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82)
2023(10050)
2022(8051)
2021(7448)
2020(6090)
2019(13661)
2018(13306)
2017(26417)
2016(13983)
2015(15399)
2014(15383)
2013(15045)
2012(13729)
2011(12077)
2010(12711)
2009(12277)
2008(12740)
2007(11594)
2006(10579)
2005(9934)
作者
(38609)
(32181)
(32116)
(30429)
(20905)
(15181)
(14381)
(12346)
(12079)
(11788)
(10894)
(10623)
(10502)
(10182)
(10180)
(9802)
(9579)
(9326)
(9246)
(9183)
(7968)
(7948)
(7903)
(7525)
(7230)
(7217)
(7166)
(7164)
(6326)
(6262)
学科
(79126)
(74596)
企业(74596)
(65544)
经济(65461)
管理(63065)
业经(27387)
方法(26036)
(24984)
(23685)
(19480)
财务(19464)
财务管理(19451)
企业财务(18429)
数学(17694)
(17654)
数学方法(17454)
农业(17153)
技术(16146)
(15652)
中国(14918)
理论(14413)
(13631)
(13100)
企业经济(12613)
(11940)
经营(11857)
(10920)
贸易(10911)
技术管理(10605)
机构
学院(211396)
大学(203828)
(95138)
经济(93403)
管理(90885)
理学(77423)
理学院(76803)
管理学(76039)
管理学院(75630)
研究(62577)
中国(52896)
(47961)
(41469)
财经(36946)
(33625)
(33405)
科学(32926)
(29975)
(29889)
中心(28755)
经济学(27920)
财经大学(26973)
商学(26303)
(26266)
研究所(26208)
北京(26111)
商学院(26068)
业大(25584)
经济学院(25008)
经济管理(24363)
基金
项目(127490)
科学(104087)
研究(100063)
基金(94188)
(78438)
国家(77579)
科学基金(70243)
社会(66280)
社会科(62881)
社会科学(62867)
(50529)
基金项目(48461)
教育(45326)
自然(43099)
自然科(42150)
自然科学(42142)
自然科学基金(41491)
编号(41058)
(40221)
资助(38240)
成果(33237)
(31631)
(30036)
(28842)
课题(27792)
重点(27773)
(27759)
(27408)
国家社会(27036)
创新(26949)
期刊
(115097)
经济(115097)
研究(65937)
(41423)
管理(40549)
中国(38848)
(29511)
科学(24437)
(23173)
金融(23173)
业经(21459)
学报(20917)
技术(20831)
农业(20132)
教育(19946)
财经(19262)
大学(17867)
经济研究(17759)
学学(17081)
(16733)
问题(14366)
技术经济(13386)
(12504)
现代(12080)
财会(12033)
(11867)
商业(11142)
世界(11111)
经济管理(10469)
会计(10029)
共检索到3265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冰  
指出了国有企业领导人选择的现状及"行政代议制"的缺陷,分析了国有企业领导人选择的理论逻辑,并从理论上论证了对现有理论逻辑的修正思路,提出了国有企业领导人选择的改进对策。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高一飞  
目前,我国国有企业信息公开制度主要以公司信息披露理论为基础,但这一理论思路却忽视了国有企业的基本性质,脱离了国有企业信息公开的既定目标。通过发掘"国家所有"的公共面向和政治维度,析出国有企业的公共性与复合性,在此认知下,国有企业信息公开应将政治民主原则和行政公开原则作为理论基础,并着重解决公共性、复杂性和二元性问题;而实践中则可考虑以国资委"共享"国有企业信息为关键突破点,以优化国资委信息公开工作机制为基本方向,推进国有企业信息公开。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冯欣荣  吴晓鹏  
目前,我国有各种类型尾矿库9000多处,而关于尾矿库监管的法律法规,大多出台于20世纪90年代以后,如矿山安全法、《尾矿设施安全监督管理办法(试行)》、《尾矿库安全管理规定》等,其内容大多是尾矿库的设计施工、安全监管等。但对于尾矿库所需改造、维护费用的资金来源渠道,直到2006年财政部、安全生产监管总局出台的《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殷洁雯  
国有企业领导人经济责任审计作为我国独有的一种审计模式,无论是在主体、对象还是方法上都十分特殊,相较常规意义上的财务审计而言更突出了对"国企领导人"的监督,而这更增大了该项审计的复杂性和风险性。2011年4月初,中国石油化工集团(简称中石化)爆出了"天价酒"事件,舆论震惊。这起在大型国企中发生的重大经济案件,展现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重霄  
本文对国有企业文化领导人"官本位"主义从国有企业领导人的选拔、使用及退出等具体环节上进行了阐述。针对存在的问题,本文在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和建立健全国有企业领导人选任、培育、考核、激励约束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可行的解决方案。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梁永坚  
经济安全是总体国家安全的基础。作为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最重要载体和最关键支柱,我国国有企业在维护我国经济安全方面发挥基础性、导向性、全局性的重要作用。国有企业维护我国经济安全的生成逻辑是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实践逻辑的统一。国有企业为新中国奠定了工业基础与国民经济发展基础,并在后续发展中通过捍卫独立自主经济发展道路、维护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和主导国民经济发展,有力地维护了我国经济安全。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中,国有企业要积极促进共同富裕、推动重大技术创新、稳定经济运行、引导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切实维护我国经济安全。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世锦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大体上与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同时起步的。十几年来,“搞活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国有企业,一直是反复强调的改革主题。但是从结果看,与其他领域的改革相比,国有企业的改革进展最为缓慢。对此,人们可以有许多理由提出批评或抱怨。然而,经济学的任务不仅仅在于提出“要改革”的问题,而且应对为什么“改不动”以及在何种条件下才可能“改得动”的问题作出解释。从一定意义上说,后一方面的问题更为深刻,因而更具有挑战性。其实,国有企业改革中“努力”与“结果”的不对称现象本身具有很高的分析价值,这种分析不仅对真正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不可缺少,而且将有助于对中国经济改革的推进方式有更为切合实际的了解。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建钢  肖小勇  
国有企业改革的逻辑在一定程度上昭示了未来改革的方向。三十年国企改革的逻辑包括:从放权让利到产权改革、从享受保护到"泯为众企"、从经营国有企业到管理国有资产,从中可以得到坚定不移地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将垄断企业推向市场以及继续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的启示。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万晓琼  
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有着自己的逻辑和特点:从形式特征上说,它是公有制“外加”市场经济;从理论逻辑上说,它是释放国有企业的活力、落实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必然要求;从实践目标上说,它是以改组国有企业的结构和功能为中心,调整国有经济的整体布局和结构,以全面建立包括完备的宏观调控体系在内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这样一种格局,鲜明地反映了我国在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的条件下,自觉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历史性特征。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培林  
企业的人员过密化,或者说隐性失业的存在,按照奥肯定律的解释,是由于厂商在雇佣成本方面的考虑,在产量减少时保留一定富余人员的成本可能低于在产量扩大时再重新雇佣和培训新工人所需的成本;科尔内虽然考虑到非经济因素的影响,但基本上也是认为囤积劳动是针对劳动短缺的选择。本文提出,在赋予国有企业就业和生活保障功能的情况下,企业就具有了利润最大化和职工福利最大化的双重目标,人员过密化是其逻辑结果。由于福利的刚性特征,要改变这种逻辑并保持社会稳定,必须建立更有效率并能提供同样保障水平的替代机制。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仲兵  
企业本质界定为不完备要素使用权资本化交易合约履行的过程,从价值角度可以描述为财务资本、人力资本、组织资本与社会资本的一个不完全契约组合。国有企业改革本质上就是回归企业本质的过程。在对比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历史起点差异基础上,提出了国有企业改革的总体方略。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黄群慧  
2003年以来,在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下,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也面临着一些新问题,其中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垄断行业的国有企业改革,以及国有垄断行业企业领导人的薪酬制度问题要深化垄断行业的国有企业改革,国资委必须结合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重新梳理每个国有企业的存在对国家的意义、必要性和法律基础,具体明确每个国有企业的使命,进一步根据国有企业集团不同的使命、战略,选择不同的公司治理和管理方式。在国企领导人的薪酬制度设计方面,必须根据国有企业的使命的具体差异,"分类监管国有企业、分类设计薪酬制度",具体形式可有"准公务员型"、"市场化型"和"准市场化型"三种模式选择。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贾甫  
文章基于企业效率源泉、产权关联度和改革成本三个维度,提出实施国有企业分类改革思路,重点考察"内卷化"特征下的国有企业改革方式选择。结果发现,在劳动边际产出不变的条件下,混合所有制改革不仅能够克服行政式裁员的产出损失和私有化改革的国有经济占比下降问题,实现产出增长,而且能够促成员工、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政府等结成利益共同体,形成共赢格局,因而是一种较优的改革方式。基于此,文章从效率界定、改革领域、关键变量、机制建设和改革方式等层面提出了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建议。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丁晓钦  
新中国70多年来国有企业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1949~1978年,为新中国建设提供物质保障,为工业化进程打下坚实基础,保证人民当家做主的全面国有化阶段;1978~2012年,以丰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为目的,国有企业提质增效阶段;2012年至今,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国有企业全面"做强做优做大"阶段。国有企业改革本质上是对"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在不同时期应对不同发展要求的诠释和践行,是应对每个时期中国发展的主要矛盾,关切人民的主要需求,在"强""优"和"大"之间各有侧重,不断探索、不断成长的过程,这正是新中国70多年国有企业改革理论和实践的内在逻辑。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王铁庄  李书保  崔传军  
经过各级内部审计机构和广大审计人员的探索和努力,我国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有了长足发展,但是还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审计内容界定不清,审计的深度和广度不够,评价缺乏统一标准,审计结果运用转化不够,责任追究难以落实等。本文结合我国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