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15)
- 2023(10275)
- 2022(8258)
- 2021(7601)
- 2020(6714)
- 2019(14840)
- 2018(14704)
- 2017(27433)
- 2016(15006)
- 2015(17204)
- 2014(17216)
- 2013(16807)
- 2012(15434)
- 2011(13043)
- 2010(13615)
- 2009(13003)
- 2008(13414)
- 2007(12272)
- 2006(10856)
- 2005(10000)
- 学科
- 业(79767)
- 企(75842)
- 企业(75842)
- 管理(66404)
- 济(61881)
- 经济(61785)
- 财(37194)
- 业经(26300)
- 方法(25773)
- 务(23456)
- 财务(23424)
- 财务管理(23371)
- 企业财务(22224)
- 农(22113)
- 制(21116)
- 体(17658)
- 数学(17575)
- 数学方法(17318)
- 中国(16318)
- 策(16078)
- 技术(15984)
- 农业(15901)
- 体制(14738)
- 理论(14426)
- 财政(13137)
- 划(13062)
- 和(12942)
- 银(12692)
- 银行(12670)
- 企业经济(12377)
- 机构
- 学院(214246)
- 大学(207053)
- 济(87650)
- 管理(86508)
- 经济(85868)
- 理学(72723)
- 理学院(72091)
- 管理学(71080)
- 管理学院(70694)
- 研究(66663)
- 中国(58001)
- 财(53407)
- 京(44227)
- 科学(39311)
- 财经(37769)
- 农(37390)
- 江(35687)
- 所(34300)
- 经(34064)
- 中心(31113)
- 业大(30192)
- 研究所(29979)
- 农业(29354)
- 北京(27551)
- 州(27440)
- 财经大学(27341)
- 经济学(25462)
- 商学(24966)
- 商学院(24745)
- 院(24502)
- 基金
- 项目(132418)
- 科学(104948)
- 研究(99468)
- 基金(95588)
- 家(82053)
- 国家(81227)
- 科学基金(71547)
- 社会(62938)
- 社会科(59651)
- 社会科学(59634)
- 省(54146)
- 基金项目(49844)
- 自然(45528)
- 教育(44694)
- 自然科(44541)
- 自然科学(44525)
- 自然科学基金(43777)
- 划(43107)
- 编号(40531)
- 资助(39074)
- 业(33200)
- 成果(33116)
- 创(30763)
- 重点(29400)
- 部(28784)
- 课题(28071)
- 发(27817)
- 创新(27814)
- 制(27048)
- 性(26358)
- 期刊
- 济(107533)
- 经济(107533)
- 研究(66823)
- 财(51396)
- 中国(48967)
- 管理(38289)
- 农(35493)
- 学报(30253)
- 科学(28031)
- 农业(23986)
- 大学(23736)
- 融(23127)
- 金融(23127)
- 学学(22757)
- 技术(21350)
- 教育(19958)
- 业经(19930)
- 财经(19748)
- 经济研究(17030)
- 经(17020)
- 财会(15664)
- 业(14862)
- 会计(14784)
- 问题(13043)
- 技术经济(12897)
- 现代(11041)
- 统计(10857)
- 通讯(10560)
- 会通(10532)
- 版(10309)
共检索到3450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吴清亮
《关于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工作的意见》对财会监督提出一系列要求,其中企业内部监督是基础环节。本文结合国有企业内外部监督特点,提出新形势新任务下财会监督应建立完善“三全”监督体系,即打造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督体系,构建内外部“全方面”协同联动体系,建好经济业务、财会行为和档案资料等“全要素”监督体系,探索监督工作机制及保障措施,以期提升财务合规管理、服务业务能力和水平。
关键词:
国有企业 财会监督 体系构建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郑航行
<正>国有企业建设项目是指经过有关政府主管部门核准或备案的境内外新建和改扩建工程项目,具有涉及金额较大、建设周期较长、项目工程建设环节多等特点。根据2023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的加强财会监督工作,更好发挥财会监督职能作用的要求,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房巧玲 刘明硕 崔宏
国有企业日常生产经营需要财务资本要素、人力资本要素和社会资本要素的投入与支持,企业内部也建立了多元监督体系来维护不同要素提供者的产权权利和利益。文章基于产权和资本视角,在佐证国有企业内部多元监督体系设置合理性的基础上,论述其在独立性、专业性和制衡性上的不足,并提出各监督主体的改进方向,以期丰富国有企业治理理论与监督理论。
关键词:
国有企业 内部监督 公司治理 体系建设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杨贞武 田耀贵
中国葛洲坝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葛洲坝集团)是一家集投资、建筑、环保、房地产、水泥、民爆、装备制造、金融等八大业务板块为一体、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经营企业。截至2015年底,公司总资产突破1200亿元,营业收入超800亿元,经营范围涉及全球4大区域30个核心国别。作为一个有着40多年发展历程的国有控股大型企业集团,如何构筑企业内部监督体系,保持公司可持续健康发展,葛洲坝集团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结合企业实际进行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陈美华
在我国现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下,国有企业不仅要接受国有资产监管体系内部多种形式的监督,而且还要同时接受政府审计、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的监督。由于各种审计主体职责重复、各自为政,在导致审计资源严重浪费的同时,还造成许多国有企业长期缺乏有效的审计监督。本文从我国国有资产监管体系的现行架构出发,对政府审计、社会审计、内部审计及其他多种审计主体的分工与配合问题进行了研究,为国有企业建立合理有效的审计监督体系提供参考。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戴国华
改进和加强国有企业财会监督,是企业防止腐败和防范风险的重要举措,是提升国家风险管控的重要抓手。《关于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了构建财政部门主责监督、有关部门依责监督、各单位内部监督、相关中介机构执业监督、行业协会自律监督的财会监督体系。笔者结合《意见》相关内容,就新时代进一步加强国有企业内部财会监督谈谈个人的看法。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裴文英
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是我国体制转轨时期经济改革面临的一项十分迫切、艰巨的任务,会计信息成为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部门及其他利益相关者了解和掌握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重要信息来源,会计监督是保证会计信息质量、防范会计信息失真而对会计信息进行的各种监督。本文重点探讨了我国体制转轨时期如何构建国有企业的会计监督体系,它不仅应满足经营者对经营管理的需要,还应满足各派利益相关者为维护自身经济利益而对经营者进行再监督的需要,会计监督体系外部环境的构造是该体系发挥最大效能的有力保证。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叶陈云 李梦楠 王洪丽
建设财会监督体系不仅可通过财务指标设计、收集、检查、评价、分析与报告等方式,实现对集团供应、生产、销售及其投资、融资、资金管理等活动的专门化监控与督查,也可以通过财务指标的实时化和连续化的分析与评估,实现对集团财务系统的全方位监督;还可以通过财务会计指标的系统化、深层次、差异化分析,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静
针对当前国内高校内部控制的建设现状,在《关于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工作的意见》的指导下,从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依法监督、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协同联动等工作要求入手,探讨高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途径,以期完善风险防范机制,提高治理能力,促进高校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财会监督 高校 内部控制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董木欣 续慧泓 杨周南
财会监督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冲公共风险、构建新型国家治理体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智能化环境的形成拓展了财会监督的外延,丰富了财会监督的方式和场景,为塑造智能财会监督带来了新的驱动力。通过建立以“监督-反馈”业务循环为核心的智能财会监督体系,实现了财会监督的微观、中观和宏观一体化,提高了财会监督的透明度和功效性,为实施财会监督和财会治理提供方法论支撑。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梁伟波
内部监督是现代公司治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有企业的背景和性质决定了其内部监督机制的特殊性,呈现多股监督力量共同监督的特征。这种多维度监督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监督的全面性,但多个监督主体之间不协调的问题也较为突出。因此,国有企业需要在企业战略管理框架内,以风险管理为导向,对内部监督机制进行有效整合,以切实增强内部监督的全面性和客观性,为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有力保障。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朱炜 刘雨萌
国有资产内部监督是国有资产监督的首要环节。本文基于对D省国有企业内部监督制度建设的调研结果,从内控制度、董事会运作、监事会建设、民主监督和党组织保证监督等方面总结了国有企业内部监督制度建设取得的成效,从整体架构、分类监管、执行效果和保障机制等方面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内部监督制度整体架构、实行"一企一政"分类监管、提高内部监督制度体系执行效果、健全内部监督保障机制的改进建议,以期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内部监督制度体系,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促进国有资本保值增值。
关键词:
国有企业 内部监督 制度体系
[期刊] 改革
[作者]
高明华 杜雯翠
国有企业负责人监督体制机制的构建和完善应当因"类"而异、因"层"而异。不同类型的国有企业,其负责人的监督体制机制不应相同;同一企业,尤其是竞争性国有企业中不同来源的负责人,其监督机制也应有所差异。合理垄断性国有企业必须由国家垄断经营,国有企业负责人监督体制机制基本上参照公务员监督体制机制,同时考虑成本控制、公众满意度,以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竞争性国有企业是市场化企业,其发展方向是混合所有制,应当通过强化公司治理,实现依法治企来完成有力的法律监督;通过健全市场体系,促进自我约束来完成有效的市场监督。概言之,国有企业负责人监督体制机制要实现法治化,建立各主体对自身行为独立承担责任的机制,营造外部监...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戴娟萍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师自国 胡杰 刘伟厚
加强人民银行内部监督体系是提高管理水平、强化履职效果的重要保障,积极开展探索与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借鉴系统论的观点,全面总结了人民银行内部监督工作体系及其成效,分析了在监督协作、独立监督、全程监督和同级监督方面存在的不足,并从优化监督机制、完善监督制度、突出监督重点、健全监督网络等方面探讨了优化路径,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人民银行 内部监督 体系 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