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30)
- 2023(14451)
- 2022(12029)
- 2021(11121)
- 2020(9766)
- 2019(22618)
- 2018(22360)
- 2017(43778)
- 2016(23531)
- 2015(26439)
- 2014(26460)
- 2013(26304)
- 2012(23902)
- 2011(21030)
- 2010(20940)
- 2009(19901)
- 2008(20159)
- 2007(18178)
- 2006(15604)
- 2005(14131)
- 学科
- 济(108039)
- 经济(107924)
- 业(98579)
- 企(88974)
- 企业(88974)
- 管理(85523)
- 方法(53862)
- 数学(44831)
- 数学方法(44381)
- 财(35241)
- 农(31735)
- 业经(31289)
- 务(26626)
- 财务(26581)
- 财务管理(26545)
- 企业财务(25287)
- 中国(23447)
- 农业(22130)
- 制(21562)
- 技术(19861)
- 贸(18695)
- 贸易(18684)
- 易(18088)
- 和(17879)
- 理论(17719)
- 划(17271)
- 地方(16847)
- 策(16727)
- 学(15807)
- 银(15795)
- 机构
- 学院(344408)
- 大学(339853)
- 济(149640)
- 经济(146899)
- 管理(143767)
- 理学(123968)
- 理学院(122843)
- 管理学(121054)
- 管理学院(120436)
- 研究(103922)
- 中国(84784)
- 财(70438)
- 京(69480)
- 科学(60415)
- 农(56678)
- 财经(56582)
- 江(51709)
- 经(51388)
- 所(51301)
- 中心(50064)
- 业大(49469)
- 研究所(46000)
- 经济学(45769)
- 农业(44676)
- 北京(42894)
- 财经大学(42030)
- 经济学院(41535)
- 州(40687)
- 商学(39872)
- 商学院(39545)
- 基金
- 项目(225341)
- 科学(180562)
- 基金(167604)
- 研究(164072)
- 家(143958)
- 国家(142734)
- 科学基金(126002)
- 社会(107021)
- 社会科(101718)
- 社会科学(101687)
- 基金项目(89323)
- 省(88592)
- 自然(82389)
- 自然科(80597)
- 自然科学(80575)
- 自然科学基金(79210)
- 教育(75768)
- 划(72999)
- 资助(68722)
- 编号(65465)
- 部(50997)
- 成果(50680)
- 重点(49856)
- 创(49633)
- 发(47452)
- 创新(45710)
- 业(45368)
- 教育部(44469)
- 国家社会(44393)
- 人文(43885)
- 期刊
- 济(163097)
- 经济(163097)
- 研究(95529)
- 财(60835)
- 中国(60481)
- 管理(56689)
- 农(51029)
- 学报(46655)
- 科学(46340)
- 大学(36509)
- 学学(35043)
- 农业(34519)
- 融(33828)
- 金融(33828)
- 技术(32826)
- 财经(29437)
- 业经(28506)
- 经济研究(25408)
- 经(25302)
- 教育(25285)
- 问题(21771)
- 业(21257)
- 技术经济(20520)
- 财会(18573)
- 统计(17821)
- 商业(17411)
- 贸(17064)
- 策(16862)
- 现代(16520)
- 理论(16278)
共检索到5019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谢军 王娃宜
本文选取深沪两地140家国有集团附属上市公司与100家非集团国有上市公司2003-2007年的平衡面板数据作为样本,从双重代理关系的视角实证分析了内部资本市场的运行效率。理论分析与经验证据均显示:(1)国有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上的主导代理关系为管理层代理关系,而非控股股东代理关系,即影响国有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效率的代理问题为管理层代理问题,国有控股股东由于"缺位"并没有将内部资本市场异化为其进行利益侵占的隐蔽渠道;(2)从集团总部层面来讲,内部资本市场能够有效配置资金,但从成员公司的层面来讲,总部与成员公司经理的代理问题使内部资本市场的功能受损。
关键词:
国有企业集团 内部资本市场 双重代理关系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冯丽霞 范奇芳
经济转型时期,国有企业集团有着区别于一般企业集团的产权特性和政治特性,政府对国有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的形成具有推动和强化作用。而寻租、预算软约束会制约内部资本市场的效率;控股股东对中小股东的利益掠夺,会异化内部资本市场的功能。此外,内部资本市场的规模会强化以上因素,制约内部资本市场的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由此,根据影响内部资本效率的因素,构建了影响国有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效率因素的综合模型。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吕洪雁
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运行的制度基础核心在于国有产权制度的改革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创新。为形成资金在企业内部流动与配置的内部资本市场,必须以发展完善的企业集团财务公司为基本的运行平台。而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配置资源的最佳模式应是以资本预算为核心的全面预算管理模式。
关键词:
企业集团 内部资本市场 运行机理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胡永平 梁敏青 黄兵涛
不同的企业集团模式的内部资本市场运作方式并不完全相同,其内部资本市场在资源配置效率也存在差异。本文从企业集团模式差异角度出发,对内部资本市场运行机制进行研究,分析不同企业集团模式运行机制差异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为企业集团更有效地利用内部资本市场提供借鉴,同时结合内外部环境因素提出促进内部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企业集团 内部资本市场 资金配置效率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谭智心
一、引言无论对于何种性质或者发展规模的企业而言,资本都是其发展的重要推动或者制约因素。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往往通过外部融资,债券融资或者进入证券市场进行融资,也就是在外部资本市场上进行资本的运作活动。而对于发展相对完善的集团制企业来说,除了外部资本市场,还存在内部资本市场。在这样的企业中,企业总部可以将资金在不同的业务部门进行流转,也就形成了内部资本市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的大规模企业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崔海
本文从理论角度诠释了企业集团内部控制与内部资本市场效率的关联性,并基于内部资本市场的固有缺陷,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探讨了内部市场失效的主要表现,在此基础上设计出通过加强内部控制,提升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效率的方案和策略。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崔莹
规模经济优势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模式,使国有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的存在和运作成为可能。哈药集团是大型国有企业,较早完成了内部资本市场构建,并通过对内部资本市场的有效运作,不断促进企业集团内部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鉴于此,笔者以哈药集团内部资本市场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其运作模式,分享哈药集团内部资本市场运作的成功经验,提出内部资本市场构建的有效模式,以期对我国国有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的构建和有效运作提供借鉴。一、内部资本市场研究现状(一)国外对内部资本市场的研究经济学家威廉姆森(Williamson,1975)最早提出内部资本市场(ICM)的概念,认为:"这些体现M型组织原...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崔志霞 杨国莉 黄秋敏
受"现金为王"管理理念的影响,持有现金成为企业满足日常流动性需求和应对未来不确定性的重要选择策略。文章利用中国深沪证券交易所2010-2019年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从实际控制人角度来识别集团内成员企业,实证检验了委托代理关系影响下集团内部资本市场效率与现金持有水平的关系。研究发现:(1)从整体上来看,与独立企业相比,集团内成员企业的现金持有水平较高;(2)由于债权人对企业的监督治理效应,企业举债有利于提高内部资本市场效率,从而减少了现金持有水平;(3)集中的股权结构提高了内部资本市场效率,减少了现金持有水平,而分散的股权结构降低了内部资本市场效率,增加了现金持有水平,支持了大股东监督激励假说。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晓红 孙茜 王新伟
内部资本市场在企业集团整个财务运作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20世纪70年代到现在,学者们对内部资本市场理论的研究逐渐规范化、多元化、系统化。其中关于内部资本市场资金配置效率的研究是内部资本市场运作的核心问题。文章针对企业集团投融资活动进行分析,将融资成本、经营投资报酬率等概念引入内部资本市场资金配置优化的模型中,对包钢集团企业这一具体实例的资金配置进行了优化,并且定量衡量了该企业利用内部资本市场后收益的增加程度,以期为企业集团利用内部资本市场进行资金配置提供决策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
企业集团 内部资本市场 资金配置 效率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蔡齐霖
我国石油企业集团实现了快速而稳定的增长,取得了突出的成果。但同时石油企业集团也面临内部财务、投资决策和管理模式等多方面问题,有必要通过建立集团的内部资本市场对相关问题进行有效防范和控制。本文提出了石油企业集团建立内部资本市场可供选择的模式,并进一步给出了内部资本市场配置效率的经验测度。以期为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管理提供参考。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杨棉之 孙健 卢闯
国内外的研究表明企业集团普遍存在,尤其是在新兴市场经济国家。企业集团以集团总部为核心,通过内部资本市场在分部(成员企业)之间进行资源配置。目前国内关于内部资本市场的研究集中关注内部资本市场对于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方面的功能,尚缺乏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资源配置功能的经验证据。本文以2006-2007年沪深两市的系族企业为研究对象,探讨我国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的存在性与效率性。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一方面,无论是国有还是民营企业集团,普遍存在着活跃的内部资本市场;另一方面,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的配置效率普遍不高,并且民营企业集团的内部资本市场的配置效率要显著低于国有企业集团。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韩元亮 佘镜怀 吴伟荣
按照国有企业集团总部对子公司及分部的控制和集分权程度不同,可以将国有企业集团管控模式分为操作管控型模式、战略管控型模式、财务管控型模式三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制度的完善和经济的高速增长,企业集团规模不断扩大,业务不断多元化,财务管控型模式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选取2009~2014年上市公司样本数据,利用现金流敏感系数法验证我国内部资本市场是有效的,并通过提高内部资本市场运行效率来优化国有企业集团财务管控型模式。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郭晓梅 郑小艳
随着企业集团的迅速发展,内部资本市场已经成为企业内部资源配置的一个重要工具。文章以复星集团为例,以其2006—2013年的数据为基础,分析了民营企业内部资源调配的几种主要手段,并对其形成机制和动因作了探讨。
关键词:
内部资本市场 复星集团 民营企业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龚志文
一方面,外部资本市场不发达是新兴市场经济的典型特征。由于外部资本市场的不完善,必然增加企业获取资本的成本。通过集团内部资本市场进行资本配置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企业集团可以利用集团内部资本市场稳定的网络关系进行交易,缓解外部资本市场失灵引起交易成本提高的压力。市场机制对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的形成产生十分强大的内在动力,促使企业不断扩大,并通过兼并和合并等途径构建内部资本市场。另一方面,除了市场机制的推动作用外,政府对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的形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万良勇 万良涛 饶静
我国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存在三种形成机制:一是基于集团发展战略而形成;二是国有企业重组上市而形成;三是民营企业借壳上市而形成。基于集团发展战略而形成的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承担了节约交易成本及弥补外部资本市场欠缺的功能。但国有企业改制上市和民营企业借壳上市所形成的集团内部资本市场则先天具有一定的机会主义特征。
关键词:
企业集团 内部资本市场 形成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