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63)
- 2023(12228)
- 2022(10206)
- 2021(9274)
- 2020(8172)
- 2019(18661)
- 2018(18535)
- 2017(36148)
- 2016(19828)
- 2015(22460)
- 2014(22635)
- 2013(22575)
- 2012(20766)
- 2011(18608)
- 2010(18937)
- 2009(18272)
- 2008(18786)
- 2007(17315)
- 2006(15160)
- 2005(14061)
- 学科
- 业(90414)
- 济(88925)
- 经济(88789)
- 企(82674)
- 企业(82674)
- 管理(79118)
- 方法(40265)
- 财(33122)
- 数学(31566)
- 数学方法(31300)
- 业经(29746)
- 农(29079)
- 务(24258)
- 财务(24226)
- 财务管理(24186)
- 制(23196)
- 企业财务(22797)
- 农业(20323)
- 中国(19712)
- 技术(18125)
- 体(16702)
- 和(16423)
- 划(16122)
- 策(15618)
- 贸(15440)
- 贸易(15434)
- 理论(15303)
- 易(14982)
- 体制(14347)
- 地方(13977)
- 机构
- 学院(297168)
- 大学(292698)
- 济(126893)
- 经济(124378)
- 管理(119885)
- 理学(102343)
- 理学院(101356)
- 管理学(100012)
- 管理学院(99457)
- 研究(92964)
- 中国(74991)
- 财(63661)
- 京(60734)
- 科学(54602)
- 农(52148)
- 财经(49456)
- 所(47343)
- 江(47253)
- 经(44596)
- 中心(43544)
- 业大(43102)
- 研究所(42131)
- 农业(41052)
- 经济学(38268)
- 北京(37976)
- 州(36566)
- 财经大学(36171)
- 经济学院(34670)
- 范(33559)
- 商学(33556)
- 基金
- 项目(187043)
- 科学(148408)
- 研究(138188)
- 基金(136744)
- 家(117436)
- 国家(116369)
- 科学基金(101348)
- 社会(88898)
- 社会科(84259)
- 社会科学(84234)
- 省(74352)
- 基金项目(72829)
- 自然(65031)
- 自然科(63501)
- 自然科学(63481)
- 教育(62949)
- 自然科学基金(62443)
- 划(60913)
- 编号(56133)
- 资助(55409)
- 成果(45092)
- 部(42125)
- 创(41753)
- 重点(41722)
- 业(41014)
- 发(39730)
- 制(39649)
- 创新(38267)
- 课题(38004)
- 国家社会(36492)
- 期刊
- 济(147484)
- 经济(147484)
- 研究(86348)
- 中国(57692)
- 财(56014)
- 农(48919)
- 管理(48205)
- 学报(41491)
- 科学(40215)
- 农业(32672)
- 大学(32173)
- 学学(30753)
- 融(28945)
- 金融(28945)
- 技术(27524)
- 业经(26082)
- 财经(25616)
- 教育(24538)
- 经济研究(22244)
- 经(22012)
- 业(19854)
- 问题(19619)
- 技术经济(17606)
- 财会(17001)
- 贸(15137)
- 现代(14699)
- 商业(14629)
- 会计(14268)
- 世界(14182)
- 版(14086)
共检索到4486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陈磊
目前,国有企业通过采用先进的技术、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等多种途径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而同样对国有企业效率有着重要影响的制度成本却久高不下。产权模糊、机制不健全以及过高的代理成本等,是国有企业制度成本过高的主要原因。国有企业制度创新势在必行。
关键词:
国有企业 制度成本 制度创新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海平
要使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顺利进行,必须使作为产权制度变迁主体的政府预期收益大于成本。本文依据现代产权理论,建立产权制度变迁的收益与成本分析模型,对国有企业改制中的预期收益与成本进行具体分析,为推动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
国有企业 产权制度 成本 收益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汤吉军
该文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深入分析了实现国有企业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问题。随着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和董事会规范化的提升,我国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日趋完善,但因代理成本、交易成本、信息成本过高有些问题仍需进一步加以解决。因此实现国有企业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关键在于建立合理、有效的激励与协调机制,既要重视公司内部治理体系,也要注重外部治理体系,为国有企业在竞争性市场配置资源起决定性作用下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和制度保证。
关键词:
国有企业 治理体系 激励 协调 制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一鸣 田金方
文章基于股权结构,将国有企业治理制度模式分为国有独资、国有控股和国有参股三类企业治理制度。同时结合影响治理制度效率的诸多因素,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将国有企业治理制度效率分为运行效率和功能效率进行分析,进而构建科学、简明可行的治理制度效率评价指标体系。最后通过主成分综合评价模型,以国有企业实证数据为佐证,全面分析了国有独资、国有控股和国有参股企业治理效率并进行比较,并依此提出了国有企业治理制度改革的具体思路和科学合理的建设性政策建议,供相关决策部门参考。
关键词:
企业治理 主成分分析 治理制度效率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邵传林
重新界定国有企业的性质不仅有助于避免无谓的学术争论,还能为国有企业的进一步改革提供理论指导。资本主义国有企业与社会主义国有企业的性质差异主要表现在历史起源、行为目标、财政作用、政治内涵及经济效率等方面,而指导思想来源、权力当局的政治目标、经济发展阶段以及计划经济的路径依赖性等因素都会影响国有企业的性质及其功能实现。基于制度互补理论的研究发现,在中国权力当局政治目标长期稳定不变的条件下,组织域中的国有企业制度与政治域中的国家形态的联结构成了一个可自我实施的互补性制度系统,只有在执政党的执政理念发生变化时才会偏离该均衡态。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永海
本文从我国国有企业制度特征出发 ,考察国有企业债务调整问题 ,首先分析了国有企业中负债对企业财富积累的影响 ,认为在我国现有企业制度下 ,负债具有双重杠杆效应 ;其次分析了融资制度费用 ,即固定融资费用 ,认为在企业投资机会和管理效率一定时 ,固定融资费用是决定企业负债杠杆效应性质和强度的基本因素 ,并得出三点结论 ;最后根据前述分析结果 ,提出了国有企业债务调整中制度创新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债务 调整 制度分析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沈卫平
改革以来 ,国有企业就业制度的变迁可分为三个阶段。在新旧两种就业体制转接过程中 ,存在着一些难点问题。本文提出并探讨这些难点问题。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汤吉军
从沉淀成本动态角度解释国有企业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的原因,可以发现,假设其他条件不变,沉淀成本的有无是影响国有企业制度变迁最根本的约束条件。在没有沉淀成本的情况下,完全可以依靠市场制度(价格信号)进行制度变迁。但在体制转型过程中,由于资产专用性、制度不完善以及高度不确定性,很容易发生沉淀成本。因此,加速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在于降低或补偿国有企业自身的各类沉淀成本。
关键词:
国有企业 制度变迁 路径依赖 沉淀成本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黄玉英
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企业发展的一大障碍。我国金融制度设计上的缺陷,使得中小企业很难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得资金。调查发现,民间金融在中小企业的融资中担当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但民间金融的利率相比正规金融利率要高出许多。为什么会出现民间金融蓬勃发展的现象?本文从资金成本分析入手,对中小企业从民间融资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对有关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中小企业 民间金融 资金成本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革
国有企业改革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 随着其体制转换和结构调整的深入, 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逐步暴露出来。相当一部分国有企业由于种种原因, 还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出现了债务负担沉重、经营困难、亏损严重、经济效益下降的现象。本文正是从国有企业的产权关系、产权制度、产品结构、经营机制、市场观念以及企业领导素质等六个方面剖析了国有企业亏损的原因, 然后对症下药, 提出了深化国企改革,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对策。
关键词:
国有企业 现代企业制度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齐守印 于长革
国有企业制度变迁阻力的经济学分析齐守印,于长革纵观企业制度变迁的历史,从业主制企业到合伙制企业又到公司制企业,每一个企业制度变迁过程会遇到许多阻力,从而使企业制度变迁这个复杂的系统行为过程形成了一个较长的时滞。为了系统了解企业制度变迁过程,在实践中避...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王军华
本文通过对国有企业制度创新主体的合作博弈分析,明晰政府、企业与员工等主体间的宏观、中观、微观功能定位及利益关系,有助于创设国企制度创新的机制,推进政府、企业和员工之间基于国有企业制度创新的长效合作。
关键词:
国有企业 制度创新主体 合作博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