩张、资源整合、多元化的重要途径。然而,并购又是一个高风险的投资项目,交易价格的确定是整个并购过程的焦点。在国有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背景下,必须对并购价格进行严格的风险管控,把并购风险控制在国企可承受的范围之内。本文在对并购目标企业价值评估方法选择和并购价格形成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并购价格形成的风险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应的风险管理对策。
关键词:
国有企业 并购价格 风险管理 价值评估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顾远
<正>近年来,与经济形势联系密切的大宗商品期货价格剧烈波动,越来越多实体企业开始运用衍生品工具进行经营风险的精细化管理,期货市场套期保值已经成为其规避市场风险不可或缺的工具。据统计,2023年共有1311家A股上市公司发布套期保值相关公告2600多条,较2022年增加逾15%。2024年以来,又有多家产业链龙头公司披露,拟斥资数十亿元乃至上百亿元开展套期保值业务。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邓小红 邓泽刚
国有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其在管理、资源获得能力、高层使用企业文化等方面有自身的特点。本文针对国有企业的特点,提出了提升国有企业战略风险管理水平的对策。
关键词:
国有企业 战略管理 战略风险管理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程晓月 綦好东 彭睿
本文依据《关于加强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约束的指导意见》的核心要义,探讨如何通过认识风险、设定目标、创新机制、多方协同等举措,切实构建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管理的长效机制。即:国有企业唯有在充分认识风险、设立明确目标的前提下,既要完善内部治理,又须强化外部约束,还须厘清政企债务边界、盘活存量资产、拓宽资本补充渠道、积极推动兼并、重组与破产等,才能增强财务风险防范能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国有企业 资产负债管理 财务风险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康鼎煦
经济责任审计是对领导干部实施权力运行监督制约的重要一环,其检查内容多、涵盖范围广、事项管控细,审计结果更是直接体现了领导干部在所属任期内针对问题错误需要承担的对应责任,过程复杂但意义重大。本文通过运用风险矩阵分级模型,对经济责任审计内容涵盖的各组成部分进行细化分析,为如何优化审计资源配置,快速、高效、有针对性地找到审计重点提供支持。
关键词:
风险矩阵分级模型 经济责任审计 内部审计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蔡春 马睛 鲍瑞雪
本文基于《“十四五”国家审计工作发展规划》将国企审计广度与经济责任审计力度纳入同一理论框架,研究地方审计监督对国企社会责任履行有效性的影响。研究发现,拓展国企审计广度、加大经济责任审计力度有助于提高地方国企社会责任履行水平。进一步分析发现,通过审计降低国企的代理成本,通过经济责任审计促进国企维护社会信誉,是地方审计提升国企社会责任履行水平的重要路径。地方审计的广度、力度越大,越能促使较小规模国企社会责任的履行。从经济后果来看,地方审计促进国企履行社会责任有助于提高资本市场回报率,对同一地区非国企也具有“溢出”效应。研究结论对提升国企社会责任履行水平,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