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44)
- 2023(13753)
- 2022(11652)
- 2021(10775)
- 2020(9157)
- 2019(20990)
- 2018(20795)
- 2017(40568)
- 2016(21736)
- 2015(24301)
- 2014(23816)
- 2013(23876)
- 2012(21696)
- 2011(19121)
- 2010(19035)
- 2009(17601)
- 2008(17522)
- 2007(15411)
- 2006(13559)
- 2005(12067)
- 学科
- 济(92910)
- 经济(92803)
- 业(92236)
- 企(84733)
- 企业(84733)
- 管理(79912)
- 方法(43265)
- 数学(34014)
- 数学方法(33705)
- 业经(31331)
- 财(30327)
- 农(28445)
- 务(23027)
- 财务(22967)
- 财务管理(22937)
- 企业财务(21772)
- 中国(21008)
- 农业(20441)
- 制(20325)
- 技术(19536)
- 和(17329)
- 理论(17303)
- 划(16492)
- 地方(16113)
- 策(15633)
- 贸(15513)
- 贸易(15505)
- 体(15481)
- 学(15367)
- 易(15045)
- 机构
- 学院(312168)
- 大学(308462)
- 管理(133278)
- 济(127567)
- 经济(125001)
- 理学(115165)
- 理学院(114073)
- 管理学(112520)
- 管理学院(111965)
- 研究(95274)
- 中国(75213)
- 京(64999)
- 财(60089)
- 科学(57912)
- 农(49283)
- 财经(48378)
- 所(46596)
- 业大(45688)
- 江(45659)
- 经(44094)
- 中心(43756)
- 研究所(42177)
- 北京(40579)
- 农业(38696)
- 经济学(37401)
- 州(36765)
- 范(36647)
- 商学(36435)
- 师范(36348)
- 商学院(36074)
- 基金
- 项目(211805)
- 科学(168526)
- 研究(157048)
- 基金(155467)
- 家(133660)
- 国家(132472)
- 科学基金(116588)
- 社会(99943)
- 社会科(94835)
- 社会科学(94811)
- 基金项目(83389)
- 省(83098)
- 自然(76029)
- 自然科(74329)
- 自然科学(74315)
- 自然科学基金(73034)
- 教育(70472)
- 划(68235)
- 编号(64025)
- 资助(63177)
- 成果(49945)
- 部(46640)
- 创(46488)
- 重点(46141)
- 发(44530)
- 创新(42633)
- 课题(42501)
- 业(42259)
- 国家社会(40870)
- 教育部(40384)
- 期刊
- 济(141287)
- 经济(141287)
- 研究(90943)
- 中国(53732)
- 管理(52658)
- 财(48886)
- 农(45485)
- 学报(44028)
- 科学(42639)
- 大学(34043)
- 学学(32404)
- 农业(32048)
- 技术(28268)
- 教育(28245)
- 融(28239)
- 金融(28239)
- 业经(25867)
- 财经(23936)
- 经济研究(21690)
- 经(20454)
- 业(18773)
- 问题(18232)
- 技术经济(17639)
- 现代(16005)
- 理论(15504)
- 财会(15112)
- 科技(15072)
- 商业(14964)
- 实践(14034)
- 践(14034)
共检索到4512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胡磊 李震林
本文利用2001-2013年的中国工业企业数据,采用双重差分的方法,以国资委成立为政策冲击,系统地评估了国有企业监管对国有企业的静态效应以及动态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国有企业监管的改革可以提高企业销售净利率、管理能力和劳动生产率这些政策敏感变量,从而提升国有企业的利润,但是在监管过程中可能会因为监管力度把握失当而导致国有企业的资本流动性下降,进而使得国有企业的资本利润率降低,资本效率并未得到改善,并且国有企业的资产周转率和资产利润率对国企监管改革的反应存在着较长的时滞性。进一步探究发现,国资委的监管改革对不同绩效的国有企业的影响存在着异质性,对利润极低的国有企业有负面效用,对利润较低的国有企业有一个较高的积极影响,并且该效应会随着绩效的增加逐渐下降。因此,可以对绩效极低的国有企业予以一定扶持,对绩效高的企业适当改变监管措施,从而改良整体的监管效用,进而提升国企的绩效以及资本效率。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曹益生
试论国有企业监管曹益生国有企业、国营企业或国有经济是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世界上尽管各个国家在社会制度上有所异同,但几乎所有国家都程度不同地具有国有企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历年来经久不变的国有企业状况正由兴旺走向困难的境地。现...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敏捷
我国国有企业公司治理产生于"国有股一股独大"的土壤中,有自己的本土特色,不能直接引进国外公司治理制度。但由于我国国有企业公司治理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是缺乏合理有效的国有资产监管机制和完善的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因而我国应借鉴国外国有资产监管机制和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的本土环境,完善国有资产监管机制、优化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从而最终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蔡红
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是一个矫正政府行为外部性与突显所有人职能并进的过程。然而,2003年颁行的《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却有着向政企不分的传统体制回归的意味;在国资监管中,已经出现了以国资委行使所有人权利为形式,实则是政府干预微观经济活动导致的外部性。终极委托人缺位情形下的政资不分、代理人权利(力)和责任的非对称安排、对代理人没有任何制衡的“全职能”的制度设计是引发国资监管行为外部性的制度根源。明确政府干预市场的边界,借鉴公司治理的理念和结构,设计一种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情形下,真正体现全民所有人利益、控制资产控制者的制度是企业国有资产监管制度创新的方向。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毋贤祥
加强企业国有资产监督是促进企业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防止企业国有资产流失的关键手段和关键措施。对国有资产进行有效地监督和管理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难题。本文研究在分布式的网络环境下,采用人工智能技术、数据挖掘技术和本体技术,建立国有企业智能监管系统,从各种数据中获取有效的信息和知识来支持国资委对国有企业的有效地、灵活地、动态地监管,提高监管的效率、准确性和灵敏性。
关键词:
分布式环境 国有企业 智能监管系统 本体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建丽
国有企业大规模海外投资并承担我国对外投资的主力军,是中国特有的经济现象。加强国有企业海外投资监管是确保国有企业海外投资安全及投资效率的必要举措。建立完备的海外投资监管制度框架,进行顶层制度设计和微观制度完善,是当前国有经济管理的重要内容。本文在确定监管对象的基础上,明确了国有企业海外投资监管的三大目标,综合考虑监管主体、对象、环境、要素等方面,提出了一个整体性的监管制度体系,以弥补当前系统性研究不足的问题;理清不同层次监管主体之间的关系,重点研究了政府、企业、第三方服务机构和非正式组织在监管制度中的协同作
关键词:
国有企业 海外投资 监管 制度设计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党建龙
如何加强对企业,特别是地方国有企业的财务监督管理,建立规范高效的企业业财务制度,保障国有资本的增值与安全,是新时期财政部门的一项最基本的任务,也是《会计法》、《财政部门实施会计监督办法》赋予财政机关的重要职责。财政部门作为财务主管部门必须认真研究分析企业日常财务运行中出现的一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綦好东 郭骏超
随着国资监管由"管企业"向"以管资本为主"转型,基于政府主体的国有企业审计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也必须做出相应转变,以服务于改革目标的实现。笔者以国有企业审计所面临的新挑战为切入点,分析为适应国资监管转型、基于政府审计主体的国有企业审计所应进行的创新。一、国资监管转型使国有企业审计面临新挑战(一)国资监管由微观管理向宏观监控转型要求调整审计重点"以管资本为主"是国资监管新体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杨浩
对国有企业而言,国家监管是必然的,也是合乎逻辑的。因为国家以国有产权总代理人身份将一部分国有产权授权给某一国有企业这个分代理人经营,在国有产权所有人(全民公民)缺位的情况下,国家则行使了所有人的权利,代表所有人对国有企业进行监管和控制。西方国家的监管...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黄群慧
国有企业改革方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是毋庸质疑的 ,当前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具体职责定位和监管国有企业的方式问题 ,是当前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本文针对国资员会成立以来的工作 ,提出了国资委在监管国有企业方式上亟待改进的三方面问题。
关键词:
国资委 国有企业改革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治国
本文讨论的问题主要侧重于国有独资和国有控股的大型企业的外部监管问题。一、我国国有企业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国有企业一把手实施监督的问题。国有企业监管的核心实质是如何对企业领导班子、尤其是一把手实施监督的问题。但到目前为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所进行的各种尝试,都未在机制上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一些企业的经营者行为不规范,主要表现在:投资决策不民主、不科学;侵吞国有资产;做假账;搞恶性竞争;损害职工合法权益等等。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肖尧春
一、现行国有企业财务 监管方式的剖析 (一)政府有关部门的监管 财政、税务、工商、物价、审计、国有资产管理、证券等政府部门,构成了一个庞大的监管体系,每年都要对国企的财务收支进行拉网式检查,而每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齐震 曾靖 王宋涛
西方经济学中的监管理论无法为中国国有企业的监管问题提供有效的分析框架,这源于这些理论主要基于市场经济国家的监管经验,而无法捕捉到转型经济中国有企业监管的独特性。本文从转型国家国有部门的两个基本事实出发,推理出对国企监管者进行激励及约束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是转型经济中国企监管的独特之处;监管体制设计和政治环境是影响中国国有企业监管成效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国企监管 监管理论 理论解释力 转型经济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齐震 曾靖 王宋涛
西方经济学中的监管理论无法为中国国有企业的监管问题提供有效的分析框架,这源于这些理论主要基于市场经济国家的监管经验,而无法捕捉到转型经济中国有企业监管的独特性。本文从转型国家国有部门的两个基本事实出发,推理出对国企监管者进行激励及约束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是转型经济中国企监管的独特之处;监管体制设计和政治环境是影响中国国有企业监管成效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国企监管 监管理论 理论解释力 转型经济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秀敏 马默坤 陈婧
针对沪深A股重污染行业,从政府监管、舆论监督及市场调控机制三个方面,探究多重外部压力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水平的监管效应。实证结果表明,政府监管压力和市场压力能够显著促进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水平;研究并未发现社会舆论压力与环境信息披露的显著相关关系。企业环境行为的外部压力机制建设,应当以制度监管为主要手段,以社会监督为补充,并将建立市场调控机制作为发展的重点,以更好地提升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