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43)
2023(8244)
2022(6595)
2021(6032)
2020(5181)
2019(11636)
2018(11668)
2017(21833)
2016(12042)
2015(13104)
2014(12910)
2013(12756)
2012(11564)
2011(10067)
2010(10466)
2009(10167)
2008(10540)
2007(9428)
2006(8744)
2005(8339)
作者
(34724)
(29111)
(28995)
(27394)
(18727)
(13839)
(13010)
(11159)
(11103)
(10513)
(9996)
(9801)
(9760)
(9464)
(9417)
(8844)
(8722)
(8486)
(8378)
(8371)
(7488)
(7220)
(7194)
(6930)
(6699)
(6596)
(6427)
(6412)
(5882)
(5795)
学科
(70707)
(68083)
企业(68083)
(53577)
经济(53487)
管理(52893)
业经(24932)
(22810)
方法(21208)
(19692)
(17728)
财务(17723)
财务管理(17704)
企业财务(16759)
(15784)
技术(14953)
农业(14741)
数学(13749)
数学方法(13644)
(13107)
(13057)
企业经济(12159)
中国(12151)
体制(11838)
(11810)
理论(11625)
(11430)
经营(11055)
技术管理(10038)
决策(8798)
机构
学院(174557)
大学(169181)
(75721)
经济(74436)
管理(70326)
理学(59295)
理学院(58758)
研究(58192)
管理学(58096)
管理学院(57775)
中国(47829)
(38474)
(36448)
(33940)
科学(33790)
(30213)
(29338)
财经(28869)
农业(26810)
研究所(26809)
(26191)
业大(25716)
中心(25441)
北京(23145)
(22173)
经济学(22079)
财经大学(21019)
商学(20987)
(20973)
商学院(20804)
基金
项目(106977)
科学(85418)
研究(79087)
基金(78011)
(67970)
国家(67259)
科学基金(58846)
社会(50975)
社会科(48237)
社会科学(48221)
(43303)
基金项目(40622)
自然(38147)
自然科(37294)
自然科学(37279)
自然科学基金(36711)
教育(35575)
(35035)
资助(31489)
(31165)
编号(31039)
(26257)
成果(24628)
重点(24162)
(23629)
(23627)
创新(23544)
(22098)
课题(21817)
国家社会(21016)
期刊
(94140)
经济(94140)
研究(55957)
中国(38455)
(34946)
管理(33509)
(32442)
学报(24815)
科学(24766)
农业(22040)
大学(19589)
学学(18581)
(18234)
金融(18234)
教育(17768)
业经(17633)
技术(17469)
财经(15464)
经济研究(14552)
(14397)
(13528)
问题(11725)
技术经济(11172)
财会(10443)
世界(9977)
现代(9832)
会计(9177)
(9060)
经济管理(8922)
商业(8795)
共检索到2800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金碚  
到 2 0 0 0年底 ,国有企业“三年脱困”目标基本实现 ,但国有企业改革远未完成。进入 2 1世纪后 ,我国国有企业将向何处去 ,如何确定下一步的改革目标 ?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而这一问题的解决 ,首先取决于对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的正确认识。无论是在现代市场经济中 ,还是在现代企业制度下 ,就其基本性质而言 ,国有企业都是一种特殊企业。1这主要表现为 :一是国有企业具有不同于一般企业的特殊性质和功能 ,在国有经济中居于特殊地位 ,发挥特殊作用。二是在各类企业中 ,国有企业只能是少数 ,而不能成为普遍适用的企业形式。而在经济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 ,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赵国良  
论“企业本位论”的历史地位赵国良《中国社会科学》1980年第1期,首次发表了蒋一苇同志《企业本位论》一文。自"企业本位论"这一理论问世以来,它就同整个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17年的改革实践,从正反两个方面反复证明了"企业本位论"的科学...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诚庆  
经济适用房曾被赋予了我国住房供应体系的主体的地位。五年多来 ,经济适应房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效 ,也暴露出了严重的缺陷。本文从改革与发展两个角度研究了经济适用房的发展历程与成就 ,探讨了其内在缺陷 ,论证了在我国中低价位的商品房市场正在形成 ,并且在两年左右的时间内 ,低价商品房市场将与经济适用房市场现实地形成竞争。在此基础上 ,本文认为经济适用房作为我国住房体制改革的阶段性措施已初步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 ,经济适用房建设应逐步让位于普通的商品房市场。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李玉潭  
在战后日本经济总量的扩大和产业结构的优化过程中,中小企业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与大企业一起共同支撑了日本经济的振兴。究其缘由,这是中小企业具有自己相对固定的优势领域、与大企业形成的长期分工和互补关系以及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体制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小企业更是利用其在生产经营上具有的机动性和灵活性特点,在吸纳劳动力就业、推动技术革新以及振兴地方经济等方面积极发挥作用,为遏制日本经济的进一步恶化进而走上“再生”道路不断贡献力量。
[期刊] 改革  [作者] 贾康  
《改革》在中国的经济社会转型、体制改革和整个社会的变革过程中形成了它的独特地位。比较客观地讲,作为总部不设在北京这个政治中心的杂志,《改革》在这方面独占鳌头,换句话说,叫独领风骚。《改革》走过20年的历程,可喜可贺。在《改革》的发展过程中,曾经有一段相对沉寂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许保利  
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在1992年党的十四大就已经确定,这就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从开始的试点到普遍实施,至今有近20年的历程。实践证明,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中要发展壮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正确的选择。未来的改革,仍然是继续坚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方向。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朱妙芬  
试论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方向朱妙芬1994年以来的现代企业制度试点,试图通过对国有企业实行公司制改造,既使国家仍然保持出资人身份,又使企业拥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并以盈利为目标参与市场竞争,国家只以投人资本额承担有限责任,从而使国有制与市场相兼容。现代企业...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赵凌云  
“南方谈话”是一篇内容丰富、针对性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文献 ,包含着丰富的理论资源、精神资源和思想资源。它通篇贯穿的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精神 ,旗帜鲜明维护改革开放和反“左”的理论勇气以及大胆破除教条主义的理论创新精神 ,在当今中国社会主义探索实践中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它虽然诞生于 2 0世纪晚期 ,但它的指导作用却是跨世纪的。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时赟  蒋洪甫  田杰  
具有百余年发展历史的河北农业大学,创建早期历经直隶农务学堂、直隶高等农业学堂等发展阶段。大量史料证明:直隶农务学堂属高等教育程度,是中国高等农业教育的开端。其所开展的农业教育、农业试验和农业推广等活动不仅开创了高等农业教育之先河,也对近代农业教育、农业科研和推广产生了深远影响。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彭树欣  
梁启超是"文献学"概念的最早提出者和阐释者,但学界对这一概念的提出和阐释的意义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其实,这一概念的提出和阐释,标志着中国"现代"文献学的萌芽,其内容影响了郑鹤声兄弟和张舜徽的文献学思想。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陶羽  李健  
行业高校是高等教育体系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追溯其发展的历史脉络,行业高校在各个特定时期,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进步所做出的贡献十分突出。行业高校办学多年来积累和沉淀的特质和优势,是其存在的价值和生存发展的基石。在改革、转型、创新的发展新时期,行业高校也在紧扣时代需求,传承、探索具有行业特色的兴校发展战略。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丛静  
一、维新派教育思想与其变法理论融为一体,充分体现了救亡的时代主题。 十九世纪末,中国处于严重的民族危机之中,甲午战争失败,各帝国主义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维新派奔走呼号,倡言变法。主张全面学习西学,以西方模式改革现存腐朽落后的经济政治制度。严复曾大声疾呼“夫士生今日,不睹西洋富强之效者,无目者也”;“谓不讲富强而中国自可以安;谓不用西洋之术,而富强自可致;谓用西洋之术,无俟于通达时务之真人才,皆非狂易失心之人不为此。”①倡导西学本身就要求改革教育,因为教育毕竟是传播西学的主要途径。这样维新派不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赵国良  
企业本位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蒋一苇“企业本位论”的历史地位西南财经大学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赵国良《中国社会科学》1980年第1期,首次发表了蒋一苇同志《企业本位论》一文。自"企业本位论"这一理论问世以来,它就同整个中国经济体制...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赵国良  
蒋一苇的“企业本位论”在正确认识与处理国家与企业的关系以及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两个方面,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出了基础性的贡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夏振坤  初玉岗  
从扩大企业自主权的试点开始,我们已经向国有企业的旧体制发起了多次冲击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企业效率低下的问题远没有得到解决,而国有资产流失等一些新问题又在改革过程中泛滥起来。在这种困境面前,我们应该进行深刻的反思:经营自主权的落实能够解决国有企业的问题吗?国家在国有企业中究竟应发挥怎样的作用?国有企业的出路究竟在哪里? 一、资本所有者在企业中的主导地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