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795)
2023(19858)
2022(17090)
2021(16215)
2020(13648)
2019(31238)
2018(30665)
2017(58317)
2016(31414)
2015(35479)
2014(35273)
2013(34688)
2012(32017)
2011(28415)
2010(28639)
2009(26488)
2008(26302)
2007(23275)
2006(20619)
2005(18524)
作者
(88695)
(74006)
(73290)
(70161)
(47295)
(35143)
(33524)
(28921)
(28032)
(26592)
(25149)
(24900)
(23571)
(23376)
(22935)
(22685)
(22113)
(21882)
(21286)
(21137)
(18226)
(18197)
(17880)
(17030)
(16509)
(16473)
(16420)
(16412)
(14897)
(14552)
学科
(126138)
经济(125997)
(110520)
管理(107640)
(97856)
企业(97856)
方法(57777)
数学(47275)
数学方法(46630)
(40776)
(38661)
业经(36186)
中国(32868)
(27504)
财务(27418)
财务管理(27360)
(26644)
农业(26333)
企业财务(25902)
(25797)
贸易(25784)
(25088)
理论(23770)
地方(23373)
(23017)
技术(22787)
(22448)
(22136)
(21002)
(20084)
机构
学院(441001)
大学(437382)
管理(180945)
(179573)
经济(175716)
理学(154223)
理学院(152599)
管理学(150113)
管理学院(149267)
研究(141468)
中国(113334)
(93000)
(87276)
科学(85196)
(69920)
(69838)
财经(67826)
(67340)
中心(67076)
业大(63064)
研究所(62703)
(61754)
北京(58647)
(55483)
师范(54935)
农业(54267)
(53993)
经济学(52754)
(51979)
财经大学(50192)
基金
项目(293383)
科学(231937)
研究(217670)
基金(213014)
(183736)
国家(182097)
科学基金(158733)
社会(136822)
社会科(129738)
社会科学(129702)
(114683)
基金项目(112423)
自然(103210)
自然科(100771)
自然科学(100745)
教育(100521)
自然科学基金(98942)
(95239)
编号(89770)
资助(87936)
成果(71808)
重点(64833)
(64708)
(61963)
(61763)
课题(61040)
创新(57375)
教育部(55996)
国家社会(55966)
科研(55708)
期刊
(203882)
经济(203882)
研究(131389)
中国(88149)
管理(73840)
(71486)
(63617)
学报(63464)
科学(60439)
大学(49885)
教育(48367)
学学(46811)
农业(43752)
技术(43155)
(43052)
金融(43052)
业经(35101)
财经(33201)
经济研究(31908)
(28559)
(26168)
问题(25504)
技术经济(23169)
图书(22597)
(21316)
理论(21245)
现代(21212)
商业(20701)
财会(20497)
科技(20042)
共检索到6718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梅洁  葛扬  
2012年12月4日出台的"八项规定",为我们科学评价在职消费的政策干预效果提供了难得的拟自然实验。基于该实验,本文利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八项规定"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管理层在职消费的干预效果。结果表明,该政策尽管未能显著降低国企管理层在职消费的绝对量和对主营业务收入的侵占,但却有效遏制了这两项指标进一步增长。结果还表明,对于在职消费不同的分位数水平,该政策的遏制作用存在显著差异。即对于在职消费绝对量增长越快的样本,该政策发挥的遏制效果越突出。这提示我们,对政策效果的评价不能仅由国企管理层在职消费绝对量下降与否一概而论,还应考虑政策出台前后在职消费增长率的变化。此外,考虑到在职消费的双重...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梅洁  
本文基于2009年"限薪令"和2012年"八项规定"政策干预的拟自然实验,借助平衡面板数据政策干预效果的评估方法,建立政策干预发生前后的一阶差分模型。以此为基础,本文利用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平衡面板数据对"限薪令"和"八项规定"的干预效果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八项规定"有效地遏制了管理层货币薪酬或在职消费增加,而"限薪令"却没有类似的作用效果。结果也表明,无论是"八项规定",还是"限薪令",均未能对管理层货币薪酬或在职消费的降低起到积极的作用。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宝宝  黄寿昌  
本文在明确定义在职消费经济性质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有关在职消费的经验估计模型。借助这一经验模型,本文对国有企业管理层在职消费的相对水平做出估计,并以此为基础对国有企业管理层在职消费的决定因素及其经济后果做出实证检验。研究表明:影响国有企业管理层在职消费动机的激励因素主要有管理层现金薪酬水平、管理层和员工之间的薪酬差距、管理层持股、管理层的平均年龄以及公司规模,在职消费的地域性激励以及自由现金流量假说仅得到有限证据的支持,最优雇佣契约理论则没有得到支持;此外,资本市场能够及时识别在职消费的事前非效率。同时,国有企业管理层在职消费还存在着事后的低效率。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磊  姚振晔  张永进  
学术界关于内部人交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内部人交易的限制方面,而对内部人交易激励效应的讨论则鲜有涉及。基于2012年12月4日"八项规定"出台所构建的外生事件,选用2010—2015年相关数据研究发现:"八项规定"实施后,国有企业高管由于薪酬水平与在职消费受到限制,其内部人交易的获利能力显著增加,并且上述现象更多地集中于地方国有企业和东部地区国有企业。进一步研究显示,内部人交易获利能力上升的情况主要存在于分析师跟踪数较少、基金持股比例较高和合格境外投资者持股比例较低的上市公司中,这表明分析师跟踪及境外投资者持股存在市场监督效应,可以抑制内部人交易获利的增长。研究结论表明,关注内部人交易的自我激励效应、发挥市场监督作用是严格控制内部人交易的关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宝宝  黄寿昌  
本文在明确定义在职消费经济性质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有关在职消费的经验估计模型。借助于这一经验模型,本文对国有企业在职消费的相对水平做出估计,并以此为基础对国有企业在职消费进行实证检验,最后对如何治理国有企业的在职消费提出具体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马梦茹  余冬根  
本文主要考察慈善捐赠与债务融资的关系,并以"八项规定"作为准自然实验的处理,构建双重差分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慈善捐赠与债务融资整体上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在"八项规定"实施后上述关系不再显著,慈善捐赠的功能性有所降低;通过准自然实验研究,发现"八项规定"实施前后国有企业在债务融资方面出现了下降,且与非国有企业相比这种下降的净效应是显著的;而慈善捐赠则并未出现显著的负向净效应。本文结论对于企业经营者的捐赠决策以及"八项规定"效果评价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闫泓  
随着市场机制的完善和股权分置改革的顺利进行,国有企业管理层收购的案例越来越多,而如何定价以及定价的影响因素一直是人们关心的敏感话题,事关国有资产的流失和保值增值。国有企业管理层收购过程既要解决管理层以何种方式拿回自己过去在企业创造的历史性价值问题,也就是其剩余索取权的补偿问题;又要解决其效率和公平性问题。因此,在管理层收购定价过程中引入更多的社会性约束,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实施环境,将有利于管理层收购行为主体的规范,从而促进国有企业改革的社会性公平和效率双重目标的实现。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魏玉树  
我国深化改革、搞好国营企业有许多工作亟待进行,必须采取科学的改革和切实的措施。1.严格界定国营企业国有资产所有权和经营权,实行国有资产所有权规范化管理,确保政企分开,确保企业有充分的经营管理自主权。对国有资产所有权的界定,主要包括国有资产所有权的内容以及行使这一权利的程序和方式。国有资产所有权的主要内容包括:国有资产所有者代表权、收益权、处置权和监督权,其具体体现是由国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李万利  徐细雄  
不同于传统"产权论"和"竞争论"观点,从决策理论视角考察国有企业效率低下问题。选取A股上市公司2007—2014年数据为样本,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关于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贯彻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的意见》(中办发[2010]17号)为切入点,研究此项不涉及民营企业的决策制度变革对国有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结果发现:"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能显著提升国有企业投资效率,且相较于缓解投资不足,集体决策制度对国有企业投资效率的积极作用主要体现为抑制过度投资;党组织治理的嵌入程度越深,集体决策制度对国有企业投资效率的改善效果越明显;与地方国企相比,集体决策制度对中央国企投资效率的改善效果更突出。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新安  朱琤琤  
随着国有企业社会地位的提升,对国有企业管理层的经营业绩有了更高的要求,如何量化考核经营者业绩,对国有企业发展及履行社会责任有重要意义。文章简述了国外管理层量化考核相关理论与考核方法,着重对国内国有企业管理层业绩考核发展历程、现状与EVA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等进行综述,并对其发展趋势作了初步探讨。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胡少华  
由于国有企业产权模糊,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带来的问题比私有企业要严重得多,因此,国有企业的管理层收购比私有企业等非国有企业管理层收购有更深远的意义。本文分别从非现金利益消费的分析视觉、金融合同理论分析视觉、所有权结构、激励与效率的分析视觉以及公司治理结构的分析视觉对国有企业管理层收购进行经济学分析。当然,这些分析(或理论假说)是否成立还有待实证检验。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贾卓强  
本文基于2007—2021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检验了2015年“限薪令”对国企投资偏好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2015年“限薪令”总体提升了国企实业投资水平,抑制了金融投资倾向,且这种趋势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增强;从具体投资类型看,实业投资的扩大主要以创新投资带动,对金融投资的抑制主要来自短期金融投资减少;影响机制分析得出,2015年“限薪令”通过激发高管长期动机,增强高管努力程度来影响国企投资偏好,而股权激励会对薪酬管制下的国企“脱虚向实”起到正向调节作用;异质性分析得出,2015年“限薪令”对竞争型国企的投资偏好影响显著,而对垄断型国企没有影响;三次薪酬管制对比分析得出,2009年“限薪令”对国企投资偏好没有影响,2012年“八项规定”和2015年“限薪令”对国企投资偏好存在同方向影响,但影响效果前者只有后者的一半。本文的研究为当前国企薪酬制度改革和国企“脱虚向实”发展提供了有益启示。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孔晨  陈艳  
基于较为成熟的心理学量表,设计了相关心理因素和职务舞弊倾向的调查问卷,研究了过度自信、风险偏好与国有企业管理层职务舞弊倾向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发现:过度自信、风险偏好与国有企业管理层的职务舞弊倾向呈正相关关系;过度自信心理会使得行为人低估舞弊被发现的概率,从而降低了国有企业管理层的风险偏好程度与其职务舞弊倾向的相关关系;在不同的行为主体中,过度自信和风险偏好对职务舞弊倾向的影响程度,对高舞弊倾向主体而言要显著大于低舞弊倾向主体。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胡宁  
鉴于国有企业控制人缺位及管理层政治联系的特殊性,国有企业的投资效率一直备受学界的关注。国有企业的投资决策不仅受到管理层自利行为的驱动,也深受政府行政干预的影响。文章选取2007—2011年(2007年为滞后期)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样本,实证检验政治联系与管理层权力对国内上市公司过度投资和R&D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政治联系和管理层权力均会导致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对外的过度投资。并且,在两者相互作用下,过度投资更为严重。此外,政治联系和管理层权力的相互作用对研发支出存在挤出效应。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陈其安  唐书香  
党委党组对“三重一大”事项(重要人事任免、重大决策事项、重大项目安排与大额资金使用)的“讨论前置”决策机制是将党组织深度嵌入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优化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机制的重要举措。本文以2010—2020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实证检验了党委党组“讨论前置”决策机制对国有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1)党委党组“讨论前置”决策机制在不显著降低国有企业社会绩效的情况下,显著地提高了国有企业的经济绩效,实现了国有企业绩效的帕累托改进。(2)降低委托代理成本是党委党组“讨论前置”决策机制提升国有企业经济绩效的重要途径。(3)相较于地方国有企业和市场环境健全地区国有企业,党委党组“讨论前置”决策机制对中央国有企业和市场环境落后地区国有企业的帕累托改进作用更为明显。本文的研究结论明确了党委党组“讨论前置”决策机制对国有企业社会绩效和经济绩效的政策效应,为进一步优化党组织参与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提供了经验证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