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07)
2023(7893)
2022(6349)
2021(5776)
2020(5190)
2019(11149)
2018(11047)
2017(21396)
2016(11565)
2015(12999)
2014(12843)
2013(12666)
2012(11726)
2011(10051)
2010(10525)
2009(10415)
2008(10813)
2007(10189)
2006(9062)
2005(8563)
作者
(33638)
(28189)
(28084)
(26332)
(18027)
(13282)
(12667)
(10859)
(10465)
(10363)
(9484)
(9475)
(9251)
(8862)
(8838)
(8476)
(8397)
(8294)
(8172)
(7945)
(7056)
(6899)
(6896)
(6472)
(6458)
(6303)
(6234)
(6086)
(5672)
(5572)
学科
(73432)
(71041)
企业(71041)
管理(57291)
(53972)
经济(53896)
业经(24940)
(23961)
方法(22494)
(19350)
(18397)
财务(18378)
财务管理(18353)
企业财务(17361)
技术(15281)
数学(14741)
数学方法(14568)
农业(14536)
(14229)
(12928)
(12446)
企业经济(12201)
(12008)
理论(11588)
(11388)
经营(11199)
中国(10831)
体制(10828)
技术管理(10271)
决策(8967)
机构
学院(176330)
大学(170158)
管理(74603)
(74087)
经济(72759)
理学(63549)
理学院(62990)
管理学(62266)
管理学院(61936)
研究(50903)
中国(43500)
(38597)
(35845)
(29950)
科学(29633)
财经(29530)
(28545)
(26717)
(25740)
业大(24358)
中心(23868)
农业(23651)
研究所(22554)
北京(22304)
(22143)
商学(21899)
商学院(21714)
财经大学(21428)
经济学(21207)
经济管理(19745)
基金
项目(106709)
科学(86222)
研究(79522)
基金(79099)
(67268)
国家(66571)
科学基金(59749)
社会(52061)
社会科(49363)
社会科学(49348)
(42834)
基金项目(41612)
自然(38479)
自然科(37680)
自然科学(37672)
自然科学基金(37092)
教育(35213)
(34002)
编号(31888)
资助(31815)
(29853)
(25776)
成果(25108)
(23361)
重点(23196)
创新(23027)
(22463)
(22267)
国家社会(21342)
课题(21056)
期刊
(91951)
经济(91951)
研究(51397)
(36460)
中国(34587)
管理(34358)
(29135)
科学(23419)
学报(22692)
农业(19970)
大学(18387)
学学(17652)
技术(17599)
业经(17458)
(16347)
金融(16347)
财经(15896)
教育(13826)
经济研究(13815)
(13783)
(13168)
财会(11687)
技术经济(11645)
问题(11411)
现代(9987)
会计(9649)
世界(9421)
商业(9365)
(8991)
经济管理(8871)
共检索到2723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何旭强  
本文在分析我国国有企业兼并的典型特征的基础上,从现有的体制框架和经济背景出发,探讨了政府在国有企业兼并中正、反两方面作用,其正面效应主要体现在中介替代、部门协调、产品政策导向及保障相关者利益等方面,负面效应主要体现在追求部门利益导致的产权交易的行政性垄断及资源配置效益低下等方面。从动态的角度看,我国政府在企业兼并中的职能转换及角色定位应遵循以下两条:其一,在体制转轨过程中,政府出于经济权力和信息能力方面的优势,对企业兼并的适度干预是必要的;其二,从长期看,作为目标模式,政府应政力于在企业兼并的政策、法律和监控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何旭强  贾良定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高良谋  高静美  
本文从购并是有成本的基本假设出发 ,研究购并对于目标企业可能产生的人力资本、组织资本和客户资本的负面影响以及保护和利用的措施。这种基于目标企业而不是购并企业 ,基于购并成本而不是购并收益的研究方法和视角 ,对以购并企业和购并收益为主流的购并研究无疑是一种有益的探索和补充。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居同交  樊耘  
早在80年代中期,我国就曾出现了大量的公司兼并与收购(简称购并)的事件,但真正市场经济意义上、以公司形态为特征的企业购并在我国的兴起还应说是90年代的事。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尤其是我国国有经济战略布局调整和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方案的提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韩丹  
本文对西方发达国家在处理政府与国有企业关系中的定位和成功经验作一梳理,通过借鉴西方成功经验,完成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中政府角色的定位。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常柏  
民营企业治理机制转型过程中之所以要体现政府意志,是因为治理结构的不同安排不仅会影响公司的绩效和发展,还会影响国家宏观经济运行的效率。一个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不仅能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还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竞争力。随着公司股权的多元化,政府不仅要加强制度供给,而且应该在企业信息披露、维护股权利益等方面发挥强有力的作用,并利用民营企业治理机制的自适应性特点实现诱致性制度变迁。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崔玉宾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变革与发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成为实现社会科学、和谐发展的重要方面。基本公共均等化的实现是一个动态过程,根据社会发展所处的阶段不同提出的指标和需求也各不相同。现阶段,由于我国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发展差异,社会公众在享受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方面存在着较大差距。政府作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倡导者和实施者,在加强社会管理的过程中要正确处理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在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过程中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符可  
政府对中小企业集群海外营销活动的支持,首先,要体现于对企业在人、财、物力上的支持,政府要制定扶持集群成长的产业方针政策,要为其解决融资难题;为集群成员引入和培训专业人才以及鼓励集群内企业自主创新。其次,要体现于对海外市场活动的支持上,要为集群内企业收集目标市场信息,引导他们更好地进行海外市场拓展和营销活动。再次,政府的一个很重要的职能是促进集群内企业间的信任关系,加强企业间的横向合作和纵向分工的形成和发展,以及要促进集群内企业与集群外服务支持机构的合作,提升集群内企业整体竞争力。最后,提供和完善公共产品是政府责无旁贷的职责。政府以上的职能活动在实践中是环环相扣、密不可分的。只有致力于完善上述职...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孟丽荣  王悦  
本文认为,由于国有企业产权结构、激励与约束机制的欠完善影响了国有企业治理机制的进一步规范,导致了国有企业效益损失和效率低下,更引发了多层次的社会矛盾。国有投资公司的独特的市场地位和行业特点决定了其能够作为理想的机构投资者,必将能在完善国有企业治理机制中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马琴  
针对企业债务风险,政府应本着以预防为主,以结构性去杠杆为思路,以市场化方式分步骤、有计划地加以防范和化解。应建立地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债务动态监测机制,以债务重组的方式化解企业债务困境,以创新发展提升企业盈利能力,通过市场化方式解决部分僵尸企业债务风险,适当释放无法处置的企业债务,让僵尸企业尽快退出市场,给新经济发展腾挪空间和资源,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创新资本市场服务模式,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加强企业债务风险防范的法治建设。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邹开亮  高丹卡  
政府的角色定位对于建设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并最终促进中小企业持续、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在中小企业信用体系的建设中,政府的角色定位应该是:中小企业信用法律制度的制定者与推动者、中小企业建立内部信用管理制度的指导者和扶助者、中小企业信用信息的提供者和管理者、中小企业信用中介机构的支持者和监管者、中小企业信用体系之社会信用基础的缔造者和维护者。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成明  
在推动欧洲学徒制优质发展的过程中,企业作为学徒制发展的三大主体之一,扮演着学徒培训岗位的提供者、学徒制社会认知度的提升者、学徒制改革发展的驱动者以及学徒制发展质量的保障者等重要角色。为促使企业在优质学徒制建设过程中更好地发挥作用,欧盟委员会等众多机构积极通过帮助中小企业培育学徒培训文化、开展学徒培训的财政性和非财政性激励措施、为弱势群体学生提供学徒培训的额外补偿机制以及创设支持性和更优质的培训师工作环境等措施,保障企业积极、充分地参与优质学徒制建设的各个环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