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57)
- 2023(9080)
- 2022(7376)
- 2021(6906)
- 2020(5996)
- 2019(13674)
- 2018(13762)
- 2017(25876)
- 2016(14019)
- 2015(15330)
- 2014(15051)
- 2013(14727)
- 2012(13641)
- 2011(11839)
- 2010(12395)
- 2009(12006)
- 2008(12376)
- 2007(11306)
- 2006(10441)
- 2005(9881)
- 学科
- 业(74929)
- 企(71426)
- 企业(71426)
- 济(63563)
- 经济(63470)
- 管理(58749)
- 财(25801)
- 业经(25713)
- 方法(25695)
- 农(21657)
- 务(18465)
- 财务(18448)
- 财务管理(18422)
- 数学(17821)
- 数学方法(17615)
- 企业财务(17387)
- 制(17073)
- 技术(15881)
- 农业(15609)
- 贸(15217)
- 贸易(15209)
- 易(14884)
- 中国(14722)
- 策(13827)
- 体(13789)
- 理论(12900)
- 划(12606)
- 企业经济(12250)
- 体制(12227)
- 出(12193)
- 机构
- 学院(198331)
- 大学(193059)
- 济(87862)
- 经济(86337)
- 管理(81236)
- 理学(68583)
- 理学院(67968)
- 管理学(67088)
- 管理学院(66707)
- 研究(61953)
- 中国(52877)
- 财(45012)
- 京(40844)
- 科学(33890)
- 财经(33860)
- 江(32863)
- 农(31964)
- 所(30822)
- 经(30674)
- 中心(28333)
- 研究所(26887)
- 北京(25964)
- 业大(25926)
- 经济学(25914)
- 州(25151)
- 农业(24827)
- 财经大学(24577)
- 商学(23994)
- 商学院(23795)
- 经济学院(23355)
- 基金
- 项目(118580)
- 科学(95362)
- 研究(90858)
- 基金(87056)
- 家(73640)
- 国家(72857)
- 科学基金(64906)
- 社会(59555)
- 社会科(56500)
- 社会科学(56486)
- 省(47014)
- 基金项目(45363)
- 教育(41310)
- 自然(40344)
- 自然科(39497)
- 自然科学(39488)
- 自然科学基金(38871)
- 划(37338)
- 编号(36490)
- 资助(35438)
- 业(31115)
- 成果(29326)
- 创(28175)
- 部(26644)
- 重点(25921)
- 发(25362)
- 创新(25261)
- 制(25209)
- 课题(24831)
- 国家社会(24681)
- 期刊
- 济(108545)
- 经济(108545)
- 研究(64274)
- 中国(44232)
- 财(40420)
- 管理(37717)
- 农(31144)
- 科学(24585)
- 学报(24033)
- 教育(21830)
- 融(21292)
- 金融(21292)
- 农业(21064)
- 技术(20542)
- 大学(20028)
- 业经(19544)
- 学学(18721)
- 财经(17947)
- 经济研究(16919)
- 经(15648)
- 业(13950)
- 问题(13898)
- 贸(13496)
- 技术经济(12853)
- 国际(11641)
- 财会(11638)
- 世界(11358)
- 现代(10793)
- 会计(10254)
- 商业(10123)
共检索到3233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武清奇
国有企业的出路到底何在──中建五局改革的回顾与设想国有企业,主要由于历史的原因,包袱沉重,处境艰难。对如何搞活国有企业,现在众说纷纭。笔者认为,从整体上讲,有两条路不能走:一条是回到老路;一条是搞私有化。出路到底何在?深化改革,转机建制。这是从五局这...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张维迎
在这篇论文中,我归纳谈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企业制度要解决什么问题和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第二个问题是如何看待现有国有企业改革的思路;第三点谈谈我提出的国有资本转债权的改革思路及一些具体想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亓名杰
近年来,国有企业的改革仍然存在着制度上的缺陷:在产权制度上维护的是资本关系;在组织形式上照搬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司制企业治理结构;在分配关系上剥夺了劳动者对利润的分配权。因此,采取的对策应是:政治上确立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在组织制度上保证企业劳动者对生产资料的经营管理权;在经济上确立劳动者对劳动成果的分配权;赋予劳动者的投资权
关键词:
企业,改革,出路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孝礼
国有企业出路何在黄孝礼企业天地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老工业企业,在适应市场经济的竞争与拼搏中,可谓忍辱负重,步履维艰。尽管它们承担了国家经济命脉脊梁的作用,国家也一再强调其重要地位,并一再强调对其重视、支持,然而它们拥有更多的是压力:要保证企业员工有...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顾秉维
对中、东欧国有企业改革的回顾与思考顾秉维一、中、东欧国有企业改革近况目前,中、东欧国家大部分国有小企业改造已基本完成,大中型国有企业改造从1992年初陆续开始,前东德地区、捷克、波兰、匈牙利和斯洛伐克进展较快;因受内外大环境影响,保加利亚、克罗地亚,...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彭光良 罗晓云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郝联峰
公有股出路与国有企业改革郝联峰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是企业体制改革,企业体制改革中比较看好的是股份制改革。股份制改革搞了几年,到如今关键时刻却徘徊不前了,内中有一个主要原因便是公有股出路问题没解决。笔者试从国有企业改革的角度谈谈公有股的出路问题。一、...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周敏慧 陶然
作为国有企业产权改革主要模式,"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否有助于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是否有助于推动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等问题仍存在探讨空间。本文基于对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成就和教训的考察,指出"混合所有制"可以作为竞争性部门国有企业改革的一个过渡形式;对于垄断央企的改革应该充分借鉴国际上自然垄断行业的改革经验,打破行政垄断,推动竞争性框架建立,并切实实现从"管企业"逐步调整为"管资本",通过改革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并为经济创造新的增长点。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刘新生
深化改革是搞活国有企业的根本出路福建省轻工业安装公司刘新生搞活国有企业,使国有企业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并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这是我国经济转轨,顺利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基本环节或决定性因素。能否把国有企业搞活,关系到我们整个国民经济以至整个...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扬
当前国有企业困境及改革出路刘扬一、国有企业的困境与主要矛盾国有企业改革始终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问题。国有企业改革不到位,市场经济体制就建立不起来,其他方面的改革也难以进行。十几年来,对国有企业改革的探索,经历了扩大企业自主权、推行经济责任制、两步...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童年成
本文认为,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经历了三个阶段,即放权让利阶段、探索两权分离与推行承包制阶段、转换经营机制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阶段。文章沿着这一脉络,对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进程及其经验得失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并提出了国有企业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思路。
关键词:
国企 改革 回顾 反思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石泉
本文用“经营管理权”、“经营权”、“法人财产权”三个概念来描述国有企业改革的三个发展阶段,对国有企业与市场经济相结合问题作了比较全面的分析,主张将调整国有企业布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扭亏解困结合起来统盘考虑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问题
[期刊] 求索
[作者]
王麒植 李军林
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对改革历程和穿插其间的理论争论进行回顾,是应对新时代挑战的重要理论准备。而国有企业作为改革的核心,相关领域的研究具有以小见大的启发意义。国企研究相关文献的观点可以总结为三类——国企低效论、国企有效论和制度论。国企低效论以新古典一般均衡理论为理论基础,但是其对经济活动的刻画过于简化,无法有效地对经济秩序变化的动态过程进行细致分析,因此其国企低效的结论也值得商榷。国企有效论和制度论均从不同角度关注经济变迁过程,为国企和政府在经济转型过程中赋予了新的、符合现实的职能。但是二者仍然没有相互融合,尚未形成逻辑自洽的系统性理论,因此也无法完整地回答国企的定位和效率问题。进一步讲,对国企效率问题的理解核心在于对"经济秩序如何形成"这一宏大问题的探讨,这需要跨学科的合作。
关键词:
国有企业 经济变迁 跨学科研究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邵宁
作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环节,国有企业改革始终为人们所关注。经过近三十年不懈的探索和艰难的努力,中国国企从国情出发、从实际情况出发,初步实现了与市场经济的融合,从社会稳定的隐患转变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可谓成绩斐然。这场规模宏大的历史性改革凝聚了许多人的智慧和心血,他们用大量丰富的实践经验铺就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改革道路。历史值得被铭记,而《国有企业改革实录》一书的问世正是对这一段改革历程最为真实和完整的还原。
关键词:
国企改革 治理结构 国资委 微观主体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黄朗辉 杨玉民
90年代国有企业改革和80年代相比,呈现出四个特点:一是由扩权让利为主的政策调整转向制度创新;二是由单项改革为主转向综合配套改革;三是由中央统一指导企业改革转向地方主动探索企业改革;四是由着眼于搞好每个国有企业转向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今后决定国有企业改革进程和成效的三个关键因素是:全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健全状况;政府机构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状况;对国有企业经营者和国有资产管理者的激励和约束制度的建立和执行状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