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17)
- 2023(13069)
- 2022(11170)
- 2021(10437)
- 2020(8958)
- 2019(20546)
- 2018(20335)
- 2017(39954)
- 2016(21664)
- 2015(24266)
- 2014(23991)
- 2013(24019)
- 2012(21753)
- 2011(19176)
- 2010(19104)
- 2009(17853)
- 2008(17890)
- 2007(15885)
- 2006(14031)
- 2005(12583)
- 学科
- 业(97208)
- 济(91845)
- 经济(91733)
- 企(90455)
- 企业(90455)
- 管理(83150)
- 方法(43398)
- 数学(34002)
- 数学方法(33696)
- 财(33235)
- 业经(30975)
- 农(27702)
- 务(26794)
- 财务(26735)
- 财务管理(26712)
- 企业财务(25484)
- 农业(19920)
- 中国(19804)
- 技术(19496)
- 制(18833)
- 和(17530)
- 理论(17336)
- 划(16698)
- 策(16116)
- 地方(15456)
- 学(15193)
- 贸(14655)
- 贸易(14646)
- 体(14636)
- 易(14206)
- 机构
- 学院(312565)
- 大学(308846)
- 管理(134015)
- 济(125960)
- 经济(123436)
- 理学(115833)
- 理学院(114740)
- 管理学(113220)
- 管理学院(112664)
- 研究(94391)
- 中国(73927)
- 京(65500)
- 财(59934)
- 科学(57453)
- 农(49278)
- 财经(48151)
- 所(46587)
- 业大(45749)
- 江(45592)
- 经(43814)
- 中心(42673)
- 研究所(41958)
- 北京(41052)
- 农业(38800)
- 州(36977)
- 商学(36926)
- 商学院(36573)
- 范(36356)
- 师范(36046)
- 经济学(35987)
- 基金
- 项目(208750)
- 科学(165799)
- 研究(154519)
- 基金(153028)
- 家(131414)
- 国家(130236)
- 科学基金(114632)
- 社会(97344)
- 社会科(92304)
- 社会科学(92280)
- 基金项目(82227)
- 省(82100)
- 自然(75614)
- 自然科(73888)
- 自然科学(73872)
- 自然科学基金(72613)
- 教育(69666)
- 划(67490)
- 编号(63297)
- 资助(62624)
- 成果(49842)
- 部(45987)
- 创(45861)
- 重点(45441)
- 发(43654)
- 业(42461)
- 创新(42003)
- 课题(41853)
- 项目编号(40000)
- 科研(39836)
- 期刊
- 济(141501)
- 经济(141501)
- 研究(90142)
- 管理(53959)
- 中国(53661)
- 财(50865)
- 农(45463)
- 学报(44144)
- 科学(42688)
- 大学(34026)
- 学学(32371)
- 农业(31990)
- 教育(28432)
- 技术(28308)
- 融(26262)
- 金融(26262)
- 业经(25737)
- 财经(24109)
- 经济研究(21295)
- 经(20508)
- 业(19065)
- 问题(18075)
- 技术经济(17705)
- 财会(16711)
- 现代(16236)
- 理论(15264)
- 科技(14930)
- 商业(14753)
- 会计(14469)
- 图书(13896)
共检索到4528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高翔
中长期激励方式是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长期激励机制对调动企业职工的积极性,提高企业的凝聚力,推动企业的长期稳步发展意义重大。国有企业非上市公司应当探索中长期激励的有效方法,综合运用多种激励方式提高员工的积极性,为国有企业非上市公司的经济发展、持续创新和深化改革奠定基础。文章分析了国有企业非上市中公司长期激励措施,以期推动国有企业的稳步发展。
关键词:
国有企业 非上市企业 激励机制 方式方法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肖婷婷
对于国有企业负责人实行中长期激励的手段各有利弊,需要因人而异。企业是否实行股票期权要从四个方面进行考虑:(1)实行了股票期权制度,是否能够真正有效地激励职业经理人搞出好的业绩,特别是中长期的业绩,或者生产经营情况得到明显改善;(2)在我国国有企业实行股票期权制度是否可以使企业所有者——全体人民更好地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3)企业负责人是否可以完全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负责,即企业负责人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具有完全的决定权,人财物具有完全的处置和支配权,对企业运营效果、盈利或者亏损即经营业绩承担完全责任;(4)实行股票期权制度,可以吸引和留住人才,防止关键岗位人员流失。
关键词:
国有企业负责人 中长期激励 股票期权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周禹
在竞争环境动态性不断加强、人才竞争愈发加剧的背景下,为了保持组织员工(特别是核心员工)队伍的基本稳定和活力,长期激励成为一种广为应用的薪酬激励方式。所谓长期激励,是指奖励支付周期在12个月以上的可变薪酬,其内在含义实际上是强调支付的递延性,即通过员工与公司的某种协议把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于强
本文在比较分析后金融危机时代发达国家国有上市公司高管中长期激励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国有上市公司高管中长期激励应该分类进行,采用包含股东回报率在内的一揽子绩效指标评价高管中长期绩效,将长期业绩奖金作为主要的激励形式。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程伟 赵健梅 张丽娜
为降低委托—代理成本,世界一流企业率先进行了管理层激励制度的变革,主要体现在调整薪酬结构、调整以股权激励为主的中长期激励占总薪酬的比例。由于受公司内外部不同因素的影响,各企业绩效考核体系、股权激励方式、中长期激励比例有所不同。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马小丽
企业在设计薪酬方案时,盲目性比较强,往往单纯考虑工资如何增加,而不太考虑如何激励员工努力工作。设计具有激励功能的薪酬体系方案,要认识和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企业在员工激励方面存在的问题(一)企业激励理念落后企业在员工激励理念上不是正面导向,而是采取少激励、多惩罚的思路。在企业召开座谈会,许多员工都反映,我们的绩效考核只罚不奖。在这种氛围下,大多数员工都抱着"只要大错不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俊林 徐家明
在我国,非上市公司的管理水平仍处于中低水平,与现代化企业相比差距较大,其中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尤显突出,"两高一低"长期存在,即高员工流失率、高员工成本和低自主创新能力。因此,我国非上市公司想要在国际化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必须加强企业管理,健全企业管理制度,提升整体竞争水平。现代企业理论认为,企业管理整体竞争能力取决于企业管理水平,而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与企业员工素质的高低。核心员工作为企业员工的极为重要部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冬华 范从来 沈永建 周亚虹
本文运用经验研究的方法,以556家国有非上市公司为样本,样本数涵盖职工约50余万人,研究职工激励,发现职工工资存在分布结构的不均匀现象,少数高工资职工拉高了职工工资的平均数;职工工资存在向下的刚性和向上的刚性;工资刚性的存在影响了其对职工的激励效率;在工资具有弹性的样本中,工资增长与业绩增长显著正相关,工资增长对职工具有正向激励作用;在工资具有刚性的样本中,工资增长率与业绩增长率没有显著相关性,工资增长对职工激励作用减弱;相对于向下的弹性,向上的弹性对企业业绩的提高产生更积极的影响;相对于向上的刚性,向下的刚性对企业业绩的提高产生更消极的影响。
关键词:
职工激励 工资刚性 企业绩效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钱岩松 刘银国安徽财经大学研究生部
如何设计一个有效的经营者激励机制,是当前企业改革研究中的重要问题。本文统计描述了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方式的现状,对我国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经营者薪酬及持股比例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作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企业经营者的激励方式缺乏动态和长期性,报酬方式设计是直接原因,而经营者控制权的安排才是决定因素。
关键词:
国有企业 经营者 激励机制 企业绩效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葛文雷 荆虹玮
文章以2006年我国实施股权激励机制的上市公司为样本,从股权激励实施效果以及公司薪酬激励机制两个角度入手,对我国上市公司管理者股权激励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了与国内已有文献不同的结论:管理层股权激励水平与公司业绩的正相关关系在统计上是显著的,这说明我国上市公司在管理层股权激励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
关键词:
股权激励 公司业绩 管理者持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晶
如何才能使国有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无数优秀企业的实践告诉我们:人力资源作为现代企业的一种战略性资源,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最关键因素。在人力资源管理的众多内容中,激励问题是重要内容之一。激励的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人力资源运用的好坏。很多国有企业都有人才外流现象,留不住人才已经成为制约国有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有效的激励正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曹郑玉 叶金福
"新型国有企业"是我国现阶段国有企业改革的新现象。本文以"全新型国有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简单和双因素交互效应的多元回归分析方法,以我国2004~2006年分布在9大竞争性行业中的159家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对其高管激励与公司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结果显示:国有股东对高管采取年薪激励的有效性高于持股激励。普遍较高的年薪和较小的年薪差距均对公司绩效具有正向效应,独立董事的持股激励作用较为显著,内部董事持股只有在股权集中度较高情况下,才能对公司绩效产生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
国有股权 高管激励 公司绩效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罗知 赵奇伟 严兵
基于国有企业改制的样本,本文利用双重差分法发现,在相同条件下,国有企业长期投资水平低于非国有企业,这可能是造成国有企业投资非效率的重要因素,而这一点却是既有文献所忽视的。本文从委托—代理的理论视角出发,剖析国有企业董事长的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以期揭示国有企业长期投资偏低的深层原因。文中利用国有企业董事长总任期刻画其约束机制,利用国有企业董事长的持股数占总股本的比例来测度其激励机制。OLS回归结果显示,国有企业董事长总任期越短,长期投资越少,而持股比例对长期投资无显著影响;非国有企业董事长总任期对长期投资无显著影响,而持股比例越高,长期投资越少。为克服OLS回归中的内生性问题,论文进一步利用Ⅳ估...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银雪 张庆君
近年来,我国发布多项政策大力支持智能制造产业发展。以智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例,分别考察股权激励的不同激励标的物和激励有效期与企业研发投资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发现:股权激励的实施提高了智能制造业的研发投资水平,但是不同的激励条款对研发投资的促进作用存在异质性,其中股票期权激励比限制性股票激励对研发投资的促进效果更明显;相比短期内的股权激励,长期的股权激励对研发投资的促进作用更明显。进一步分析研究了股权激励提高企业研发投资的内在原因,认为股权激励的实施一方面降低了高管的短视性代理问题,另一方面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有利于向银行传递积极信号从而增加企业的长期信贷资金,使高管有足够动力和资金进行研发投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骆正清 杨玲
文章对利益相关者理论作了简要的概述,探讨了国有企业利益相关者内容,分析了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利益相关者激励和约束机制存在的问题,指出了构建国有企业利益相关者激励与约束机制的思路。认为应更多考虑包括国有资产出资人在内的所有利益相关者的权益,鼓励利益相关者参与企业管理,以提高企业活力和凝聚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