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66)
- 2023(13408)
- 2022(10740)
- 2021(9779)
- 2020(8027)
- 2019(17730)
- 2018(17537)
- 2017(34176)
- 2016(18540)
- 2015(20686)
- 2014(20836)
- 2013(20397)
- 2012(18311)
- 2011(16278)
- 2010(16717)
- 2009(16121)
- 2008(16220)
- 2007(15145)
- 2006(13607)
- 2005(13160)
- 学科
- 业(85561)
- 济(82152)
- 经济(82021)
- 企(78827)
- 企业(78827)
- 管理(74110)
- 方法(32187)
- 财(31732)
- 业经(30263)
- 农(27571)
- 制(24749)
- 数学(23653)
- 数学方法(23514)
- 中国(22158)
- 务(21965)
- 财务(21935)
- 财务管理(21899)
- 企业财务(20760)
- 农业(19112)
- 体(18526)
- 贸(17886)
- 贸易(17874)
- 技术(17652)
- 易(17460)
- 体制(15982)
- 银(15937)
- 银行(15924)
- 划(15593)
- 策(15510)
- 行(15325)
- 机构
- 学院(271918)
- 大学(266807)
- 济(119766)
- 经济(117497)
- 管理(108700)
- 理学(91419)
- 理学院(90605)
- 管理学(89614)
- 管理学院(89104)
- 研究(85814)
- 中国(73434)
- 财(63062)
- 京(55645)
- 财经(48233)
- 科学(46375)
- 经(43643)
- 江(43527)
- 所(42298)
- 农(41571)
- 中心(39986)
- 经济学(37115)
- 研究所(36938)
- 财经大学(35363)
- 北京(34990)
- 业大(34651)
- 州(34182)
- 经济学院(33439)
- 农业(32176)
- 商学(31803)
- 商学院(31510)
- 基金
- 项目(166136)
- 科学(133789)
- 研究(126324)
- 基金(123177)
- 家(104307)
- 国家(103352)
- 科学基金(91550)
- 社会(83875)
- 社会科(79641)
- 社会科学(79623)
- 基金项目(64919)
- 省(64880)
- 教育(56854)
- 自然(56656)
- 自然科(55398)
- 自然科学(55387)
- 自然科学基金(54487)
- 划(52499)
- 编号(50527)
- 资助(49304)
- 成果(40898)
- 制(37892)
- 部(37864)
- 创(37448)
- 业(36736)
- 重点(36711)
- 发(35398)
- 国家社会(34981)
- 课题(34574)
- 创新(34206)
- 期刊
- 济(145016)
- 经济(145016)
- 研究(87314)
- 中国(57557)
- 财(54627)
- 管理(48517)
- 农(40668)
- 科学(34375)
- 融(34181)
- 金融(34181)
- 学报(33857)
- 大学(27784)
- 农业(27241)
- 学学(26363)
- 财经(25979)
- 业经(25179)
- 技术(24619)
- 教育(24059)
- 经(22434)
- 经济研究(22352)
- 问题(19140)
- 贸(16932)
- 业(16830)
- 技术经济(15424)
- 国际(14689)
- 财会(14656)
- 世界(14635)
- 现代(14326)
- 商业(13473)
- 会计(13082)
共检索到4326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晓康
改革开放20年,国有企业改革一直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经过20年的摸索和实践,中国这艘“航空母舰”正驶向国企改革的彼岸。正如“十五大”报告所指出的,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出路在于“抓大放小”。所谓“抓大”,就是国家集中精力抓好对国民经济全局有影响的国有...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吴晓巍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夏冬林 邹奕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传统意义上的会计监督是一座海市蜃楼;在我国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和内部人控制出现严重问题的条件下,任何会计控制都将失效。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杨定华
作者认为,与完善的有效的内外部监督机制相比较,我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还存在以下缺陷:缺乏权威的内部股东监督机制,外部的产品市场竞争、经理市场竞争、股票市场竞争和收购与兼并的压力机制。因此,必须尽快完善这些机制,以降低委托──代理过程中的成本,提高企业效率。
关键词:
监督机制,现代企业制度,缺陷,收购,兼并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社建
改革以来国有资产大量流失的事实说明,以前对国有企业经营者的监督机制是不尽成功的,甚至是失败的。稽察特派员制度的建立标志着国家从体制上、机制上对国有企业经营者进行监督,国有企业监事会制度是稽察特派员制度的完善与发展。从实践上看,这种监督机制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发挥着积极作用,但也有待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
企业 监督 机制 演进 变迁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陈国辉 陆建桥
我国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和会计监督问题,近年来一直是会计理论界研讨的热点,但众说纷纭,各执一词,始终难以解决。即便自1993年始、以实施《企业会计准则》为标志的全方位的会计改革,从其运行两年多来的效应来看,对解决以上两个问题依然乏力,会计信息反映失真、会计监督弱化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为此,有人将之归咎于具体会计准则没有出台、会计规范体系不完善,从而导致会计反映和监督的判断标准缺位;有人将之归咎于财务与会计的职能混淆和会计职业管理的制度性缺陷,从而影响了会计职能作用的发挥;有人将之归咎于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滞后,从而弱化了企业会计行为的外部约束;也有人将之归咎于新旧制度交替过程中所必然出现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欣
论对国有企业经理人员的监督——兼论国有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刘欣在现代企业中,资产所有者与经营者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这种委托代理关系可以理解为明确的或者暗含的契约关系,契约的基本内容是规定代理人为了委托人的利益采取何种行动,委托人应相应地向代理人支付何...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李灵翔
随着国资监管模式的逐步完善,审计监督在国企治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授权履行出资人职责的特设机构国资委,也正努力探索与之相适应的监管措施。本文从国企出资人审计监督的现状出发,分析了目前国企审计监督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目前的具体实践探索,并在此基础上对出资人审计监督工作提出建议,以期有助于国资监管工作的完善。
关键词:
国有企业 出资人 审计监督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朱珊珊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有企业监督制度改革经历了监督职能从虚到实、派驻巡视监督机构从无到有、监督队伍从弱到强、监督制度从单一到多元四大转变,为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当前国有企业监督制度运行仍存在外部监督制度不尽完善、内设监事会制度与新形势变化要求不相适应、分类差异化监管制度有待探索构建、多头重复监督难以形成有效监督合力等问题。因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国有企业监督制度,就必须健全国有企业分类监督制度、重建以内设监事会为核心的国有企业内部监督机制,探索推行外派纪委书记兼任监事会主席模式,构建党委领导下的国有企业"大监督"格局,以切实提升国有企业监督工作的权威性、独立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
国有企业 监督制度 执行困局 监管策略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碧红
国有资产流失、财务信息失真、企业行为失控等问题严重困扰目前国企改革的进程。要解决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应从改革人大代表任命制度避免公众产权虚置、强化对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经济责任的审计监督等方面充分发挥审计的监督作用
关键词:
国有企业 改制 审计监督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韩晶 张仁德
笔者认为国有企业低效与其独特的产权制度密不可分,国有资产分步骤、有条理、有规则地退出竞争性领域,这是改革的关键。引进机构投资者,加强市场监督,加大剩余索取权在企业从业人员中的分享程度也是促进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提高国有企业运营效率必不可少的环节。
关键词:
可信威胁 监督制衡 国有企业改革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徐政
本文根据财务监督机制与治理结构之间的关系 ,通过对国有(控股)企业财务监督现状的分析 ,得出国企内部难以形成一个有效的直接监督经营者财务的机制的根本原因在于 :国有资本“所有者缺位”导致国企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存在缺陷 ,而外部证券市场又未充分发育难以形成对国企财务的间接监督机制。因此 ,本文认为 ,理顺国有企业财务监督机制的根本途径在于深化国有企业产权结构改革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旭东
改革以来国有资产大量流失的事实说明,以前对国有企业经营者的监督机制是不尽成功的;稽察特派员制度的建立标志着国家从体制上、机制上对国有企业经营者进行监督;国有企业监事会制度是稽察特派员制度的完善与发展。实践上看,这种监督机制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发挥着积极作用,但也有待进一步完善。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秦荣生
在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过程中 ,国有企业监督的机构设置和监督机制的完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在考虑西方国家国有企业监督的机构设置模式的基础上 ,依据我国实际 ,提出了我国国有企业监督的机构设置构想。并从监督制度安排方面论述了监督机制的完善问题
关键词:
国有企业 监督 制度 审计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周鲁耀 陈科霖
国有企业改革的成败决定了党的执政经济基础是否能够得到坚持和加强。当前国有企业分类改革过程中,功能类国有企业作为在实践中广泛存在但尚未被清晰界定的一种类型,体现出了国有企业在政治效用与经济效用以外的工具效用。功能类国有企业最典型的形态为各类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相关访谈调研等实证研究发现,功能类国有企业嵌入在地方政府治理结构之中,延展了政府的行政能力,成为政府组织化治理的有效工具。与此同时,功能类国有企业所面临的组织身份困境和人员身份困境使之能够规避既有监管规则,并将廉政风险传导进政府治理体系之中。正视功能类国有企业的效用与风险,需明确其属于公共组织的身份,将之纳入公共权力监督体系,并进而通过"行政+市场+党建"联动机制构建起功能类国有企业有效监管的系统方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