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63)
2023(6209)
2022(5247)
2021(4919)
2020(4156)
2019(9843)
2018(8970)
2017(15974)
2016(8719)
2015(9887)
2014(10066)
2013(10059)
2012(9070)
2011(7927)
2010(8007)
2009(8066)
2008(8495)
2007(7268)
2006(6517)
2005(6174)
作者
(25352)
(21263)
(21094)
(19868)
(13492)
(10238)
(9687)
(8319)
(7969)
(7578)
(7352)
(7097)
(7063)
(6577)
(6460)
(6255)
(6251)
(6246)
(6206)
(5984)
(5282)
(5195)
(5080)
(4952)
(4856)
(4846)
(4657)
(4656)
(4249)
(4213)
学科
(70369)
企业(70369)
(62817)
管理(52342)
(42471)
经济(42410)
方法(21713)
(21278)
业经(18434)
(18401)
财务(18390)
财务管理(18377)
企业财务(17506)
数学(14464)
数学方法(14321)
技术(13113)
企业经济(12166)
(11312)
(11221)
经营(10943)
(10642)
(10181)
技术管理(10092)
理论(9678)
决策(9168)
计划(8603)
(8332)
中国(8074)
体制(7679)
经济理论(7625)
机构
学院(131867)
大学(129610)
管理(62058)
(57541)
经济(56550)
理学(53181)
理学院(52704)
管理学(52191)
管理学院(51915)
研究(38600)
中国(33503)
(29623)
(27103)
财经(22889)
科学(20893)
(20690)
(20581)
商学(18857)
商学院(18706)
(18605)
中心(18243)
北京(17189)
财经大学(16868)
研究所(16388)
经济学(15815)
(15795)
经济管理(15585)
业大(15131)
(14320)
经济学院(14074)
基金
项目(82724)
科学(68355)
基金(62897)
研究(60653)
(53428)
国家(52873)
科学基金(48529)
社会(40833)
社会科(38780)
社会科学(38766)
基金项目(33273)
(32223)
自然(32223)
自然科(31598)
自然科学(31590)
自然科学基金(31122)
教育(27673)
(26425)
资助(25276)
编号(23229)
(20069)
(19568)
(18790)
重点(18112)
创新(18020)
成果(17495)
人文(16779)
教育部(16779)
国家社会(16695)
(16614)
期刊
(67450)
经济(67450)
研究(38249)
管理(30665)
(29898)
中国(25812)
科学(17081)
技术(14571)
学报(14181)
财经(12175)
大学(11490)
(11400)
金融(11400)
财会(10981)
学学(10804)
业经(10605)
(10515)
经济研究(10118)
技术经济(10013)
教育(9419)
会计(9322)
(9306)
(7549)
通讯(7524)
会通(7513)
经济管理(7506)
现代(7395)
(7381)
问题(7261)
统计(7158)
共检索到2069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柳学信  苗宁柠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企改革不断深入,经历了放权让利改革、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分类改革四个阶段,其绩效评价体系也相应地发生了变革。通过梳理国有企业绩效评价在国企改革进程中的发展之路,将其划分为四个阶段:1978—1992年的单一型绩效评价,1992—2003年的综合型绩效评价,2003—2013年的价值型绩效评价,以及2013年至今的分类绩效评价。通过对各个阶段的发展历程的回顾,归纳总结出每个阶段的绩效评价特点,从中汲取改革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并针对国有企业绩效评价目前有待改进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以适应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趋势。
[期刊] 会计之友(中旬刊)  [作者] 王冬年  刘雪梅  
在国企改革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发展变化的背景下,本文对我国国企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演进进行了回顾,并对2006年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颁布的《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及其实施细则进行了分析,强调国企的盈利能力、突出现金流量指标、重视国企的债务风险状况、关注国企潜在风险和经营增长水平及发展后劲是其主要特征。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卿放  干悦之  
中外学者对企业绩效评价的研究由来已久,目前国外常用的企业绩效评价方法有多种,这些方法各具特点,并在是否涉及资产负债表管理、是否透着企业活力、是否影响股价等多方面都有不同的影响。我国企业绩效评价方法在实务和学术进展方面有一定发展,但对企业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确实面临很多难题,必须对传统绩效评价方法予以充实与创新。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黄茂兴  唐杰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国有企业改革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经历了放权让利、企业制度创新、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分类深化改革四个阶段,我国国有企业在经营机制、企业规模、经济效益和全球影响力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积累了宝贵经验,但在功能界定和社会责任、垄断与竞争、经营自主权和法人治理结构方面还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未来,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继续着眼于规范并推广国有资本投资与运营机制,进一步重组并优化国有资本布局,全面推进企业制度创新和双轨并行的国际化战略,全面提升国有经济的创新力和竞争力。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黄茂兴  唐杰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国有企业改革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经历了放权让利、企业制度创新、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分类深化改革四个阶段,我国国有企业在经营机制、企业规模、经济效益和全球影响力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积累了宝贵经验,但在功能界定和社会责任、垄断与竞争、经营自主权和法人治理结构方面还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未来,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继续着眼于规范并推广国有资本投资与运营机制,进一步重组并优化国有资本布局,全面推进企业制度创新和双轨并行的国际化战略,全面提升国有经济的创新力和竞争力。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王斌  
业绩评价制度是股东对经营者、经营者对组织内部各层级进行管理控制的重要机制。本文以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国有企业业绩评价制度演变为主题,归纳分析了中国国有企业业绩评价制度在不同时期(承包经营责任制、现代企业制度初步建立、现代产权制度等)的基本特点及其演变路径;文章还着重讨论了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国有企业业绩评价需要解决的几个理论问题。本文认为,业绩评价制度不应被简单地理解或矮化为一种用于衡量组织各级经营者"奖金数"的制度安排,它应当是构建国有企业产权管理体系、完善国有企业内部管控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朱宏任  
一、中国企联40年发展情况中国企业联合会是伴随改革开放成长发展的。1979年,为加强对国内外企业管理问题研究,交流推广先进企业管理经验,经国务院同意,成立了中国企业管理协会,这是改革开放之初成立的第一个全国性、经济类型的社会团体。1999年,适应我国
[期刊] China Economist  [作者] 黄群慧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肖红军  
本文针对国有企业社会责任主流研究范式和传统逻辑路径的缺陷,构建了"国有企业本质——国有企业使命功能定位、国有企业与社会关系——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边界——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的实现方式"的研究逻辑框架,将国有企业本质认知作为本源性要素、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践内容与实现方式作为表征性指标,采用本原性要素为主要依据、表征性指标为补充依据的方法,将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与演进划分为四个阶段,即1978—1993年不完全企业下的责任错位阶段、1994—2005年真正意义企业下的责任弱化阶段、2006—2013年现代意义企业下的责任重塑阶段、2014年至今企业新定位下的责任创新阶段。在此基础上,本文深入分析各个时期国有企业本质与使命功能定位、国有企业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践内容和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的实现方式,发现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发展与演进的40年就是"政府—企业—社会"关系范式追求合理化与合意性的过程,也是国有企业社会责任观与行为范式实现高级化与自适应的过程。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石泉  
本文用“经营管理权”、“经营权”、“法人财产权”三个概念来描述国有企业改革的三个发展阶段,对国有企业与市场经济相结合问题作了比较全面的分析,主张将调整国有企业布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扭亏解困结合起来统盘考虑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问题
[期刊] 求索  [作者] 王麒植  李军林  
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对改革历程和穿插其间的理论争论进行回顾,是应对新时代挑战的重要理论准备。而国有企业作为改革的核心,相关领域的研究具有以小见大的启发意义。国企研究相关文献的观点可以总结为三类——国企低效论、国企有效论和制度论。国企低效论以新古典一般均衡理论为理论基础,但是其对经济活动的刻画过于简化,无法有效地对经济秩序变化的动态过程进行细致分析,因此其国企低效的结论也值得商榷。国企有效论和制度论均从不同角度关注经济变迁过程,为国企和政府在经济转型过程中赋予了新的、符合现实的职能。但是二者仍然没有相互融合,尚未形成逻辑自洽的系统性理论,因此也无法完整地回答国企的定位和效率问题。进一步讲,对国企效率问题的理解核心在于对"经济秩序如何形成"这一宏大问题的探讨,这需要跨学科的合作。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邵宁  
作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环节,国有企业改革始终为人们所关注。经过近三十年不懈的探索和艰难的努力,中国国企从国情出发、从实际情况出发,初步实现了与市场经济的融合,从社会稳定的隐患转变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可谓成绩斐然。这场规模宏大的历史性改革凝聚了许多人的智慧和心血,他们用大量丰富的实践经验铺就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改革道路。历史值得被铭记,而《国有企业改革实录》一书的问世正是对这一段改革历程最为真实和完整的还原。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武威  张园园  
近年来,学者开始从组织层面探讨高管团队断裂带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但得到的研究结论迥异,高管团队断裂带是否影响以及如何影响企业绩效仍然是一个没有被完全打开的"黑箱"。因此,对高管团队断裂带的理论研究基础、高管团队断裂带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及其调节机制和中介机制进行回顾和梳理,并从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两个层面对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曾萍  邬绮虹  
全球女性高管的强势崛起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对女性参与高管团队与企业绩效的关系进行研究。早期的研究从高层梯队理论出发,解释女性高管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近期的研究则拓展到了资源依赖理论、人力资本理论、代理理论等理论视角。同时,基于不同的理论视角,学者们针对女性高管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大量实证研究,但结果迥异,女性高管是否影响以及如何影响企业绩效依然是一个未打开的"黑箱"。本文对女性高管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已有研究进行了回顾,首先从个人、团队以及企业三个层面阐述了研究的理论视角,然后对相关实证研究进行了分析,并将其概括为直接效应、受情景因素调节与中介效应三类,最后对该领域未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