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58)
2023(8841)
2022(7045)
2021(6314)
2020(5497)
2019(12006)
2018(11978)
2017(22818)
2016(12224)
2015(13713)
2014(13877)
2013(13537)
2012(12283)
2011(10540)
2010(10899)
2009(10482)
2008(10629)
2007(9894)
2006(8774)
2005(8263)
作者
(36025)
(30073)
(29953)
(28067)
(19338)
(14061)
(13494)
(11647)
(11384)
(10920)
(10220)
(10090)
(10018)
(9558)
(9546)
(9087)
(8855)
(8824)
(8625)
(8552)
(7603)
(7546)
(7418)
(7034)
(6886)
(6829)
(6560)
(6549)
(6184)
(6029)
学科
(72622)
(69531)
企业(69531)
管理(55975)
(52755)
经济(52677)
业经(25463)
(22772)
方法(20765)
(20397)
(18390)
财务(18367)
财务管理(18347)
(17706)
企业财务(17381)
技术(15234)
(15156)
农业(15069)
数学(13169)
数学方法(13062)
(13028)
体制(12468)
理论(12429)
中国(12315)
(12209)
企业经济(12168)
(11508)
经营(11388)
(10765)
银行(10746)
机构
学院(180156)
大学(172465)
(74391)
管理(74294)
经济(72899)
理学(62485)
理学院(61949)
管理学(61208)
管理学院(60875)
研究(55460)
中国(48433)
(38065)
(36716)
(33488)
科学(32333)
(30333)
财经(29115)
(28195)
中心(26448)
农业(26388)
业大(26378)
(26329)
研究所(25010)
(23330)
北京(22764)
商学(21708)
商学院(21517)
财经大学(21183)
经济学(21128)
(20485)
基金
项目(112959)
科学(90131)
研究(85006)
基金(81709)
(70556)
国家(69808)
科学基金(61462)
社会(54283)
社会科(51365)
社会科学(51349)
(46496)
基金项目(42870)
自然(39218)
自然科(38362)
自然科学(38348)
教育(37870)
自然科学基金(37748)
(36916)
编号(34439)
资助(32450)
(31212)
成果(27160)
(27061)
重点(24982)
(24425)
(24416)
创新(24262)
课题(23869)
(23418)
国家社会(22212)
期刊
(91962)
经济(91962)
研究(52449)
中国(38500)
(35211)
管理(34021)
(32559)
学报(25468)
科学(24702)
农业(22140)
(20722)
金融(20722)
大学(20031)
学学(19328)
业经(18494)
技术(18486)
教育(16444)
财经(15441)
(13973)
经济研究(13741)
(13426)
问题(11410)
财会(11396)
技术经济(11155)
现代(9976)
会计(9532)
商业(9371)
世界(9280)
经济管理(8755)
(8634)
共检索到2835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高明华  杜雯翠  
国有企业负责人监督体制机制的构建和完善应当因"类"而异、因"层"而异。不同类型的国有企业,其负责人的监督体制机制不应相同;同一企业,尤其是竞争性国有企业中不同来源的负责人,其监督机制也应有所差异。合理垄断性国有企业必须由国家垄断经营,国有企业负责人监督体制机制基本上参照公务员监督体制机制,同时考虑成本控制、公众满意度,以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竞争性国有企业是市场化企业,其发展方向是混合所有制,应当通过强化公司治理,实现依法治企来完成有力的法律监督;通过健全市场体系,促进自我约束来完成有效的市场监督。概言之,国有企业负责人监督体制机制要实现法治化,建立各主体对自身行为独立承担责任的机制,营造外部监...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史琪  徐光华  
地方国有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评价对于地方国有企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各地现行的地方国有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评价办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对长期效益的评价,没有涉及对社会责任方面的评价,没有考虑国有企业的特殊性。针对各地现行办法的不足,笔者基于企业共生战略模式,结合经典评价理论,重新构建一套符合地方国有企业特点的负责人经营业绩评价体系,以期为地方国资委的考核提供先进且全面的方案。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王晓梅  
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源于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和相继产生的干部体制改革,其最初的实践形式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展的厂长、经理离任审计。199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布了《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明确要求对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领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陈楷  王丽峰  孙洪  
主动适应不断变化的内外部形势,强化顶层设计,加强适应性组织建设,及时对组织结构和功能体系进行创新性调整。目前,国家电网公司业绩考核指标体系采用基于业务板块的关键业绩指标法,包含效益效率指标和核心业务指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对企业负责人的经营行为、经营效果和责任意识的激励约束,但未能从企业战略的高度自上而下分解目标,无法真正支撑企业战略的落地。基于发展战略的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指标体系是通过运用平衡计分卡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冯浩  胡书君  
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就是运用一定的指标,采用科学的方法,对其所经营管理的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运营状况和经营业绩所进行的评价。在当前国有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陈美华  
在我国现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下,国有企业不仅要接受国有资产监管体系内部多种形式的监督,而且还要同时接受政府审计、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的监督。由于各种审计主体职责重复、各自为政,在导致审计资源严重浪费的同时,还造成许多国有企业长期缺乏有效的审计监督。本文从我国国有资产监管体系的现行架构出发,对政府审计、社会审计、内部审计及其他多种审计主体的分工与配合问题进行了研究,为国有企业建立合理有效的审计监督体系提供参考。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烨  黄速建  
完善国有企业负责人选聘机制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方面。以1997—2016年国有上市公司负责人选聘事件为样本,考量公司业绩、所属行业特征、控股形式、公司治理等因素对负责人选聘来源的影响。结果显示,盈利型国有企业相比亏损型国有企业,更倾向于内部选拔负责人;公益类国有企业相比商业类国有企业,更倾向于外部选拔负责人;国有绝对控股企业相比国有相对控股企业,更倾向于外部选拔负责人。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烨  黄速建  
完善国有企业负责人选聘机制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方面。以1997—2016年国有上市公司负责人选聘事件为样本,考量公司业绩、所属行业特征、控股形式、公司治理等因素对负责人选聘来源的影响。结果显示,盈利型国有企业相比亏损型国有企业,更倾向于内部选拔负责人;公益类国有企业相比商业类国有企业,更倾向于外部选拔负责人;国有绝对控股企业相比国有相对控股企业,更倾向于外部选拔负责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冯辛酉  
长期以来,我国国有企业普遍缺乏活力,效益低下。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很多,其中国有企业负责人的才能无法得到有效发挥是一个重要方面。只有国有企业负责人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出来,国有企业才有可能搞好。从树立尊重国有企业负责人的社会风气等四个方面入手,论述了国有企业负责人发挥才能的有关问题。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农业银行监察室课题组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裴文英  
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是我国体制转轨时期经济改革面临的一项十分迫切、艰巨的任务,会计信息成为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部门及其他利益相关者了解和掌握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重要信息来源,会计监督是保证会计信息质量、防范会计信息失真而对会计信息进行的各种监督。本文重点探讨了我国体制转轨时期如何构建国有企业的会计监督体系,它不仅应满足经营者对经营管理的需要,还应满足各派利益相关者为维护自身经济利益而对经营者进行再监督的需要,会计监督体系外部环境的构造是该体系发挥最大效能的有力保证。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吴清亮  
《关于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工作的意见》对财会监督提出一系列要求,其中企业内部监督是基础环节。本文结合国有企业内外部监督特点,提出新形势新任务下财会监督应建立完善“三全”监督体系,即打造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督体系,构建内外部“全方面”协同联动体系,建好经济业务、财会行为和档案资料等“全要素”监督体系,探索监督工作机制及保障措施,以期提升财务合规管理、服务业务能力和水平。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肖婷婷  
对于国有企业负责人实行中长期激励的手段各有利弊,需要因人而异。企业是否实行股票期权要从四个方面进行考虑:(1)实行了股票期权制度,是否能够真正有效地激励职业经理人搞出好的业绩,特别是中长期的业绩,或者生产经营情况得到明显改善;(2)在我国国有企业实行股票期权制度是否可以使企业所有者——全体人民更好地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3)企业负责人是否可以完全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负责,即企业负责人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具有完全的决定权,人财物具有完全的处置和支配权,对企业运营效果、盈利或者亏损即经营业绩承担完全责任;(4)实行股票期权制度,可以吸引和留住人才,防止关键岗位人员流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