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938)
2023(13939)
2022(11381)
2021(10166)
2020(8383)
2019(18437)
2018(17868)
2017(34399)
2016(18415)
2015(20423)
2014(20557)
2013(20218)
2012(18653)
2011(16722)
2010(17362)
2009(17046)
2008(16933)
2007(15636)
2006(14419)
2005(13713)
作者
(52577)
(44280)
(44079)
(42133)
(28188)
(20872)
(19961)
(16952)
(16641)
(15907)
(15302)
(14744)
(14536)
(14293)
(13943)
(13430)
(12991)
(12948)
(12695)
(12436)
(11222)
(10793)
(10635)
(10112)
(9961)
(9903)
(9870)
(9793)
(8795)
(8522)
学科
(98675)
经济(98532)
(78991)
(78280)
企业(78280)
管理(77038)
方法(33495)
(30770)
业经(28661)
数学(25006)
数学方法(24771)
(23025)
中国(21963)
(21707)
财务(21675)
财务管理(21647)
地方(20800)
企业财务(20567)
(20066)
(17360)
技术(16386)
(16004)
(15942)
理论(15641)
(15389)
(15078)
(14301)
银行(14288)
体制(14151)
(13722)
机构
学院(276584)
大学(272363)
(127013)
经济(124596)
管理(108041)
理学(90923)
研究(90855)
理学院(90022)
管理学(88974)
管理学院(88423)
中国(73367)
(64261)
(56131)
财经(49286)
科学(48516)
(45539)
(44290)
(44289)
中心(41668)
经济学(39867)
研究所(38838)
财经大学(36035)
北京(35569)
经济学院(35424)
(35118)
(34377)
(33127)
业大(32635)
(32353)
师范(32093)
基金
项目(168307)
科学(135190)
研究(128152)
基金(123961)
(105125)
国家(104153)
科学基金(91798)
社会(86276)
社会科(81876)
社会科学(81854)
(65837)
基金项目(64288)
教育(58447)
自然(55598)
自然科(54325)
自然科学(54312)
自然科学基金(53418)
(53279)
编号(50859)
资助(49901)
成果(42050)
(37742)
重点(37735)
(37598)
(36803)
(36429)
国家社会(36238)
课题(35853)
创新(33995)
(33934)
期刊
(158966)
经济(158966)
研究(90713)
中国(56564)
(55702)
管理(49166)
科学(34850)
学报(33845)
(32258)
(30494)
金融(30494)
大学(27753)
财经(26758)
学学(26366)
技术(26356)
教育(25689)
经济研究(25572)
业经(24409)
(23243)
农业(20289)
问题(19697)
技术经济(16776)
(16171)
财会(14743)
国际(13960)
现代(13938)
经济管理(13729)
世界(13401)
商业(13042)
会计(12914)
共检索到4440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张军  王春华  
经济增加值是经过一系列调整后的公司税后净利润减去全部资金成本的差额,可用于外部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绩效的评价,其优势主要是考虑了资本成本的影响,能更准确反映企业是否创造了价值,已应用于管理目标设定、持续管理改进、业绩评价等领域,但我国在对中央企业实施经济增加值考核过程中,在准确估算市场风险溢价、适当进行会计调整和市场化的激励制度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缺陷,需要采取措施保证经济增加值指标测算的公平性和科学性,综合推进激励制度改革,建立以经济增加值为中心的激励约束机制,并根据实际情况,探索适合不同行业特点的具体考核办法,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孙光国  池国华  
一、国有企业应重视对权益资本成本的补偿我国国有企止经济效益不佳是不争的事实。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现代经营学的立场看,个中原因最值得重视的是经营机制原因和管理原因。我们认为,造成管理不力的根源在于国有企业的经营者没有重视资本成本,尤其是忽略了对权益资本成本的补偿,误以为国有资本是一种"免费资本",可以无节制、无条件地利用。而事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郁鸿胜  
综合反映、考核工业企业的经济效益的指标很多,目前看法不一致。在工业总产值指标受到越来越多的责难时,“利税总额”和“工业净产值”两个指标显得颇受器重。这两个指标在综合反映企业经济效益方面,确实有某些独到之处。“利税总额”是企业为社会创造的剩余产品的价值反映,体现了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对国家财政的贡献,它还是国家唯一能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再分配的产品及其价值。“工业净产值”是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新创造的全部价值,反映了企业职工在一定时期内的劳动贡献,它的多少及其增长速度对整个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都会产生深刻的影响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李少武  
资本密集型企业资本占用规模﹑盈利提升空间﹑产品更替周期等经营特征与经济增加值(EVA)的生成机制﹑衡量准则有着天然的联系,探索总结一套适合资本密集型企业的EVA提升关键路径模型以指导企业持续提升股东价值显得尤为重要。一、资本密集型企业EVA价值树和关键驱动要素首先,以财务报表为基础,选取EVA作为顶层财务指标,借助杜邦分析法思路逐级向下分解,绘制出可计量、易识别、要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苏安梅  陈西来  
《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令第22号)规定,年度经营业绩考核指标包括利润总额指标、经济增加值指标、分类指标及其他四项,四项指标的权重比为30:40:20:10,并制定了经济增加值考核细则。本文拟就其实施以来,对中央企业审计的影响进行探讨。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菁  
引入经济增加值考核经营业绩,使中央企业进入以企业价值最大化和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目标的价值管理新阶段,从而促使中央企业经营者对个人效用的追求转化为对企业效用最大化的追求。本文论述了中央企业引入经济增加值考核经营业绩的意义,分析了《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诺涵  
经济增加值(Economic Value Added)是基于税后净营业利润和所需资本成本的一种绩效评价方法。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推进,在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下,以EVA为核心设计经营机制有利于维护股东的合法权益,有利于克服经营者行为短期化,能够真实客观地反映企业经营绩效。通过大量的研究表明国有企业EVA在实践应用中指标体系不够完善,没有有效的企业组织方式给予实施保障,缺乏激励机制,为此本文从EVA的概念和功能入手对国企应用EVA的现实状况进行分析,提出健全EVA组织方式、完善指标体系、以EVA驱动因素为核心设计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琦  
以央企控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经济增加值不仅没有导致企业投资不足,而且起到了抑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增加值为核心的业绩评价方式对当前央企构建价值投资理念和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经营目标具有重要正向作用。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于丽萍  王聪  邱若臻  
将供应链绩效与企业长期财务目标联系起来,分析了供应链运作参考模型SCOR中绩效指标与企业经济增加值(EVA)之间的关系,采用系统动力学仿真的方法建立了关联模型,并通过关联模型量化地研究了供应链绩效指标的单一变化与多重变化对企业经济增加值的影响。模型模拟仿真的结果表明,依据关联模型可以有效地测量供应链绩效对企业经济增加值的影响及影响程度,明确供应链运作的改进方向,使企业提升财务业绩,增强竞争优势。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王一农  
本文认为国有企业考核分配在保持挂钩办法基本稳定的前提下,既要注重利润指标相对值的考核,也要导入EVA考虑资本成本,变薪绩挂钩和工效挂钩为"薪经挂钩"和"工经挂钩",建立以EVA为核心考核分配新体系,从而提升薪绩挂钩和工效挂钩。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圻  
传统的利润指标并不意味着企业的价值创造。国资委第22号令《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引入经济增加值这一价值管理业绩指标可以弥补利润考核指标的缺陷。中央企业经济增加值业绩指标的提高,需要借助外部供应链和内部管理两个层面的价值管理流程的支持。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龙云飞  
一、企业经济考核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1.科学性。要客观、科学、公正地评价每一类企业的经营与管理情况,实现经济效益与管理综合评价的目的,各指标之间在涵盖的经济内容上不能重复。要注重目标、准则、指标之间的整体性、独立性和相关性,使它们既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又具有相对独立存在的意义。 2.全面性。企业的经济效益很难用一两个指标去全面说明,必须充分考虑企业外部各社会利益集团对企业功能的需要情况,设置相应的指标去反映企业各个方面的效果,进而达到对企业整体效果的认识。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凡平  
近年来,经济增加值逐渐成为一种流行的指标,越来越多的公司以经济增加值替代传统的会计指标作为对管理层的考核工具。经济增加值的拥护者认为,该指标引入了资金成本的概念,能够督促管理层勤勉尽责、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本文对经济增加值和会计指标对公司经营变化的敏感性进行实证检验,选取上市公司重大并购重组案例,研究重大经营变化事件前后两类指标的变动情况。结果表明:经济增加值在并购前后无显著变化,但多数会计指标在并购前后有显著差异,这反映出经济增加值未必是比会计指标更好的考核工具。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李昕潼   何杨   刘阳  
作为“管资本”的两项重要政策,经济增加值考核与去杠杆在推进国企改革过程中是否能够协调发展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本文以2010年国资委在央企全面推行经济增加值考核为契机,利用2005-2014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数据,深入分析经济增加值考核与企业去杠杆之间的相互影响。研究发现,经济增加值考核的实施抑制了央企高管主动去杠杆的积极性。在实施经济增加值考核后,央企的财务杠杆显著提升;且这种影响主要是由金融性财务杠杆增加而致。进一步的研究发现,金融性杠杆的增加削弱了经济增加值考核对非效率投资的治理效应。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拓宽经济增加值考核与去杠杆的研究范围;也有助于相关部门进一步完善和协调绩效考核与去杠杆政策,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方心童  高诚昊  
本文以我国已上市城市商业银行2009—2013年数据为研究样本,通过建立适用于城市商业银行的价值创造模型并选取评价指标,分析城市商业银行创造企业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能力。研究结果表明:样本银行近年的价值创造能力良好,且有很大发展空间;但年份间波动较大,且个别年份存在负值;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价值创造水平不高,价值创造能力的可持续性还需加强。本研究不仅丰富了EVA本土化研究方面的文献,而且将为我国当前的金融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