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373)
- 2023(15859)
- 2022(13540)
- 2021(12444)
- 2020(10684)
- 2019(24431)
- 2018(24124)
- 2017(47052)
- 2016(25506)
- 2015(28636)
- 2014(28361)
- 2013(28257)
- 2012(25705)
- 2011(23002)
- 2010(22994)
- 2009(21701)
- 2008(21676)
- 2007(19283)
- 2006(17129)
- 2005(15471)
- 学科
- 济(108847)
- 经济(108683)
- 业(100200)
- 管理(92653)
- 企(90728)
- 企业(90728)
- 方法(50867)
- 数学(41141)
- 数学方法(40746)
- 财(36146)
- 业经(33283)
- 农(32605)
- 务(25722)
- 财务(25652)
- 财务管理(25615)
- 中国(25433)
- 制(25294)
- 企业财务(24355)
- 农业(22783)
- 技术(20786)
- 理论(19389)
- 和(19195)
- 地方(18847)
- 学(18704)
- 划(18566)
- 体(18417)
- 贸(18201)
- 贸易(18192)
- 易(17629)
- 策(17310)
- 机构
- 学院(369767)
- 大学(368291)
- 管理(152948)
- 济(151608)
- 经济(148517)
- 理学(131975)
- 理学院(130653)
- 管理学(128814)
- 管理学院(128132)
- 研究(115513)
- 中国(90028)
- 京(77685)
- 财(74647)
- 科学(68958)
- 财经(59125)
- 农(58727)
- 所(56748)
- 江(55204)
- 经(53725)
- 业大(53669)
- 中心(52603)
- 研究所(50927)
- 北京(48773)
- 农业(45974)
- 经济学(45363)
- 范(44315)
- 州(44017)
- 师范(43918)
- 财经大学(43805)
- 院(42029)
- 基金
- 项目(246127)
- 科学(195411)
- 研究(182501)
- 基金(180744)
- 家(155370)
- 国家(154034)
- 科学基金(134782)
- 社会(116547)
- 社会科(110544)
- 社会科学(110518)
- 基金项目(96040)
- 省(95870)
- 自然(87236)
- 自然科(85204)
- 自然科学(85187)
- 自然科学基金(83737)
- 教育(82994)
- 划(79299)
- 资助(74313)
- 编号(74020)
- 成果(59547)
- 部(54817)
- 重点(53959)
- 创(53101)
- 发(51271)
- 课题(50020)
- 制(49043)
- 创新(48959)
- 国家社会(47866)
- 教育部(47680)
- 期刊
- 济(170407)
- 经济(170407)
- 研究(109902)
- 中国(68536)
- 财(61076)
- 管理(60460)
- 农(54267)
- 学报(53356)
- 科学(50695)
- 大学(41673)
- 学学(39534)
- 农业(37265)
- 教育(35895)
- 融(33935)
- 金融(33935)
- 技术(32889)
- 财经(30043)
- 业经(29590)
- 经济研究(26003)
- 经(25618)
- 问题(22225)
- 业(21094)
- 技术经济(19849)
- 现代(18126)
- 理论(17974)
- 财会(17507)
- 商业(17075)
- 科技(17072)
- 版(16293)
- 实践(16112)
共检索到5450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郭晋刚 仝月婷
所谓“激励”,通常是指一个有机体在追求既定目标时的意愿程度。现代行为科学的发展揭示了激励与行为之间存在着内在、本质和必然的联系。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有什么样的激励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行为。本文将从激励理论产生的基础和作用的条件,即职工需要的内容及层次和职工需要满足的内容及层次入手,分析和探讨现阶段我国国有企业职工的激励制度及结构特征,同时也对激励制度变革中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改革的方向作一些必要的探讨和说明。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欣
企业中各级职工的工作努力程度,直接关系到企业整体的经营效率,而每个人的工作努力程度又取决于企业的管理体制与个人的工作积极性。事实上,包括企业管理体制在内的各种企业问题的研究,都是与如何调动人的工作积极性问题紧密相关的。但是,我们认为,以往我国关于这一重大问题的研究,存在着两个不足:第一,在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的手段上,过于偏重物质福利方面的激励研究,而对广大职工各种非物质需求的激励手段研究不足;第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职工激励机制研究工商管理系课题组转换我国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核心,是把企业推向市场,增强其活力,提高其素质。这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乃至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企业活力的源泉,在于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的积极性、智慧和创造力”。 ̄①企...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颜爱民 袁玲
近几年来,国有企业一直都在进行 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但是,匆庸讳言,迄今为止,真正成功者,所占比重并不大。产权制度构建的不合理及由此带来的“内部人控制”是问题的一方面,目前国有企业的改制工作主要集中在这一方面。另一方面,具体的管理模式,如激励机制依然带有强烈的计划经济色彩。这种建立在传统计划经济基础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李志 王琪琪
本文在对国有企业员工激励需求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类型国有企业员工激励需求的差异性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国有企业员工 激励 需求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曲华铣 叶青 江水玲
劳动者是劳动过程的主体,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活跃、最能动、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根据行为科学的观点,人的作用的发挥受其工作能力和工作积极性两方面因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朱喜安
职工薪酬激励程度和职工的努力程度均难以直接观察,这直接导致企业激励政策的盲目性。本文通过分析,提出企业薪酬激励程度核算方法,利用相关数据建构企业薪酬激励程度与企业增加值之间的回归模型,并结合有关激励模型确定企业职工最优薪酬激励程度,为企业制定薪酬激励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曹郑玉 叶金福
"新型国有企业"是我国现阶段国有企业改革的新现象。本文以"全新型国有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简单和双因素交互效应的多元回归分析方法,以我国2004~2006年分布在9大竞争性行业中的159家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对其高管激励与公司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结果显示:国有股东对高管采取年薪激励的有效性高于持股激励。普遍较高的年薪和较小的年薪差距均对公司绩效具有正向效应,独立董事的持股激励作用较为显著,内部董事持股只有在股权集中度较高情况下,才能对公司绩效产生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
国有股权 高管激励 公司绩效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吕微 唐伟
近年来,大多数国有企业对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普遍存在着激励方式滞后、激励手段匮乏等问题,引起知识型员工的管理成本上升、知识型员工跳槽频繁等不良现象的产生。所以,对知识型员工进行有效激励,激发知识型员工的积极性,发挥知识型员工的潜力,成为了目前很多企业的重要任务。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国有企业知识型员工的激励问题,根据KANO模型数据分析员工满意度,将企业知识型员工的激励对策分为急需改进的因素和有待进一步解决的因素。
关键词:
知识型员工 员工激励 国有企业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唐长福
激励是企业管理的一项主要职能和抓手,我国国有企业激励机制大致经历"精神激励-偏重物质激励-综合激励"三个演进阶段。当前国有企业激励机制方面存在导向不明确、效能不到位、制度设置不合理、配套措施协同不得力等问题。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励机制,需要从国有企业的实际出发,综合运用已有的激励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将各种激励手段有机结合起来,因企因地因时制宜,多维度、全方位研究制定激励对策措施,以期更好地激发各级各类员工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提升国有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邱黎明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西部大开发战略要求我们必须重视国有企业改革,而构建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是实现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关键的环节。文章立足于经济学视角,对当前西部地区国有企业激励机制难以充分发挥其自身作用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西部国有企业一定要及时更新观念,创新激励制度,提高现代化企业管理水平等建议。
关键词:
西部地区 国有企业 激励机制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肖虎
通过分析企业交易中可能出现的外部性问题,结合企业合约理论,构建适用于分析不同体制环境下企业的激励制度结构——一种市场、产权、薪酬与晋升相互作用的结构。在这样的结构下,经济转轨中的企业重构,主要表现为:一是通过外部市场建立,为员工能力和努力程度提供准确的度量信息,以此构筑保证产权激励、薪酬激励和晋升有效率的信息基础;二是通过产权改革,提高企业所有者搜集和利用上述信息的内在动力。两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关键词:
经济转轨 外部性 企业激励制度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庄子银 邹薇
国有企业改革是我国经济改革中的重点和难点。本文从委托—代理模型出发,认为激励问题和信息问题是国有企业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改革的思路在于把国有企业构造成为一种高效的激励性制度安排。
关键词:
国有企业改革,激励性制度安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