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69)
- 2023(6341)
- 2022(4991)
- 2021(4389)
- 2020(3920)
- 2019(8704)
- 2018(8469)
- 2017(17073)
- 2016(8897)
- 2015(9726)
- 2014(9500)
- 2013(9631)
- 2012(8595)
- 2011(7190)
- 2010(7511)
- 2009(7464)
- 2008(7982)
- 2007(7467)
- 2006(6636)
- 2005(6407)
- 学科
- 业(70225)
- 企(68422)
- 企业(68422)
- 济(49111)
- 经济(49054)
- 管理(48727)
- 业经(23716)
- 方法(21587)
- 财(21457)
- 务(18986)
- 财务(18983)
- 财务管理(18977)
- 企业财务(18059)
- 农(17084)
- 数学(14501)
- 数学方法(14464)
- 技术(14330)
- 农业(13516)
- 企业经济(12032)
- 策(11773)
- 划(11173)
- 经营(10752)
- 制(10750)
- 技术管理(9942)
- 和(9732)
- 体(9487)
- 理论(9227)
- 体制(8612)
- 决策(8568)
- 计划(8067)
- 机构
- 学院(137975)
- 大学(130592)
- 济(65729)
- 经济(64854)
- 管理(62802)
- 理学(53758)
- 理学院(53414)
- 管理学(53056)
- 管理学院(52808)
- 研究(36445)
- 中国(32481)
- 财(32418)
- 京(25906)
- 财经(25566)
- 经(23098)
- 江(21810)
- 农(20993)
- 商学(20042)
- 商学院(19893)
- 经济学(19120)
- 财经大学(18665)
- 科学(18094)
- 经济管理(17555)
- 经济学院(17392)
- 所(17363)
- 业大(17333)
- 州(16734)
- 中心(16682)
- 农业(16473)
- 北京(15986)
- 基金
- 项目(82745)
- 科学(68393)
- 研究(63108)
- 基金(62885)
- 家(52199)
- 国家(51636)
- 科学基金(47998)
- 社会(43185)
- 社会科(41174)
- 社会科学(41162)
- 基金项目(33428)
- 省(33341)
- 自然(30458)
- 自然科(29859)
- 自然科学(29853)
- 自然科学基金(29430)
- 教育(27496)
- 业(27181)
- 划(25460)
- 资助(25213)
- 编号(24577)
- 创(21341)
- 创新(18811)
- 部(18706)
- 制(18551)
- 国家社会(17905)
- 成果(17838)
- 发(17640)
- 重点(17565)
- 人文(17432)
共检索到2087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鹏 何冬梅
产能过剩是微观企业过度投资的结果,现有文献均忽视了不同所有制企业在产能配置中的相互影响。从异质性企业产能过剩的角度出发,利用过度投资模型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验证得出,国有企业存在过度投资现象,而民营企业不存在明显的过度投资。在此背景下,通过构建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为主体的古诺竞争模型和斯塔克伯格竞争模型,考察国有企业过度投资行为对民营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国有企业过度投资对民营企业产能具有"挤出效应",造成民营企业产能过剩;国有企业过度投资作为中介变量,政府对国有企业的不当干预程度越高,以及自身预算软约束问题越明显,民营企业产能越过剩。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吴锐 余波
本文运用Jensen的自由现金流量代理成本理论,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地方国有企业的过度投资程度比民营企业的严重得多,地方政府的影响、控制和干预显著加剧了地方国有企业的过度投资。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明敏 李秉祥 惠祥
本文以正在推行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为背景,通过分析国有股权参股对民营企业过度投资的影响,探讨如何发挥国有股权对民营企业过度投资的治理效应。结果表明:第一大股东控制权私利的存在是导致民营企业过度投资的原因之一,其控制权私利与企业过度投资正相关;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企业出现过度投资的可能性负相关。国有股权参股比例与民营企业过度投资呈倒U型关系,只有当参股比例大于监督的成本效果阈值时,国有股对民营企业第一大股东的监督才能缓解民营企业的过度投资。因此,不是所有的民营企业都适合参与"混改",国有股权参股民营企业的比例应
[期刊] 改革
[作者]
余东华 邱璞
民营企业是市场经济的重要主体,其市场进入行为与投资行为对市场供给状况产生重要影响。在分析民营企业进入行为、投资行为和生产研发行为特点的基础上,研究了民营企业行为对制造业产能过剩的影响机制,并实证测度了制造业产能过剩程度、民营企业进入壁垒和民企行为对制造业产能过剩的影响程度。研究发现:民营企业在进入相关行业时的羊群性群体涌入行为将带来大量投资,进入行业后生产规模偏好性以及研发创新惰性将导致产能同质化,民营企业进入行政性垄断行业的"玻璃门"壁垒将导致民营企业扎堆进入壁垒较低的制造业部门,从而加剧制造业产能过剩程度。降低行政性垄断行业进入壁垒、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引导民营企业的进入和投资行为、加...
关键词:
去产能措施 经济结构调整 民企投资行为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董红晔 李小荣
公司治理和政府干预的相关理论是解释国有企业过度投资的重要理论,但是,新时代背景下,难以解释公司治理机制相同的企业过度投资程度却迥然不同,以及政府干预逐步降低而国有企业过度投资依然严重的现象。本文尝试采用高管权力这一新的视角,引入社会心理学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高管权力理论,解释国有企业过度投资严重的问题。本文的实证研究表明,高管权力的增大是国有企业过度投资严重的重要影响因素,特别是当政府干预低时,高管权力能很好地解释国有企业的过度投资问题。进一步研究还发现,高管权力与过度投资的显著正相关关系只在法律环境差和未在香港上市的样本中存在,说明良好的法律环境能对高管产生约束力。同时,建立完善的资本市场体...
关键词:
国有企业 高管权力 过度投资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吉晓雨 宋敏
本文使用CSMAR和锐思数据库的数据,通过区分企业所处市场化程度,利用Probit模型得出民营企业的政治联系程度对于其过度投资行为具有很大的边际影响,进一步得出民营企业的过度投资行为降低了其公司价值,从而验证了政治联系的"掠夺之手"问题;同时,通过对比民营与国有上市公司的数据结果,发现民营企业比国有企业更加重视其政治联系的建设,得出政治联系程度对于民营上市公司投资行为的影响远远大于国有上市公司。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立国 鞠蕾
在理论推导三者关系的基础之上,以2005~2008年中国制造业26个行业上市公司和行业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地方政府干预对产能过剩影响过程中企业过度投资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地方政府不当干预可以引发企业过度投资,进而造成产能过剩问题;地方政府不当干预造成的企业内部成本外部化、国有企业低成本扩张等都是造成我国体制性产能过剩的主要原因。抑制产能过剩,要抓住其主要矛盾和根源,进行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光潮 邵红梅
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交易费用支出存在很大差异:产权的不同使二者之 间的交易费用不同;制度环境对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的交易费用均产生较大的负面影 响;由于人力资本契约关系的历史渊源与现实条件的不同,国企、民企两者之间的契 约刚性和契约弹性的差异,也导致交易费用的支出不同。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朱康对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许多国有企业由于其固有的体制性原因,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步履维艰,正面临着如何退出竞争性领域问题。同时,民营企业由于机制灵活,迅速地发展壮大,正逐步成为了我国经济中的一支不可缺少的力量。两者此消彼长,使得我国国民经济结构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目前不少民营企业已经着手购并国有企业。尤其在民营经济发展较快的温州地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杜威剑
在异质性企业框架下引入环境约束与政企合谋因素,考察了国有企业过剩产能的形成机理与治理机制。在此基础上,通过改进的生产函数法测度企业层面的产能利用率,并分别采用面板Tobit模型与生存分析模型实证检验环境规制对国有企业过剩产能治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环境规制不仅能够提升国有企业的产能利用率,同时会提高落后产能企业市场退出的概率,即能够从集约边际与扩展边际两方面实现国有企业的产能治理。此外,通过区分行业污染强度与外部需求条件的估计结果表明,环境规制对于污染程度较强和出口参与型企业的产能治理效果更加显著。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周志强 徐新宇
本文以国有上市企业2007-2017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采用多元回归的方法,实证研究混合所有制改革中民营企业参与度与混改型国有企业绩效之间的影响关系。结果表明:民营企业所有权参与度和控制权参与度均对国有企业绩效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在混改型国有企业中,民营企业所有权参与度和控制权参与度对高度混改型国有企业促进作用最大,其次是中度混改型国有企业,对低度混改型国有企业促进作用最小;与民营企业所有权参与度相比,民营企业控制权参与度对混改型国有企业的促进作用更大。根据研究结论提出针对性政策建议,即:努力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大力推进民营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混改;优化混改型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发挥民营企业控制权配置的治理效应;保护企业家产权安全,激发民营企业家精神。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雷英 董佳艳
近年来,我国经济经历了高速增长与逐步回落,其中也遇到了产能过剩问题。选取2013—2015年上市民营企业数据,研究产能过剩背景下供应链关系中的一个重要特征——客户集中度对民营企业银行贷款期限结构的影响机理和实际效应,研究民营企业在去产能的大环境中是如何改善其融资状况,更多地获得来自正规金融体系的支持。研究结果表明:在产能过剩的背景下,客户集中度越高,民营企业银行贷款期限结构越长;相比议价能力低的民营企业,客户集中度和银行借款期限结构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在议价能力高的民营企业中更为明显。研究结论有助于对银行借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建勇 王晶晶
以2008—2015年沪深A股民营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利用数据包络分析计算出企业的产能利用率来衡量产能过剩程度,研究民营企业政治关联是否通过信贷资源规模对产能过剩造成影响。结果表明,存在政治关联以及政治关联程度较强的企业,产能过剩更严重;政治关联以及政治关联程度较强的企业,获取的信贷资源越多;在政治关联与产能过剩的关系中,信贷资源规模具有中介效应。同时,制度环境的改善弱化了政治关联的信贷资源配置功能以及信贷资源规模对产能过剩的影响,从而降低政治关联对产能过剩的影响。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贺小刚 张远飞 连燕玲 吕斐斐
不同控股股东背景下的企业政治关联的培育动机与成本、关系紧密性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这导致政治关联在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的作用机制也存在差异性。本文对中国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的政治关联的本质及其功能进行了理论探讨,并基于2006—2010年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本文得到以下研究结论:①民营企业相对于国有企业更加注重政治关联的建设,它们相对于国有企业也更加倾向于从事创造性生产活动,而国有企业则更加倾向于从事破坏性生产活动。②政治关联对创造性生产活动及破坏性生产活动未产生显著的作用,但这种作用在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则存在显著的差异,即民营企业的政治关联引致了破坏性生产活动但遏制了其创造性生产活动...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张帆 董松柯 刘希章 李娜
国有资本是推动经济绿色转型的重要引擎,国有资本入驻民营企业,不仅可以有效规范民营企业污染排放行为,还可以通过打破民营企业发展桎梏以赋予企业创新活力,对于实现“双碳目标”和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工业企业与绿色发展数据库的匹配数据,考察国有资本入驻对民营企业减排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国有资本入驻后可有效减少民营企业污染排放,并且该减排效应在大规模企业、非战略性行业与财政分权水平较高的样本中表现更为突出。机制检验发现,国有资本入驻既可以通过放松企业融资约束与提高企业风险承担能力的方式促进民营企业技术创新,还可以通过将自身所承担的政策性社会目标融入民营企业中,以强化民企的社会责任意识,最终在“技术创新效应”和“社会责任效应”共同驱动下实现污染减排。特别的,虽然国有资本入驻不利于提升企业生产率,但国有资本入驻引致的“技术创新效应”有助于推动民企实现生产效率与绿色化的兼容发展。本研究为完善企业创新激励机制、优化环境治理与实现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提供新的视角和动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