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01)
- 2023(8223)
- 2022(6602)
- 2021(5981)
- 2020(5144)
- 2019(11349)
- 2018(10965)
- 2017(20980)
- 2016(11371)
- 2015(12460)
- 2014(12162)
- 2013(12306)
- 2012(11237)
- 2011(9849)
- 2010(10233)
- 2009(9733)
- 2008(9974)
- 2007(9175)
- 2006(8275)
- 2005(7889)
- 学科
- 业(72978)
- 企(68445)
- 企业(68445)
- 济(52983)
- 经济(52904)
- 管理(52050)
- 业经(25105)
- 财(21832)
- 方法(21716)
- 农(21586)
- 务(18069)
- 财务(18056)
- 财务管理(18043)
- 企业财务(17105)
- 农业(16828)
- 技术(14908)
- 数学(14140)
- 数学方法(14035)
- 策(12680)
- 制(12628)
- 企业经济(12155)
- 划(11915)
- 和(11312)
- 中国(11055)
- 经营(10995)
- 理论(10839)
- 体(10383)
- 技术管理(10042)
- 体制(9272)
- 决策(8779)
- 机构
- 学院(172661)
- 大学(166625)
- 济(73612)
- 经济(72393)
- 管理(69979)
- 理学(59648)
- 理学院(59046)
- 管理学(58330)
- 管理学院(58024)
- 研究(56165)
- 中国(46157)
- 农(35881)
- 京(35627)
- 财(35311)
- 科学(34364)
- 所(29489)
- 农业(28647)
- 江(28210)
- 财经(27477)
- 业大(27156)
- 研究所(26435)
- 中心(25039)
- 经(24930)
- 北京(22221)
- 州(21651)
- 经济学(21479)
- 商学(20914)
- 商学院(20744)
- 院(20218)
- 财经大学(20046)
- 基金
- 项目(109413)
- 科学(87681)
- 基金(80827)
- 研究(78688)
- 家(71080)
- 国家(70348)
- 科学基金(61430)
- 社会(51001)
- 社会科(48306)
- 社会科学(48289)
- 省(44133)
- 基金项目(42352)
- 自然(40834)
- 自然科(39933)
- 自然科学(39917)
- 自然科学基金(39323)
- 划(36072)
- 教育(34603)
- 资助(32643)
- 业(31776)
- 编号(30420)
- 创(26541)
- 重点(24744)
- 发(24093)
- 部(23850)
- 创新(23840)
- 成果(23610)
- 制(21825)
- 国家社会(21070)
- 科研(20991)
共检索到2663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吴家骏
国企三年脱困任务已基本完成 ,但这只是阶段性任务。要从根本上使企业摆脱困境 ,必须在企业制度上下功夫 ,当务之急是创造有利于实现有限责任的“小气候”。我国国有企业具有双重的无限责任 ,不仅表现在债权债务关系上 ,还表现在无限的社会责任上。企业承担的本应由政府承担的社会责任不解除 ,它的债权债务关系的明确性就会受到影响 ,就不能真正成为有限责任的经济组织 ,两权分离、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也就建立不起来
关键词:
三年脱困 国有企业改革
[期刊] 改革
[作者]
一、什么是脱困?“脱困”是“用三年左右的时间,通过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的简略说法。不少人把国有企业脱困理解为“扭亏为盈”。不少国有企业亏损,这是事实,也是它们的一个巨大困难。截至1998年10月底,国有及国...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吴易风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杨哲英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赵友宝
本文认为, 当前, 我国国有企业生产率低、经济效益差的问题依然十分突出, 其原因错综复杂,但管理滞后、创新不足是极为重要的原因。作者提出了国有企业管理创新的方向: (1) 创新———管理的主旋律; (2) 人———管理创新的主体; (3) 管理集成———当代管理创新的最佳模式; (4) “没有管理的管理” ———管理创新的最高境界。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周叔莲 谢智勇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与脱困的三年目标已基本可望实现 ,但在这一目标的实现中外因大于内因 ,政府采取的一系列宏观政策和主要针对国有企业的具体措施发挥了很大作用 ,而国有企业多年积累的深层次矛盾远未解决。因此 ,必须切实把国有企业改革放在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 ,针对国有企业改革中存在的问题继续深化改革 ,促进国有经济的制度创新。
关键词:
三年脱困 制度创新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朱建华
改革开放20多年来,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解决了一些问题。但相当一部分国有企业仍处于困境,亏损面和亏损额在扩大,经济效益持续滑坡。其主要原因是国有企业改革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相比相对滞后,一些深层次的问题诸如人事制度改革、分配制度改革、产权管理制度改革等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的解决是一项系统工程,须认真分析研究,才能使国有企业改革富有成效,才能使国有企业真正脱困。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东北制药集团扭亏脱困研究课题组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吴邦国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范子奇
国有企业改革已经多年,前后实行的改革方式、方法也不少,但是效果不理想。朱基总理提出要用3年左右时间力求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这是中央政府对国有企业改革脱困所规定的最后期限。在国有企业脱困的进程中,只要人们用正确观念对待非公有制经济,为其创造宽松的发展环境,非公有制经济必将对国有企业脱困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非公有制经济 国有企业脱困 助动力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家顺 万星凡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孙毅 张波 赵秀丽
关于国有企业深化改革摆脱困境的思考孙毅,张波,赵秀丽一、形势严峻企业改革,一直处于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地位。时至今日,虽有很大进步,也发生了一些深刻变化,但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仍相差很远,尤其是目前有相当数量的国有企业陷入困境之中。突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