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85)
- 2023(8974)
- 2022(7296)
- 2021(6508)
- 2020(5640)
- 2019(12385)
- 2018(12306)
- 2017(24093)
- 2016(13000)
- 2015(14440)
- 2014(14497)
- 2013(14397)
- 2012(13054)
- 2011(11640)
- 2010(11647)
- 2009(11526)
- 2008(11901)
- 2007(11066)
- 2006(9672)
- 2005(9295)
- 学科
- 业(77909)
- 企(74402)
- 企业(74402)
- 管理(64111)
- 济(60091)
- 经济(59976)
- 业经(26576)
- 财(26573)
- 方法(24778)
- 农(21465)
- 务(20532)
- 财务(20514)
- 财务管理(20489)
- 企业财务(19450)
- 制(18828)
- 数学(17054)
- 数学方法(16965)
- 农业(15798)
- 技术(15725)
- 体(14458)
- 划(13849)
- 策(13654)
- 体制(13009)
- 中国(12672)
- 企业经济(12393)
- 和(11909)
- 经营(11788)
- 理论(11575)
- 技术管理(10662)
- 决策(9413)
- 机构
- 学院(195748)
- 大学(189593)
- 济(86322)
- 经济(84796)
- 管理(82588)
- 理学(70203)
- 理学院(69650)
- 管理学(68974)
- 管理学院(68602)
- 研究(56672)
- 中国(48298)
- 财(45875)
- 京(38628)
- 财经(35242)
- 经(31815)
- 江(31560)
- 农(30530)
- 科学(30044)
- 所(27340)
- 中心(26620)
- 经济学(25918)
- 财经大学(25792)
- 业大(25403)
- 商学(24843)
- 商学院(24630)
- 州(24153)
- 北京(23900)
- 农业(23749)
- 研究所(23724)
- 经济学院(23382)
- 基金
- 项目(120288)
- 科学(97521)
- 研究(91791)
- 基金(89637)
- 家(75234)
- 国家(74489)
- 科学基金(67115)
- 社会(61596)
- 社会科(58481)
- 社会科学(58469)
- 省(47879)
- 基金项目(47348)
- 自然(41692)
- 教育(41279)
- 自然科(40768)
- 自然科学(40759)
- 自然科学基金(40135)
- 划(37870)
- 编号(36435)
- 资助(35916)
- 业(31501)
- 制(30191)
- 成果(29051)
- 创(28853)
- 部(27468)
- 重点(26091)
- 创新(25987)
- 国家社会(25676)
- 发(25034)
- 课题(24574)
- 期刊
- 济(104418)
- 经济(104418)
- 研究(59074)
- 财(41809)
- 中国(39050)
- 管理(37492)
- 农(30486)
- 科学(23755)
- 学报(22623)
- 农业(20658)
- 融(20650)
- 金融(20650)
- 业经(19639)
- 大学(19027)
- 技术(18887)
- 财经(18832)
- 学学(18213)
- 经(16208)
- 经济研究(15679)
- 教育(14320)
- 问题(13329)
- 财会(12984)
- 业(12958)
- 技术经济(12209)
- 现代(10921)
- 会计(10849)
- 世界(10248)
- 贸(10132)
- 商业(10029)
- 经济管理(9575)
共检索到3028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再胜
转型期,政府薪酬管制是否会影响国企高管薪酬激励效率,引起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利用2007—201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运用严谨的计量方法,实证分析了国企薪酬管制及其经济后果。研究发现:相比于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存在薪酬管制,并且薪酬管制效果与政府干预能力显著正相关;就薪酬管制的广度和深度而言,薪酬管制只存在于负向非正常相对薪酬的国企中,负向非正常相对薪酬绝对值越大,薪酬管制程度就越高;在控制样本选择偏差后,受管制的国企高管货币薪酬与职务消费之间存在显著的替代关系;负向非正常相对薪酬对国企绩效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上述发现表明,政府薪酬管制并没有很好地实现旨在维护分配公平的规制目标,同时...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鄢伟波 邓晓兰
理论上,国有企业高管薪酬管制会对高管努力程度、创新活动、在职消费和运气薪酬四类行为产生影响,但现有文献尚未进行全面讨论。本文以2010—2016年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薪酬管制下国有企业高管的这四类反应。研究发现:薪酬管制导致国有企业高管努力程度下降了,创新活动和在职消费并未分别减少和增加,但薪酬管制使国有企业高管不合理的运气薪酬现象得到了缓解。高管薪酬管制的反生产激励降低了效率,但通过对运气薪酬的遏制提升了公平,高管薪酬管制具有合理性和必要性。薪酬管制未降低国有企业创新活动,一定程度上映射出国有企业高管创新激励机制的缺失。本文综合评价了薪酬管制的净效应并为国有企业高管薪酬制度下一步改革提供了有意义的参考。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洪辉 章琳一
利用A股国有上市公司2001-2013年的经验数据,研究了国有企业薪酬管制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以及薪酬管制影响会计稳健性在地方国企和央企之间的差异性。研究发现,国有企业的高管薪酬管制的确能够提高企业的会计稳健性,薪酬管制降低了高管追求会计业绩的冲动;与地方国企高管相比,央企高管的薪酬管制更能有助于企业会计稳健性的提高;高管持股对企业会计稳健性没有显著性影响;2007年新企业会计准则的采用,降低了企业会计稳健性;公司增长和会计稳健性负相关。此外,研究发现,地方国企的会计稳健性程度比央企更高;地方国企高管薪酬水平要比央企低。
关键词:
高管薪酬 薪酬管制 会计稳健性 国有企业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银国 张劲松 朱龙
本文首先分析了高管薪酬管制的原因,然后通过沪市上市国有企业的数据实证检验我国高管薪酬管制的有效性,实证结果显示由于薪酬管制的存在,导致在职消费和腐败现象的滋生,企业代理成本的增加最终影响到企业的绩效。
关键词:
薪酬管制 有效性 在职消费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冬华 陈信元 万华林
本文从我国国有企业中存在薪酬管制这一特殊制度背景出发,对上市公司高管人员在职消费行为进行理论分析,并对在职消费的主要影响因素与薪酬管制的经济后果进行了实证检验。经验证据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在职消费主要受企业租金、绝对薪酬和企业规模等因素的影响;由于薪酬管制的存在,在职消费成为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的替代性选择,说明在职消费内生于国有企业面临的薪酬管制约束;与民营企业中内生于公司的薪酬契约相比,国有企业中受到管制的外生薪酬安排缺乏应有的激励效率。
关键词:
薪酬管制 在职消费 国有企业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俊 曹向 欧阳一漪
依据2011~2013年在我国A股上市的国有企业样本,考量政府补助对薪酬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拥有绝对权力的国有企业管理层借助政府补助谋取私利,加大了管理层与普通员工的薪酬差距。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能够有效的缓解管理层借助政府补助而导致的薪酬差距扩大。
关键词:
政府补助 薪酬差距 公司治理国有企业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巫强
本文利用2005至2008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36450条高管薪酬数据,检验了高管薪酬锦标赛在中国企业中的存在性和激励性。研究发现:中国上市公司中的高管薪酬锦标赛机制是存在的,但其存在形态和激励效果与西方企业明显不同。从存在形态看,中国公司高管团队内薪酬差距受控股股东性质这样的外生性因素影响较大;从激励效果看,中国公司高管团队内薪酬差距与企业绩效负相关,这种负向关系在有非内部晋升机制的企业中更明显,在有纯内部晋升机制的企业中则不显著。研究结果说明,如果期望高管薪酬产生较好的激励作用,必须建立能将真正具备企业经营管理能力的管理者从企业内甄选出来的机制。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申毅 阮青松
以限薪令为制度背景,运用2009—2015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数据,深入分析了薪酬管制是否会诱发高管实施应计盈余管理或真实盈余管理的行为。研究发现,薪酬管制与企业应计盈余管理显著负相关,与真实盈余管理显著正相关,因此严格的薪酬管制会诱发高管进行真实盈余管理;同时相较于非国有企业,薪酬管制对国有企业的影响更为显著;相较于地方企业,薪酬管制对中央企业的影响更为显著。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申毅 阮青松
以限薪令为制度背景,运用2009—2015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数据,深入分析了薪酬管制是否会诱发高管实施应计盈余管理或真实盈余管理的行为。研究发现,薪酬管制与企业应计盈余管理显著负相关,与真实盈余管理显著正相关,因此严格的薪酬管制会诱发高管进行真实盈余管理;同时相较于非国有企业,薪酬管制对国有企业的影响更为显著;相较于地方企业,薪酬管制对中央企业的影响更为显著。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贾卓强
本文基于2007—2021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检验了2015年“限薪令”对国企投资偏好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2015年“限薪令”总体提升了国企实业投资水平,抑制了金融投资倾向,且这种趋势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增强;从具体投资类型看,实业投资的扩大主要以创新投资带动,对金融投资的抑制主要来自短期金融投资减少;影响机制分析得出,2015年“限薪令”通过激发高管长期动机,增强高管努力程度来影响国企投资偏好,而股权激励会对薪酬管制下的国企“脱虚向实”起到正向调节作用;异质性分析得出,2015年“限薪令”对竞争型国企的投资偏好影响显著,而对垄断型国企没有影响;三次薪酬管制对比分析得出,2009年“限薪令”对国企投资偏好没有影响,2012年“八项规定”和2015年“限薪令”对国企投资偏好存在同方向影响,但影响效果前者只有后者的一半。本文的研究为当前国企薪酬制度改革和国企“脱虚向实”发展提供了有益启示。
关键词:
薪酬管制 投资偏好 实业投资 金融投资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楠 卢洪友
国有企业高管薪酬管制已是我国政府在收入分配领域的制度安排之一,但政策效果缺乏明确与统一的结论。本文基于不完全契约理论构建了一个政府与高管薪酬谈判的动态博弈模型,探讨了薪酬管制下实现高管有效激励的契约选择。在此基础上,借助2009年"限薪令"的实施作为薪酬管制的准自然实验,运用PSM-DID方法实证检验了限薪政策的干预效果。本研究发现,"限薪令"没有降低国有企业高管货币薪酬,但是有效减缓了货币薪酬的增长幅度,职工工资没有受到"限薪令"的影响;"限薪令"出台后地方国有企业在职消费显著增加,中央企业在职消费增加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楠 卢洪友
国有企业高管薪酬管制已是我国政府在收入分配领域的制度安排之一,但政策效果缺乏明确与统一的结论。本文基于不完全契约理论构建了一个政府与高管薪酬谈判的动态博弈模型,探讨了薪酬管制下实现高管有效激励的契约选择。在此基础上,借助2009年"限薪令"的实施作为薪酬管制的准自然实验,运用PSM-DID方法实证检验了限薪政策的干预效果。本研究发现,"限薪令"没有降低国有企业高管货币薪酬,但是有效减缓了货币薪酬的增长幅度,职工工资没有受到"限薪令"的影响;"限薪令"出台后地方国有企业在职消费显著增加,中央企业在职消费增加不明显。进一步探究限薪对高管与职工努力的影响,发现薪酬管制减少了企业过度投资、提高了全要素生产率,对高管和职工分别起到正向的规范效应和激励效应。本文的结论表明:薪酬管制约束了高管货币薪酬激励机制,在职消费可能成为地方国有企业高管获得隐性薪酬的替代性选择。因此,进行国有企业分类化管理、拓宽高管激励方式是国有企业高管薪酬治理的长效机制。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刘斌 刘星 李世新 何顺文
本文利用逐步回归和路径分析方法 ,检验了我国上市公司CEO薪酬的激励制约机制和激励制约效果。结果发现 :(1)决定CEO薪酬增长的因素主要是营业利润率变动 ,决定CEO薪酬下降的因素则主要是总资产净利率变动 ,这表明在我国上市公司的CEO薪酬层面已体现了一定的激励制约机制 ;(2 )增加CEO薪酬对提高企业的规模和股东财富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但降低CEO薪酬却不仅不能提高企业规模和股东财富 ,反而会对其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这不仅说明CEO薪酬也具有“工资刚性”特征 ,而且说明我国上市公司的CEO薪酬也仅有单方面的激励效果 ,而没有预期的制约效果 ;(3)无论是增加或降低CEO薪酬 ,CEO...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黄晓红 张昉
国有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薪酬管制的有效性一直是人们热议的话题,本文以2009年A股市场上市公司为样本,分别按照其性质(国有或非国有)以及所处行业的产业结构(竞争市场或寡占市场)进行分类,实证分析了中国国有企业薪酬管制的有效性。本文的研究表明,国企高管薪酬管制对企业绩效存在正向作用,而其效果几乎不受产业结构的影响,这跟我国国有企业受到政府的保护导致行政垄断有关。最后,本文针对我国国企薪酬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短期内维持薪酬管制,而将长期目标设定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完善激励制度,最大限度保证国有企业健康稳定成长。
关键词:
薪酬管制 产业结构 国有企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