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46)
2023(11969)
2022(10126)
2021(9390)
2020(8186)
2019(18999)
2018(18848)
2017(36669)
2016(20331)
2015(23297)
2014(23624)
2013(23653)
2012(21896)
2011(19369)
2010(20092)
2009(19024)
2008(19964)
2007(18744)
2006(16656)
2005(15585)
作者
(59595)
(49867)
(49633)
(47353)
(32114)
(23843)
(22842)
(19391)
(18525)
(18321)
(16856)
(16716)
(16227)
(15733)
(15528)
(15250)
(15236)
(14759)
(14659)
(14439)
(12498)
(12479)
(12245)
(11540)
(11436)
(11303)
(11127)
(11068)
(10095)
(10073)
学科
(92474)
(88653)
经济(88541)
(84299)
企业(84299)
管理(82272)
方法(40043)
(33653)
数学(30812)
数学方法(30490)
业经(29637)
(29506)
(25481)
财务(25431)
财务管理(25378)
企业财务(24059)
(22033)
中国(20982)
农业(20829)
技术(18243)
理论(17796)
(17102)
(16915)
(16418)
(15451)
贸易(15444)
(15166)
银行(15143)
(14985)
(14971)
机构
学院(301744)
大学(295765)
(125474)
经济(122664)
管理(122317)
理学(101852)
理学院(100854)
管理学(99503)
管理学院(98912)
研究(92176)
中国(78480)
(64434)
(62922)
科学(54142)
(50939)
(50515)
财经(49076)
(47743)
中心(44607)
(44102)
研究所(42059)
业大(41741)
北京(40214)
(40115)
农业(39736)
经济学(37138)
财经大学(35729)
(35284)
师范(34958)
商学(33689)
基金
项目(179537)
科学(141009)
研究(135624)
基金(128168)
(108920)
国家(107855)
科学基金(93928)
社会(84465)
社会科(79872)
社会科学(79845)
(72614)
基金项目(67816)
教育(62485)
自然(59940)
(58712)
自然科(58485)
自然科学(58469)
自然科学基金(57486)
编号(57084)
资助(53079)
成果(46425)
(40019)
重点(39729)
(39690)
(39563)
课题(38847)
(38393)
创新(36555)
(35356)
项目编号(34923)
期刊
(152761)
经济(152761)
研究(90757)
中国(62957)
(58178)
管理(51459)
(47543)
学报(39791)
科学(38461)
(33058)
金融(33058)
农业(31447)
大学(30709)
教育(30611)
技术(30313)
学学(28718)
业经(27140)
财经(25629)
经济研究(22300)
(22172)
(20672)
问题(19988)
财会(18427)
技术经济(18414)
会计(15982)
(15548)
现代(15507)
商业(15271)
理论(14404)
世界(14228)
共检索到4750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炳雷  王振伟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国有资本的管理与运营已经越来越重要。但中国的国有企业资本运营存在着诸多问题:行政干预造成资本市场功能扭曲;企业的资本结构不合理;资本运营管理混乱;国有资本经营者的任免制度不合理等。只有完善资本市场制度,才能够更好地支持国有资本运营。利用资产管理公司的形式来盘活资本,调整现行的国有资本运营监管制度,对管理人员实现市场化选拔,才能够让国有资本运营管理走向良好的运行轨道,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从而增强国有企业的影响力与控制力。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丁孟春  李泓欣  
本文肯定了国有企业资本运营所取得的成效,同时指出了国有企业资本运营在行政、市场发育和上市公司效益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国有企业资本运营的几点具体对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林丽春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核心就是人才竞争。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国有企业要保持其优势地位,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必须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文章分析了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完善用人育人机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科学的考评指标体系、健全人才流动机制等几个方面提出相关对策。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戴文标  任熹真  
本文认为 ,企业资本结构优化的标准是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而我国国有企业与现代发达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形式有相当大的差别 ,因此我国国有企业资本结构优化的标准应是企业利润最大化与投资者投资收益最大化双重标准的统一。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黎志成  张国宏  
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一直是改革的重点之一。随着国企现代企业制度的确立,这一问题从形式上可以说已经得到解决。然而,2004年一系列问题的出现充分说明,公司治理结构在国企中还未真正确立,或者说是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国有公司治理低效的根源是产权问题,因此,只有在产权改革的基础上才能建立真正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周彩红  
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体制缺陷、自身局限性、信用担保体系不完善和融资渠道单一等方面的影响,融资困难、筹资渠道不畅一直是非国有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最大"瓶颈"。在新世纪,为了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我们应该采取多种措施解决非国有企业特别是非国有中小型企业的融资困境。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姜全红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而现代企业制度运行机制的实质是委托——代理制。因此研究国企的委托——代理关系及代理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文章分析了国企代理问题的成因,给出了如何解决国企代理问题的几点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辉  
中国加入WTO,在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实现了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进一步密切的同时,对国内经济成份,特别是国有企业的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消除不适应市场的因素,更快更好地发展成为我国国有企业面临的最迫切的要求。本文分析了我国国有企业存在的问题和弊端,指出了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方向。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朱思思  
当前国内的经济快速发展,但是面对的压力也持续增加,为了使经济能够保持平稳发展,必须要将改革工作深入展开。从国有企业的角度来说,投资主要来源于政府财政,除此以外,银行贷款、社会融资等也是获得资金的途径,其中,银行融资所占比例较大,因而要加强相关的管理工作。从国有企业当下的资金管理现状来看,管理失控的现象仍然存在,采用的监控手段过于单一,这就使得资金难以得到充分利用,所以要找到可行的措施来解决。文章从国有企业大额融资出发,对资金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展开全面分析,以期使得资金成本可以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保证企业发展能够更为稳健。国有企业在展开资金管理的过程中,大额投资必然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因而要寻找到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行之有效的管理之策,从而使融资资金管理能够更具实效性,以便国有企业发展获得更为强劲的动力。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智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已成为企业的核心资源。对于国有企业而言,其竞争力的增强将更直接地取决于对人力资本的投资、运作及开发的效率。解决我国国有企业人力资本运营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应该从多个方面入手:转变管理观念,将人力资本运营提升到战略高度;创新用人机制,提高人力资本运行灵活性;丰富激励系统,促进人力资本运营效率。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齐芬霞  
股份制改革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通过股份制改革,国有企业由单一主体转变为多元化主体,给企业发展壮大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从财务管理对大型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的重要性、股份制改革后大型国有企业如何选择适宜的财务管理模式并予以实施、如何开展企业的投资活动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田国双  
在分析国有森工企业生态林业建设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阐述了国有森工企业生态林业资本运营的现实意义,提出了改革传统的生态林运作体制、实行企业化经营、建立林木资本金制度、建立和完善政府投入为主的生态林业筹融资机制、积极尝试生态林业资金市场筹集方式等国有森工企业实行生态林业资本运营的具体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黄再胜  
企业隐性激励是由外部市场竞争性激励和企业内部劳动市场隐含契约性激励共同组成的。转轨时期国有企业由于所处的外部市场竞争不充分和企业内部劳动市场的扭曲,因而存在企业隐性激励机制“双重缺位”现象。国有企业内外部隐性激励机制“双重缺位”是导致国有企业经理人员行为短期化根本原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