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797)
2023(15121)
2022(12920)
2021(12134)
2020(10298)
2019(23322)
2018(23013)
2017(45009)
2016(24542)
2015(27458)
2014(27281)
2013(26868)
2012(24688)
2011(21978)
2010(22167)
2009(20587)
2008(20472)
2007(18208)
2006(16212)
2005(14697)
作者
(70270)
(58312)
(58095)
(55435)
(37538)
(27761)
(26321)
(22863)
(22068)
(21168)
(19856)
(19699)
(18803)
(18565)
(18136)
(17778)
(17408)
(17396)
(16709)
(16682)
(14638)
(14419)
(14106)
(13432)
(13189)
(13072)
(13005)
(12894)
(11711)
(11644)
学科
(99787)
经济(99669)
(96556)
(87365)
企业(87365)
管理(86319)
方法(44163)
数学(34751)
数学方法(34339)
业经(32361)
(31974)
(31919)
中国(25264)
(23437)
财务(23370)
财务管理(23346)
农业(22341)
企业财务(22136)
技术(21053)
(20673)
理论(20186)
(19652)
(18853)
地方(18541)
(17718)
贸易(17711)
(17585)
(17506)
(17209)
(14897)
机构
学院(350401)
大学(345278)
管理(145411)
(141360)
经济(138263)
理学(124800)
理学院(123556)
管理学(121805)
管理学院(121161)
研究(112538)
中国(87090)
(73824)
科学(68453)
(66801)
(56994)
(56364)
(53119)
财经(52696)
中心(51156)
业大(51083)
研究所(50836)
(47871)
北京(46719)
农业(44553)
(43308)
师范(42948)
(42735)
(41064)
经济学(40391)
财经大学(38805)
基金
项目(232175)
科学(183531)
研究(174459)
基金(167247)
(143802)
国家(142455)
科学基金(124092)
社会(108253)
社会科(102548)
社会科学(102523)
(92368)
基金项目(88610)
自然(80572)
教育(79450)
自然科(78722)
自然科学(78705)
自然科学基金(77338)
(76125)
编号(72595)
资助(68909)
成果(58551)
重点(51124)
(50871)
(50773)
(49863)
课题(49578)
创新(46659)
项目编号(45148)
(45059)
教育部(43691)
期刊
(161373)
经济(161373)
研究(104557)
中国(67119)
管理(58172)
(53552)
(52886)
学报(49437)
科学(47785)
教育(39550)
大学(37969)
农业(36939)
学学(35750)
技术(32956)
(32398)
金融(32398)
业经(29045)
财经(25821)
经济研究(24495)
(22113)
(21235)
问题(20496)
技术经济(19197)
科技(18159)
现代(17745)
图书(16877)
理论(16860)
商业(16033)
财会(15804)
实践(15285)
共检索到5225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李晓蓉  周利民  蒋玉鹤  
随着科技的进步及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使得国有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演越烈,尤其是科技人才之间的竞争越发突显出来。为此,如何能够更好地吸引和激励国有企业科技人才,使其能够更好地发挥创造性,已成为国有企业首要关注的问题。鉴于此,本文首先对企业科技人才的特性进行了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当前国有企业科技人才的激励现状与问题。最后,结合问题与科技人才的特殊需求提出了相应的激励对策。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媛  任嘉卉  
在新的历史时期,为清除制约发展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国有企业必须积极探索具有时代性、导向性、针对性、时效性的科技人才激励模式,以助力企业稳步迈进综合激励新阶段,使之更好地服务于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采用同步激励理论建构分析框架,以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作为研究案例,基于280份问卷调查结果,对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对国企不同职责分类、不同年龄段科技人才创新行为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对国企不同类型科技人才创新行为的影响具有异质性,其中20~30岁的科技人才受物质激励作用更强,41~50岁的科技人才受精神激励作用更强,31~40岁的科技人才受到双重激励作用;一般工程技术人员受物质激励作用更强,创新实施人员、技术研发人员受精神激励作用更强,高级技能型人员受到双重激励作用且偏向于物质激励。由此得到启示,新时期国有企业应以需求为导向,以分级分类为原则,深入了解不同年龄、岗位科技人才的现实需求,以“物质+精神”双轮驱动构建精准化、多样化科技人才激励机制,建立同步激励机制,全面激发科技创新内生动力。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夏德森  
国有企业的现状及对策夏德森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一直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它的兴衰关系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秩序的稳定。目前,国有企业存在着多方面的困难和问题。一、国有企业现状(一)政企不分,企业的自主权得不到完全落实改革开放以来,国家...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左鹏  王楚凡  
通过访谈法与文本分析法分析了D大学高校青年科技人才激励现状,发现D大学形成了一个多主体联动,围绕项目支持、成果奖励、职称晋升、荣誉称号、人才培养以及生活保障6个方面的一个良性运转的青年科技人才激励体系,但是仍存在着激励目标难度偏高、实现路径单一化等不足。针对目前的人才激励现状与不足,结合期望理论,从激励目标的实现可能性与激励目标效价两个维度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吴泽桐  吴奕湖  
本文分析了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的现状,指出现有的年薪制和高层持股制无法满足对经营者激励的要求,提出股票期权制是一种最有效的经营者激励制度,并对实行股票期权制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障碍进行了探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庄小将  
激励是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高新技术企业竞争力提升严重依赖高科技人才。本文分析了高新企业建立科技人才激励机制的重要性,对我国高科技人才激励机制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高新企业科技人才激励的对策,为解决高新技术企业科技人才流失,实施"人才强企"战略提供借鉴。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郑超  黄攸立  
本文通过对国有企业四百多名知识型员工的调查与分析 ,找出了当前国有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知识型员工的需求特征 ,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改进国有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张四龙  
以长株潭试验区364名企业科技人才为对象,结合问卷调查和结构方程模型探讨全面薪酬激励、工作满意度和离职倾向的关系。结果显示:工作激励和学习与成长对离职倾向均有显著负向影响,而对工作满意度有显著正向影响;工资报酬与奖励对工作满意度有显著正向影响,但对离职倾向没有显著影响;工作满意度对离职倾向有显著负向影响,且在工作激励和离职倾向间有完全中介作用,在学习与成长和离职倾向间有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晶  
如何才能使国有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无数优秀企业的实践告诉我们:人力资源作为现代企业的一种战略性资源,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最关键因素。在人力资源管理的众多内容中,激励问题是重要内容之一。激励的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人力资源运用的好坏。很多国有企业都有人才外流现象,留不住人才已经成为制约国有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有效的激励正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郑楚华  赵筱媛  张贵兰  郑雯雯  王运红  
为促进我国建立结构合理、信息完整、具有权威性和开放性的国家级科技人才信息平台,结合文献研究和问卷调查方法,分析我国科技人才数据库系统建设现状与存在的不足,并从科研管理人员、科研人员等用户角度对数据库系统建设的需求进行调查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用户对科技人才数据库系统具有需求迫切,期望科技人才数据库系统可以提供人才数据统计分析、信息检索功能;但目前我国科技人才数据库系统建设仍存在人才成果信息来源分散、各平台人才信息共享不足、人才数据统计标准不一、人才相关数据获取不全等突出问题。根据分析结果,提出进一步统一科技人才分类和数据描述规范标准,整合现有的科技人才数据库资源,按照用户需求有针对性设计建立共享协作的国家级科技人才数据库平台,并建立平台系统自我反馈与更新机制,为国家的人才宏观管理与政策决策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石慧珺  
本文对股权激励的概念、发展历程及国有企业股权激励相关政策法规进行了系统描述,以某国有上市公司为例,阐述了国有企业股权激励的实操方法及要点,提出国有企业股权激励须激励与约束共存、合法合规、警惕负激励。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张四龙  颜爱民  
在实施创新型国家战略的背景下,如何激励科技人才积极进行技术创新,不仅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而且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此,构建有效的科技人才激励机制是企业关注的重要课题。样本与数据收集本次调查向湖南省长株潭试验区21家企业随机发放520份问卷,最终获得有效问卷412份,问卷有效率为83.1%。其中,71.5%来自男性,28.5%来自女性;年龄在25岁及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恩平  李娇  
科技人才流失给高科技企业带来重大影响,股权激励的优势凸显出来,成为高科技企业激励和保留科技人才的一种重要方式。本文统计相关资料,分析高科技企业科技人才股权激励的3种主要形式:限制性股票、股票期权和股票增值权,发现高科技企业科技人才股权激励存在多种与多轮股权激励并存、制约期限较长、科技人才持股比例增加、科技人才行权可能性大与存在终止退出条款等特征,并针对股权激励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