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905)
2023(14758)
2022(12662)
2021(11646)
2020(10002)
2019(22949)
2018(22592)
2017(44135)
2016(23926)
2015(26914)
2014(26401)
2013(26549)
2012(24360)
2011(21540)
2010(21466)
2009(19988)
2008(20034)
2007(17784)
2006(15745)
2005(14294)
作者
(68676)
(56673)
(56407)
(53757)
(36563)
(27135)
(25533)
(22236)
(21672)
(20591)
(19525)
(19310)
(18168)
(17988)
(17441)
(17408)
(17022)
(16721)
(16413)
(16300)
(14128)
(13974)
(13714)
(13030)
(12731)
(12676)
(12615)
(12586)
(11322)
(11236)
学科
(105512)
经济(105385)
(97665)
(88738)
企业(88738)
管理(86005)
方法(50613)
数学(40844)
数学方法(40495)
业经(32850)
(32821)
(31307)
(24610)
财务(24545)
财务管理(24516)
中国(24047)
企业财务(23306)
农业(22176)
(20557)
技术(20554)
理论(19306)
地方(18669)
(18616)
(17959)
贸易(17947)
(17693)
(17367)
(17290)
(16902)
(15264)
机构
学院(347648)
大学(344367)
管理(147091)
(144237)
经济(141396)
理学(127016)
理学院(125807)
管理学(124086)
管理学院(123472)
研究(106826)
中国(83981)
(72806)
(67657)
科学(63791)
(54750)
财经(54379)
(52348)
(51616)
业大(50073)
(49522)
中心(48738)
研究所(47069)
北京(45927)
农业(42793)
经济学(42488)
(41685)
(41348)
师范(41337)
商学(40388)
财经大学(40370)
基金
项目(231756)
科学(184523)
研究(172348)
基金(170048)
(145905)
国家(144590)
科学基金(127175)
社会(110065)
社会科(104476)
社会科学(104449)
(90712)
基金项目(90616)
自然(82515)
自然科(80647)
自然科学(80632)
自然科学基金(79257)
教育(78271)
(74548)
编号(70370)
资助(69990)
成果(55384)
(51458)
重点(50597)
(50417)
(48544)
课题(46955)
创新(46312)
国家社会(45054)
(44849)
教育部(44781)
期刊
(161340)
经济(161340)
研究(102981)
中国(62261)
管理(58508)
(54913)
(49921)
学报(48395)
科学(46888)
大学(37721)
学学(35688)
农业(34410)
教育(34164)
技术(31989)
(31272)
金融(31272)
业经(29108)
财经(27604)
经济研究(24628)
(23612)
问题(21096)
(20199)
技术经济(19899)
现代(17251)
理论(17001)
商业(16929)
科技(16317)
财会(15922)
图书(15585)
实践(15244)
共检索到5102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刘德强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经营者的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何将具有经营能力的人才选拔到经营者的岗位上,同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努力工作,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所在。本文以钢铁工业为对象,使用独自调查的企业数据对国有企业经营者的特征和企业的生产效率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国有企业的经营者不仅努力不足,能力也不足。这意味着在我国目前的国有企业,不仅缺乏对经营者的激励机制,同时也缺乏对经营者合理的选拔机制。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国有企业的经营者问题,有必要对国有企业实行产权改革,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行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姝琴  郑洪超  
钢铁工业作为基础原料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加入WTO后,企业必须解决如何适应国际市场竞争规则的问题。企业国际竞争力是国家竞争力的基础,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国家综合的企业国际竞争力。中国是钢铁产量世界第一大国,但远非世界钢铁强国。因此,提高钢铁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更是钢铁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闫旭骞   朱景和   袁怀雨  
本文在分析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我国钢铁工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发展其技术创新能力的对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殷瑞钰  
世纪之交的钢铁工业中国工程院院士殷瑞钰(接上期)四、当代钢铁产品在质量、品种、深加工方面的进展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80年代以来,钢铁产品的质量水平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通过转炉复合吹炼、钢的二次精炼装置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在线化”作业,铁水预处理技术...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殷瑞钰  
世纪之交的钢铁工业中国工程院院士殷瑞钰图120世纪世界粗钢产量总的变化趋势20世纪钢铁工业得到了蓬勃的发展,成为全球经济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物质基础。图1[1]给出了自1900年以来世界粗钢产量的总的变化趋势。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钢...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海  
基于技术创新投入、产出的几个关键指标对我国1993~2003年期间钢铁工业技术创新能力和效率变化进行了测算,同整个工业的相应指标做了比较分析。进而从钢铁工业本身的结构特点和需求市场的角度对这种变化做了进一步阐释,提出了今后增强钢铁工业技术创新能力和效率的三个方向。
[期刊] 第一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冶金工业部《钢铁工业竞争力》课题组  单亦和  刘勇昌  刘海民  
近几年我国钢铁企业盈利水平大幅度下降,反映出对外开放条件下我国钢铁工业与国外同行相比竞争能力较弱的现实。目前钢铁产品价格基本与国际接轨,而未来主要原燃材料及运输价格仍有上升的趋势,今后亏损的压力更大。但企业间的成本差距说明效益潜力很大。加大学习邯钢的力度,对现有工艺装备进行改造,改善品种结构,通过分流人员提高劳动生产率,都是巨大的效益源泉。同时对国外钢材冲击国内市场问题,应着手研究必要对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万钟  陆心贤  沈玉芳  
上海,是目前国内钢和钢材产量仅次于鞍钢并在全国承担着独特生产专业化任务(以生产中小型钢材为主)的九大钢铁基地之一;又是近代在当地一无铁矿、二无焦煤的情况下,为适应该地区经济发展需要而逐步发展起来的位处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一个钢铁工业老基地。作为老基地,一方面基础雄厚,投资见效快,经济效益高;另一方面也有它的先天不足,尤其在涉及宏观经济效益的生产力布局上,存在着一些不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路文杰  马翠香  
我国的钢铁行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应在重视经济效益的同时更重视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走生态化道路。本文建立了一套钢铁工业生态化的指标体系,钢铁工业生态化指标体系有正效益和负效益两类指标,其中每类指标又由若干个子指标构成。本文运用此指标体系对我国2003年钢铁工业生态化水平进行了运算。研究结果表明钢铁工业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总体上是负向的,即钢铁工业对环境质量的损害较大。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常修泽  肖金成  
本文分析了我国钢铁工业存量资产结构的现状和各地区优化资产结构的初步实践,认为目前我国钢铁工业规模过小、过散、生产集中度低,必须在未来几年内通过资产集中和重组,构建几个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才能使我国由钢铁大国转变为钢铁强国。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窦彬  
我国钢铁能源强度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存在明显差距。该文比较了我国、日本、韩国三个国家在产值能耗和吨钢能耗两类能源强度指标上的发展趋势,并利用分解分析方法计算了1996-2005年中日韩三国产品及工艺结构和能源效率的变化对各国钢铁吨钢能耗的影响,最后将各国产值能耗与吨钢能耗作进一步比较,并对比较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能源效率的提升对中国和韩国吨钢平均能耗的下降有重要作用,结构的变化则对日本的吨钢平均能耗的下降有显著影响。因此,产品及工艺结构和效率是影响钢铁能源强度偏高的根本原因,在对产品及工艺结构调整和效率改进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能耗的降低,还应注重经济性的提高。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任海英  耿宝利  
本文介绍了钢铁工业生态化园区模式体系,该体系包括地理环境维、生态技术维、发展方式维、运作方式维和盈利状况维五个维度。作为钢铁企业建立钢铁工业生态化园区的一个工具,该模式体系可以有效地帮助钢铁企业建立生态友好而又有经济效益的钢铁工业生态化园区,实现钢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建一  
工业生产是人——地生态系统中物质能量转换的主要形式和手段之一。工业布局合理与否,对生态环境的优劣影响深远,特别是工业生产的空间分布、地域结构、资源利用方式与利用程度,对区域性环境污染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因此,从规划布局的角度来探讨环境保护问题,是地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合理的工业布局既要服从社会经济的发展规律,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王亚飞  
目前中国钢铁产量占世界50%,钢铁产业碳排放与钢铁先进国家差距明显。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我国钢铁产业发展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结合国外先进钢铁企业碳减排的发展经验,我国应该借助"一带一路"战略整合国内钢铁产能、增加环保研发投入、开发突破性节能技术、积极开发利用新能源、推进节能工艺装备等,快速提高我国钢铁工业的碳减排量,增强国际竞争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